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1)】

 關閉 [複製鏈接]
86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48:17 | 只看該作者

岐伯曰風成為寒熱


風,陽邪也,善行而數變,或并於裏則陽虛,陽虛則外寒,或并於表則陽實陽實生外熱,故生氣袲天論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風成而變為寒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48:39 | 只看該作者

癉成為消中


癉,熱邪也,熱積於內,當病為消中,善食易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49:00 | 只看該作者

厥成為巔疾


氣也,厥,逆氣逆於上,則或為疼痛或為眩什,而成頂巔之疾也,一曰氣逆則神亂,而病為癲狂者亦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49:22 | 只看該作者

久風為飧泄


風從木伈,久風不巳,則脾土受傷,病為飧泄而下利清穀也○飧,音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49:42 | 只看該作者

脉風成為癘


風寒客於血,久而不去則膚肉敗壞,其病為癘,○癘賴利二音,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0:08 | 只看該作者

病之化,不可勝數


此舉風熱之邪,以見致病之概,其化變化百出有不可以數計者,亦猶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2:52 | 只看該作者

雜病所由


素問通評虛車論○七十八。


(黃帝曰,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


消癉,熱消也,仆擊,暴仆如擊也,偏枯,半身不隨也,痿痿弱無力也,厥,四肢厥逆也,高梁,膏梁也,肥貴之人,每多厚味,夫肥者令人熱中,甘者令人中滿,熱蓄於內多傷其陰,故為此諸病,○癉音丹,又上去二聲,什,音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3:15 | 只看該作者

膈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故或上或下,致為否隔,而水穀有不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6:02 | 只看該作者

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作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


暴厥,氣暴逆也,此以內氣之逆,暴有所薄而然,薄,侵迫之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6:27 | 只看該作者

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有病不從內,而外中風寒,藏蓄不去則伏而為熱,故致燔爍消瘦,此以表邪留薄,而著於冗肉筋骨之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8:34 | 只看該作者

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足不可行謂之蹠,一足作廢謂之跛,此在下者,必風寒濕氣之病也,○蹠,音隻跛,波上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9:14 | 只看該作者

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此以氣逆之久,而陰陽營衛,有所不調,然後成此諸證,皆非一朝所致也, ○疸音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9:36 | 只看該作者

五藏不平,六府閉塞之所生也


六府閉塞則水穀無以化,津液無以行精氣失所養,故五藏有不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8:59:57 | 只看該作者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頭耳九竅,皆手足陽明經脉所及,故病由腸胃之所生,然腸胃二字,實兼六府為言,葐六府俱屬三陽,三陽偏於九竅也。


(類經十七卷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9:06:53 | 只看該作者

類經十八卷


(張介賓類註)。


(疾病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9:20:06 | 只看該作者

口問十二邪之刺


靈樞問篇全○七十九。


(黃帝閒居,辟左右而問於岐伯曰,余巳聞九鍼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巳畢,願得口問,岐伯避席舟拜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黃帝曰,願聞口傳,岐伯荅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脉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脉虛空,血氣不次,失常論不在經者,請道其)。


此下諸問,既非風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內傷,論不在經,所當口傳者,故曰口問。


(○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荅曰,衛晝曰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


欠者,張口呵吸,或伸臂展腰,以陰陽相引而然也,夫陽主晝,陰主夜,陽主升,陰主降,凡人之寤寐,由於衛氣,衛氣者,晝行於陽,則動而為寤,夜行於陰,則靜而為寐,故人於欲臥未臥之際,欠必先之者,正以陽氣將人陰分,陰積於下,陽猶未靜,故陽欲引而升,陰欲引而降,上下相引,而欠由生也,今人有神疲勞倦而為欠者,即陽不勝陰之候。


(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盛寤矣)。


大惑篇曰,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蹻盛,不得人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衛氣留於陰,不得於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吳玄綱日,覺與陽合,寐與陰并,覺多者魂強,寐久者魄壯魂,強者生之徒,魄壯者死之徒,是皆陰盛衰之義,○暝,音明,又上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9:20:46 | 只看該作者

寫足少陰,補足太陽


衛氣之行於陽者自足太陽始,行於陰者自足少陰始,陰盛陽衰,所以為欠,故當寫少陰之照海,陰蹻所也,補太陽之申脉,陽蹻所出也,取陰陽蹻者,義如上節之註。


(○黃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於胃,噦)。


噦,呃逆也,義詳鍼刺類五十三,人之水穀入胃,其精微之氣,必上泣於肺,而後行於藏府營衛若中焦先有寒氣,則新入之穀氣,凝聚而不行氣,不行則新故真邪,還留於胃,留則逆而上出,故為噦也,○噦,於決切,又音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9:21:09 | 只看該作者

補手太陰寫少陰


手太陰,肺經也,足少陰,腎經也,寒氣自下而升,逆則為噦,故當補肺於上以壯其氣,寫腎於下以引其寒,蓋寒從水化,噦之標在胃,噦之本在腎也。


(○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以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


唏,欷同,歔欷也,釋義云,悲泣氣咽而抽息也,一云泣餘聲,一云哀而不泣曰唏,悲憂之氣生於陰慘故為陰盛虛之候,○唏,希戲二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9:21:31 | 只看該作者

補足太陽,寫足少陰


當亦是蹻,申脉,陰蹻,照海也,義見前。


(○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慄,補諸陽)。


振寒者身怯而振慄也,補諸陽者,凡手足三陽原合,及陽蹻等穴,皆可酌而用之。


(○帝曰,人之噫者何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曰噫。)。


噫,噯氣也,釋義曰,飽食息也,義詳本類前二十五,按此節與上文之噦,皆以寒氣在胃而然,但彼云故寒氣者,以久寒在胃,言其深也,此云寒客於胃者,如客之寄言其淺也,故厥逆之氣,從下上散則復出於胃而為噫,○噫,伊隘二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9:21:56 | 只看該作者

補足太陰陽明,一補眉本也


補足太陰陽明二經,使脾胃氣溫,則客寒自散,而噫可除,眉本,即足太陽經攢竹穴,是亦補陽氣也。


(○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


陽氣和平順利,而滿溢於心,必上達於肺,故出於鼻而嚏,然人有感寒而為嚏者,以寒邪束於皮毛,則陽氣無從泄越,故噴而上出,是嚏從陽氣而發,益又可知,仲景曰,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正謂其陽虛也,故人陽等證者,久無嚏而忽得之陽,氣漸回之佳兆也,○嚏,音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21:45 , Processed in 0.17186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