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證上篇】
謹將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定為一大例
冬傷於寒,藏於肌膚,感春月之溫氣而始發,肌膚者,陽明胃經之所主也,陽 明經中久鬱之熱,一旦發出,而外達於太陽,有略惡寒而即發熱者,有大熱而全 不惡寒者,有表未除而裡已先實者,有邪久住太陽一經者,有從陽明而外達於太 陽者,有從太陽復傳陽明,不傳他經者,有自三陰傳入胃腑者,有從太陽循經傳 三陰,如冬月傷寒之例者,大率太陽陽明二經,是邪所蟠據之地,在太陽則寒傷 營之證,十不一見,在陽番明則讝語發斑,衄血畜血,發黃脾約等熱證,每 每兼見,而凡發表不遠熱之法,適以增溫病之困阨耳,況於治太陽經之證,其法 度不與冬月相同,蓋春月風傷衛之證或有之,而寒傷營之證則無矣,且由陽明而 達太陽者多,不盡由太陽而陽明少陽也,似此則溫證之分經用法,比之傷寒大有 不同,而世方屈指云某日某經,某日傅經已盡,究竟於受病之經,不能摸索以求 良治,所謂一盲而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也,冤哉生命,古今誠莫控制矣。
按溫熱 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後傳裡者,溫熱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不得外洩,遂復還 裡,而成可攻之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蓋傷寒從表而始,故誤攻而生變者多 溫證,未必從表始,故攻之亦不為大變,然鬱熱必從外泄為易,誤攻而引邪深入, 終非法也。
按溫熱病表證間見,而裡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法當以治裡為主, 而解肌兼之,亦有治裡而表自解者,其間有誤攻裡而致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 疫證,邪純在表,未入於裡故也,不可與溫熱病同論。
(一)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原文] 昌按溫者,春令之氣也,冬夏秋雖有氣溫之日,不加春令之正且久也,不惡寒 三字內有奧義,蓋時令至春,則為厥陰風木主事,而與太陽之寒水,不相涉矣, 故經雖從太陽,而證則從春令而不惡寒也。
再按溫病,或有新中風寒者,或有表氣虛不禁風寒者,衛虛則惡風,營虛則惡 寒,又不可因是遂指為非溫病也,然即有之,亦必微而不甚,除太陽一經,則必 無之矣。
(二)形作[似也]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非傷寒矣],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讝 語,弱者發熱,[所以渴也],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原文] 風性弱緩,故脈亦弱,弱者發熱,即內經諸弱發熱之義也,脈既浮,當以汗解 之,使汗出而愈,取解肌不取發汗之意。
按溫熱病,原無風傷衛寒傷營之例,原 無取於桂枝麻黃二方也,表藥中,即敗毒散參蘇飲等方,亦止可用於春氣未熱之 時,若過時而發之,溫病暑病,尚嫌藥性之帶溫,況於桂麻之辛熱乎,然仲景不 言桂麻為不可用者,有二說焉,一者以剔出桂麻,則三陰絕無表藥也,一者以桂 麻用之不當,在冬月巳屢致戒,春月更無可贅也,後之紛紛訾議桂麻之熱者,未 嘗計及於冬不藏精之治耳,惟知春夏有不得不用也,誰知仲景立方之神哉。
(三)脈浮熱甚,反炙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躁吐血。
[原文] 脈浮熱甚,邪氣勝也,邪氣勝則實,反炙之,是實以虛治也,血隨火炙,而妄 逆在所必至矣,咽躁者火勢上逼,枯涸之應耳,若是少陰見證,當不止此一端, 故不入冬不藏精一例。
(四)病加桂枝證,[似乎中風],頭不痛,項不強,[則太陽無外入之邪,而非中 風],寸脈微浮,[則邪自內出而不當過表],胸中痞鞭,[痰涎塞隔],氣上衝,咽 喉不得息者,胸中有塞也,當吐之,宜瓜蒂散,病人有寒復發汗者,胃中冷必吐 蚘。[原文]
昌按仲景不日病似中風證,而曰病加桂枝證者,恐後人誤以治溫一例,混入太 陽中風之例而滋擾,故更換其名也,吐法多用梔豉湯,此用瓜蒂散者,取其吐頑 痰而快膈,湧風涎而逐水也,有痰而誤發汗,徙亡津液,胃中容虛,蚘失所養, 故悖逆而上出也。
(五)病人手足厥冷,[似涉厥陰],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非厥陰也],心中 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原文]
按此證乃痰邪自內而作,即四證類傷寒之瘧證者也,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 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表實裏虛],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 在皮膚,熱在骨髓也,[畏虛裏實],此以互合之表裡言,設合臟腑而統言之,則 皆謂之表矣。
(六)病在陽,[表未罷熱未除],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其熱被卻不得去, 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熱邪為水寒所制],服文蛤散,[鹹寒 利水],若不瘥者,與五苓散。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兩寒相搏],與三物小陷胸 湯。
白散亦可服。
[寒結重者,原文]
按病在陽,則不兼陰可知,正合第一例也。
(七)病人臟無他病,[裏氣和也],時發熱,[或然或不然],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胃氣不和也,先其時,[未發熱之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原文]
(八)病常自汗出,[無時不然],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 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原文]
按臟無他病,但衛氣不和,亦陽病而陰不病之例也。再按春溫之證,由肌肉而 外達於皮膚,則太陽胱膀經之邪,傅自陽明胃經,與冬月外受之風寒,始先便中 太陽而傷其營衛者,迥乎不同,故此但言衛氣,不與營和,其無太過可知也,既 衛不與營和,當用麻黃,乃但用杜枝者,可見溫證中發汗之法,皆用解肌,蓋久 鬱之邪,一解肌則自散,若大汗而重傷傷津液,反變起矣,此先聖用法之大關也。
(九)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 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榖,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原文] 昌按發汗而令陽微,誤之甚也,陽微則胃中虛冷,而脈反數者,不過客熱之微, 溫其胃而客熱不留,斯脈不數矣。
再按此但言胃中之陽微,與不藏精之真陽微弱 者不同。
(十)病人煩熱,[太陽也],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 脈實者,[陽明],宜下之,脈浮虛者,[太陽]宜發汗,下之,宜承氣湯,若汗之 宜桂枝湯。[原文]
(一一)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 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原文]
昌按此一條垂戒,雖在溫證項下,然不顓為溫證而設,所以不言證而但言脈也, 脈見微數,則是陰虛而陽熾,重以火力追逐其血,有筋骨焦傷已耳,今世之灼艾 者,不識亦辨脈之微數否耶,其為陰虛火勝之人,漫用灸法者何耶。
(一二)病人耳聾無聞者,以重發汗虛故也。[原文]
此與傷寒耳聾,為少陽邪盛者迥異,益見溫證禁過汗也。
(一三)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躁屎,故使大便鞭也。 [原文]
(一四)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躁屎也,宜 大承氣湯。[原文]
(一五)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躁屎也,宜大承氣湯。 [原文]
昌按仲景治溫證,凡用表法,皆用桂枝湯,以示微發於不發之意也,凡用下法, 皆用大承氣湯,以示急下無所疑之意也,不知者鮮不以為表在所輕,而裡在所重, 殊大不然,蓋表裡無可軒輊,所以然者,祇慮熱邪久據陽明,胃中津液先傷,故 當汗而惟恐過於汗,反重傷其津液,當下而惟恐不急於下,以亟存其津液也。
(一六)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 此為逆也,若先下之,治不為逆。[原文]
觀此則溫證此傷寒太陽經之變證為差減,而汗下之次第,亦為不同矣。
(一七)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和者,必自愈。[原文]
觀此則病溫之人,素無內傷,及不藏精之類者,為易愈也。 春溫上篇諸方[傷寒論共二百九十七法,前四卷已我明三百六十七法,茲篇得三 法]
解肌法 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升麻葛根湯、葛根柴胡湯、葛根蔥白湯、葛根黃連黃芩 湯、[附方]人參敗毒散、參蘇飲、海藏大羌活湯。
解肌後,病不去,反惡寒者,虛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脈細身倦者方可服]。 解肌後,身疼痛脈沉者。桂枝加芍藥人參新加湯。 解肌後,汗出過多,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湯。
臍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解肌後,煩渴脈洪大。
白虎加人參湯。
解肌後,腹脹滿。
厚朴生薑人參湯。
解肌後,不惡寒,但惡熱者。
調胃承氣湯。
解肌後,惡熱無下證。
知母石膏湯。
解肌後,脈微數,小便不利微熱煩渴。
五苓散。
解肌後,胃乾,煩不得眠,欲飲水,少少與之。
吐法 瓜蒂散、梔豉湯[傷寒內著有顓論]。
清熱諸方 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蒼朮湯、白虎加桂枝湯、玄參升麻湯、升麻梔子 湯、竹葉石膏湯、竹葉湯。 和解諸方 小柴胡湯、小柴胡加桂枝湯、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瓜蔞湯、小柴胡去人參加五味 子湯、小柴胡加芒硝湯。 疏風諸方 荊芥散、獨活湯、金匱風引湯、續命湯減麻黃附子。 分利諸方 五苓散[脈浮而大是表,其人發渴小便赤,卻當下,用此。]、豬苓湯[汗多者不可 與陽明,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與之]、天水散、辰砂天水散[分利兼 清鎮]、牡蠣澤瀉散[治腰以下有水氣]。
開結諸方 三物小陷胸湯、三物白散。
下法 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大柴胡湯[脈浮大是表,其人心下痞卻當下,若煩渴燥 熱,小便赤色,噦嘔不止,心下微煩者,俱常兩解]。
下後,脈促胸滿。
桂枝去芍藥湯。
若微寒。
去芍藥加附子湯。
誤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
梔子乾薑湯[三湯取其溫以散表]。
下後,利不止,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連黃芩湯[取其涼以解表]。
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未欲解者。
梔鼓湯。
下後,心煩,腹痛,臥起不安者。
梔子厚朴湯[取其吐以散邪]。
下後,心中懊惱而煩,有躁屎者。
大承氣湯[取其仍從下解]。
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利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瀉利不止,為 難治。
麻黃升麻湯[取解錯雜之邪]。
下後,傷血脈澀。
葦歷苦酒湯,[取其壯陰大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使陰氣弱, 其人亡血病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陰陽既虛氣血俱弱,故其熱不可止息。]、 葶藶梔子湯[二方取其酸苦湧滑以助陰]。
解毒諸方 黃連解毒湯、黃連湯、黃連阿膠湯、黃連瀉心湯、黃連龍骨湯、黃睦犀角湯、 黃連橘皮湯、黑膏。
養血生津 酸棗仁湯、芍藥甘草湯、阿膠散、大青龍湯、炙甘草湯、五味子湯。
補中 黃耆建中湯、小建中湯、理中湯、溫中湯、治中湯。
涼血滋陰 犀角地黃湯。
搐鼻出水 瓜蒂散。
刺鼻出血 乾粟幹篛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