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41 編輯
【素問 ‧太陰陽明論】
帝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岐伯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病異名也。
此篇專明脾胃為中土,統一身之陰陽,為後天之根本也。
夫陰陽之理,微妙無窮,變化無盡,經文每舉天地之陰陽以明人,舉人身之陰陽以證天,此節正表天人合一之道,以脾胃之轉輸,一本於天地之氣化也。
如天為陽,位乎上;
地為陰,位乎下;
火為陰,位乎南;
水為陰,位乎北;
木為陽,位乎東;
金為陰,位乎西,是皆陰陽異位也。
陽升則陰降,陽降則陰升,陽生陰,陰生陽,皆氣化自然之性能。
其陰從陽生而降者,如天之雨,降極則陽中之陰並於陰位,則陰實而陽虛;其陽從陰生而升者,如地之云,升極則陰中之陽並於陽位,則陽實而陰虛。
是皆更虛更實也。
逆者,倒也;
從者,順也。
冬至後,陽升陰降為從,反此為逆;
夏至後,陽降陰升為從,反此為逆。
何為反耶?
夏至天上陽氣初降,地下陰氣初升,陽為陰氣所逆,不得入地,而反倒升,故地上比夏至前更熱,漸俟陰陽交通,二氣調順,則升者升,降者降,至秋而陰陽平分於天地之中,故地上涼和,其冬至後更冷,至春分溫和,亦同一律,是為更逆更從也。
凡人身偏寒偏熱、寒熱往來之病,即陰陽不調,而各異其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之故也。
是故天地氣化和順則養人,反逆則傷人。
其傷人也,亦必以類從,陽邪從陽從外,陰邪從陰從內,如風為陽而傷衛,衛為陽為外也;
寒為陰而傷營,營為陰為內也。
營衛本於脾胃,故脾內胃外亦然,其邪之來,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其為病各異,而名各不同也。
陽者,天氣也,主外;
陰者,地氣也,主內。
故陽道實,陰道虛。
此緊承上文內外之義,舉天地所主,以明人身之營衛,理尤淵妙也。
上云陰陽更虛更實者,指升降屈伸而言。
此云陽道實,陰道虛者,專指天地之道也,是以內外分陰陽者。
蓋天包地外,地凝天中,故天為陽主外,地為陰主內,是地賴天以包載者。
故天行健,則地寧,天氣弛,地即陷,古今嘗有之,足可征矣。
由是觀之,天氣雖清虛,而陽道誠為堅實也。
若不堅實,何以載地之濃重而不陷哉?
陰陽二氣,轉旋於地外,升降於地中,始能生化萬物。
是故地形雖濃重,而陰道誠為虛通也。
若不虛通,何以受二氣之升降變化,以生萬物哉?
故此言陽道實、陰道虛,是指內外之陰陽,與上文之以升降分陰陽者,各有義理也。
即以證人身之營衛者,衛主外,同天陽之堅實也;營主內,同地陰之虛通也。
何也?
衛行脈外,以固表者也,若不堅實,則腠理開而汗泄不止矣;
營行脈中,以守內者也,若不虛通,則經脈閉而血氣瘀塞矣。
夫營衛之氣,本於脾胃,故經言:營者,水穀之精氣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
故脾為營之源,胃為衛之本也。
此節承上文論脾胃,特舉天地內外之道,以證明營衛氣化之所本也。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
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
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此即申上文,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而病異名也。
陽主外,風為陽,從外來,故陽受之;
陰主內,食飲屬陰傷內,故陰受之。
陽受入於腑,陰受入於臟,各從其類也。
腑為陽主外,故受邪則有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諸表證也;
臟為陰主內,故受病則有?滿閉塞、下為飧泄、腸?諸裡證也。
天之清氣,由鼻而入,通於喉,故喉主天氣也;
食飲產地,由口而入,下於咽,故咽主地氣也。
風為陽,濕為陰,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以上皆明陰陽各以類從,猶火就燥,水流濕,本於自然之性也。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
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此言陰陽上行下行者,專指脾胃之氣升降,不同十二經氣。
蓋經氣流行於經脈中,而脾胃之氣行於肌肉者。
故脾胃之強弱,外顯肌肉之肥瘦,足可征矣。
以脾胃主四肢,故陰氣從足上行,由頭而至臂指,正如地氣上升為云,而散於四表也;
陽氣從手上頭,而下行至足,正如天氣由四表升聚化雨,而下降至海也。
故陽病則上行極而下,陰病則下行極而上,亦如云升雨降,變化流行也。
其與十二經流行不同者,三陽經自手走頭,自頭走足;
三陰經自足入腹至胸,由胸走手,連接陽經。
陽在表,陰在裡,不上頭,唯足厥陰之支脈,內循喉後,上至頂心也。
此言陰氣,是脾臟之氣也;
陽氣,是胃腑之氣也。
故下節云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則其義理固已申明在後也。
所以云陽明行氣於三陽,太陰行氣於三陰,則是脾胃統率一身之陰陽,而臟腑經絡盡在其中矣。
身半以上,天氣主之為陽,故傷風,則上部先受,風者天氣也;
身半以下,地氣主之為陰,故傷濕,則下部先受,濕者地氣也。
此亦各以類從者也。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胃為水穀之海,生化氣血,滋養周身,故四肢皆稟氣於胃也。
但胃之上口為賁門,主納穀;
下口為幽門,主出滓。
其形如橐,故其氣下行,不能四布至於各經,必賴脾之鼓運,以行其津液,輸於周身。
所以脾病則胃中水穀精氣不能達於四肢,經氣日衰,因而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穀氣以資生,遂痿弱不能動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時也。
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四時之氣,金、木、水、火本相剋制,肺、肝、心、腎亦然,全賴土氣居中,通貫四氣而調和之。
故土旺四季,而脾臟常以四時旺氣,長養四臟,故寄治於四季之末各十八曰,而不專主一時,其功正是統主四時也。
脾臟貼著於胃,為戊己二土之精,故能生萬物,而法則天地。
所以脾胃之氣,上至頭,下至足,如天地之云升雨降,而生長萬物也。
此數句將上文天地陰陽生化義理,皆申明包括,可謂簡妙矣。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此重申上文之義也。
以脾胃之功能言之,則胃止能司出納,必賴脾之鼓運,以行其津液,正以膜之相連,故脾動則胃氣流行,而水穀之精敷布,以輸於各經。
故太陰即行氣遍於少陰、厥陰,而陽明即行氣遍於太陽、少陽,周一身而達四肢。
原其氣之生化出於胃,而各臟腑各因其經以受胃氣之滋養,故胃為水穀之海,而為六腑之大源。
此篇特詳脾胃生化之功,為後天根本,而實出於天地陰陽升降流行之氣化,是為天人合一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