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1)】

 關閉 [複製鏈接]
26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7:49:29 | 只看該作者

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交於太陰,謂三陰脉至氣口也,肺主輕浮,脾主和緩,其本脉也,今見伏鼓不浮,則陰盛陽衰矣,當病上焦空虛,而脾肺之志以及心神,為陰所傷,皆致不足,故曰上空志心,按陰陽應象大論曰,肺在志為憂,脾在志為思,心在志為喜,是皆五藏之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7:58:50 | 只看該作者

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


二陰至肺者,言腎脉之至氣口也,經脉別論日,二陰摶至,腎沉不浮者是也,腎脉上行,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出氣口,是二陰至肺也,腎主水,得肺氣以行降下之令,通調水道,其氣歸膀胱也,肺在上,腎在下,脾胃居中,主其升降之柄,故曰外連脾胃也,外者腎對脾言,即上文二陰為表,二陰為裏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7:59:20 | 只看該作者

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


一陰獨至,厥陰脉勝也,經脉別論曰,一陰至,厥陰之治是也,厥陰本脉,當耎滑弦長,陰中有陽,乃其正心,若一陰獨至,則經絕於中,氣浮於,外,故不能鼓鉤而滑,而但弦無胃,生意竭矣。


(此六脉者,乍陰乍陽,交屬相并,繆通五藏,合於陰陽)。


六脉者,乍陰乍陽皆至於手太陰,是寸口之脉可以交屬相并,繆育五藏,故能合於陰陽也。


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六脉之交,至有先後,有以陰見陽者,有以陽見陰者,陽脉至,陰脉後至,則陽為主而陰為客,陰脉先至,陽脉後至,則陰為主而陽為客,此先至為主,後至為客之謂也,然至有常變,變有真假,常陽變陰,常陰變陽,常者主也,變者客也,變有真假,真變則殆,假變無虞,真者主也,假者客也,客主之義,一有脉體焉,有運氣焉,有久暫焉,有逆順焉,有主之先而客之後者焉,診之精妙,無出此矣,非精於此者,不能及也,脉豈易言哉。


(雷公曰,臣悉盡意受傳經脉,頌得從容之道,以合從容,不知陰陽,不知雌雄)。


頌,誦同,從容之道可誦,其為古經篇名可知,如示從容論之類是也,以合從容,合其法也,雌雄,如下文云二陰為雌,又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曰,肝為牡藏,脾為牝藏,皆雌雄之義。


(○帝曰,三陽為父)。


此詳明六經之貴賤也,太陽總領諸經,獨為尊大,故稱乎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7:59:42 | 只看該作者

二陽為衛


捍衛諸經陽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7:59:58 | 只看該作者

一陽為紀


紀於二陽之間,即陰陽離合論少陽為樞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0:15 | 只看該作者

三陰為母


太陰滋養諸經,故稱為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0:33 | 只看該作者

二陰為雌


少陰屬水,水能生物,故曰雌,亦上文二陰為裏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1:11 | 只看該作者

一陰為獨使


使者,交通終始之謂,陰盡陽生,惟厥陰主之,故為獨使。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脉耎而動,九竅皆沉)。


此下言諸經合病有勝制也,二陽土也,一陰木也,陽明厥陰相薄,則肝邪侮胃,故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脉耎者胃氣也,動者肝氣也,土受水邪,則耎而兼動也,九竅之氣,皆陽明所及,陽明病則胃氣不行,故九竅皆為沉滯,不通利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2:39 | 只看該作者

三陽一陰,太陽脉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藏,外為驚駭


三陽一陰,膀胱與肝合病也,肝木生火,而膀胱以寒水侮之,故太陽脉勝,一陰肝氣雖強,不能禁止,由是而風寒相挾,內亂五藏,肝氣受傷,故發為驚駭之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3:02 | 只看該作者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脉沉,勝肺傷脾,外傷四支


二陰,手少陰也,二陽,足陽明也,少陰為心火之藏,火邪則傷金,故病在肺,陽明為胃土之府,土邪必傷水,故足少陰之脉沉,沉者氣衰不振之謂,然胃為脾府,脾主四支,火既勝肺,胃復連脾,脾病則四支亦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3:21 | 只看該作者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巔疾為狂


二陰之至,邪在腎也,二陽之至,邪在胃也,水土之邪交至,則土勝水虧,水虧則陰不勝陽,故病在腎,土勝則陽明邪實,故罵詈妄行,巔疾為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3:39 | 只看該作者

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遊於心脘,下空竅堤,閉塞不通,四支別離


二陰腎也,一陽三焦也,腎與二焦合病,則相火受水之制,故病出於腎,腎脉之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陰氣盛則客遊於心脘也,陰邪自下而上,陽氣不能下行,故下焦空竅,若有隄障而閉塞不通,清陽實四支,陽虛則四支不為用,狀若別離於身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3:59 | 只看該作者

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也,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乾燥,病在上脾


一陰,足厥陰肝也,一陽足少陽膽也,代絕者,二藏氣傷,脉來變亂也,肝膽皆木,本生心火,病以陽衰,則陰氣氣至心矣,然木病從風,善行數變,故或上或下,無有常處,或出或入,不知由然,其為喉咽乾燭者,蓋咽為肝膽之使,又脾脉結於咽也,故病在土脾,正以風木之邪,必克土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4:19 | 只看該作者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陰陽皆壯,下至陰陽


二陽胃也,三陰肺也,至陰脾也,皆在,皆病也,脾胃相為表裏,病則倉稟不化,肺布氣於藏府,病則治節不行,故致陰不過陽,則陰自為陰,不過入於陽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4:37 | 只看該作者

陽氣不能止陰,則陽自為陽,不留止於陰分


也,若是者,無復交通,陰陽並絕矣,故脉浮者病當在外而為血瘕,脉沉者病當在內而為膿胕,正以陰陽表裏不相交通,故脉證戈反若此,至若陰陽皆壯,則亢而為害,或以孤陰,或以孤陽,病之所及,下至陰陽,蓋男為陽道,女為陰器,隱曲不調,俱成大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4:57 | 只看該作者

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診決死生之期,遂至歲首


昭昭可見,冥冥可測,有陰陽之道在也,故欲決死生之期者,必當求至歲首,如甲巳之年,丙寅作首,則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子午之年,君火司天,則初氣太陽,二氣厥陰之類,以次求之,則五行衰王,可得其逆順之期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09:41 | 只看該作者

三陽并至其絕在腎


素問著至教論全○八。


(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


明堂天子在政之所,聖人向明而治,故日明堂。


(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


頗能解麤解其義耳,別者別其條理,明者明其精微,彰則利於用矣,楊上善曰,習道有五,一誦,二解,三別,四明五彰。


(足以治群僚,不足至候王)。


群僚之情易通,候王之意難測,所以有不同也,然則膏梁藜藿,其為難易亦然。


(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別星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後世益明,上通神農,著至教擬於二皇)。


樹,立也,天度立則四時陰陽之序可以合,星辰日月之光可以別,用以彰經術,令後世益明,是上通神農之道,著為至教,則擬德於二皇矣,二皇,伏羲神農也。


(帝曰善,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中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者,即指上文天度四時陰陽星辰日月光言,所以醫道合於三才,必盡知之,斯丁以垂教後世,不致疑殆,永傳為寶矣, ○而道上知天文等四句,與氣交變大論同,詳運氣類十。


(雷公曰,請受道諷誦用解,帝曰子不聞陰陽傳乎,曰不知,曰夫三陽天為業)。


陰陽傳古經也,此三陽者,統手足六陽為言,三陽在上,應天之氣而衛乎周身,故日天為業者,謂業同乎天也。


(上下無常合而病至,偏害陰陽)。


三陽主表,而虛邪中之,則應變不定,故其氣上下無常,若三陽相合而病至,陽勝傷陰,則自外而內,偏害陰陽矣,禁服篇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蓋亦此義。


(雷公曰,三陽莫當,請聞其解)。


此必古經語也,言三陽并至,則邪變之多,氣有當者。


(帝曰,三陽獨至者,是三陽并至,并至如風雨,上為巔疾,下為漏病)。


此三陽獨至者,雖兼手足太陽為言,而尤以足太陽為之主,故曰獨至,蓋足太陽為三陽之綱領,故凡太陽之邪獨至者,則三陽氣會,皆得隨而并至也,陽邪之至疾速無期,故如風兩,且足太陽脉,上從巔入絡腦,下絡腎屬膀胱,手太陽之脉,上循頸頰,上抵胃屬小腸,故上為項巔之疾,下為漏病,漏病者,二陰不禁,凡水穀精血之類皆是也。


(無期內無正,不中經紀,診無上下以書別)。


三陽并至,倏如風雨,故外無證據可期,內無名目可正,病變之至,不中於經常綱紀,故其診也,亦無上下一定之法,及可以書記先別之者。


(雷公曰,臣治疎愈,說意而巳)。


言臣之治病鮮愈者,正如帝之所教,然願言其意而巳。


(帝曰,三陽者,至陽也,積并則為驚,病起疾風,至如礔礰,九竅皆塞,陽氣滂溢,乾溢喉塞)。


太陽為至盛之陽,故曰至陽,若諸陽更為積并,則陽盛之極,必傷陰氣,手太陽之陰心也,足太陽之陰腎也,心傷其神,腎傷其志,則為驚駭,疾風礔礰,皆速暴之謂,其為九竅嗌喉漧塞者,以手太陽手足少陰之脉,皆循咽喉也,○礔礰,霹靂同。


(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澼)。


陰,藏也,陽邪自表入藏,并聚於陰,則或上或下,亦無定診,若留薄下焦,則為腸澼而下利。


(此謂二陽直心,坐不得起臥者,便身全三陽之病)。


直心,謂邪氣直衝膈也,手太陽之脉,循臂外廉出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足太陽之脉,夾脊貫臀入膕中,其別者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故凡病邪氣直心,及坐不得起,起不得臥者,便身全三陽之病也,○愚按三陽之邪多自外入,故傷寒家多有直心不得起臥之證,凡診外感者,不可不察此節之義。


(且知下,何以別,陰陽,應四時,合之五行)。


且,猶將也,謂欲知天下之要道,尤當別陰陽應四時,以合之五行之理也。


(雷公曰,陽言不別,陰言不理,請起受解,以為至道)。


不別不理言未明也,公因帝問,故自歉而復請。


(帝曰,子若受傳,不知合至道以惑師教,語子至道之要)。


受傳於師而未明其道,適足以惑師之教,故語以其要也。


(病傷五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別,是世主學盡矣)。


邪并於陽則陽病,并於陰則陰病,陰陽俱病,故傷五藏,藏傷於內,則筋骨消於外也,醫道司人之命,為天下之所賴,故曰世主,不明不別,於道何有,是使聖人之學民矣。


(腎且絕,惋惋日暮,從容不出,人事不殷)。


腎與足太陽為表裏,至陰之藏也,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今如上文所云,三陽并至,而病傷五藏,則精虛氣竭,筋骨以消矣且太陽傳裏,必至少陰,是以腎氣受傷,真陰且絕,故惋惋不巳,憂疑終曰,宜其窘窘乎從容之不出,岌岌乎人事之不殷也,然則陽邪之至,害必歸陰,五藏之傷,窮必及腎,此所謂陰陽表裏上下雌雄相輸應也,即所謂至道之要也,學者於知救其原,則回天之手犬,故論名著至教者,年豈徒然也哉,○惋,烏貫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12:26 | 只看該作者

三陰比類之病


素問示從容論全○九。
 

(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類,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藏六府,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


比類者,比異別類以測病情也,義詳論治類十八,五藏六府等義詳藏象類二十三,水,五液也,即指膽胃以下十四端血氣而言,皆人之所賴以生者,此而不明,動必多誤,故皆治過於病謂之過,治不及病謂之失,不得其中,皆治之過失也。


(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


不能十全,必有過失,故招人之怨。


(雷公曰,臣請誦脉經上下肩甚眾多矣,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古有脉經,意即脉要精微,平人氣象等論,之義。


(帝曰,子別試通五藏之過,六府之所不和,鍼石之敗,毒藥所宜湯液滋味,具言其狀,悉言以對,請問不知)。


別試通者,謂素之所通也,其有末通者,當請問其所不知耳。


(雷公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寃,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或巳或不巳,願聞其解)。


肝主筋,筋病則不能收持,腎主骨,骨病則艱於舉動,脾主四支,四支病則倦怠無力,故皆令人體重,然三藏怕皆陰,陰虛則陽亢,故又令人煩脕滿悶也。


(帝曰,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余真問以自謬也,吾問子窈冥,子言上下篇對何也)。


言對非所問,反若問者之自謬也,窈冥,玄微之謂,如八正神明論曰,觀其冥冥者,言形氣營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此即帝之所問,而公對則誤,故非之也,○窈,音杳。


(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


脾本微耎病而虛浮,則似肺矣,腎本微沉,病而小浮,則似脾矣,肝本微弦,病而急沉散,則似腎矣,脉有相類,不能辨之,則以此作彼,致於謬誤,皆工之不明,所以時多惑亂也,若能知從容篇之道,而比類求之,則窈冥之妙冥之妙可得矣,○按王氏曰,浮而緩曰脾,浮而短曰肺,小浮而滑曰心,急緊而散曰肝,摶沉而淜曰腎,上詳言五藏脉體,以明本節之義也,所以診法有從部位察藏氣者,有從脉體察藏氣者,得其義則妙無不在,學者當於此而貫通焉。


(若夫三藏,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問之何也)。


脾合土,肝合水,腎合木,三藏皆在鬲下,氣脉相近,故曰參居。


(○雷公曰此,於此有人,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臥,此何藏之發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堅不知其解,復問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類也)。


此下言腎病之疑似也,脉浮類,肺脉弦類肝,脉石堅類腎,難以詳辨,故復問三藏之比類也,○噦於決,切又音誨,噫,伊隘二音。


(帝曰,夫從谷之謂也)。


引經語也如下文。


(夫年長則求之於府,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藏)。


此總言比異別類之法也,夫年長者每多口味,六府所以受物故當求之於府以察其過,年少者每忽風寒勞倦,所受在經,故當求之於經以察其傷,年壯者多縱房慾,五藏所以藏精,故當求之於藏以察其虛實。


(今子所言,皆失八風菀熱,五藏消爍,傳邪相受)。


帝言公之所問,但據病而言,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於八風菀熱之故,五藏消爍之由及邪傳相受之次則,皆失之也,○菀,鬱同,爍,式灼切。


(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


腎脉宜沉,浮則陰虛,水以生木,弦則氣泄,故為腎之不足。


(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


沉而石,沉甚而堅也,陰中無陽,則腎氣不達,故內著不行也。


(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


精所以成形,所以化氣,水道不行,則形氣消索,故怯然少氣也。


(欬嗽煩寃者,是腎氣之逆也)。


(水藏空虛,則上竊母氣,故令人欬嗽煩冤,是腎氣之上逆也)。


一人之氣,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


凡此皆一人之氣,病在腎之一藏耳,即如上文雷公所問頭痛者,以水虧火炎也,筋攣者,腎水不能養筋也,骨重者,腎主骨也,噦噫者,腎脉上貫肝鬲,陰氣逆也,腹滿者,水邪侮土也,時驚者,腎藏志,志失則驚也,不嗜臥者,陰虛目不瞑也,病本於腎,而言三藏俱行,故非法也。


(○雷公曰,於此有人,四支,解墮,喘欬血泄,而愚診之以為傷肺,切脉浮大而脉,愚不敢治,麤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輕,此何物也)。


此下言脾病之疑似也,○砭,標兼切。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眾多,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於天)。


言子之所能,余亦知其多,但以為此病傷肺,則失之矣,譬以鴻飛,亦仲於天,雖所之所任意,而終莫能得其際,亦猶長空浩渺之難測耳。


(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


循守法度,遵古人之繩墨也,化之冥冥,握變化於莫測之間而神無方也,能如是則循上可也,及亦可也,然則法不可廢,亦不可泥,弗拘形跡,何必守經,是乃所謂聖人之至治。


(今夫脉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


此言所問脉證,皆胛胃病也,夫脾屬陰,為胃之裏,胃屬陽,為胛之表,今脉來浮大而虛,則外有餘,內不足,是脾氣之外絕於胃也,脾巳去胃,故氣歸陽明而脉見如此,按血氣形志篇曰陽明常多氣多血,刺陽明山血氣,故雷公問麤工下砭石而愈者,正所以泄陽明之邪實耳。


(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脉亂而無常也)。


二火,謂二陽藏,心腩居於鬲上也,三水,謂三陰藏,肝脾腎居於鬲下也,此五藏之象,陰多於陽,故曰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脾為陰土,須賴火生,今之脾氣去胃,外絕陽明故脉亂無常者,以脾中無胃氣也。


(四支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


脾主四支也。


(喘欬者,是水氣并陽明也)。


脾病不能制水,則水邪泛溢,并於胃府,氣道不利,故為喘為欬,蓋五藏六府,皆能令人欬也。


(血泄者,脉急血無所行也)。


經脉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也,脉之急疾,由於氣亂則血亂,故注泄於便,無所正行矣,血不守中,主在脾也。


(若夫以為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佑不明也)。


狂,妄也,不引比類,故因喘欬為傷肺,是知之不明也,若參合脉證而求之,則病在脾而不在肺,可類察之矣。


(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藏壞決,經脉傍絕,五藏漏泄,不脉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


此明傷肺之候也,肺金受傷,竊其母氣,故脾不能守,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肺病則穀氣無以行,故胃不能清,肺者所以行營衛,通陰陽,肺傷則營衛俱病,故經氣不為使,真藏,言肺藏也,肺藏損壞,則治節不,以致經脉有所偏絕,而五藏之氣皆失其守,因為漏泄,故不衂血於鼻,則嘔血於口,此其在脾在肺,所本不同,故二者不相類也,○愚按人有五藏,曰心肺肝脾腎,皆陰也,本篇發明三陰為病之義,獨不及心肝二藏者,蓋心為君主,邪不可傷,傷則死矣,不待言也,肝為將軍之官,水氣多強,故於肩首但言脾肝腎相似之脉,土木水參居之理,亦不詳言其病也,舍此二者,則腎為藏精之本,肺為藏氣之本脾為水穀之本,水病則及肺,金病則及脾,盜母氣也,土病則敗及諸藏,失化生之原也,凡犯三陰虧損者,皆在此三藏耳,三藏俱傷,鮮能免矣,故聖帝特言於此,學者當深察其義。


(譬如天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


天有象,地有位,若不知之,則天若無形,地若無理,此言三藏之傷,形證懸別,不能明辨,亦猶是也,黑白混淆,相去遠矣。


(是失吾過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


是,此也,言雷公之失,以吾不告之過耳。


(明引此類從容是以名日診經是謂至道也)。


謂此篇明引形證,比量異同,以合容之法,故名曰診經乃至道之所在也。


類經十三卷終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13:08 | 只看該作者

類經十四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8:16:54 | 只看該作者

十二經病


靈樞經脉篇○此章與經絡類第二章同出一肩義有相貫所當互考○十。


(黃帝曰,肺,手太陰也,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欬)。


動言變也,奱則變常而為病也,如陰陽應象大論曰,在變動為握為噦之類,即此之謂,肺脉起於中焦,循胃口,上鬲屬肺,故病如此按至真要大論列此肺病於少陰司天之下,以去熱所勝,火克金也,詳運氣類二十五,下同,○膨,音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8 13:32 , Processed in 0.7968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