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至脈法】
《十四難經》曰:
脈有損至,何謂也?
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
何謂損?
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
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
損脈之為病,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
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
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
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
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
反此者,至脈之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從上下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損之法奈何?
曰:
損其肺者,益其氣;
損其心者,調其榮衛;
損其脾者,調其飲食;
損其肝者,緩其中;
損其腎者,益其精。
此治損之法也。
馬氏曰:
損脈之病,自肺而之腎。
至脈之病,自腎而之肺也。
又曰:
言治損之法,而治至之法可推。
鄒丹源曰:
損至之脈,即遲數之甚者也。
《難經》此節,既詳明矣。
乃其後,又有傷熱中霧露之說,而且極之五至六至,而且曰一呼五至。
一吸五至,其人當困,雖困可治。
滑伯仁釋之云:
前之損至,以五臟自病,得之於內者言。
後之損至,以經絡血氣為邪所中,自外得之者言,然均一損至也,豈內傷則五至曰死,而外感則五至可治乎?
此必後人竄入之言,夫一呼四至,合之一吸,加之太息,且九至矣。
外感雖多數,寧有逾此者?
五至曰死,猶寬言之也。
考之《內經》曰: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內經》又有大損、中損、下損,蓋以人形之長短,合脈之長短言,又言春得脾肺之脈,秋得肝心之脈,為損。
其言至,有魂至、魄至、神至、志至、意至,又以病形言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