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1)】

 關閉 [複製鏈接]
3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0:43 | 只看該作者

甚則胷脇支滿,心中憺憺大動


手厥陰出屬心包絡,循胷出脇故也,○憺,音淡,動而不寧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1:02 | 只看該作者

面赤目黃


心之華在面,目者心之使,故病則面赤目黃,以上諸證,按至真要大論俱列於太陽司天之下,以寒淫所勝,則心火受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1:19 | 只看該作者

喜笑不休


心在聲為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1:47 | 只看該作者

是主脉所生病者


心主脉也。


(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


脉起心胷,入掌中也。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手厥陰為少陽之裏,故候在寸口。


(○三焦手少陽也,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


渾渾焞焞,不明貌,三焦之脉上項繫耳後,故為是病,按至真要大論列上於大陰在泉之下,濕土所以勝水也,○焞,屯吞二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2:08 | 只看該作者

是主氣所生病者


三焦為水瀆之府,水病必由於氣也。


(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


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故為汗出,其他諸病,皆本經之脉所及。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手少陽為厥陰之表,故候在人迎。


(○膽足少陽也,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


膽病則液泄,故口苦,膽鬱則不舒,故善太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2:26 | 只看該作者

心脇痛,不能轉側


足少陽之別,貫心循脇裏也,義詳下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2:48 | 只看該作者

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


足少陽之別散於面,膽木為病,燥金勝之,故面微有塵,體無膏澤,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陽明在泉司天者,即其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3:07 | 只看該作者

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本經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出外踝之前,故足外反熱,木病從火,故為陽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6:12 | 只看該作者

是主骨所生病者


膽味苦,苦走骨,故膽主骨所生病,又骨為榦,其質剛,膽為中正之官,其氣亦剛,膽病則失其剛,故病及於骨,凡驚傷膽者骨必軟,即其明證。


(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


馬刀,瘰癧也,俠癭,俠頸之瘤屬也,○眥,音漬,癭音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6:32 | 只看該作者

汗出振寒,瘧


少陽居三陽之中,半表半裏者也,故陽勝則汗出,風勝則振寒為瘧。


(胷脇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


皆本經之脉所及也,○脛,形景形敬二切。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足少陽為厥陰之表,故候在人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7:08 | 只看該作者

○肝,足厥陰也,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


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之脉同結於腰髁下中髎下髎之間,故為腰痛,刺腰痛篇曰,厥陰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08:57 | 只看該作者

丈夫疝,婦人少腹腫

 
足厥陰氣逆則為睪腫卒疝,婦人少腹腫即疝病也,上義詳下章,○,同,音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10:11 | 只看該作者

甚則嗌乾,面塵脫色
 

肝脉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上出額,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故為此病,按至真要大論列以上諸證於陽明在泉司天之下,以燥淫所勝,則病本於肝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10:28 | 只看該作者

是肝所生病者


足厥陰經,肝所生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10:48 | 只看該作者

胷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為此諸病


本經上行者挾胃貫鬲,下行者過陰器抵小腹,故為此諸病,○飧,音孫,癃良中切。


(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義如首經。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足厥陰為之陽之裏,故候在寸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19: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20 19:21 編輯

六經病解


素問脉解篇全○木篇所解,人略皆出前章經脉篇之義,其中稍有不同者,蓋互為發明也,當並求之,○十一。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


所謂者,引古經語也,脽,尻臀也,正月建寅,三陽月也,三陽者太陽也,故太陽病為腫腰脽痛者,應正月三陽之候,○脽,音誰。


(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你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


正月之候,三陽雖出,而時令尚寒,陰氣尚盛,陽氣未有次第,以陰勝陽,故腫腰脽痛,正以足太陽之脉,挾脊抵腰貫臀也。


(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東解地氣而山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正月東風解凍,陽氣尚微,太陽病有或左或右,偏虛為跛者,應三陽不足於下也,足太陽下行之脉,循脾膕下出外踝之後,故有是證,○跛,補火切。


(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


太陽之脉下項挾背,若陽氣大上而爭,則與三陽之氣上升者同,故為強上引背也。


(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太陽支者,從巔至耳上角,陽邪上盛,故為耳鳴也。


(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巔,癲同,按前章經脉篇足太陽經條,下作癲,蓋古所通用也,所謂甚者,言陽邪盛也,陽邪實於陽經,則陽盡在上,陰氣在下,上實下虛,故當為狂癲之病。


(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陽實於上,則氣壅為聾,亦以其脉至耳也。


(所謂入中為瘖者,陽盛巳衰,故為瘖也)。


聲由氣發,氣者陽也,陽盛則聲大,陽虛則聲微,若陽盛巳衰,故瘖瘂不能言也, ○瘖音音。


(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


俳,廢也,內奪者,奪其精也,精奪則氣奪而厥,故聲瘖於上,體廢於下,元陽大虧,病本在腎,賢脉上挾舌本,下走足心,故為是病,○俳,音排,無所取義,誤也,當作痱,正韻音沸。


(少陰不至者,厥也)。


此釋上文內奪而厥之義也,少陰者,腎脉也,與太陽為表裏,若腎氣內奪,則少陰不至,少陰不至者,以陰虛無氣,無氣則陽衰,致厥之由也, ○義以上腰尻痛耳聾狂巔厥逆等,俱出前章太陽經病條下。


(○少陽所謂心脇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少,陽之脉下胷中,循脇裏,故心脇痛者,以少陽之邪盛也,然少陽屬木,木以生火,故邪之盛者,其本在膽,其表在心,表者標也。


(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脇痛也)。


膽有相火,心有君火,火墓在戍,陽不勝陰,則心脉為痛,故應九月之氣。


(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水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是天地之氣,去陽而之陰也,人身之氣亦然,故盛於陰分則所長在下,其有病為跳躍者,以足少陽脉,下出足之外側,陰覆於上陽鼓於下也,故應九月之氣。


(○陽明所謂灑灑表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


五月陽氣明盛,故曰陽明,夏至一陰初生加以陽極之候,故病灑灑振寒者,以陽明應五月之氣也。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脤腫而股不收也)。


足陽明脉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脛足跗,入中指內間,若陰生於下,上與陽爭,則為脛腫而股不收,亦應五月陰一之氣。


(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下則邪客於藏府間,故為水也)。


陽明土病,則不能制水,故陰邪自下而上,客於藏府之間,乃化為水,水之本在腎末在肺,標本俱病,故為上喘也。


(所謂胷痛少氣者,水氣在藏府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胷痛少氣也)。


邪水之陰,非真陰也,陰邪在中,故為脉痛,陰盛則陽衰,故為少氣,少氣則氣短而喘矣。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薄,氣相迫也陰陽之氣,正則相和,邪則相惡,陰邪薄於陽明,故惕然而驚也。


(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


陰邪盛則陽明氣衰,故欲靜也。


(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并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寒邪外并於陽,則身熱,多躁,故棄衣,而走,○以上諸義,出前章足陽明經病。


(所謂客孫脉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并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腫也)。


寒邪客於陽明,則在頭為痛,在鼻為鼽,在腹為腫,以陰氣行而并於本經井之孫絡,故為是病,太陰者,言陰邪之盛,非陰經之謂也,如上文所言者,皆指陰盛為邪,則此義可知,○鼽,音求。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日病脹)。


陰極於子,萬物皆藏,故曰太陰子也,太陰之經入腹,凡邪藏於中則病為脹,故應十一月之氣。


(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脾脉絡胃,故陰邪盛則上走於陽明,陽明之正上通於心,故上走心為噫,按九鍼論宣明五氣篇,俱曰心為噫,口問戶篇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胃故,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此篇則兼而言之,蓋寒氣犯於心脾胃三經,俱能為噫也。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脾胃相為表裏胃受水榖,脾不能運,則物盛滿而溢,故為嘔。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日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後謂大便,氣謂轉失氣,陽氣出則陰邪散,故快然如衰,一陽下動,冬至候也,故應十一月之氣,○以上諸義出前章足太陰經病。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腰者腎之府,寒邪入腎則為腰痛,純陰在下,故應十月之氣。


(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欬上氣喘也)。


陽根於陰,陰根於陽,互相倚也,若陰中無陽,沉而不升,則孤陽在上,浮而不降無所依從,故為嘔欬上氣喘也,按前章列本節義於手太陰肺病條下,此則言於腎經,正以肺主氣,腎主精,精虛則氣不歸元,即無所依從之義。


(所謂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無所見也)。


色色,誤也,當作邑邑,不安貌,秋氣至,微霜下,萬物俱衰,陰陽末定,故內無所主而坐起不常,目則無所見以陰肅陽衰,精氣內奪,故塵深秋十月之候。


(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陽和不治,則肝氣多逆不能調達,故善怒而為煎厥,所謂多陰者多怒也○按煎厥一證,在本篇言陽虛陰盛,在生氣通天論言陰虛陽盛,可見煎厥有陰陽二證,詳本類前五。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末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陰氣,言腎氣也,陽氣,言邪氣也,陰氣將藏未藏而陽邪入之,陰陽相薄則傷腎而為恐,故亦應秋氣。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胃無氣,胃氣敗也,胃你所以敗者,腎為胃關,腎中真火不足,不能溫養化原,故胃氣虛而惡聞食臭也,此即前章,饑不欲食之義,○臭,許救尺救二切。


(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色以應日,陽氣之華也,陰勝於陽則面黑色變,故應秋氣,即前章面如漆柴之義。


(所謂欬則有血者,陽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滿,滿則欬,故血見於鼻也)。


陽脉傷者,上焦之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滿,則所滿者,皆寒邪也,蓋腎脉上貫肝膈,入肺中故欬則血見於口,衂則血見於鼻也, ○以上諸義出前章足少陰經病。


(○厥陰所謂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疝少腹腫也)。


辰,季春也,五陽一陰陰氣將盡,故屬厥陰陰邪居於陽未,則為疝少腹腫,故應三月之氣。


(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俛而不仰也)。


三月一振,陽氣振也,故榮華萬物,然餘寒尚在,若陰氣或勝則陽屈,俛而不仰,故病為腰脊痛,亦應月之氣,○俛,俯同,又音免。


(所謂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脉脹不通,故曰癃疝也)。


此復明癃疝腫脹之由,在陰邪盛也,陰盛則陽氣不行,故為此諸證。


(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


所謂甚者,應三月之陽盛也,陽邪盛則薄於陰分,故為嗌乾熱中等病, ○上義山前章足厥陰經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23:06 | 只看該作者

陽明病解


素問陽明脉解篇全○十二。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脉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鍾鼓不為動,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脉,即經也本篇之義,大略皆出靈樞經脉篇,詳前二章。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木能克土,故惡之。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脉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陽明經多氣多血,邪客之則血氣壅而易為熱,熱則惡火也。


(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陽明氣逆而厥,則為喘惋,惋,憂驚也,故惡人之煩擾,○惋,烏貫切。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連藏者敗及三陰故死,連經則肌表之疾耳故生。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曰,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凡癲狂傷寒家多有此證。


(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陽受氣於四末,故四支為諸陽之本,陽邪剛盛,故步履變常也。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陽明主肌肉,故熱盛於身。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疎而砍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疎不欲食,故妄走也)。


陽盛者,陽邪盛也,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而陽邪實之,陽之極也,陽氣者靜則神藏,躁則病如是○詈,音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26:05 | 只看該作者

太陰陽明之異


素問太陰陽明論○十三。


(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裏,脾胃脉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太陰脾也,陽明胃也,雖皆屬土,然一表一裏,故所受所傷有不同矣。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脾為藏,陰也,胃為府陽也,陽主外,陰主內,陽主上,陰主下,是陰陽異位也,陽虛則陰實,陰虛則陽實,是更虛更實也,病者為逆,不病者為從,是更逆從也,凡此者,皆所從不同,故病名亦異。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


胃屬三陽,故主天氣,脾屬三陰,故主地氣。


(故陽道實,陰道虛)。


陽剛陰柔也,又外邪多有餘,故陽道實,內傷多不足,故陰道虛,一日陰道實則陽道虛矣,所謂更虛更虛更實者亦通。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


賊風虛邪,外傷也,故陽受之而入府,飲食起居,內傷也,故陰受之而入藏。


(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藏則瞋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不時臥,不能以時臥也,陽邪在表在上,故為身熱不臥喘呼,陰邪在裏在下,故為滿飧泄腸澼,○,音嗔,飧,音孫,澼,音僻。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喉為肺系,所以受氣,故上通於天,咽為胃系,所以受水榖,故下通於地。


(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風,陽氣也,故陽分受之,濕,陰氣也,故陰分受之,各從其類也。


(故陰氣足從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逆順肥瘦篇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即此之謂,蓋陰氣在下,下者必升,陽氣在上,上者入必降,脾陰胃陽,氣皆然也。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陽病極則及於下,陰病極則及於上,極則變也,非惟上下,表裏亦然。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陽受風氣,故上先受之陰受濕氣,故下先受之然上非無濕,下非無風,但受有先後耳,日先受之,則後者可知矣。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此下言胃氣必因脾氣,乃得行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四支之舉動,必賴胃氣以為用,然胃氣不能自至於諸經,必因脾氣之運行,則胃中水穀之氣之精微,得及於四支也,若脾病則胃氣不行,故各經脉道日以衰微,而四支不為用矣,○為,去聲,下同。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此下言三陰三陽之脉,皆稟於脾胃之氣也,○膜,模莫二音。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脉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為之者,為胃也,脉脉貫胃屬脾,足太陰也,故為之行氣於三陰,三陰者,五藏之謂。


(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陽明者,太陰之表也,主受水穀以溉藏府,故為五藏府之海,雖陽明行氣於三陽,然亦賴脾氣而後行,故曰亦也,三陽者,即六府也。


(藏府各因其經而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


因其經,因脾經也,藏府得稟於陽明者,以脾經貫胃,故能為胃行其津液也。


(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陰道,血脉也,此復明脾主四支之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29:11 | 只看該作者

五決十經


素問五藏生成篇○十四。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


五決者,謂察五藏之疾以決死生,乃為診病之綱紀也。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始,病之始也,建,立也,母病之因也,不得其因,則標本弗辨,故當先建其母,如下文某藏某經之謂。


(所謂五決者,五脉也)。


五脉者,五藏之脉,各有其經也又如肝脉弦,心脉鉤,脾脉耎,肺脉毛,腎脉石,皆所謂五脉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頭痛巔疾,實於上也,上實者因於下虛其過在腎與膀胱二經,蓋足太陽之脉從巔絡腦,而腎與膀胱為表裏,陰虛陽實,故為是病,甚則府病巳而入於藏,則腎獨受傷矣。


(循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循,亦作巡,行視貌,蒙,茫昧也,招,掉搖也,尤,甚也,目無光則矇眛不明,頭眩動,則招尤不定,甚至目冥者不能視,耳聾者無所聞,其過在肝膽之氣,實於下而虛於上也,蓋足少陽之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足厥陰之脉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故為此病,甚則自府歸藏,而并人於肝矣,○按此下三節,不言甚則入藏,文之缺而義則同也。


(腹滿脹,支鬲胠脇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


支,隔塞也,胠,脇之上,足太陰之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足陽明之脉,屬胃絡脾,其支其循腹裏,且脾胃皆四支,故為支鬲胠脇而四支厥逆於下,胷腹冒悶於上者,皆過在足太陰陽明經也○,昌真切。


(欬嗽上氣,厥在胷中,過在田手陽明太陰)。


上氣,喘急也,肺居胷中,手太陰也,其脉起於中焦,上鬲屬肺,手陽明,大腸也,為太陰之表,其脉下入缺盆,絡肺,二經之氣,皆能逆於脉中,故為欬嗽上氣之病。


(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鬲中,鬲上也,手太陽小腸之脉入,缺盆絡心,其支者循項上頰至目銳眥,手少陰心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其支者上挾咽,繫目系,故病在鬲而為心煩頭痛者,過在手太陽少陰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9:30:24 | 只看該作者

八虛以候五藏


靈樞邪客篇○十五。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何以候。)。


八虛,即五藏生成篇所謂八谿也,是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日八虛。


(岐伯荅曰,以候五藏。)。


謂可因八虛以察五藏之病。


(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肝心有邪,其氣流於兩肘)。


人之五藏,惟肺與心居於鬲上,其經屬手,脾肝腎俱在鬲下,其經屬足,故肺心有邪,乘虛而聚,其氣必留於二肘,在肺則尺澤,在心則少海次之。


(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


肝與膽合,其經自足而上,皆行脇腋之間,故肝邪乘虛而聚者,其氣當流於兩腋,即期門淵腋等穴之次。


(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


脾與胃合,其脉皆自脛股上出衝門氣衝之間,故邪氣留於髀跨間者,知為脾經之病, ○髀,並米切,又音比。


(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


腎與膀胱為表裏,其經皆出膝後陰谷委中之間,故邪氣留兩膕者,知為腎經之病, ○膕,音國。


(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


機,樞機也,關,要會處也,室,猶房室也,凡此八者,皆氣血之所由行也,正氣居之則為用,邪氣居之則傷經絡機關,而屈伸為之不利,此八虛可候五藏也○痀,音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8 11:28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