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手術後合併症】
【例一】
周××,男,74歲。
病歷號:2837。
患者於1961年8月21日下午5時許,突感惡寒發熱,隨即伴有陣發性腹痛,局限於右上腹部,噁心嘔吐,吐出物為食物殘渣,鮮黃色稀軟便一次,於次日下午皮膚出現明顯黃疸,意識稍有朦朧,體溫39.3℃,淋巴11%。
大小便檢查無異常。
西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於24日下午四時半在局麻下作膽囊造瘺術。
朮後至次晚八時,尿總量不到5毫升,患者處於半昏迷狀態,呼吸深而速,脈搏70~80次/分。
血壓95~75/50毫米汞柱,鞏膜發黃,心肺無特殊異常,腹略脹滿,腸鳴正常,膀眈區呈鼓音,血液檢查:白細胞20,900/立方毫米,中性89%,嗜酸性1%,淋巴10%,紅細胞311萬/立方毫米,血色素9.5克,血鈉279.2毫克,%,非蛋白氮112毫克,%,二氧化碳結合力24.6容積%。
白手術後即開始輸液、輸血,以糾正酸中毒及調整電解質平衡,但仍無排尿;
又曾經二側腎囊奴佛卡因封閉及針灸等治療,均未見效果。
自膀胱導尿,亦未排出尿液。
乃於8月25日晚請中醫會診。
會診記錄:患者神智時或昏沉,喃喃自語,周身及兩目如橘黃色,口有穢味,身有微熱,四肢發涼,全身浮腫,時出冷汗,小便已二日未解,大便不通,面色稍赤,口乾舌燥,脈滑無力,舌苔白膩而垢、中心黃黑。
辨證:肝膽濕熱未清,因年邁體虛,以致濕熱彌漫三焦,入竄心包,有正不抗邪之勢。
治法:養陰補血,滋腎通關。
方藥:西洋參麥冬當歸各9克,白芍30克,大生地、天花粉各15克,釵石斛、川貝、益元散(包)各12克,炒知母、黃柏、枯芩、車前子(包)、全栝蔞、丹皮各9克,茵陳、銀花、赤苓各15克,紫肉桂0.9克,為引,煎服2劑。
於當晚10時眼藥後,至次日晨5時許,尿量達500毫升;
至上午10時許,尿量達900毫升。
尿常規:比重1.015,反應酸性,蛋白(+),糖(-),鏡檢:上皮細胞少許,白細胞1~2/高倍,紅細胞0~1/高倍。
至8月27日晨尿量多達3600毫升/日,病人神智清醒,訴有饑餓感,要求進流質飲食,血液檢查:非蛋白氮67毫克,%,二氧化碳結合力32.3容積%,血鈉290.8毫克,%,病情有明顯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