【虛實之要】
《素問‧刺志論》帝曰:愿聞虛實之要。
岐伯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
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
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夫氣者,體之充也。
脈者,血之府也。
色者,氣血之榮華也。
氣血者,由水穀之精微所化者也。
是故形氣、血脈之虛實,色澤之明晦,穀入之多少,必當相應,其不相應而相反者,由外感、內傷之病所致,而要辨其虛實也。
假如形實氣盛者,形體壯實,呼吸聲粗,而陽氣旺,身不寒也,若反身冷畏寒,是外傷寒邪,內氣被遏而不舒,故聲粗似氣盛也;
形弱氣虛,則聲微,呼吸少氣,不足以息,而陽虛身寒也,若反身熱而畏熱者,是暑熱傷氣,故氣虛不足以息也;
穀入多則胃強而氣自旺,乃反少者,因其脫血而氣耗散,或濕邪傷陽,濕為陰邪,居下部,而陽氣根於下者,以濕居之,故生氣少也;
穀入少則胃弱而中氣虛,乃反盛者,以邪客肺胃,其氣滯逆,非真盛也;
血盛則脈盛而色榮也,若色榮似血多,而脈反小者,以飲酒而血中有熱,非血多也;
若脈盛似血盛,而色反枯白者,因有風氣而致脈盛,非血盛也,風氣阻於中,水漿且不入,何有穀氣以生血氣哉!
《素問‧通評虛實論》岐伯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余臟皆如此。
此統言虛實之道,舉一臟以該余臟也。
蓋肺主一身之氣,故氣虛者,肺必虛也。
若氣逆而不降者,其陽上亢,故足下必寒也。
肺金旺於秋,若非秋時而肺虛,尚可生,若當旺時而反虛,其根本已敗可見,或夏令火旺克金之時,則更難培養也。
又如秋冬陽氣收降之時,而氣逆足寒,猶可調治,若春夏陽氣升浮,而氣逆足寒,即有上脫之虞,故曰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也。
余臟如肝心之氣旺於春夏而主升,肺腎之氣旺於秋冬而主降,脾旺於季夏而主轉運,其虛其實,為逆為順,皆可如此類推矣。
薛生白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此二句為治之大綱。
其辭似顯,其義甚微,而辨之最難者也。
蓋言邪氣實宜瀉,正氣虛宜補,凡邪正相搏而為病,則邪實正虛皆可言也。
主瀉者曰邪盛當瀉,主補者曰精奪當補,各執一見,藉口文飾,以至精之訓,釀莫大之害,不知理之所在,有必不可移易者,察虛實之緩急有無也。
無虛者,急在邪氣,去之不速,留則生變也;
多虛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早,臨期無濟也;
微虛微實者,亦治其實,可一掃而除也;
甚虛甚實者,所畏在虛,但固守根本,以先為己之不可勝,則邪無不退也;
二虛一實者,兼其實,開其一面也;
二實一虛者,兼其虛,防生不測也。
總之,實而誤補,固必增邪,猶可解救,其禍小;
虛而誤攻,元氣忽去,莫可挽回,其禍大。
此虛實之緩急,不可不察也。
所謂有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
凡風、寒、暑、濕、燥、火皆為邪,邪之在表在裡、在腑在臟,必有所居,求得其本,則直取之,此所謂有,有則邪之實也;
若無六氣之邪,而病出三陰,則惟情欲以傷內,勞倦以傷外,非邪似邪,非實似實,此所謂無,無則病在元氣也。
不明此義,必至以逆為從,以標作本,絕人長命耳。
楠按:此篇之論,最為精當,學人宜三復焉。
惟云誤補增邪,猶可解救,其禍小,然余親見有病伏暑發瘧者,其人信景岳書,而用補氣等藥,其邪暫伏,瘧止,不數日復發,更認為虛,而服熟地等劑,即變悶痧,邀余視之,不可解救,是夜而卒。
蓋風寒之邪在表者,誤補猶可解救,虛人且當助內以托邪;
若暑濕之邪,初由膜原而歸脾胃,故雖虛不能用補法,而為難治,必須輕藥從緩調之,急則生變也。
是故虛而挾邪者,必辨其邪之淺深表裡為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