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論輯義】

 關閉 [複製鏈接]
561#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5:5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錢〕邪入少陰。

 

而下利。則下焦壅滯。

 

而不流行。氣血腐化。

 

而為膿血。 故可刺之以泄其邪。通行其脈絡。則其病可已。不曰刺何經穴者。

 

蓋刺少陰 之井榮輸經合也。

 

其所以不言者。

 

以良工必知之熟矣。

 

故不必贅也。

 

〔張〕 先下利日久。

 

而後便膿血。則用桃花湯。若不先下利。

 

而下利便膿血。則可 刺經穴。若刺經穴不愈。 則當從事白頭翁湯。設更咽乾心煩。不得眠。則又須黃連阿膠湯。為合法也 。〔汪〕補亡論。常器之云。

 

可刺幽門交信。 案此條證。與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

 

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正 相同。乃是熱迫血分。

 

而便膿血者。

 

錢注為是。方氏則為裡寒滑脫證。汪氏 則亦改刺字。作灸字。並誤矣。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

 

(利下。玉函。有 而字。逆。成本。作厥。諸本同。惟志聰金鑒。作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6:02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錢〕吐利。陰證之本證也。

 

或但吐。

 

或但利者。

 

猶可。若寒邪傷胃。上逆 而吐。下攻而利。乃至手足厥冷。蓋四肢皆稟氣於胃。

 

而為諸陽之本。陰邪 縱肆。胃陽衰敗而不守。陰陽不相順接而厥逆。陽受陰迫而煩。 陰盛格陽而躁。且煩躁甚。

 

而至於欲死。故用吳茱萸之辛苦溫熱。

 

以泄其厥 氣之逆。

 

而溫中散寒。蓋茱萸氣辛味辣。性熱而臭臊。氣味皆濃。為厥陰之 專藥。然溫中解寒。

 

又為三陰並用之藥。 更以甘和補氣之人參。

 

以補吐利虛損之胃氣。

 

又宣之以辛散止嘔之生薑。和 之以甘緩益脾之大棗。為陰經急救之方也。

 

〔喻〕吐利厥冷。

 

而至於煩躁欲 死。腎中之陰氣上逆。將成危候。故用吳茱萸。

 

以下其逆氣。

 

而用人參薑棗 。

 

以濃土。則陰氣不復上干矣。

 

案吳茱萸湯之用有三。陽明食穀欲嘔用之。

 

少陰吐利用之。

 

厥陰乾嘔吐涎沫 者。

 

亦用之。

 

要皆以嘔吐逆氣為主。與四逆湯之吐利厥逆自異。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煩下。成本。有者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3#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6:1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程〕下利雖是陰邪。咽痛實為急候。況兼胸滿心煩。誰不曰急則治標哉。

 

然究其由來。實是陰中陽乏。 液從下溜。

 

而不能上蒸。故有此。只宜豬膚湯。潤以滋其土。

 

而苦寒在所禁 也。

 

雖是潤劑。卻加白粉。少陰經所重者。

 

趺陽也。

 

案此條證。成氏以降。諸家並以為陽經傳入之熱邪。特柯氏與程氏同義。若 果為熱邪。則宜用苦寒清熱之品。明是不過陰證治標之藥耳。 豬膚湯方豬膚(一斤) 上一味。

 

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 相得。溫分六服。(成本。玉函。脫令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4#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6:2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周〕豬膚。王以為豬皮。吳以為 豬時刮下黑膚。二說不同。考禮運疏云 。革。膚內濃皮也。

 

膚。革外濃皮也。

 

由斯以言。則吳說為是。洵是淺膚之 義。(案此說。出於本草綱目。引汪機會編。)〔錢〕豬膚一味。 方中向未注明。

 

如吳綬謂 豬時刮下黑膚也。

 

方有執謂既謂膚。當以 豬時 。所起之皮外毛根之薄膚為是。王好古以為豬皮。尚論云。

 

若以為 豬皮外 毛根薄膚。則 劣無力。且與熬香之說不符。但以外皮去其內層之肥白為是 。若果以 豬時毛根薄膚。則薄過於紙。且與垢膩同下。熬之有何香味。

 

以 意度之。

 

必是毛根深入之皮。尚可稱膚。試觀刮去毛根薄膚。毛斷處。毛根 尚存皮內。所謂皮之去內層。極為允當。蓋以豬為北方之水畜。膚近毛根。 取其色黑。

 

而走腎滋腎。〔吳〕豬膚。但當取濃皮。湯泡去肥白油。刮取皮 上一層白膩者。

 

為是。〔徐〕白粉。白米粉。 舒云。

 

取豬皮一斤。內去油。外去毛。刮淨白者。

 

案豬膚。諸說紛紛。未知孰是。活人指掌。豬膚。諸家所論不同。龐安時云 。去膜。

 

如此論之。

 

即豬膊膏也。

 

膚上安得有膜。

 

或有用豬皮者。

 

兼本草中 。不載豬膚。但云 豬湯。解諸毒。疑可用彘豬皮上黑膚也。

 

所以言膚者。

 

肌膚之義。禮內則。麋膚魚醢。注。膚。切肉也。

 

賈疏不太明。

 

亦他書無所 考。外台。深師貼喉膏。 集驗烏扇膏。並用豬膏脂。治喉痛。則姑用皮上白膩者。

 

於理為是。當博考 。 活人指掌。英粉。白粉。即米粉也。

 

○案錢氏以白粉。為粟米粉。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5#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6:3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張氏醫通。徐君育素稟陰虛多火。且有脾約便血證。十月間患冬溫。發熱咽 痛。俚醫用麻仁杏仁半夏枳橘之屬。遂喘逆倚息。不得臥。聲颯如啞。頭面 赤熱。手足逆冷。右手寸關虛大微數。

 

此熱傷手太陰氣分也。

 

與葳蕤甘草等 藥不應。為制豬膚湯一甌。令隔湯頓熱。不時挑服。三日聲清。終劑而痛如 失。 本經逢原。豬膚者。

 

皮上白膏是也。

 

取其鹹寒入腎。用以調陰散熱。故仲景 治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有豬膚湯。予嘗用之。

 

其效最捷。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

 

可與甘草湯。不瘥。與桔梗湯。(成本。玉函。 瘥下。有者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6#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6:4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程〕若咽痛而不兼下利。則自無胸滿心煩之證。雖不由於腎寒上逆。然只 熱客少陰之標。

 

而無關臟本。 若寒則犯本。不可用也。

 

只宜甘草緩之。

 

不瘥者。

 

經氣阻而不通也。

 

加苦梗 以開之。

 

喻嘉言曰。

 

 

此在二三日。 他證未具故用之。

 

若五六日。則少陰之下利嘔逆諸證蜂起。

 

此法並未可用矣 。 甘草湯方甘草(二兩) 上一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二服。外台。 作三服。) 桔梗湯方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外台。作三兩。) 上二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溫分。成本。玉函。千 金翼。作分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7#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6:5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汪〕經中客熱。故咽痛。用甘草湯者。

 

甘以發其熱。緩其痛也。

 

服湯後不 瘥者。

 

與桔梗湯。即於甘草湯內。加桔梗。

 

以開提其邪。邪散則少陰之氣自 和矣。

 

〔錢〕桔梗。乃苦桔梗。非甜桔梗也。

 

〔徐〕甘草一味單行。最能和 陰。

 

而清衝任之熱。每見生便癰者。

 

驟煎四兩。頓服立愈。則其能清少陰客 熱可知。所以為咽痛專方也。

 

〔錫〕聶干庵曰。

 

後人以甘桔。通治咽喉諸病 。本諸於此。 志聰云。

 

案本論湯方。甘草俱炙。炙則助脾土而守中。惟此生用。生則和經 脈而流通。學人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案單味甘草湯。功用頗多。玉函經。治小兒撮口發噤。用生甘草二錢半。水 一盞。煎六分。溫服。令吐痰涎。後以乳汁。點兒口中。千金方。甘草湯。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又凡服湯。嘔逆不入腹者。

 

先以甘草三兩 。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後服余湯 即流利。更不吐也。

 

此類不遑枚舉也。

 

金匱要略。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

 

如 米粥者。

 

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即本方)肘後方。喉痹。傳用神效方。桔梗。甘草。炙。各一兩。上二味 。切。

 

以水一升。煮取服即消。有膿即出。 聖惠方。治喉痹腫痛。飲食不下。宜服此方。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 。生用。上件藥。都銼。

 

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服後有 膿出。即消。 和劑局方。

 

如聖湯。治風熱毒瓦斯。上攻咽喉。咽痛喉痹。腫塞妨悶。及肺 壅咳嗽。咯唾膿血。胸滿振寒。 咽乾不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久吐膿。狀如米粥。

 

又治傷寒咽痛。( 即本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8#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7:02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聖濟總錄。散毒湯。治喉痹腫塞。用桔梗甘草各二兩。 又桔梗湯。治咽喉生瘡疼痛。 於本方。加惡實。微炒。各一兩。竹葉十斤。 小兒方訣。甘桔散。治涎熱咽喉不利。甘草。炒。二兩。桔梗。一兩。米泔 浸一宿。焙乾用。上為末。每服大二錢。水一盞。入阿膠半片。炮過。煎至 五分。食後溫服。 三因方。荊芥湯。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喉中如有物哽。咽之 則痛甚。 於桔梗湯內。加荊芥穗。○濟生。名三神湯。 直指。保安炙甘草方。癰疽漏瘡。通用神妙。粉草。

 

以山泉溪澗長流水一小 碗。徐蘸水。漫火炙。水盡為度。秤一兩。上銼粗末。用醇酒三碗。煎二碗 。空心隨意溫服。最活血消毒。 又諸癰疽。大便秘方。甘草生一兩。上銼碎。井水濃煎。入酒調服。能疏導 惡物。 又乳癰初腫方。甘草生二錢。炙二錢。粗末。分兩次。新水煎服。即令人吮 乳。 又生薑甘桔湯。治癰疽諸發。毒瓦斯上衝。咽喉胸膈。窒塞不利。 於本方內。加生薑。 御藥院方。甘桔湯。治胸中結氣。咽喉不利。下一切氣。 於本方。加杏仁二兩。 經驗秘方。治喉咽郁結。聲音不聞。大名安提舉神效方。 於桔梗湯內。加訶子。各等分。生熟亦各半。為細末。食後沸湯調服。

 

又名 鐵叫子如聖湯。 施圓端效方。橘甘湯。治咽喉噎塞堵閉。咳咯膿或血。 於桔梗湯內。加橘皮。半夏。生薑。水煎服。 備預百要方。喉閉。飲食不通。欲死方。(即桔梗湯)兼治馬喉痹。(馬項 長。故凡痹在項內。不見處。 深腫連 。壯熱吐氣數者。

 

是也。

 

醫壘元戎。仲景甘桔湯例。仁宗御名如聖湯。治少陰咽痛。炙甘草一兩。桔 梗三兩。上粗末。水煎。加生薑煎亦可。一法。加訶子皮二錢。煎去渣飲清 。名訶子散。治失音無聲。

 

如咳逆上氣者。

 

加陳皮。

 

如涎嗽者。

 

加知母貝母。

 

如酒毒者。

 

加葛根。

 

如少氣者。

 

加人參麥門冬。

 

如唾膿血者。

 

加紫菀。

 

如疫毒腫者。

 

加黍黏子大黃。

 

如咳渴者。

 

加五味子。

 

如嘔者。

 

加生 薑半夏。

 

如目赤者。

 

加梔子大黃。

 

如胸膈不利者。

 

加枳殼。

 

如不得眠者。

 

加 梔子。

 

如心胸痞者。

 

加枳實。

 

如膚痛者。

 

加黃 。

 

如面目腫者。

 

加茯苓。

 

如 咽痛者。

 

加黍黏子竹茹。

 

如肺痿者。

 

加阿膠。能續氣。

 

如發狂者。

 

加防風荊 芥。

 

如聲不出者。

 

加半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9#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7:1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薛氏醫案。武選汪用之。

 

飲食起居失宜。咳嗽吐痰。用化痰(發散)之藥。 時仲夏。脈洪數而無力。胸滿面赤。吐痰腥臭。汗出不止。余曰。

 

水泛為痰 之證。

 

而用前劑。是謂重亡津液。得非肺癰乎。

 

不信仍服前藥。 翌日果吐膿。脈數左寸右寸為甚。始信用桔梗湯一劑。膿數頓止。再劑全止 。面色頓白。仍以憂惶。余曰。

 

 

此證面白脈澀。不治自愈。

 

又用前藥一劑。 佐以六味丸。治之而愈。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

 

苦酒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0#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7:2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錢〕前人以一咽瘡。

 

而有治法三等之不同。遂至議論紛出。不知其一條咽 痛。少陰之邪氣輕微。故但以甘桔和之而已。其一條。因經邪未解。痛在咽 中。痰熱鎖閉。故以半夏開豁。桂枝解散。

 

此條則咽已生瘡。語言不能。聲 音不出。邪已深入。陰火已熾。咽以損傷。不必治表。和之無益。故用苦酒 湯。

 

以半夏。豁其咽之不利。雞子白。

 

以潤咽滑竅。且能清氣除伏熱。皆用 開豁潤利。收斂下降而已。因終是陰經伏熱。雖陰火上逆。 決不敢以寒涼用事也。

 

〔汪〕或問。仲景言咽痛。咽以咽物。於喉何與。

 

而 云語聲不出邪。余答云。

 

喉與咽相附。仲景言少陰病熱咽痛。

 

而喉嚨即在其 中。 苦酒湯方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玉函。成本。核下。有大字。神巧萬全 方。七個。洗。切。破作十四片。) 雞子(一枚去黃納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玉函。無上字。著。作於。千金翼。上下。有好字)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

 

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 。少少含咽之。

 

不瘥更作三劑。 (玉函。無著字。成本。玉函。環。作 。少少。玉函。作細一字。玉函。 無三劑二字。千金翼。劑下。有愈字。全書。劑下。有服之二字。置刀環中 。聖濟總錄。作放剪刀環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1#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7:3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錢〕半夏。開上焦痰熱之結邪。卵白。清氣治伏熱。苦酒。味酸。使陰中 熱淫之氣斂降。今之優人。每遇聲啞。即以生雞子白啖之。

 

聲音即出。

 

亦此 方之遺意也。

 

〔鑒〕半夏滌涎。蛋清斂瘡。苦酒消腫。則咽清而聲出也。

 

案活人書。苦酒。米醋。是也。

 

蓋原於本草陶注。王氏云。

 

案苦酒。本草注 。曰醯。

 

而成氏復云。

 

苦酒之酸。余則以為名義俱乖。安知酒之味苦者。

 

不 可以已咽痛邪。考本草。醋也。

 

醯也。

 

苦酒也。

 

並為一物。陶云以有苦味。 俗呼苦酒。不知王氏何據有此說。

 

又案王氏云。

 

上苦酒。上字無著落矣。

 

宜 較正之。

 

不知上是上好之謂。千金翼。作上好苦酒。可見耳。 外台秘要。古今錄驗。雞子湯。療喉痹方。半夏末。方寸匕。上一味。開雞 子頭。去中黃白。盛淳苦酒。 令小滿。納半夏末著中。攪令和雞子。著刀子環令穩。炭上令沸。藥成置杯 中。及暖稍咽之。

 

但腫即減。肘後文仲同。

 

此與仲景苦酒湯同。半夏不可作 末。剖之可也。

 

聖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唾不得。宜服此方。半夏一七枚。破如棋子大 。湯洗七遍去滑。上以雞子一枚。打破其頭。出黃白。納半夏。並入醋。於 殼中令滿。微火煎。去半夏。候冷凍飲料之。

 

即愈。 聖濟總錄。治狗咽。雞子法。半夏一錢末。薑汁搜為餅子。焙乾。研細。雞 子一枚。上二味。先開雞子頭。去黃。

 

又盛苦酒一半。入半夏末殼中。攪令 勻。安雞子。坐於 灰火中。慢煎沸熟。取出。後稍冷。就殼。 分溫三服。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外台。咽中。作咽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7:4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鑒〕少陰病。咽痛者。

 

謂或左或右。一處痛也。

 

咽中痛者。

 

謂咽中皆痛也 。較之咽痛而有甚焉。

 

甚則涎纏於咽中。 故主以半夏散。散風邪。

 

以逐涎也。

 

半夏散及湯方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

 

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 服者。

 

以水一升。煎七沸。納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 之。

 

半夏有毒。不當散服。(上。成本。作已上。兩字。玉函。 作一二二字。全書。作一兩二字。更煮。玉函。成本。作更煎。玉函。成本 。無半夏有毒不當散服八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3#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7:5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錢〕咽中痛。則陽邪較重。故以半夏之辛滑。

 

以利咽喉。

 

而開其黏飲。仍 用桂枝。

 

以解衛分之風邪。

 

又以甘草和之。

 

活人書曰。

 

半夏桂枝甘草湯。治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 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便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咽痹之病。次 必下利。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

 

次四逆散主之。

 

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 謂之腎傷寒也。

 

即本方作湯。入生薑四片煎服。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4#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8:0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錢〕下利已多。皆屬實在少陰。下焦清陽不升。胃中陽氣不守之病。

 

而未 有用白通湯者。

 

此條但云下利。 而用白通湯者。

 

以上有少陰病三字。則知有脈微細。但欲寐。手足厥之少陰 證。觀下文下利脈微。方與白通湯。 則知之矣。

 

利不止。

 

而厥逆無脈。

 

又加豬膽人尿。則尤知非平常下利矣。

 

蓋 白通湯。即四逆湯。

 

而以蔥易甘草。 甘草所以緩陰氣之逆。和薑附。

 

而調護中州。蔥則辛滑行氣。可以通行陽氣 。

 

而解散寒邪。二者相較。一緩一速。故其治亦頗有緩急之殊也。

 

案柯氏。

 

以此條症治疏略。刪去。 白通湯方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成本。 玉函。生下有用字。) 上三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5#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8:1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方〕用蔥白。

 

而曰白通者。

 

通其陽。則陰自消也。

 

肘後方。白通湯。療傷寒泄利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虛而煩方。 即本方。用蔥白十四莖。乾薑半兩。更有甘草半兩炙。方後云。

 

渴微嘔。心 下停水者。

 

一方。加犀角半兩。大良。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

 

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

 

白通加豬 膽汁湯主之。

 

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6#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8:2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印〕少陰病。下利。陰寒在下也。

 

脈微。邪在下。

 

而生陽氣微也。

 

故當用 白通湯。接在表在上之陽。

 

以下濟。

 

如利不止。陰氣泄而欲下脫矣。

 

乾嘔而 煩。陽無所附。

 

而欲上脫矣。

 

厥逆無脈。陰陽之氣。不相交接矣。

 

是當用白通湯。

 

以通陽。加水畜之膽。引陰中之陽氣。

 

以上升。取人尿之能 行故道。導陽氣以下接。陰陽和。 而陽氣復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7#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8:3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方〕暴出。燭欲燼而焰烈也。

 

微續。 真陽回而漸復也。

 

傷寒類方曰。

 

暴出。乃藥力所迫。藥力盡則氣仍絕。微續。乃正氣自復。故 可生也。

 

前云其脈即出者愈。 此云暴出者死。蓋暴出與即出不同。暴出。一時出盡。即出。言服藥後。少 頃即徐徐微續也。

 

須善會之。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人尿(五合) 豬膽汁( 一合)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生下。宗印。 及錫駒本。有用字。是。) 上五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 若無膽。

 

亦可用。(成本。 上。作已上二字。五味。作三味。並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8#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8:4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志〕始焉下利。繼則利不止。始焉脈微。繼則厥逆無脈。更兼乾嘔心煩者 。乃陰陽水火並竭。不相交濟。 故以白通加豬膽汁湯。夫豬。乃水畜。膽具精汁。可以滋少陰。

 

而濟其煩嘔 。人尿。乃入胃之飲。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可以資中土。

 

而和其厥逆。中土相濟。則煩嘔自除。〔汪〕案方 後云。

 

若無膽亦可用。則知所重在人尿。方當名白通加人尿湯。始妥。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

 

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

 

或下利。

 

或嘔者。

 

真武湯主之。

 

(自 下利。玉函。作而利。利下。無者字。小便利。作小便自利千金。 及翼。真武湯。作玄武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9#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9:0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鑒〕論中心下有水氣。發熱有汗。煩渴引飲。小便不利者。

 

屬太陽中風。 五苓散證也。

 

發熱無汗。乾嘔不渴。小便不利者。

 

屬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 也。

 

今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下利。陰寒深矣。

 

設小便利。是純寒而無水。乃附子湯證也。

 

今小便不利。

 

或咳或嘔。

 

此為陰 寒兼有水氣之證。故水寒之氣。外攻於表。則四肢沉重疼痛。內盛於裡。則 腹痛自利也。

 

水氣停於上焦胸肺。則咳喘而不能臥。停於中焦胃腑。 則嘔而或下利。停於下焦膀胱。則小便不利。

 

而或少腹滿。種種諸證。總不 外乎陰寒之水。

 

而不用五苓者。

 

以非表熱之飲也。

 

不用小青龍者。

 

以非表寒 之飲也。

 

故惟主以真武湯。溫寒以制水也。

 

〔汪〕或下利者。

 

謂前自下利。 系二三日之證。

 

此必是前未嘗下利。指四五日後始下利者而言。 真武湯方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白朮(二兩○外台。作三兩。)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

 

加五味 子半升。細辛一兩。乾薑一兩。 若小便利者。

 

去茯苓。若下利者。

 

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

 

去附子。 加生薑。足前為半斤。(外台。五味下。有切字。成本。細辛下。無一兩二 字。乾薑下。有各字。千金翼。半斤下。有利不止便膿血者。

 

宜桃花湯十一 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樓主| 發表於 2014-9-3 10:29:1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張〕此方。本治少陰病水飲內結。所以首推術附。兼茯苓生薑之運脾滲水 為務。

 

此人所易明也。

 

至用芍藥之微旨。非聖人不能。蓋此證。雖曰少陰本 病。

 

而實緣水飲內結。所以腹痛自利。四肢疼重。

 

而小便反不利也。

 

若極虛 極寒。則小便必清白無禁矣。

 

安有反不利之理哉。

 

則知其人不但真陽不足。 真陰亦已素虧。若不用芍藥固護其陰。豈能勝附子之雄烈乎。

 

即如附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皆芍藥與附子並用。 其溫經護營之法。與保陰回陽不殊。後世用藥。獲仲景心法者。

 

幾人哉。

 

〔 知〕白通通脈真武。皆為少陰下利而設。白通四逆。附子皆生用。惟真武一 證。熟用者。

 

蓋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炮熟則溫中去飲。白通諸湯。 以通陽為重。真武湯以益陽為先。故用藥有輕重之殊。乾薑能佐生附。

 

以溫 經。生薑能資熟附。

 

以散飲也。

 

〔錢〕 加減法。為後世俗醫所增。察其文理紕繆。惡其紫之亂朱。故逐一指摘其誤 。使學人有所別識云。

 

(今以文HT 。 不錄於斯。汪氏引武陵陳氏亦云。

 

加減法。系後人所附。

 

而非仲景原文矣。

 

) 王氏易簡方。

 

此藥不惟陰證傷寒可服。若虛勞人。憎寒壯熱。咳嗽下利。皆 宜服之。

 

因易名固陽湯。增損一如前法。今人每見寒熱。多用地黃當歸鹿茸 輩。補益精血。殊不知此等藥味多甘。卻欲戀膈。若脾胃大段充實。服之方 能滋養。然猶恐因時致傷胃氣。胃為倉廩之官。受納水穀之所。五臟皆取氣 於胃。所謂精氣血氣。 皆由穀氣而生。若用地黃等藥。 未見其生血。穀氣已先有所損矣。

 

孫兆謂補腎不如補脾。正謂是也。

 

故莫若 以固陽湯。調其寒熱。不致傷脾。 飲食不減。則氣血自生矣。

 

直指方。治少陰腎證。水飲與裡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 於本方。加乾薑細辛五味子。

 

凡年高氣弱久嗽通用。仍間服養正丹。 醫史。朱右撰攖寧生傳云。

 

宋可與外家。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躁。欲臥泥 水中。伯仁診其脈。浮而數。沉之豁然虛散。曰素問云。

 

脈至而從。按之不 鼓。諸陽皆然。

 

此為陰盛隔陽。得之飲食生冷。坐臥風露。煎真武湯冷凍飲 料之。

 

一進汗止。再進煩躁去。三進平復如初。余子元病惡寒戰栗。持捉不 定。兩手皆冷汗浸淫。雖濃衣熾火不能解。伯仁即與真武湯。

 

凡用附子六枚 。一日病者忽出。人怪之。

 

病者曰。

 

吾不惡寒。即無事矣。

 

或以問伯仁。伯 仁曰。

 

其脈兩手皆沉微。余無表裡證。

 

此體虛受寒。亡陽之極也。

 

初皮表氣 隧。為寒邪壅遏。陽不得伸而然也。

 

是故血隧熱壅。須用硝黃。氣隧寒壅。 須用桂附。陰陽之用不同者。

 

無形有形之異也。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 赤。

 

或腹痛。

 

或乾嘔。

 

或咽痛。 或利止脈不出者。

 

通脈四逆湯主之。

 

(成本。玉函。色赤。作赤色。止下。 玉函。有而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1:4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