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素節注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3:43:35 | 只看該作者

靈樞‧師傳篇


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


帝曰:便病患奈何?


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


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


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


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縱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


治之何先?


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岐伯曰:便此者,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淒愴,暑無出汗,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病患所便者,所欲所宜也。


問其所欲,知其所病,以辨其所因,投其所宜而治之也。


帝謂腸胃寒熱不同,貴人任性難禁,何以便之。


岐伯言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病之敗命而受苦,導之以善調而卻病可生,未有不聽者也。


若夫寒熱兩礙之病,則當分其標本、緩急、先後而治之。


春夏陽氣升發,宜先治標,後治其本;


秋冬陽氣收降,宜先治本,後治其標。


蓋以受病之邪為本,所現病狀為標,故春夏治標則易愈,以其邪氣發露也;


秋冬必先治其本者,以其邪氣伏藏也。


調之之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熱皆不可太過,太過則反病。


凡飲食衣服,亦必使其寒溫相適,則其故有之元氣將持,不致為邪僻之氣所害也。


此與上節《素問》之言數問其情者,互相闡發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3:47:53 | 只看該作者

靈樞‧論疾診尺篇


帝曰:余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


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


視人之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此不視色持脈,而獨診其尺膚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以定其病也。


視人之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而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者,頸脈,人迎胃脈也,水飲蓄於胃,肺氣逆不能降,故人迎脈動而時咳,按之手足,而不起,此外受風邪,而四肢腫,外風內水,故名風水膚脹也。


《素問‧水熱穴論》曰:腎者,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 腫,聚水而生病也。


又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元府,行於皮裡,傳為?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所謂元府者,汗空也。


觀此,由腎虛下焦不利,而水蓄於胃,故頸脈動而時咳,又用力汗出,毛空開,而風邪客之,故名風水之病也。


?音杳,坎陷也。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


尺肉弱者,解?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


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


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飲也;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


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此申明診尺膚以定其病也。


淖澤者,滑而軟潤,此即風腫也;


肉弱者,脾弱可知,故為解?,解?者,倦怠無力而安臥也,脫肉則土敗,而又有寒熱,陰陽乖舛,故死不可治;


尺膚滑澤為風;


其澀者風痹,氣血滯,故澀也;


粗如枯魚之鱗者,水邪內?,津液不輸於皮毛,故反燥澀甚,此飲蓄於內,非腫脹也;


尺膚熱甚,而脈盛躁,則為溫熱病也,其脈盛而滑者,氣血流動,故病邪將外出也;


尺膚寒,其脈小者,中陽氣虛,故下泄少氣也,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初按浮部甚熱,重按則不熱,此外邪在衛,故表炬然,知其發寒熱者也;


若先按寒,久按之而熱者,此營熱衛寒,亦發寒熱之病也。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


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


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


掌中寒者,腹中寒;


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馬玄台注:人之手,自曲池以上為肘,自曲池以下為臂。


肘在上,應腰以上,手臂在下,應腰以下。肘之前廉,即內廉也,據大體為在前,故以內廉為肘前,而主膺前,蓋肘之內廉與膺前,皆屬陰也;


肘之後廉,即外廉也,據大體為在後,故以外廉為肘後,而主後之肩背,蓋肘之外廉與肩背,皆屬陽也。


至於臂中獨熱者,臂外主腰,臂內主腹,肘後粗大以下三四寸間,即曲池,為粗大之處,以下則為三裡之所,其間熱者,主腸中有蟲,蓋不上不下之所,正合於腸中也。


掌中為掌之內,其熱其冷,主腹中也。


魚際白肉際屬陰經,內有青血脈現者,主胃中有寒也。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有加,立死。


尺膚者,衛陽所行者也,絡脈在衛分也,血藏絡中,奪血者,暴脫如崩吐之類,陰傷陽亢,故尺炬然熱,而人迎獨大,以人迎主六腑之陽也;


兩手寸口,主五臟之陰者,如尺膚堅而且大,其衛分甚強,營當相應,今脈反小甚,則營偏虛,氣盛於表而虛於內,偏勝極而將偏絕,故煩悶有加而立死也。


蓋營衛根於陰陽,營衛偏甚,則陰陽偏絕,故下文《病形篇》云:色脈與尺之相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不得相失也。


此本末枝葉之分別,根死則葉枯矣。


觀此,其理更可征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此以目之五色,驗五臟之病,以五臟之精氣聚於目也。


不可名者,似黃非黃,胸中,肺胃相近之處也。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


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此以太陽經脈由目上而行於頭,故為目之上綱;


陽明經脈由目下而行於面,故為目之下綱;少陽行於目外兩側也。


故觀赤脈,可察其病之所在也。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


見二脈,二歲死;


見二脈半,二歲半死;


見三脈,三歲死。


此診瘰 寒熱之病,義詳疾病門瘰 寒熱篇。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此看絡脈之現於皮膚者,視其屬於某經之部位,即知病在某經也。義詳營衛經絡門。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濕熱蘊積而成黃膽,有陰陽之分。


其色晦滯者,為陰,屬脾病;


色鮮明者,為陽,屬胃病。


其脈小而澀,陽氣不振,脾困,故安臥不嗜食,必是陰黃也。

 

義詳疾病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3:57:18 | 只看該作者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


岐伯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不得相失也。


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


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色青者,其脈弦也;


赤者,其脈鉤也;


黃者,其脈代也;


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


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


得相生之脈,則病已矣。


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


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而病變定矣。


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


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


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


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


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


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


凡此變者,有微有甚。


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


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


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脈者,氣血之先形;色者,氣血之華采。


脈動於肉裡,色現於肌表,猶根本與枝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而不失,觀枝葉之榮枯,即知根本之虛實也。


五色應五脈之理,已注上文注中矣。


若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如色青而脈毛,是金來克木之類,則死矣;


得相生之脈者,如色青而脈石,是水來生木之類,則病已矣。


夫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通和,則氣血周流無間。


尺膚者,衛氣所行者也,故脈之緩急滑澀,而尺膚亦然,脈小則尺膚減瘦,脈大則尺膚賁起,賁起者,隆濃也。


至其病變,則色脈與尺膚有不相應,是營衛氣血偏駁不和,必審其微甚而調之。


善調者,見其一,即知其二,見其二,即知其三,而氣血之虛實、營衛之淺深、邪正之勝負,了然心目,治之自可十全其九,而為上工也。


帝曰: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如何?


岐伯曰:心脈急甚者,為螈?;


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


緩甚,為狂笑;


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


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


小甚,為善噦;


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善渴;


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


澀甚,為喑;


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巔疾。


心主一身之血,其本脈圓活如鉤者,陽氣升浮而按之柔和也。


若急甚,則血少風生,肝邪乘心,或由外邪遏其內火,而為螈?,螈 者,風火相煽,筋脈或急或縱,手足抽掣也;


微急者,不甚柔和,微帶急象,血少不能榮養經脈,故為心痛引背,胃氣因之不和,食不能下也;


緩甚者,心氣熱甚,故為狂笑;


微緩者,鼓動遲軟,以其氣傷血瘀,或形在心下,名伏梁,為心之積也,其積隨氣上下而行,新血不能歸經,反時時隨唾而出也;


大甚者,心火亢逆,肺氣窒塞,喉中如物梗,名喉?者,其聲變也;微大者,心氣不足,血脈痹結,故引背而痛,手少陰之脈,挾咽喉連目系,故善於淚出也;


小甚者,火衰而土寒,胃氣空乏而善噦,噦者,嘔而有聲無物也,後世或以呃逆名噦;微小者,心火下陷土中,善能消食,而肌肉消瘦,為消癉之病也;

 

滑甚者,心火乘肺胃,故善渴也;微滑者,心火流於小腸,名心疝,故引臍而小腹鳴也,此與心脈搏滑急亦為心疝者不同,彼為外寒,由腑犯臟,此為內熱,由臟傳腑也;


澀甚者,氣血閉甚,舌蹇而聲不達為喑,以舌為心之苗也;


微澀者,氣傷而血溢,經脈瘀滯,為維厥者,陰維為病苦心痛也,血傷而虛風動,則耳鳴,耳為心腎之竅也,巔疾者,風上巔頂而頭眩也。


肺脈急甚,為癲疾;


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


大甚,為脛腫;


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日光;


小甚,為泄;


微小,為消癉;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


澀甚,為嘔血;微澀,為鼠 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矣。


肺主一身之氣,其本脈輕按浮短澀,名毛者,陽氣初降之象也,重按則柔和。


若浮沉皆急甚者,而無柔和之氣,肝邪極盛,侮其所不勝,肺失清肅之權,風痰鼓激於內,為癲疾,陰病為癲,陽病為狂,皆心神昏亂也;


微急者,氣傷而營衛不和,則發寒熱,怠惰無力,氣逆血不循經,則咳而唾血,氣脈不通,咳則牽引腰背胸,而鼻生?肉也;


緩甚者,氣泄衛疏,故多汗;


微緩,則亦氣傷而肢痿,生鼠?,經脈郁結,故為偏風、半身不遂等病,頭以下汗出不可止,皆氣散也;


大甚者,肺火盛於經絡,肺主表,上病極而下,故為脛腫,俗名流火也;


微大者,熱傷津液,肺氣痹而引,胸背皆不舒,《痹論》曰:肺痹者,煩滿喘而嘔也,起惡日光,亦火鬱之故也;


小甚者,肺氣下陷而為泄瀉,以大腸為肺之腑也;

 

微小者,津亦耗矣,故為消癉;


滑甚者,熱盛氣騰,故為息賁上氣;


微滑者,氣熱動血而妄行,上為鼻衄,下為便血;澀甚者,氣傷血瘀,瘀積於胃而嘔血也;


微澀者,氣血兩傷而兩滯,故成鼠?,如瘰?之類,上既郁結,氣血不得下輸,故下不勝上,而足膝 軟無力也,《痿論》曰:肺熱葉焦,發為痿?,上虛而下病,軟,乃痿之兆也。


肝脈急甚者,為惡言;


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緩甚,為善嘔;


微緩,為水瘕痹也;


大甚,為內癰,善嘔,衄;


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小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疝;


微滑,為遺溺;


澀甚,為溢飲;


微澀,為螈攣,筋痹。
 

肝藏血,其本脈柔軟而細長,名弦者,陽氣初生之象也。


若急強不和,則血少而氣逆,肝氣逆則多怒,故出惡言,或惡人之言也;


若微急,乃氣傷血瘀,結於脅下名肥氣,大如覆杯,肝之積也,脅下,肝之部也,緩甚者,縱緩氣橫犯胃,故善嘔也;


微緩者,氣不循經,水蓄成瘕而痹也,瘕者,假物以成形也;


大甚者,火盛結為內癰,血熱妄行,嘔而衄血也;


微大者,血傷氣痹,肝主筋,筋失榮養而陰縮,陰為宗筋,故氣痹而咳,牽引小腹也;


小甚者,血枯內燥,渴而多飲;


微小者,飲多成癉,癉者,水鬱成熱也;


滑甚者,濕閉而熱伏,熱則脈滑,濕閉而氣不流行,陰子腫大頑木,不知痛癢,名?疝也;


微滑者,虛熱,氣不能收攝,為遺溺,蓋實熱則癃閉,虛熱為遺溺,皆肝所主之病也;


澀甚者,陽氣無力營運,由水飲漫溢故也;


微澀者,氣血皆傷,筋失榮養,為螈?,為拘攣,而筋痹也。


脾脈急甚,為螈?;


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緩甚,為痿厥;


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


大甚,為擊仆;


微大,為疝氣,腹裡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


滑甚,為?癃;


微滑,為蟲毒 蠍腹熱;澀甚,為腸?;


微澀,為內 ,多下膿血。


脾土居中,而主肌肉,其本脈和緩而敦濃,陰陽兩平之象也。


氣旺四季更代之時,故脈名代,而歇止有定數者,亦名代脈,是脾氣損,不能接續各臟之氣,以行於身也。


脾主四肢,其脈急甚,肝邪盛而犯脾,風動而四肢抽掣,為螈?也;


微急,則氣逆而膈中,膈,猶格也,食飲阻逆,故入而還出,後沃沫者,食出,又吐白沫,中土被木邪所傷也;


緩為本脈,緩甚,則氣虛而經脈弛,痿弱無力,陽不能達四末,則厥冷也;


微緩者,氣虛,而肝風乘之,四肢不用,名風痿,以非外風,故心慧然若無病也;


大甚者,或因擊傷,或跌仆,而傷肌肉,氣血擾動也;


若微大,氣耗血壅,為病疝,以前陰為太陰、陽明之所合也,如又腹大,以膿血結於腸胃之外也;


小甚,則氣血皆虛,營衛不調,而為寒熱;微小者,氣虛不能化津,消渴而成癉也;


滑甚,為熱,而在脾,脾主濕,濕熱閉結,故?而兼癃,是前陰脹痛,小便不通也;


微滑者,氣虛濕熱蒸而化蟲,成蠱毒腹脹而內熱,蟲名蛸蠍也;


澀甚者,氣虛血瘀,成腸?,微澀者,成內?,皆腸癰之類,故多下膿血也。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


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然,上至胃脘,死不治;


小甚,為洞泄;


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癃?;


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


澀甚,為大癰;


微澀,為不月,沉痔。


腎藏精而主骨,其本脈沉實,按之軟滑,陽氣歸伏之象也。


若急甚者,寒邪入骨,陽氣傷而心昏憒,名骨癲疾也;


微急者,寒邪入經,沉者,深也,腎經為至深之處,故足冷而厥,其邪氣從少腹上衝心者,名為奔豚,腎之積也,其足強不能收縮,不得前後者,二便不通,皆下焦陽虛,陰邪鬱閉故也;


緩甚者,陽氣耗散,督為陽脈之綱,與腎脈相通,而主腰脊,陽傷,故腰脊如折也;


微緩者,陽氣內虛,中空如洞,無火化食,下嗌還出也;


大甚者,火散不聚,其陰則痿矣;微大者,火衰水聚,深沉如石,起臍下至少腹,?然者,腹脹下垂,若脹至胃脘,則火土兩敗,故死不可治也;


小甚者,下焦陽虛不固,故為洞泄;


微小者,腎水涸而成消癉矣;


滑甚者,濕熱閉結,既癃且?,與脾脈之滑甚同病也;


微滑者,腎虛骨熱,為骨痿,故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也,痿有五痿:心肝脾肺腎,皆虛熱也;


澀甚者,為大癰,即所云:營氣不從,逆於肉裡,乃生壅腫也;


微澀者,結滯且干枯,故月事不來,沉痔者,謂病根結於深沉之處,成痼疾也。


以上舉緩、急、大、小、滑、澀六脈,分五臟部位而辨其病,然有脈同而病異者,有病同而脈異者,要必參合四診以辨之也。


諸急者,多寒;


緩者,多熱;


大者,多氣少血;


小者,血氣皆少;


滑者,陽氣盛,微有熱;


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此總結緩、急、大、小、滑、澀,以辨氣血虛實寒熱之病也。言諸急者多寒,亦有非寒者矣,如云脾脈急甚為螈?等病,則非寒也,是但寒病為多耳;


緩者多熱,亦有非熱者矣,如云腎脈緩甚為折脊,是陽虛而非熱,以熱病為多耳;


多氣少血、多血少氣者,言偏勝鬱滯之病也,蓋氣為陽,性流動,血為陰,性凝滯,故氣勝則脈滑,血勝則脈澀也。


故凡緩,急、大、小、滑澀之脈,皆有虛實不同,其五臟為病各異,要必參合四診,以辨之為準也。


又如《難經》云:一脈十變。


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


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


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


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


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


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


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


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變為十也。


是與此章經文,互明其理,蓋急、大、緩、澀、沉,為肝、心、脾、肺、腎臟脈之本象,若現於別臟部位,則為病邪,甚則為臟病,微則為腑病。


此舉心臟以明之,余臟皆可類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4:00: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4 09:09 編輯

素問‧平人氣象論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臂多青脈,曰脫血;


尺脈緩澀,謂之解?;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


尺寒脈滑,謂之多汗;


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脈粗尺常熱者,謂之熱中;


頸脈動,喘疾咳,曰水;


目窠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


溺黃赤,安臥者,黃膽;


已食如飢者,胃疸;


面腫,曰風;


足脛腫,曰水;


目黃者,曰黃膽。


臂多青脈者,絡脈也,血藏絡中,脫血,則絡空,青者,肝色,脫血肝傷故也。

上文《靈樞‧邪氣病形篇》云: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滑澀大小亦然。


此言尺脈緩澀者,是尺膚與兩手之脈,皆寬緩澀滯,尺膚屬衛,脈屬營,是營衛皆虛,經脈懈弛,行坐無力,病名解?;


脈盛,則邪盛,而臥不安矣,今反安臥,乃暴脫血而氣不固,則脈盛而虛大無力,故倦臥也。


尺膚澀者,衛虛也,脈滑者,營中熱也,因熱而津外泄,衛虛表不固,故汗出多。


尺膚寒,衛陽虛矣,脈細,中氣寒矣,故為後泄不止之病也。


脈既粗,則營熱,尺膚又常熱不退,其邪熱盛於內也。


頸脈者,人迎胃脈也,胃中水飲停蓄,經氣大逆,故頸脈動喘而疾咳,疾咳者,連聲急促也。


目窠,眼眶也,屬脾,水濕壅於脾胃,故目窠下腫,如臥蠶欲起之狀。


若其溺黃赤者,濕熱瘀閉,必成黃膽,以濕傷脾,故困倦而安臥。


已食如飢者,濕火在胃,名胃疸,其黃色鮮明名陽黃,其色晦者名陰黃,屬脾也。


風為陽邪,本乎天者親上,故傷風則面腫;


水為陰邪,本乎地者親下,故水病則足腫也;


目黃則濕閉,故為黃膽病。


此節互明四診之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13:41 | 只看該作者

素問‧三部九候論


帝曰:愿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氣血,通決死生,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數止於九者,十百千萬,皆一之大數,故數止於九而已。


天地人為三才,而人身則有天地人三部,部有三候之脈,共合為九候,以應天地九野之度,九野,即九州也。


察九候之脈和否,可以決死生,處治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也。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


中部天,手太陰也;


中部地,手陽明也;


中部人,手少陰也。


下部天,足厥陰也;


下部地,足少陰也;


下部人,足太陰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中部之候,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


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


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


五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必先去其血脈,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以一身分頭手足三部,部有天地人三候,其合為九候,候其動脈,以驗氣之衰旺、病之吉凶也。


然此與氣口之分寸關尺,義各不同,互明其理也。


蓋兩手氣口,皆肺臟本部之脈,因肺為華蓋,各臟腑脈氣盡歸於肺,故各臟腑之病氣皆現於兩手寸關尺之脈,是乃周身脈氣流行之總口,故名氣口,又名寸口,又名脈口,而本經言氣口獨為五臟主也。


此分三部九候者,是診各臟腑本部之脈氣而驗之,尤為真實。


何也?


假如外邪閉遏肺氣,其兩手之脈,或郁或伏,即不知其病在何臟何腑,必於九候之部診之,方不錯誤也。


神臟五者,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也;


形臟四者,馬玄台言:胃、大小腸、膀胱,皆藏水穀糟粕,生化氣血,泌別清濁,以充養一身者也。


薛生白以謂頭角、耳目、口齒、胸中為四形臟,是準經文三候之義,於理亦通。


若五臟氣敗則神傷,而色必枯夭則死矣。


故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虛實,而施補瀉之法。


必先去其血脈之邪,使經絡流通,而後隨宜調之,無問其病之新久,總以陰陽氣血和平為期也。


帝曰:決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


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形氣相得者生;


參伍不調者病;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


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


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目內陷者死。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外強中干也,故危;


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本元離根,上奔欲脫也,故死;


形氣相得者,如形盛、脈盛而氣盛,形瘦、脈小而氣少,此本元未搖,故雖病可生;


以三相較,謂之參,以五相類,謂之伍,參伍不調者,脈來浮沉遲數失序也,如寸應浮、尺應沉、熱應數、寒應遲,反此則為不調也;


故凡病而三部九候皆失其本象之脈,則陰陽敗而氣血亂,故死也;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數動搏指,來去出入,至數不清,其氣血之乖可知,故病甚也;


至於相失不可數,則更散亂無序,故死也;


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僅存脾胃之氣苟延,而浮沉各臟,本脈形象皆失,各臟氣敗,故死也;


若各臟脈雖未敗,而中部之候獨減削,此脾胃先敗,後天根本已絕,亦死也;


目由五臟精氣所聚,目內陷則臟氣絕,故死也。


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此九候中獨現七端之脈,名七診。


於九候中察其部位,而知病處。


其云獨熱、獨寒者,兼肌膚言也。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


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


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


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


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


病風者,以日夕死;


病水者,以夜半死;


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而死。


此以脈象病狀合陰陽之理,而決死期也。


蓋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造化自然之理也。


脈病皆陰而死夜半,脈病皆陽而死日中者,以陰陽氣極,不能相生而死也;


寒熱病死於平旦者,平旦陽氣從陰而出於表,病寒熱者,陰陽格拒,平旦陽不能出,其氣閉絕而死;


風為陽邪,日夕陽入於陰之時,陽邪格逆,氣不能入,則陰陽偏絕而死;


其脈乍疏乍數、乍疾乍遲者,脾敗真臟脈現,不能維持陰陽而散亂也,土旺四季,其氣敗,故至辰戍丑未四季月日時,無生氣接續則死。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


若有七診之病,其脈侯敗者,亦死矣,必發噦噫。


形肉,脾胃所主,為後天根本,故形肉脫,而脈之九候雖調,猶死也;


七診,上文所云獨小、獨大等脈,雖見七診,而脈之九候皆從者,不死。


其不死者,因風氣閉結經脈,及婦人經月不行,或乍行,其脈變似七診,而非真七診也,故言不死;


若有七診之病,其脈之九候本元敗者,亦死矣,死時必發噦噫,即元氣敗之征也。


後世但知寸關尺浮中沉,為九候,然胃之衝陽、肝之太衝、腎之太谿,皆動於足,為根本之脈,故凡重病,不可不診,以驗吉凶,方無錯誤也。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循切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


其脈疾者不病;


其脈遲者病;


脈不往來者死;


皮膚著者死;


瞳子高者,太陽不足;


戴眼者,太陽已絕。


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問其始病,知外感內傷之因;


問其現病,知虛實淺深之證,然後切脈,而視其經絡,察其氣之上下,或逆或從。


其脈疾者,流利也,故不病;


遲者,虛寒也,故病;


若脈板實,而無來去出入,其氣血已死矣;


皮膚著骨者,則血氣干枯,而肌肉已死矣;


太陽經脈,起於目?,為目上綱,經氣不足榮養,故瞳子上吊而高;


至於目珠上竄,其經氣已絕。


此決死生之要法,不可不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20:17 | 只看該作者

靈樞‧動輸篇


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


岐伯曰:是明胃脈也。


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


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出焉息?


下入焉伏?


何道從還?


不知其極。


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余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凡氣血流行於營衛經絡,始終之序,而《營衛生會》、《經脈》等篇已反復詳明矣。


此篇帝問脈氣所以能動之理,舊注仍解作流行次序,不但非經旨,且覺復贅無謂矣。


此乃先明兩手寸口動脈,是手太陰肺經之氣也,其氣即胸中之宗氣,宗氣者,由胃所化水穀之精氣,與腎中先天元陽之氣會合者也。


蓋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由脾鼓運,而胃氣始得上輸於肺,而肺權衡敷布周行,然後流於兩手寸口之脈,以肺為華蓋,而朝百脈,故各臟腑脈氣,皆上貫於肺,和肺氣流行,現象於兩手寸口之脈也。


帝問氣之過於寸口,動而不休,不知其出入息伏回環之道。


岐伯言,氣之出於臟也,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其勢有力,及流於經,而至手腕魚際,則如強弩之末,以反而衰,如水勢之回返,故其余氣衰,流散以後,而再逆上,則其行之力微,此為出入息伏,回環之道也。


蓋因臟腑之氣升降,經絡之氣轉旋,其升也,由臟腑出升於經絡,其降也,由經絡轉旋,入於臟腑,故脈氣有出入來去升降之象。


升而出者,為來、為陽,降而入者,為去、為陰,切脈即知其氣之和否也。


良以先天元氣,出於少陰腎,後天穀氣,出於陽明胃,二氣會合於胸,名宗氣,宗氣達於肺,而分行表裡,轉旋回返,而仍入腑臟。


是故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三者之脈氣最旺,而獨動不休,與他經不同也。


氣有升降,故有呼吸,而脈動應呼吸之序,故仲景言呼吸者,脈之頭也。


以無病患之呼吸,合病患之動脈,其遲數可準也。


帝問焉息者,息,止也,言其氣之出也,何所底止也;


焉伏者,言其氣之入也,伏藏何所,其從何道而往還也。


既將出字誤刊作十,注家不辨,竟解作上十下八,全無義理可通也。


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


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顱,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


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


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


故陰陽俱動俱靜,若引繩,相傾者病。


此言結喉兩旁動脈名人迎者,是足陽明胃經之悍氣也。


胃中水穀精微之氣,則入營達肺,而流行於寸口之脈,其升浮之悍氣,直上衝頭,循咽而上走空竅,類煙霧之蒸騰,從眼系入腦,又出額顱,下客主人,循牙車,而合陽明之經,下入於人迎之脈,此胃中?悍之氣,別走一路,而仍會合於陽明經也。


夫陽明行氣於三陽,故人迎主六腑之陽,肺為五臟之華蓋,故寸口主五臟之陰。


寸口之脈,由肺走手,人迎之脈,由頭走頸,故曰:三陰在手,三陽在頭。


至其動也,上下若一,而不參差。


然動雖一般,而人迎主陽,其脈比寸口本大,故陽病而人迎反小,則其陽衰甚而為逆也;


寸口主陰,其脈比人迎本小,故陰病而寸口反大,則其陰虧甚而為逆也。


此陰陽各有本象之脈,而俱動俱靜,如兩人引繩,各執一頭,相應而不差,若互相傾側者,或應小反大、應數反遲,不合本象,皆陰陽偏傾而為病也。


故本經《論疾診尺篇》曰:人病其寸口脈與人迎脈大小等、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蓋寸口主陰,本脈應小而沉,人迎主陽,本脈應大而浮,今大小浮沉相等,其陰陽之氣偏傾,不合脈之本象,故病難已。


是故凡病審其陰陽之虛實者,必兼診喉間之人迎脈也。


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


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此言兩足內踝後動脈名太谿者,是足少陰腎經之氣也。


因其氣從本經絡膀胱之大絡,與衝脈同發源於腎臟,乃是坎象中之元陽,而衝脈為十二經氣聚會之海,其脈由陽明經之氣街,循陰股下入?中,又並足少陰經,而入內踝之後,入足下,是故太谿之脈,來源既深,又合衝脈而行,則其氣勢旺於他經,此脈所以常動不休也。


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


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


四街者,氣之徑路也。


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


帝曰:善。


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此之謂也。


上文已明脈動之理,此更明其病邪淺深之分也。


夫營衛經絡者,陰陽氣血流行之道路也。


脈者,氣血流行之征象也。


十二經每經交接皆由陰陽絡脈,在手足指尖四肢之末。


若感外邪,經絡閉郁,四末之氣不通,而手足懈惰,則陰陽相輸相會之行路相失。


帝問其氣何由還復,岐伯謂四末陰陽所交會者,淺在絡脈如小路,其內尚有四街之大路通行,若外邪解,其四末絡脈通,則一身陰陽之氣,依舊相合相輸,如環無端者也。


四街者,即本經所云: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也。


大抵臟腑之氣流行,比經絡寬廣而稱街,是故邪淺,則街路通而病輕;


邪深入腑,則街路塞而病危;


再深入臟,則街路絕而死。


於此而辨邪之淺深、病之輕重,其治法可例知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21:38 | 只看該作者

素問‧平人氣象論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裡,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


結而橫,有積矣;


絕不至,曰死。


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此已錄經絡門中,因其為脈之宗氣所出,故又錄於此。


蓋營氣起於中焦而行脈中,營中血氣,由胃中水穀精微之氣生化,故脈之宗氣出於胃。


由胃之大絡,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者,即是脈之宗氣也。


蓋以腎中所出元陽為祖氣,與胃中穀氣會合,而聚於胸,名宗氣,故胸名氣海,統歸肺臟權衡敷布,而分營衛陰陽。


營為陰而行脈中,衛為陽而行脈外,衛為氣,故肺所主,營為血,故心所主,胸中為衛之本,膻中為營之源也。


若虛裡之宗氣,盛喘數絕者,乳下之動脈數甚,其病在中脘也;


若痞結,而橫且有形,則內有邪積矣;


若其脈絕不至,則宗氣竭而死。


若其動甚震衣,是宗氣不固而外泄也。


上言其動震衣,但微動,此言宗氣走泄,則大動矣。


脈之宗氣出於胃,故脈必以胃氣為本,而弦鉤毛石等臟氣之象,微現以應四時氣候,方為吉也,故如下文所言。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此明脈以胃氣為本之理也。


胃氣之現於脈者,從容和緩,蓋陰陽五行而得中土調和之氣也。


若弦鉤毛石而無和緩之象,是無胃氣,名真臟脈,故曰但弦無胃氣者死,余臟皆然。


又如脈之不得胃氣者,如肝脈之應弦不弦而反毛,是金來克木也,余臟皆然。


良由無中土之氣調和,故水火木金互相克賊,亦名真臟脈,微現已危,甚則死矣。


所以然者,胃之穀氣由腎中元陽蒸化而生,穀氣不生,其元陽已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23:44 | 只看該作者

卷四下


經解


【格陽關陰脈】


《素問‧六節臟象論》岐伯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陽;


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


四盛以上為格陽。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


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


四盛以上為關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人迎主六腑之陽,寸口主五臟之陰,故二脈統一身之陰陽也。


而分三陰三陽者,明二氣流行,皆有生旺之序也。


然偏旺則偏勝而病,偏甚則偏絕矣。


人迎一盛者,少陽偏旺,故病在少陽;


二盛偏甚,病在太陽;


三盛偏極,病在陽明也。


寸口陰盛亦然。


其言盛者,偏邪之氣,非陰陽氣旺之謂也。


故至四盛以上,則邪氣盛極,而成關格之病。


陰陽不相交通,故關者,不得小便;


格者,格拒吐逆,食不下。


關格之脈贏滿四盛以上,不能盡其所稟天地之精氣而死也。


《靈樞‧終始篇》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以至二盛、三盛,及寸口一盛、二盛、三盛,皆兼足手,大抵盛在足經,病或可治,兼躁而及手經,則病深不可治也。


惟《難經》以尺寸之脈下覆上溢名關格,為真臟脈,其人不病而死,與《內經》互明其理也。


《素問‧腹中論》帝曰:病熱而有所痛,何也?


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


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脹而頭痛也。


人迎主陽,熱病陽邪,故人迎脈盛,盛甚則陽邪入陰。


蓋太陽主開,猶可外泄,陽明主闔,則邪必入陰,以陽明與太陰為表裡也。


未離陽明,邪熱上衝而頭痛,已入太陰,故腹脹。


上節言兼躁是足傳手,此節言從陽入陰,皆謂病邪深重,當急治之,勿使成關格死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25:57 | 只看該作者

脈應四時陰陽


《素問‧脈要精微論》岐伯曰: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此言脈象應乎四時陰陽之氣化也。


寒為陰,熱為陽,二氣流行,自微而盛。


故自暖而熱,熱極則涼,陽極生陰也;


寒極則溫,陰極生陽也。


四時迭運,而人身陰陽之氣,隨之進退,而現象於脈,如規矩衡權,上下相應,準而有度。


如脈不應氣候,而有太過不及、相生相克,即可辨其病之輕重吉凶也。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


此即申明上文之義也。


冬至四十五日,立春節也,陽氣微出於地上,陰氣微下於地中,萬物生機發動,而脈由石變弦,以應春陽之氣;


夏至四十五日,立秋節也,陰氣微出於地上,陽氣微下於地中,萬物長足而成實,脈即由鉤而變毛,以應秋收之氣也。


陽氣由微而盛,則弦脈變鉤,鉤者,浮洪也;


陰氣由微而盛,則毛脈變石,石者,沉實也。


此陰陽升降流行,生化萬物,故有四時之不同,與脈相應如期會者。


若期而相失,知脈氣與天地氣化分離,故不相應。


視其分離有期,或相生相克,即可知其死生之時日,如春見秋脈,金克木為死,見冬脈,水生木可生也。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精,以知死生。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此言疾病死生微妙之理,全在察脈,察之必有紀律,非可憑臆揣度,要從陰陽生化之理為始,知始而後,則有經常變化不同,皆從五行出生,如冬至陽生,夏至陰生,木旺於春,火旺於夏,金旺於秋,水旺於冬,土旺四季,此陰陽四時之常度也。


如陰陽有偏勝,則五行有生克,遂變化致病,故必調之,合四時之宜,應補應瀉而勿錯失,與天地生化之理如一,得其精一之理,可以知逆順死生之道也。


若聲從氣發,色由氣彰,氣根於五臟,五臟具五行之性,脈為氣血之先形,是故聲音色脈,必皆合乎五行陰陽生化之理,不合則病,敗象見則死矣。


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


應太過,不足為精;


應不足,有餘為消。


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此言脈象反四時氣化之理也。


言有餘為精,不足為消者,謂人身陰陽之氣,合四時氣化而消長者,若春夏陽長陰消,秋冬陽消陰長,脈象隨四時而不同也。


如其應當太過,而反不足,為精傷,而氣不生長也;


應當不足,而反有餘,為本元消敗,虛陽發露之假象也。


故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關格者,死不可治也。


此節經文,向在前萬物之外一節以先,余細詳上下義理,必是錯簡,故特移此,義理方合。


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


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秋日下膚,蟄蟲將去;


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


知外者,終而始之。


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此言切脈之要道,當虛心靜氣,醫者虛心則明察,病者氣靜則脈準,可保無錯失也。


蓋脈理之妙,難以言宣,喻如魚游蟲蟄種種,形容其氣血流行出入之象,亦即弦鉤毛石之意也。


必深思默究,悟其神理,指下方能明察。


故知身內之氣化者,按脈象陰陽五行而紀之,其理自見;


知身外之氣化者,觀時序流行,終始之道,與人身無不相應,而內傷外感,昭然可辨。


以四時之氣化,合人身之內外,此六者,為持脈之大綱要法也。


此結上文諸節之旨,下乃詳敘診脈部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28:17 | 只看該作者

脈候部位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


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此專指兩手之脈也。


李仕材曰:季脅,小肋也,在脅下兩旁。


尺外者,尺脈前半部也。


前以候陽,後以候陰。


背為陽,腎附背,故外以候腎,腹為陰,故裡以候腹。


所謂腹者,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


以上諸部,俱言左右,而此獨不分者,以兩尺皆主乎腎也。


中附上者,言尺之上,即關脈也。


左外者,左關之前半部也;


內者,後半部也。


肝亦附近於背,故外以候肝,內以候膈,膈者,中焦之膈膜,膽腑俱在其中矣。


右關之前,所以候胃,關後所以候脾,脾胃皆在中州,胃為陽,脾為陰,故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也。


本篇止言五臟,而不及他腑,獨言胃者,以五臟皆稟氣於胃,而為臟腑之海,則臟腑之氣亦可見乎此也。


上附上者,關上寸脈也。


五臟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後以候胸中,胸中,膈膜以上皆是也。


心肺皆居膈上,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後以候膻中,膻中者,心包絡之別名也。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者,重申上下內外之義也。


統而言之,寸為前,尺為後;


分而言之,上半部為前,下半部為後。


上竟上者,言脈則盡於魚際,在體則應乎胸喉也;


下竟下者,在脈則盡於尺部,在體則應乎少腹腰膝足也


此章首言尺,以次及於寸,自內而至外者,以尺為根本,寸為枝葉也。


按內外二字,諸注皆云內側外側,若以側言,必脈形匾闊,或有兩條乃可耳,不然於義不通矣。


如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下竟下者,皆內外之義也。


觀《易》卦六爻,自下而上,上三爻為外卦,下三爻為內卦,則上下內外之義昭然矣。


余觀李仕材舉卦象以明上下內外之義,甚為確當,然其錯處頗多。


蓋經之論陰陽也,隨地變化,各有義理,不可混淆。


若舉周身而言,則背為陽,腹為陰;


若以表裡而言,則表為陽,裡為陰;


若以營衛而言,則營為陰,衛為陽;


若以腑臟而言,則腑為陽,臟為陰也。


脈者,根於臟腑之氣血,流行出入,升降於表裡者也,故當以臟腑之陰陽為主,不當以腹背陰陽淆混也。


夫陽之升,自然行上行表,自內出外;


陰主降,自然行下行裡,自外入內。


故經文止言五臟一胃之部位,而他腑之氣,即可就陰陽之理而推之,以診其脈也。


經言左關之前以候肝,後以候膈,膈者,膈膜空洞之地,候其氣血,有無窒滯而已。


如右寸之前以候肺,後以候胸中,一律也。


若膽,實連綴於肝,且與肝合為表裡,而腑為陽,理當浮部候膽,沉部候肝也。


《難經》言左為腎,右為命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則尺脈浮部當候膀胱,沉部候腎,而命門獨候於右尺者,因後天卦乾在西北,正人身之右尺脈,以有先天之元陽所在,是人之命根,要如門戶之固密,故稱命門也。


今仕材言背為陽,腎附於背,故外以候腎;


腹為陰,故裡以候腹,腹者,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


又言膈者,膽在其中也。


此皆憑臆之說,不獨臟腑部位錯亂,而陰陽至理全失矣。


仕材醫學精詣,獨其論脈,每有似是而非者。


余三集《活人新書》首卷,有診脈綱要一篇,凡自古疑惑而聚訟不休者,余皆本《易》理、《靈》、《素》、《難經》,詳辨明晰,可為定論矣。


其聚訟者,皆未究聖經至理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09:31:12 | 只看該作者

脈象辨病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


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有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


沉細數散者,寒熱也;


浮而散者,為?仆。


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


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此舉通體脈象陰陽虛實之綱,以辨外感內傷輕重之病也。


夫脈之流行,一如溪水,而有源流澎湃之勢,其陰陽升降出入之理,存乎其中,故有上、下、來、去、至、止六字,教人揣摩領悟。


自尺而上於寸為陽,自寸而下於尺為陰;


自沉而浮,為出為陽,自浮而沉,為入為陰;


其上而出為來,其下而入為去;


應手為至,離手為止。


是故粗大,為陰不足,陽有餘,陽偏勝,為熱中之病也。


來疾去徐者,其氣升出速,降入遲,則上出氣旺,故上實下虛,下虛則足厥冷,上實則巔頂或疼或脹之疾作也;


來徐去疾者,升出氣遲,降入氣速,則下入氣旺,故下實上虛,上虛為陽虛,故惡風也。


因其外感邪風,風為陽,故陽氣受病,同類相感也。


其有脈俱沉細數者,邪熱入陰部,故病在少陰腎經,厥者,氣逆;


若沉、細、數、散,兼營氣不通,故發寒熱。


如仲景云:少陰病,反發熱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然彼為寒邪,故脈微細,此為熱邪,故脈沉細數散,皆少陰兼營衛之病也。


若浮而散,元氣外脫,為?仆,忽而目眩跌仆也。


諸浮而不躁者,其病皆在陽分,而為熱病,其躁者,在手經,以手經為心肺三焦之部,乃陽中之陽,故兼躁,即上文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之義也;


諸沉而細者,其病皆在陰分,深入於骨,而為骨痛,既沉細而有靜者,其病在足經,以足經為陰中之陰,正與躁為在手相對待也。


此靜躁或兼病狀而言,皆當審察也。


脈既數動,則為火,其病在陽,又兼一代,歇止也,名促脈,此火邪下迫而泄瀉,熱邪入營,則便膿血,邪鬱而氣血傷,故脈一代也。


以上諸病,或由外感,或由內傷,更當審問其因也。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


滑者,陰氣有餘也。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


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諸過者,謂脈較本象太過也。


言有餘者,病氣,非元氣有餘也。


以病在衛陽,為陽氣有餘,故身熱無汗,腠理閉滯,故脈澀也;


病在營陰,為陰有餘,故多汗而身寒,以腠理開泄,津液流通,故脈滑也;


營衛俱病,為陰陽俱有餘,營衛皆閉,故無汗而身寒。


以上統論外感內傷之脈象,當審問其因以分辨之也。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者,輕按浮部不應,重按沉部方見脈象,是內有結積在心腹,氣閉不能達於肌表也;


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者,重按脈微,而旺於浮部,是感外邪,故身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者,升多降少,寸旺尺弱而下虛,故腰足清冷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升少降多,寸弱尺旺,而陽不伸,故頭項強痛也。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腎元虧,陽氣不足,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腰為腎之府,脊為督脈,陽經之綱,風寒濕合而成痹,由陽氣不能充周於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02:35 | 只看該作者

診脈察色觀形


帝曰:診法何如?


岐伯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可診有過之脈。


脈者,氣血之先形,氣血有乖,則現象於脈。


惟平旦陰陽氣未動散,無飲食助氣,而經絡之氣調勻,故診其脈,可知其病在何處,而壽夭可辨也。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切脈動靜者,浮沉遲數之類也。


視精明、察五色者,人之精神聚於目,氣色榮華現於面,觀其外即可知內之臟腑強弱,見其形可知身之盛衰,或形盛脈弱為本虛,形弱脈盛為邪實,推陰陽逆順、五行生克之理,參伍以決斷生死之分也,更詳下文。


夫脈者,血之府也。


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死。


此即脈辨病,而決生死之法也。


衛行脈外而主氣,營行脈中而主血,故脈為血之府,然即可因之以驗氣,何也?


蓋血主濡之,氣主煦之,血隨氣行,氣由血聚,良以陰陽血氣,互相為根,不能析離者也。


故脈形長者,知其氣之調達而治也;


脈短者,知其氣鬱而病也;


脈數者,或因邪鬱化火,或因水虧火亢,皆煩心也;


若外感而脈漸大,是邪盛也,若內傷而脈反大,是本元之氣不固也,皆知其病增進矣;


若脈勢上溢,而寸偏旺,則氣上盛,而息必高;


若脈勢下垂,而尺反大,則氣下墜,而腹必脹也;


代者,歇止也,其氣衰可知,然亦有臟腑氣血結滯者;


脈細,則氣少矣,然亦有外受濕氣者,總因陽氣衰少,而尚可治,若非結滯而現代脈,則本元敗為難治矣;


脈澀者,氣結血瘀,心主血脈,故心痛也;


渾渾革至如涌泉者,輕按至數不清,如皮革之狀,重按如涌泉之騰沸,此根元渙散,陰陽升降出入無序,故病進而色弊矣,然猶有鼓動之勢,若無力鼓動,而綿綿如去水之下溜、如琴弦之忽絕無形者,正如殘燈忽滅,故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04:08 | 只看該作者

經脈應四時十二月


《素問‧陰陽別論》帝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岐伯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矣。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別於陽者,知病處也;


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別於陽者,知病忌時;


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四經應四時者,肝經應春,心經應夏,肺經應秋,腎經應冬,脾土應四季,在其中矣。


十二從者,手足三陰三陽,共十二經,相從周流於一身,如十二月之周行成一歲,終而復始也。


脈理之要,別其陰陽,能知其陰,即知其陽,能知其陽,即知其陰。


何也?


蓋陰陽之氣相合,外行經絡,內行臟腑,循環不已,而五臟皆稟胃脘陽和之氣,其一臟遍含五臟之胃陽,故五五有二十五陽。


臟為陰,腑為陽,所以謂陰者,真臟孤陰之氣也。


真臟脈現,則本元敗,敗必死矣。


所以謂陽者,胃脘之陽也,胃為陽土,其能納水穀,化精微,生氣血者,實由先天元陽蒸騰之力,故得陽生陰長,氣血和平,而脈象柔緩調勻,是為胃氣,故脈有胃氣則生;


若胃陽敗,則孤陰真臟之脈現,如弦鉤毛石而但急強散亂,絕無和緩之氣,則死矣。


是故能別其胃腸之和否,可知其病處,如弦多胃氣少,病在肝之類也;


能別其孤陰真臟脈,可知死生之期,如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之類也。


三陽經脈上頭,三陰經脈止於手,而陰陽通貫周流則一也。


故能知陽可以知陰,知陰可以知陽。


辨其陽脈之太過不及,可知病有宜忌之時,如春夏人迎微大為宜,反小為忌,秋冬微小為宜,反大為忌;辨其陰脈之逆順,可知死生之期,如肝病遇木旺時可生,遇金旺時則死之類。


如是謹記熟悉陰陽生化、五行生克之理,則辨別自明,無須與庸眾謀議,徒滋惑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06:53 | 只看該作者

五臟絕脈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


靜者為陰,動者為陽;


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凡持真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心至懸絕,九日死;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腎至懸絕,七日死;


脾至懸絕,四日死。


人身陰陽氣血,升降流行,循環不已,與天地同其造化。


其升而出,以現於脈者為至,為陽;


其降而入,為去,為陰。


其來去之形,靜者為陰,動者為陽;


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沉者為陰,浮者為陽。


此陰陽之綱,必參悟其神理,指下方能辨別也。


如上所云胃氣脈者,其來去出入,必舒徐和緩,其部不浮不沉,其動不遲不數,如是則陰陽和平而無病,否則即為病脈。


察其不調之處,乃為病之所在,若其本元敗,真臟脈現而無胃氣,可決其死期,如經所云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11:09 | 只看該作者

五臟脈象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絕而至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此表五臟脈象之神理也。


五臟具五行之性,而五行由陰陽氣化,流行生旺,而成形象,故五臟之氣現於脈者如此。


鼓一陽者,脈形之鼓動,如《陰陽離合論》所云:搏而勿浮,命一陽也,鉤者,陽升多,陰降少,陽升則浮出,陰降則沉入,故其形如鉤之微曲向下,動轉圓活而主夏,心之脈象也;


鼓一陰者,如所云:搏而勿沉,命一陰也,毛者,陽微降,陰微升,陽降則收肅,陰升則微鼓,故如毛之在皮,浮而柔軟,主秋,肺脈之象也,鼓陽勝急者,鼓動之陽較勝而略急,如弦線,乃陽初升,主春,肝脈之象也;


鼓陽絕而至者,輕按其鼓動之形,絕無陽象,重按而純陰氣至,其陽下伏,如石沉水也,主冬,腎脈之象也;


夫陰陽升降出入,是二氣相交相生,必由中土經過,互相往來,如水之溜,故言陰陽相過曰溜,即脾胃之脈象也。


溜者,中和柔緩之象,現於弦鉤毛石之中,乃為胃氣無病之脈,猶土旺四季而不獨主一時,故曰其善處不可得見,以其在心腎肺肝之中也。


《靈樞‧根結篇》曰: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


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


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


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


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


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


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


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


予之短期,要在終始。


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


予以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營行脈中,陰陽十二經脈流行,凡一晝夜五十周於身,以營運五臟之精氣,而五臟皆受水穀之精氣充養者也,故持其寸口之脈,數其至數。


五十動而不一代者,其氣周行五臟,而不歇止也。


如五十動外,及五十至內,或有歇止無一定,而遲者名結脈,數者名促脈,皆為氣血鬱滯之病,非死脈也。


若歇止有定數,名代脈,以其氣竭,不能接續,如經所云一臟以至五臟無氣,可決其死期之長短也。


雖不歇止,而乍數乍疏,此脾敗之真臟脈,主死。


因脾為中土,代行各臟之氣於周身,故其本脈名代,是和緩而不歇止,若脾敗不能行氣於各臟,五十至內歇止而有定數,如欲求人代己,故名代脈,主死。


同名代脈,其取義各不同也。


其有言少陽之至,乍數乍疏者,因少陽陽氣初升,未能調暢,是時令之旺脈,非彼之死脈。


是故脈名同而義多不同,皆當辨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16:53 | 只看該作者

辨脈平病死旺之象


《素問‧平人氣象論》岐伯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調病患,醫不病,故為病患平息以調之為法。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


尺不熱,脈滑,曰病風;


澀,曰痹。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脈之動者,陰陽氣血升降出入也。


其氣根於呼吸,故仲景言呼吸脈之頭也。


一呼一吸,名一息,三息中必有一長息,如歲之有閏,名太息也。


一呼一吸,而脈四動,連長息計之,則三息中多三動,分計每息有五動,名五至也,如此為無病之平人。


以無病患之呼吸,合病脈之至數,其遲其數可見也。


假如一呼脈止一動,一吸脈一動,此為遲脈,陽氣衰少也。


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此為數脈,若兼躁動,而尺膚熱者,溫病也;


尺膚不熱,而脈兼滑者,是內有風痰,如中風之類也;


脈兼澀者,邪痹經絡也。


若一呼脈至四動以上,其氣有出無入,本元外脫也;


脈絕不至者,氣血竭也;


乍疏乍數者,元氣散亂也,故皆主死。


胃為臟腑之海,臟腑皆賴胃中穀氣充養,故人無胃氣,其病為逆,逆則死之征也。


太陽脈至,洪大以長;


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


陽明脈至,浮大而短。


此以陽氣生旺開闔,而現於脈象也。


太陽為開,陽氣正旺,故脈洪大且長也;


少陽為樞,陽氣始生,未能調達,故脈乍數乍疏,乍長乍短,與上節之乍疏乍數,氣散無力者,迥乎不同,不可不知也;


兩陽合明名陽明,陽旺極而氣闔也,故脈浮大者,陽之象,短者,闔象也。


以此驗三陽之氣,生旺出入之道,與天地相同。


假如夏令,陽旺極而陰將生,是陽明之短脈,乃為秋令浮短澀之先兆。


其三陰經之開闔樞,亦然。


故《難經》曰: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此陰氣旺也,故太陰為開。


又云:少陰之至,緊細而微。


此陰氣始生,故少陰為樞。


又云:厥陰之至,沉細而敦。


此陰氣已極,故厥陰為闔。


《難經》以此三陰三陽名旺脈,謂合天地生旺之氣也。


惟《難經》言冬至後得甲子,少陽旺;


再得甲子,陽明旺;


再得甲子,太陽旺。


此但指天地陽氣生旺而言。


《內經》言開闔樞者,指人身經氣流行而言,各有義理不同也。


又《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厥陰之至,其脈弦;


少陰之至,其脈鉤;


太陰之至,其脈沉;


少陽之至,大而浮;


陽明之至,短而澀;


太陽之至,大而長。


此言客氣流行,應乎脈象者,與前諸義又不同。


是故聖經之論陰陽,千變萬化,各有義理所主,不可錯亂。


故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所以前章李仕材憑臆見注解脈象,臟腑部位陰陽錯亂也。


春胃微弦,曰平;


弦多胃少,曰肝病;


但弦無胃,曰死;


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


五臟具五行之性,故各臟脈形不同,而合五時之氣化,然以胃氣和緩之象為本,故五時之脈,但微現本臟之脈形,方為吉也。


假如肝木旺於春,兩手之脈弦,弦者,細長而調達,必以和緩胃氣為主,而微兼弦象曰平,平者,無病也;


若弦多胃氣少,則肝氣橫逆而病矣;


但弦無胃氣,則真臟脈現而死矣;


若弦緩兼毛,毛者,浮短澀,肺臟之本脈,而主秋令,弦多胃少者,肝氣太過也,兼毛者,肝氣不足也,至秋金旺,則肝木更虧而病矣;


若毛甚,則春見秋脈,生氣告匱,即時病也。


先天真元之氣,散布於肝,肝為震,後天之陽,始生筋膜,故筋膜之氣藏於肝,而肝主筋也。


夏胃微鉤,曰平;


鉤多胃少,曰心病;


但鉤無胃,曰死;


胃而有石,曰冬病;


石甚,曰今病。


臟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心火旺於夏,兩手之脈鉤,鉤者,如鉤微曲向下,其上圓活轉動而浮,必以和緩胃氣為主,微現鉤象曰平;


若鉤多胃氣少,則心火亢逆而病矣;


但鉤無胃氣,則堅硬不轉動,是真臟脈現,則死也;


若鉤緩中兼石,石者,沉實而滑,腎臟之本脈,而主冬令,此心火不足,至冬水旺,則心氣愈虧而病矣;


若石甚,則陰盛陽衰,即時病也。


真元之氣通於心,以生血脈,而血脈藏於心,故心主血脈也。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


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無胃,曰死;


軟弱有石,曰冬病;


石甚,曰今病。


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脾土旺於四季,而主令長夏未月,以土位於中,而未為一歲之中也。


脾司鼓運,代行各臟之氣於周身,故其本脈名代。


軟弱者,陰土柔象也,胃為陽土,其氣剛,剛柔相濟,而得中和之氣,故微有軟弱之象曰平;


如弱多,則陽氣少,脾乏鼓運之力而病矣;


若但代無胃,則真臟脈現而死也;


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與心同。


蓋火土一源,長夏心火猶旺也。


真元之氣蒸液濡於脾,以長養肌肉,故肌肉之氣藏於脾,而脾主肌肉也。


秋胃微毛,曰平;


毛多胃少,曰肺病;


但毛無胃,曰死;


毛而有弦,曰春病;


弦甚,曰今病。


臟真高於肺,以行營衛之氣也。


肺金旺於秋,兩手之脈毛,毛者,浮短澀,陽氣初降變陰之象,必以和緩胃氣為主,而微有毛象曰平;


若毛多胃氣少,則肺氣不調而病矣;


但毛無胃氣,則真臟脈現而死也;


若毛而有弦,以收肅之令,而現生發之脈,其陽不斂,至春發泄更甚而病矣;


若弦甚,則反氣化時令而即病也。


肺為華蓋,部位最高,真元之氣上達於肺,故權衡一身之氣,以行營衛陰陽表裡也。


冬胃微石,曰平;


石多胃少,曰腎病;


但石無胃,曰死;


石而有鉤,曰夏病;


鉤甚,曰今病。


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腎水旺於冬,兩手之脈石,石者,沉實軟滑,陽氣歸藏之象,必以和緩胃氣為主,而微有石象,曰平;


若石多胃氣少,則腎陽衰,陰寒太過而病矣;


但石無胃氣,則真臟脈現而死也;


若石而有鉤,以歸藏之令,而見升浮之脈,陽先發露,至夏令則水涸,必生熱病矣;


若鉤甚,是反其歸藏之令,即時病也。


真元之氣下根於腎,骨髓乃精氣所成,而藏於腎,故腎主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20:23 | 只看該作者

辨平病死之脈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


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


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如連珠琅?者,現於指下,圓活柔和,如鉤下曲而上圓,是有胃氣者,名鉤脈。


蓋心火旺於夏,兩手之脈微有鉤象,為有胃氣之平脈也;


若喘喘連屬者,其情勢急促,其中微曲,則不調達,此心火鬱逆而病也;


前曲後居,如操帶鉤者,其來也上浮如鉤頭之圓而堅硬,故曰前曲,其去也下沉如鉤身之長而不轉,故曰後居,是心之真臟脈也,故死。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


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


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厭厭聶聶者,眾苗秀齊貌;


如落榆莢者,輕浮和緩貌。


皆形容浮澀,而和緩有胃氣之象,名毛脈也。


以肺金旺於秋,陽氣之初降,故輕按浮短澀者,收斂之象,重按和緩,為有胃氣,無病之平脈也;


不上不下者,澀甚也,如循雞羽者,浮澀虛軟也,此肺氣鬱而且傷,液枯氣耗之病也;


如物之浮者,全在浮部,下無根也,如風吹毛者,應指散亂,毫無鼓動之力,此肺氣將絕之真臟脈也,故死。


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


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


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招招,猶迢迢也,應指雖軟弱,而源流綿遠也;


如揭長竿末梢者,如高揭長竿,其末梢細長而柔軟,名弦脈也。


蓋肝木旺於春,陽氣初升,陰氣尚盛,長者,陽象,弦軟,陰象,此有胃氣之平脈也;


若盈實而滑,則乏柔和之象而陽亢,故如長竿之直而不軟,滑者,陽化火也,是肝氣橫逆為病;


然其滑,尚有流動之象,倘如新張弓弦之緊急硬勁,則無胃氣之真臟脈也,故死。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


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


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和柔相離者,陰陽相等,來去從容也;


如雞踐地者,至數調勻,脈路清楚也。


脾為陰土,胃為陽土,土旺四季,而居五行之中,故其和緩,為無病之平脈也;


若脈來實而盈數,則少柔和,其氣太過,如雞舉足者,數而至數不勻,必有邪積之脾病也;


若脈銳堅,如烏喙,如鳥距,是絕無中和之氣,或如屋漏,忽連續而來,忽久歇一滴,或如水流,去而不返,此皆本元敗而脾氣竭,故為死脈也。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


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此之喘喘累累如鉤,形似心脈,而實不同。


心脈陽旺而升,現於浮部,按之軟散,外陽內陰,離之象也;


腎脈陰盛陽伏,現於沉部,輕按軟弱,重按有力而滑,外陰內陽,坎之象也。


此有胃氣,無病之平脈也;


若來如引葛者,至數模糊不清,其陰陽不調,故按之益堅,無柔緩之氣,則為腎病也;


發如奪索者,如兩人奪一索,互相牽掣,亦如引葛無緒,而如索之強硬,故如彈石之辟辟,絕無柔和之氣,是真臟之死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31:10 | 只看該作者

辨脈太過不及中外異病


《素問‧玉機真臟論》岐伯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


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滿。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之流行,生化萬物,肝應東方之木,其氣柔嫩,故脈軟弱,輕虛而滑,滑者,流動也,端直以長而象弦,陽氣調達也。


凡五臟之脈,各有本臟之形,而春令弦象,為應時之平脈也,夏秋冬皆然。


若脈氣之來,不輕虛而實,不柔和而強,此為太過,病在外者,外邪乘之,肝氣鬱逆,故令人善怒,風性上搖,故忽忽眩冒,為巔頂之疾,謂目眩昏冒,巔頂掣痛,以肝經之脈上頂,與督脈相會也;


若其氣來,不實而微,是為不及,而中虛之病,乏陽和生氣,三焦水道不宣,上則胸窒,痹痛引背,下則兩?及脅虛滿,經所云:臟寒生滿病也。


須用補陽以和陰,不可作實痛實滿而用攻散也。


?者,脅下軟處,皆肝經所行之部也。


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


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陰陽生化之機,無非升降出入。


夏令陽氣升浮出外,故萬物盛長,人身之氣應之,故脈氣升多出多,為來盛,降少入少,為去衰,而其形如鉤也。


若來去皆盛,為太過,心火感召外火,火邪劫爍津液而膚痛,熱邪彌漫營衛,如水之浸淫於周身也;


若脈氣來不盛,去反盛,是升出少,而降入多,其陽內虛,心氣不足以榮養,故心煩不寧,中虛津液不化,氣滯痰凝,上見咳唾,下則時泄穢氣,此因火虛,而脾土不實也。


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為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毛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


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秋令陽氣下降入地,萬物成實,夏脈之浮洪,轉為輕浮,來急者,收束繃急之象,去散者,陽氣下降之象,以其浮部輕虛,故名毛脈。


若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本有內熱,外涼收束,故中央堅,為太過之脈,令人肺氣逆而背痛,慍慍然者,郁悶不快之狀也;


其氣來毛而微者,按之虛微無力,此為不及之脈,病在中氣虛,故喘息,而呼吸少氣且咳,氣虛不能攝血,隨咳而出,喉下聞痰阻之病音也。


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解?。


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


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冬令陽氣盡入於地,萬物歸藏,故脈氣之來沉以搏,是浮按不足,沉按有力也。


陽藏而營運於內,故名營,以沉部有力,故又名石脈也。


若其氣來如彈石,則少柔和之氣,此為太過之脈,病在外者,精傷陽氣外露不固,故經脈懈弛,病名解?,而脊脈痛,元氣耗散,故少氣不欲言也;


其去如數者,降入之氣速,則鼓動之力弱,此為不及之脈,病在中,心懸如飢者,中氣空虛,心少主宰,如懸宕似飢,而又不能食也,?中清冷,脊痛,者,軟腰,脊屬督脈,皆腎虛肝鬱,故少腹滿,小便變其常,或短或澀,乃下焦氣化無權也。


此兩證,皆內傷之病。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


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


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病在外;


如鳥之喙者,此為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


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弦鉤毛石之脈,合春夏秋冬之氣,其有逆從變異,即可驗病之吉凶。


惟脾土居五行之中,故為孤臟,鼓運輸布胃中水穀精氣,以灌溉上下四旁,故凡弦鉤毛石之脈,皆以和緩之象為本者,是脾胃之氣,故云其善處不可得見也。


惡者,其脈來如水之流者,柔弱太過,即前所云:弱多胃氣少之病脈也,蓋弱則不能輸布胃氣,以達四肢,故四肢無力,不能舉也,其氣有升降,而無出入,故如水之流,則無鼓動之力矣;


其脈來如鳥之喙者,堅銳動數,是柔緩之氣不及也,因而升降不調,清濁淆混,則九竅不能通利,內外壅滯,故名重強,謂邪實也。


此柔緩之氣不及,與上之柔弱太過,皆未得脾胃中和之氣而致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32:22 | 只看該作者

真臟死脈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此言五臟之脈無和緩胃氣,但是真臟孤陰,其色既枯而不澤,又青與白、赤與黑、白與赤、黑與黃、黃與青互現,是五行克賊,故皆死,不可治也。


如循刀刃,即細急之極也,如按琴瑟弦,即緊急不轉動也;


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者,應指堅硬粒粒,絕無柔和之氣也;


如以毛羽中人膚者,應指輕虛散亂,略按全無也;


如指彈石,辟辟然者,應指板實而堅,全無來去出入之象也;


弱而乍數乍疏者,鼓動無力,其氣散亂也。


真臟脈現,而皆以毛折死者,毛折,其一身氣血津液盡枯矣。


帝曰:見真臟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


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


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現,獨現者,病勝臟也,故死。


五臟皆賴胃中水穀之氣滋養,故胃為五臟之本。


而胃之所以能消化出入者,又藉脾氣之鼓運,而脾則以腎中元陽為根,此先後天之互相生化,而不可偏失也。


其各臟之氣,亦必藉胃氣以達肺,始得行於經脈。


若邪氣勝而精氣衰,則病甚而無胃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現於脈,由病邪勝臟氣,無胃陽生化之精氣,故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4 10:36:31 | 只看該作者

辨脈陰陽四時逆從病狀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脈從陰陽,病易已;


脈逆陰陽,病難已。


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


脈反四時,及不間臟,曰難已。


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謂真臟見,皆死。


脈從陰陽者,如心肺應浮,肝腎應沉,腑脈浮大,臟脈沉小之類。


得四時之順者,如春弦、夏鉤、秋毛、冬石,而有和緩胃氣。


如此雖病,亦易愈也。


脈逆陰陽者,與上文從陰陽之脈象相反也。


其反四時者,如春見毛脈,是金克木;


夏見石脈,是水克火;


秋見鉤脈,是火克金;


冬見代脈,是土克水也。


不間臟者,謂病傳相克也,如肝傳脾,木克土也;


脾傳腎,土克水也;


腎傳心,水克火也;


心傳肺,火克金也;


肺傳肝,金克木也。


如此,病皆難已也。


間臟者,如肝傳心,是木生火,間肺臟,而木不克土也;


心傳脾,是火生土,間腎臟,而火不克金也;


脾傳肺,是土生金,間肝臟,而土不克水也;


肺傳腎,是金生水,間心臟,而金不克木也;


腎傳肝,是水生木也,間脾臟,而水不克火也。


如此,病皆易愈也。


其相克者死,如經文所言肝見庚辛等,是謂無胃氣之真臟脈,與前章所言但弦無胃氣曰死,同一理也。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此又申明逆從之理,若春夏秋冬四時,未有弦、鉤、毛、石本臟之脈形,當春夏陽旺而升,其脈反瘦小,不應其氣,內衰可見;


秋冬陽降而藏,脈反浮大而虛,本元不固可知,此為逆四時也。


又如風熱而脈反靜,是陽病見陰脈,正不敵邪矣;


便泄脫血,陰陽皆傷,脈應沉弱,而反實者,是無胃氣之真臟脈也;


病在中而有積,脈反虛,元氣已虧,何以攻積乎?


病在外感,而脈澀堅,絕少陽和之氣,何以達營衛而祛邪乎?


故此皆為難治之病,命曰反四時者,與天地氣化相反也。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


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


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


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


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


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


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


經曰: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故或云寸口,或云氣口,或云脈口,皆指兩手之脈也。


人迎主六腑之陽,寸口主五臟之陰,已詳辨前關格病篇矣。


舊注分寸關尺解之,不但穿鑿,且非經旨,何也?


蓋經已有專明寸關尺,以候臟腑部位者,又有指出心脈何如為某病,肝脈何如為某病,及各臟腑病,均有指出,若此章數節,專明兩手通體脈象為病者也。


假如外感,則兩手之脈皆浮,火邪,則兩手脈皆數之類,安能分部位哉!


診者既已先明臟腑部位,自能隨時審其病處,故此經文止論通脈為病之理也。


言脈中手者,初按應指浮部之脈也。


短者,表陽鬱而化火,故頭痛,以諸陽皆會於頭也;


長者,陽氣有餘也,陽有餘,則陰不足以榮養經脈,下部屬陰,故足脛痛也;


促急而上擊者,陽氣逆於胸肺,故肩背痛也。


兩手脈俱沉而堅者,有形之邪結滯,故病在中也;


若浮而盛者,氣行於表,必有外感之病也。


若沉而弱者,表裡皆虛也,表陽虛則腠理不固,時發寒熱,內陽虛則陰邪結於陰分,而有疝瘕、少腹痛之病也;


若沉而橫,橫者,頂指有力,而不順軌,故知其脅下有積,及腹中有橫積痛也;


脈沉而喘,喘者,鼓動急促,而不調達,此邪閉營衛,表裡不通,故脈反沉而發寒熱。


又脈主一身之氣,或肺氣壅遏,而喘息脈沉,亦有之,此喘字有雙關之義,當兼審其外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0:24 , Processed in 0.218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