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示從容論全○九。
(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類,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藏六府,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
比類者,比異別類以測病情也,義詳論治類十八,五藏六府等義詳藏象類二十三,水,五液也,即指膽胃以下十四端血氣而言,皆人之所賴以生者,此而不明,動必多誤,故皆治過於病謂之過,治不及病謂之失,不得其中,皆治之過失也。
(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
不能十全,必有過失,故招人之怨。
(雷公曰,臣請誦脉經上下肩甚眾多矣,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古有脉經,意即脉要精微,平人氣象等論,之義。
(帝曰,子別試通五藏之過,六府之所不和,鍼石之敗,毒藥所宜湯液滋味,具言其狀,悉言以對,請問不知)。
別試通者,謂素之所通也,其有末通者,當請問其所不知耳。
(雷公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寃,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或巳或不巳,願聞其解)。
肝主筋,筋病則不能收持,腎主骨,骨病則艱於舉動,脾主四支,四支病則倦怠無力,故皆令人體重,然三藏怕皆陰,陰虛則陽亢,故又令人煩脕滿悶也。
(帝曰,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余真問以自謬也,吾問子窈冥,子言上下篇對何也)。
言對非所問,反若問者之自謬也,窈冥,玄微之謂,如八正神明論曰,觀其冥冥者,言形氣營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此即帝之所問,而公對則誤,故非之也,○窈,音杳。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
脾本微耎病而虛浮,則似肺矣,腎本微沉,病而小浮,則似脾矣,肝本微弦,病而急沉散,則似腎矣,脉有相類,不能辨之,則以此作彼,致於謬誤,皆工之不明,所以時多惑亂也,若能知從容篇之道,而比類求之,則窈冥之妙冥之妙可得矣,○按王氏曰,浮而緩曰脾,浮而短曰肺,小浮而滑曰心,急緊而散曰肝,摶沉而淜曰腎,上詳言五藏脉體,以明本節之義也,所以診法有從部位察藏氣者,有從脉體察藏氣者,得其義則妙無不在,學者當於此而貫通焉。
(若夫三藏,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問之何也)。
脾合土,肝合水,腎合木,三藏皆在鬲下,氣脉相近,故曰參居。
(○雷公曰此,於此有人,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臥,此何藏之發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堅不知其解,復問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類也)。
此下言腎病之疑似也,脉浮類,肺脉弦類肝,脉石堅類腎,難以詳辨,故復問三藏之比類也,○噦於決,切又音誨,噫,伊隘二音。
(帝曰,夫從谷之謂也)。
引經語也如下文。
(夫年長則求之於府,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藏)。
此總言比異別類之法也,夫年長者每多口味,六府所以受物故當求之於府以察其過,年少者每忽風寒勞倦,所受在經,故當求之於經以察其傷,年壯者多縱房慾,五藏所以藏精,故當求之於藏以察其虛實。
(今子所言,皆失八風菀熱,五藏消爍,傳邪相受)。
帝言公之所問,但據病而言,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於八風菀熱之故,五藏消爍之由及邪傳相受之次則,皆失之也,○菀,鬱同,爍,式灼切。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
腎脉宜沉,浮則陰虛,水以生木,弦則氣泄,故為腎之不足。
(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
沉而石,沉甚而堅也,陰中無陽,則腎氣不達,故內著不行也。
(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
精所以成形,所以化氣,水道不行,則形氣消索,故怯然少氣也。
(欬嗽煩寃者,是腎氣之逆也)。
(水藏空虛,則上竊母氣,故令人欬嗽煩冤,是腎氣之上逆也)。
一人之氣,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
凡此皆一人之氣,病在腎之一藏耳,即如上文雷公所問頭痛者,以水虧火炎也,筋攣者,腎水不能養筋也,骨重者,腎主骨也,噦噫者,腎脉上貫肝鬲,陰氣逆也,腹滿者,水邪侮土也,時驚者,腎藏志,志失則驚也,不嗜臥者,陰虛目不瞑也,病本於腎,而言三藏俱行,故非法也。
(○雷公曰,於此有人,四支,解墮,喘欬血泄,而愚診之以為傷肺,切脉浮大而脉,愚不敢治,麤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輕,此何物也)。
此下言脾病之疑似也,○砭,標兼切。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眾多,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於天)。
言子之所能,余亦知其多,但以為此病傷肺,則失之矣,譬以鴻飛,亦仲於天,雖所之所任意,而終莫能得其際,亦猶長空浩渺之難測耳。
(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
循守法度,遵古人之繩墨也,化之冥冥,握變化於莫測之間而神無方也,能如是則循上可也,及亦可也,然則法不可廢,亦不可泥,弗拘形跡,何必守經,是乃所謂聖人之至治。
(今夫脉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
此言所問脉證,皆胛胃病也,夫脾屬陰,為胃之裏,胃屬陽,為胛之表,今脉來浮大而虛,則外有餘,內不足,是脾氣之外絕於胃也,脾巳去胃,故氣歸陽明而脉見如此,按血氣形志篇曰陽明常多氣多血,刺陽明山血氣,故雷公問麤工下砭石而愈者,正所以泄陽明之邪實耳。
(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脉亂而無常也)。
二火,謂二陽藏,心腩居於鬲上也,三水,謂三陰藏,肝脾腎居於鬲下也,此五藏之象,陰多於陽,故曰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脾為陰土,須賴火生,今之脾氣去胃,外絕陽明故脉亂無常者,以脾中無胃氣也。
(四支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
脾主四支也。
(喘欬者,是水氣并陽明也)。
脾病不能制水,則水邪泛溢,并於胃府,氣道不利,故為喘為欬,蓋五藏六府,皆能令人欬也。
(血泄者,脉急血無所行也)。
經脉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也,脉之急疾,由於氣亂則血亂,故注泄於便,無所正行矣,血不守中,主在脾也。
(若夫以為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佑不明也)。
狂,妄也,不引比類,故因喘欬為傷肺,是知之不明也,若參合脉證而求之,則病在脾而不在肺,可類察之矣。
(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藏壞決,經脉傍絕,五藏漏泄,不脉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
此明傷肺之候也,肺金受傷,竊其母氣,故脾不能守,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肺病則穀氣無以行,故胃不能清,肺者所以行營衛,通陰陽,肺傷則營衛俱病,故經氣不為使,真藏,言肺藏也,肺藏損壞,則治節不,以致經脉有所偏絕,而五藏之氣皆失其守,因為漏泄,故不衂血於鼻,則嘔血於口,此其在脾在肺,所本不同,故二者不相類也,○愚按人有五藏,曰心肺肝脾腎,皆陰也,本篇發明三陰為病之義,獨不及心肝二藏者,蓋心為君主,邪不可傷,傷則死矣,不待言也,肝為將軍之官,水氣多強,故於肩首但言脾肝腎相似之脉,土木水參居之理,亦不詳言其病也,舍此二者,則腎為藏精之本,肺為藏氣之本脾為水穀之本,水病則及肺,金病則及脾,盜母氣也,土病則敗及諸藏,失化生之原也,凡犯三陰虧損者,皆在此三藏耳,三藏俱傷,鮮能免矣,故聖帝特言於此,學者當深察其義。
(譬如天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
天有象,地有位,若不知之,則天若無形,地若無理,此言三藏之傷,形證懸別,不能明辨,亦猶是也,黑白混淆,相去遠矣。
(是失吾過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
是,此也,言雷公之失,以吾不告之過耳。
(明引此類從容是以名日診經是謂至道也)。
謂此篇明引形證,比量異同,以合容之法,故名曰診經乃至道之所在也。
類經十三卷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