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藏,邪在陰分,故道遠行遲而間日作也,○募,音暮,按舉痛論,及全元起本俱作膜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上文云,邪氣客於風府而與衛氣日下一節,是衛氣之與風府日相遠矣,又何所會而病日作也,故致疑為問。
(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肓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凡邪氣客於頭項則必循肓而下,此其常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不必盡當風府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不必盡當風府也,然則所謂日下者,惟邪氣耳,衛氣周環登有日下之理,但氣至而會,其病乃作,釗邪氣衛氣,均為日下一節矣。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氣至者,衛氣之至也,至與邪合,然後病作,故其畜作,則遲蚤有時。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府者所以聚物,故凡風之所居,即為風府,衛氣之至與邪相合,則腠理開,開則邪復入之,故無論乎上下左右,皆可中邪,凡邪所中之處,亦皆可稱為風府故曰風無常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此風字,指風證為言,風之與瘧,皆因於風,本為相似同類,然風則無休,瘧有時止,故當知所辨也。
(岐作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風氣留其處,著而不移者也,瘧氣隨經絡,流變不一者也,沉以內薄,言其深也,即上文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之謂,故必因衛氣之應而作也。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淒滄之水寒,謂浴水乘涼之頻也,因暑受寒則腠理閉,汗不出,寒邪先伏於皮膚之中,得清秋之氣,而風襲於外,則病發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