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237|回復: 59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丹溪心法(1)】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1 13:5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丹溪心法(1)


書名  丹溪心法


作者  朱震亨


朝代  元


分類  綜合


備考  此為丹溪心法之備考本


品質 0%


引自:http://jicheng.tw/jcw/book/%E4%B8%B9%E6%BA%AA%E5%BF%83%E6%B3%95_1/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500 銀幣 +10 金幣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02:43 | 只看該作者

丹溪心法序


醫之先謂出于神農、黃帝、儒者。


多不以為然,予嘗考醫之與十並見于周禮,曰醫師隸冢宰,筮人隸宗伯,並稱于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巫、筮字蓋古通也。


然卜之先,實出于羲、文、周、孔,則醫之先謂出于神農、黃帝,亦必有所從來,大約羲、文、周、孔之書存,故卜之道尊,神農、黃帝之書亡,故醫之道卑,然其書雖亡,而緒餘之出于先秦者,殆亦有之。


若今本草,素問,難經,脈經,此四書者。


其察草木鳥獸金石之性,論陰陽風寒暑濕之宜,標其宄以施鍼焫,胗其脈以究表裏,測諸秋毫之末,而活之危亡之餘類,非神人異士不足以啟其機,緘而發其肯綮,則此四書者。


誠有至理不可謂非出于聖筆而遂少之也。


然則醫之與卜,皆聖人之一事,必儒者乃者能知之。


其不以為然者不能通其說者也。


醫之方書,皆祖漢張仲景,仲景之言實與前四書相出入,亦百世不能易者。


自漢而後代不乏賢,中古以來,予所取五人曰孫思邈氏,其言嘗見錄于程子,曰張元素氏,曰劉守真氏,曰李杲氏,皆見稱於魯齊許文正公,曰朱震亨氏,實白雲許文懿公高第弟子,斯五人皆儒者也。


而朱氏實淵源於張劉李三君子,尤號集其大成,朱氏每病世之醫者。


專讀宋之局方,執一定之法,以應無窮之疾,譬之儒者。


專誦時文以倖一第,而於聖經賢傳反不究心,乃作局方發揮格致餘論等書,深有補於醫道而方書所傳,則有丹溪心法若干卷,推脈以求病因病而治藥,皆已試之方也。


朱氏沒而其傳泯焉。


近世儒者。


始知好之稍稍行世,然業醫者。


樂檢方之易而憚讀書之難於素難諸書,蓋皆不能以句而於五人者之著述,則亦視為迂闊之論,其茫然不知所用力無足怪者。


其以藥試人之疾,間一獲效,則亦如村甿牧豎望正鵠而射之。


偶爾中焉。


或從其旁問之射法,瞠目相視不知所對,彼老成者。


日從事乎內志外體之間,雖或小有所失,而矢之所向終無大遠,此觀射之法也。


審醫之能何以異此,予宗人用光世業儒而好醫,其讀素難之書甚稔,最喜朱氏之說,嘗以丹溪心法有川陝二本,妄為世醫所增附,深懼上有累於朱氏,乃為之彪分臚列釐其誤而去其複,以還其舊,凡朱氏之方有別見者。


則以類入之書成,將刻梓以傳,請予序,予故以多病好醫而未能也。


輒以醫卜並言于編首,使業醫者。


知其道,本出于聖人,其書本足以比易,而非可以自卑,則日勉焉。


以致力乎本草素難,脈經之書以及五君子之說,而尤以朱氏為入道之門,則庶幾乎上可以輔聖主拯世之心,下可以見儒者仁民之效,而醫不失職矣。


用光名充,休寧汊口人,與予同出梁將軍忠壯公後。

    
成化十八年歲次壬寅春二月既望賜進士及第奉訓大夫左春坊左諭德同修國史經筵官兼太子講讀官休寧程敏政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06:10 | 只看該作者

丹溪先生心法序


夫驅邪扶正,保命全真,拯天閼於長年,濟疲癃於仁壽者。


非資於醫則不能致之矣。


醫之道肇自軒岐,論難靈素出焉。


降而和緩,扁倉咸神,其術至漢張仲景,作傷寒卒丙論,始製方劑,大濟烝民,晉王叔和撰次其書,復集脈經全生之術,於斯備矣。


他如華氏剖腹,王氏鍼妖,與夫奇才異士間,有一節一法取衒於時者。


亦多非百代可行之活法也。


嗟夫,去古愈遠,正道湮微,寥寥千載之下,孰能繼往開來,而垂法於無窮者。


宋金間上谷張元素,河間劉守真俱以穎特之資,深達閫奧高出前古,元素之學,東垣李杲深得之。


明內傷之旨,大鳴於時,王海藏羅謙甫又受業於東垣,羅大無亦私淑諸賢者也。


明哲迭興肩摩踵接著為方論,究極精微,猶水火穀粟之在天下不可一日無遵而用之。


困甦廢起斯民,何其幸歟,泰定中丹溪朱先生,起江東先生許文懿公高弟,諱震亨,字彥脩,婺之烏傷人,為元鉅儒,因母病脾,刻志於醫,曰醫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養親不可缺,遂遍遊江湖,尋師無所遇,還杭拜羅大無,乃得劉張李之學,以歸窮研素問之旨,洞參運氣之機,闢局方之非宜,悟戴人之攻擊別陰陽於疑似,辨標本於隱微,審察血氣實虛,探究真邪強弱,一循活法無泥專方,誠醫道之宗,工性命之主宰,而集先賢之大成者也。


其徒趙以德,劉叔淵,戴元禮氏,咸能翼其道遺書傳播有年,景泰中,楊楚玉,集其心法刊於陝右成化初王季瓛,附方重梓於西蜀,志欲廣布海內,使家傳人誦不罹夭枉其用心仁矣。


而楊之集篇目或有重出而亦有遺附,以他論使玉石不分,王因之附,添諸方多失本旨,充江左一愚夙志於此,每閱是書,實竊病焉。


輒不自揆妄意竊取平治會萃經驗等方,及玉機微義衛生寶鑑濟生拔萃,東垣河間諸書校之究尾會首,因證求方,積日既久,復得今中書,烏傷王允達先生,以丹溪曾孫朱賢家藏的本寄示合而參考,其或文理乖訛,意不相貫者。


詳求原論以正其誤,篇目錯綜前後重疊者。


芟去繁冗,以存其要,此有遺而彼有載者。


采之以廣其法,論既詳而方未備者增之。


以便檢閱一言去取無敢妄有損益,庶幾丹溪之書,猶經渭合流,清濁自別,烏鷺同棲,皂白攸分學者免惑於他岐,疾疢得歸於正治,未知其然否乎。


極知僣踰無所逃,罪同志之士倘矜其愚,正其訛舛,而賜教之。


則充之至願也。


於是乎書。

    
成化十七年,歲次辛丑,仲冬休寧後學,復春居士程充謹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07:14 | 只看該作者

丹溪心法目錄〔待補〕


右楊楚玉類集心法中,間水腫,虛腫,痛風,肢節痛,麻木,婦人小便不通等證,文多重出,又取別論,附於其間,雖能補其缺略,不免混淆難別,致丹溪主病之旨不明王季瓛,因正論反附論中,方未備載,又作附錄,如夢遺椿樹根丸,淋證六味地黃丸,婦人三補丸等,不錄丹溪原方,卻於他書取方名,相同增入藥味,與病懸隔充恐用者不察,反致有誤,今以丹溪原論考訂遺誤,錄於症首,次附戴元禮辨證,次錄正方以見正法,不雜其附論,不去題曰附錄,用存編者之意也。


復盡載附論中方題曰附方,恐人妄去取也。


庶幾明白,又增入外科倒倉等法,以翼其未備,觀者詳焉。


成化庚子花朝日程充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10:18 | 只看該作者

十二經見證


足太陽膀胱經見證。


頭苦痛,目似脫,頭兩邊痛,淚出,臍反出,下腫便膿血,肌肉痿,項似拔,小腹脹痛,按之欲小便不得。


足陽明胃經見證。


惡與火聞木聲則驚,狂上登而歌,棄衣而走,顏黑不能言,唇腫,嘔呵欠,消榖善飲,頸腫,膺乳沖股伏兔胻廉外足跗皆痛,胸傍過乳痛,口喎,腹大水腫,奔響腹脹,跗內廉胕痛,脾不可轉膕,似結腨似裂,膝臏腫痛,遺溺,失氣,善伸數欠,癲疾,濕浸心欲動則閉戶獨處,驚,身前熱身後寒慄。


足少陽膽經見證。


口苦,馬刀挾癭,胸中脇肋髀膝,外至胻絕骨,外踝前諸節痛,足外熱,寢寒憎風,體無膏澤,善太息。


手太陽小腸經見證。


面白,耳前熱苦寒,頞頷腫不可轉,腰似折,肩臑肘臂,外後廉腫痛,臑臂內前廉痛。


手陽明大腸經見證。


手大指次指難用,耳聾煇煇焞焞,耳鳴嘈嘈,耳後肩臑肘臂外背痛,氣滿皮膚殼殼然堅而不痛。


足太陰脾經見證。


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黃,舌木強痛口疳,食即吐食不下咽,怠惰嗜臥搶心,善飢善味不嗜食不化食,尻陰股膝臑胻足背痛,煩悶心下急痛,有動痛按之若牢,痛當臍心下若痞,腹脹腸鳴,飧泄不化,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九竅不通,溏泄水下後出餘氣則快然,飲發中滿,食減,善噫,形醉,皮膚潤而短氣,肉痛,身體不能動搖,足胻腫若水。


足少陰腎經見證。


面如漆,中清,面黑如炭,咳唾多血,渴,臍左,脇下背肩髀間痛,胸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飢不欲食,心懸如飢,腹大頸腫,喘嗽,脊臀股後痛,脊痛,脊股內後廉痛,腰冷如冰及腫,足痿厥,臍下氣逆,小腹急痛,泄下腫足胻寒而逆,腸癖陰下濕,四指正黑,手指清厥,足下熱,嗜臥坐而欲起,凍瘡,下痢,善思,善恐,四肢不收,四肢不舉。


足厥陰肝經見證。


頭痛,脫色善潔,耳無聞,頰腫,肝逆頰腫,面青,目赤腫痛,兩脇下痛引小腹,胸痛背下則兩脇腫痛,婦人小腹腫,腰痛不可俛仰,四肢滿悶,挻長熱,嘔逆,血,腫睪疝,暴痒,足逆寒,胻善瘈節時腫,遺瀝淋溲,便難,癃狐疝,洞泄,大人疝,眩冒,轉筋,陰縮,兩筋攣,善恐,胸中喘罵詈,血在脇下喘。


手太陰肺經見證。


善嚏,缺盆中痛,臍上肩痛,肩背痛,臍右,小腹脹引腹痛,小便數,溏泄,皮膚痛及麻木,喘少氣,頰上氣見,交兩手而瞀悲愁欲哭,浙寒熱。


手少陰心經見證。


消渴,兩腎內痛,後廉腰背痛,浸淫,善笑,善恐善忘,上咳吐下氣泄,眩仆,身熱而腹痛,悲。


手厥陰別脈經見證(心主)。


笑不休,手心熱,心中大熱,面黃目赤,心中動。


手足陰陽經合生見證。


頭頂痛足太陽手少陰,黃疸足太陰少陰,面赤手少陰厥陰手足陽明,目黃手陽明少陰太陽厥陰足太陽,耳聾手太陽陽明少陽太陰足少陰,喉痹手足陽明手少陽,鼻鼽衄手足陽明太陽,目無所見足少陰厥陰,目瞳人痛足厥陰,面塵足厥陰少陽,咽腫足少陰厥陰,嗌乾手太陰足少陰厥陰手少陰太陽,噦手少陽足太陰,膈咽不通不食足陽明太陰,脇滿手太陰足厥陰手厥陰,胸支滿手厥陰少陰,腋腫手厥陰足少陽,脇痛手少陰足少陽,胸中痛手少陰足少陽,善嘔苦汁足少陽足陽明逆,少氣咳嗽喘渴上氣手太陰足少陰,喘手陽明足少陰手太陰,臂外痛手太陽少陽,掌中熱手太陽陽抹萻陰,肘攣急手厥陰太陰,腸滿脹足陽明太陰,心痛手少陰厥陰足少陰,痔足太陽手足太陰熱,淒然振寒足陽明少陽,如人將捕足少陰厥陰,瘧足太陰足三陽,汗出手太陽少陰足陽明少陽,身體重手太陰少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12:51 | 只看該作者

不治已病治未病。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


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


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嘗謂備土以防水也。


苟不以閉塞,其涓涓之流則滔天之勢不能遏,備水以防火也。


若不以撲滅其熒熒之光,則燎原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況病之已成,豈能治歟,故宜夜臥早起於發陳之春,早起夜臥於蕃秀之夏,以緩之形,無怒而遂其志,以之食涼食寒而養其陽,聖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與雞俱興於容平之秋,必待日光於閉藏之冬,以之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溫食熱而養其陰,聖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或日見肝之病,先實其脾肋之虛,則木邪不能傳,見右頰之赤,先瀉其肺經之熱,則金邪不能盛,此乃治未病之法,今以順四時調養神志,而為治未病者是何意邪,蓋保身長全者所以為聖人之道,治病十全者。


所以為上工,術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說,著於四氣調神大論厥有旨哉,昔黃帝與天師難疑荅問之書,未嘗不以攝養為先始論乎。


天真次論乎。


調神既以法於陰陽,而繼之以調於四氣,既曰食飲有節,而又繼之以起居有常,諄諄然以養生為急務者。


意欲治未然之病,無使至於已病難圖也。


厥後秦緩達乎此,見晉侯病在膏盲,語之曰不可為也。


扁鵲明乎此,視齊侯病至骨髓之。


斷之曰不可救也。


噫惜齊晉之侯不知治未病之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14:59 | 只看該作者

亢則害,承迺制。


氣之來也既以極而成災,則氣之乘也。


必以復而得平,物極則反,理之自然也。


大抵寒暑燥濕風火之氣,木火土金水之形,亢極則所以害其物,承乘則所以制其極,然則極而成災復而得平,氣運之妙,灼然而明矣。


此亢則害承迺制之意,原夫天地陰陽之機,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鬼神不測有以斡旋宰制於其間也。


故木極而似金,火極而似水,土極而似木,金極而似火,水極而似土,蓋氣之亢極,所以承之者反勝於已也。


夫惟承其亢而制其害者。


造化之功,可得而成也。


今夫相火之下,水氣承而火無其變,水位之下土氣承,而水氣無其栽,土位之下木承而土順,風位之下金乘而風平,火熱承其燥金自然金家之疾,陰精承其君火,自然火家之候,所謂亢而為害而迺制者。


如斯而已,且嘗考之六元正紀大論云,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火化以生則火生也。


陽在上,故終為蒸溽是水化以承相火之意,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是土化以承寒水之意也( 霜雪冰雹水也,白埃下承土也)。


以至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雷霆驟注土也,烈風下承之木氣也)。


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風化以生則風生也)。


肅靜也,陽明所至,為散落溫(散落全也,溫若乘之火氣也)。


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熱化以生則熱生也,陰精承上故中為火也)。


豈非亢為害,則承迺制者歟,昔者黃帝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以作內經,至於六微旨大論,有極於六氣相承之言以為制,則生化外別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諸以所勝之氣來於下者。


皆折其標盛也。


不然曷以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驟飄,木發而毀折,金發而清明,火發而曛昧,此皆鬱極迺發以承所亢之意也。


嗚呼,通天地人曰儒醫家者流,豈止治疾而已,當思其不明天地之理,不足以為醫工之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16:57 | 只看該作者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邪氣各有所屬也,當窮其要於前,治法各有所歸也。


當防其差於後,蓋治病之要,以窮其所屬為先,苟不知法之所歸,未免於無差爾,是故疾病之生不勝,其眾要其所屬,不出乎五運六氣而已。


誠能於此審察而得其機要,然後為之治,又必使之各應於運氣之宜,而不至有一毫差誤之失,若然則治病求屬之道,庶乎其無愧矣。


至真要大論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意蘊諸此,嘗謂醫道有一言而可以盡其要者。


運氣是也。


天為陽,地為陰,陰陽二氣各分三品,謂之三陰三陽,然天非純陽而亦有三陰,地非純陰而亦有三陽,故天地上下,各有風熱火濕燥寒之六氣,其斡旋運動乎兩間者。


而又有木火土金水之五運,人生其中臟腑氣穴亦與天地相為流通,是知眾疾之作,而所屬之機,無出乎是也。


然而醫之為治,當如何哉,惟當察乎此,使無失其宜,而後可若夫,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諸痛痒瘡皆屬心火,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膹鬱皆屬肺金,諸寒收引屬腎水,此病屬於五運者也。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嘔吐酸皆屬於熱,諸躁擾狂越皆屬於火,諸痓強直皆屬於濕,諸澀枯涸皆屬於燥,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此病機屬於六氣者也。


夫惟病機之察,雖日審而治病之施,亦不可不詳,故必別陰陽於疑似之間,辨標本於隱微之際,有無之殊者。


求其有無之所以殊,虛實之異者。


責其虛實之所以異為汗吐下,投其所當投寒熱溫涼,用其所當用,或逆之。


以制其微,或從之。


以導其甚上焉,以遠司氣之犯中焉。


以辨歲運之化下焉。


審南北之宜,使小大適中,先後合度,以是為治,又豈有差殊乖亂之失邪,又考之內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療病者。


先察病機,此審病機之意也。


六元正紀大論曰,無失天信,無逆氣,宜五常,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此皆無失氣宜之意也。


故素問,靈樞之經,未嘗不以氣運為言,既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復有以戒之。


曰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既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諄諄然,若有不能自已者。


是豈聖人私憂過計哉,以醫道之要,悉在乎此也。


觀乎原病式一書,比類物象,深明乎氣運造化之妙,其於病機氣宜之理,不可以有加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26:09 | 只看該作者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欲知其內者。


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


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


形諸外,苟不以相參而斷其病邪之逆順,不可得也。


為工者。


深燭厥理,故望其五色,以青黃赤白黑,以合於五臟之脈,窮其應與不應切其五脈,急大緩嗇沉,以合其五臟之色順與不順,誠能察其精微之色,診其微妙之脈,內外相參而治之。


則萬舉萬全之功,可坐而致矣,素問曰,能合色脈可萬全,其意如此,原夫道之一氣判而為陰陽,散而為五行,而人之所稟,皆備焉。


夫五脈者。


天之真,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五色者氣之華,應五行合四時,以彰於面,惟其察色按脈而不偏廢,然後察病之機,斷之以寒熱,歸之以臟腑,隨證而療之。


而獲全濟之效者。


本於能合色脈而已,假令肝色如翠羽之青,其脈微弦而急,所以為生,若浮濇而短,色見如草滋者。


豈能生乎。


心色如雞冠之赤,其脈當浮大而散,所以為順,若沉濡而滑,色見如衃血者。


豈能順乎。


脾色如蟹腹之黃,其脈當中緩而大,所以為從,若微弦而急,色見如枳實者,豈能從乎。


肺色如豕膏之白,其脈當浮濇而短,所以為吉,若浮大而散,色見如枯骨者。


豈能吉乎。


以至腎色見如烏羽之黑,其脈沉濡而滑,所以為生,或脈來緩而大,色見如炱者死,死生之理,夫惟診視相參,既以如此,則藥證相對,厥疾弗瘳者未之有也。


抑嘗論之。


容色所見,左右上下各有其部,脈息所動,寸關尺中皆有其位,左頰者肝之部,以合左手關位,肝膽之分,應於風木為初之氣,顏為心之部,以合於左手寸口,心與小腸之分,應於君火為二之氣,鼻為脾之部,合於右手,關脈脾胃之分,應於濕土為四之氣,右頰肺之部,合於右手寸口,肺與大腸之分,應於燥金為五之氣,頤為腎之部,以合於左手尺中,腎與膀胱之分,應於寒水為終之氣,至於相火,為三之氣,應於右手命門,三焦之分也。


若夫陰陽五行,相生相勝之理,當以合之於色脈而推之也。


是故脈要精微論曰,色合五行,脈合陰陽,十三難曰,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然而治病萬全之功,苟非合於色脈者。


莫之能也。


五藏生成篇云,心之合脈也。


其榮色也。


夫脈之大小滑濇沉浮,可以指別,五色微診可以目察,斷之以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謂夫赤脈之至也。


喘而堅,白脈之至也。


喘而浮,青脈之至也。


長而左右彈,黃脈之至也。


大而虛,黑脈之至也。


上堅而大,此先言五色,次言五脈,欲後之學者。


望而切之。


以相合也。


厥後扁鵲明乎此,述之曰,望而知之謂之神,切脈而知之謂之功,深得內經之理也。


下迨後世有立方者。


自之曰神巧萬全,厥有旨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30:40 | 只看該作者

治病必求於本。


將以施其療疾之法,當以窮其受病之源,蓋疾疢之原,不離於陰陽之二邪也。


窮此而療之。


厥疾弗瘳者鮮矣。


良工知其然,謂夫風熱火之病,所以屬乎陽,邪之所客病,既本於陽,苟不求其本而治之。


則陽邪滋蔓而難制,濕燥寒之病所以屬乎陰,邪之所客病既本於陰,苟不求其本而治之。


則陰邪滋蔓而難圖,誠能窮原療疾,各得其法,萬舉萬全之功可坐而致也。


治病必求於本,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者。


如此夫邪氣之基久而傳化,其變證不勝其眾也。


譬如水之有本,故能游至汪洋浩瀚泒而趍下,以漸大草之有本,故能荐生莖葉實秀而在上以漸蕃,若病之有本,變化無窮,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不可得也。


今夫厥陰為標,風木為本,其風邪傷於人也。


掉搖而眩轉潤動而瘈瘲,卒暴,強直之病生矣。


少陰為標,君火為本,其熱邪傷於人也。


瘡瘍而痛痒,暴注而下迫水液渾混之病生矣。


少陽為標,相火為本,其熱邪傷於人也。


為熱而瞀瘈躁擾而狂越,如喪神守之病主矣。


善為治者。


風淫所勝乎。


以辛涼熱淫所勝平以鹹寒,火淫所勝,平以鹹冷,以其病本於陽,必求其陽而療之。


病之不愈者。


未之有也。


太陽為標,濕土為本,其濕邪傷於人也。


腹滿而身腫,按之而沒指,諸痙強直之病生矣。


陽明為標,燥金為本,其燥邪傷於人也。


氣滯而膹鬱,皮膚以皴揭諸澀枯涸之病生矣。


太陽為標,寒水為本,其寒邪傷於人也。


吐利而腥穢,水液以清冷,諸寒收引之病生矣。


善為治者。


濕淫所勝乎。


以辛熱,以其病本於陰,必求其陰而治之。


病之不愈者。


未之有也。


豈非將以療疾之法,當以窮其受病之源者哉,抑嘗論之。


邪氣為病各有其候,治之之法,各有其要,亦豈止於一端而己,其在皮者。


汗而發之。


其入裏者。


下而奪之。


其在高者因而越之。


謂可吐也。


慓悍者按而收之。


謂按摩也。


藏寒虛奪者。


治以灸焫脈病攣痹者。


治以鍼刺,血實畜結腫熱者。


治以砭石,氣滯痿厥寒熱者。


治以導引,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者。


治以醪醴,血氣凝泣病生於筋脈者。


治以熨藥,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終焉蠲其為病之邪者。


無出於此也。


噫昔,黃帝處於法宮之中,坐於明堂之上,受業於岐伯,傅道於雷公,曰陰陽者。


天地之道也。


綱紀萬物變化,生殺之妙,蓋有不測之神斡旋宰制於其間也。


人或受邪生病,不離於陰陽也。


病既本於此,為工者豈可他求哉,必求於陰陽可也。


至真要大論曰,有求之無者求之。


此求其病機之說,與夫求於本,其理一也。


丹溪心法論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1 14:31: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3-1-29 09:48 編輯

丹溪心法卷一 元 丹溪朱震亨著


中風一


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治痰為先,次養血,行血,或屬虛挾火(一作痰),與濕,又須分氣虛血虛,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瘀(一作少)血在右,屬痰有熱併氣虛,左以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右以二陳湯四君子等湯,加竹瀝薑汁,痰壅盛者,口眼喎斜者。


不能言者。


皆當用吐法,一吐不已再吐,輕者用瓜蒂一錢,或稀涎散,或蝦汁以蝦半斤入醬蔥薑等料物,水煮,先喫蝦,次飲汁,後以鵝翎探引吐,痰用蝦者。


蓋引其風出耳。


重者用藜蘆半錢或三分,加麝香少許,虀汁調吐,若口噤昏迷者。


灌入鼻內吐之。


虛者不可吐,氣虛卒倒者。


用參耆補之。


有痰濃煎參湯加竹瀝薑汁,血虛用四物湯,用薑汁炒,恐泥痰故也。


有痰再加竹瀝薑汁入內,服能食者。


去竹瀝,加荊瀝,肥白人多濕,少用烏頭附子,行經凡用烏附,必用童便煮過,以殺其毒,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後用痰藥,以二陳湯,四君子湯,四物湯加減用之。


瘦人陰虛火熱,用四物湯加牛膝,竹瀝,黃芩,黃柏,有痰者加痰藥,治痰氣實而能食,用荊瀝,氣虛少食用竹瀝,此二味開經絡,行血氣故也。


入四物湯必用薑汁助之。


遺尿屬氣,以參耆補之。


筋枯者。


舉動則痛,是無血不能滋養其筋不治也。


脈訣內言,諸不治證,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髮直,搖頭上竄,面赤如裝,或頭面青黑,汗綴如珠,皆不可治。


案內經已下,皆謂外中風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論劉守真作將息失宜,水不能制火極是,由今言之。


西北二方,亦有真為風所中者。


但極少,爾東南之人,多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


邪之所輳,其氣必虛,風之傷人在肺臟為多,許學士謂氣中者。


亦有此七情所傷,脈微而數,或浮而緊緩而遲必也。


脈遲浮可治,大數而極者死,若果外中者。


則東垣所謂,中血脈,中府,中藏之理,其於四肢不舉,亦有與痿相類者。


當細分之。


局方風痿同治大謬,發揮甚詳,子和用三法如的係邪氣卒中,痰盛實熱者可用,否則不可入方。


肥人中風,口喎,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


貝母,瓜蔞,南星,荊芥,防風,羌活,黃柏,黃芩,黃連,白朮,陳皮,半夏,薄桂,甘草,威靈仙,天花粉。


多食濕麵,加附子竹瀝薑汁,酒一匙行經。


一婦手足左癱,口不能語健啖。


防風,荊芥,羌活,南星,沒藥,乳香,木通,茯苓,厚朴,桔梗,麻黃,甘草,金蝎。


右為末,湯酒調下不效時,春脈伏漸以淡鹽湯,虀汁,每早一碗,吐五日,仍以白朮,陳皮,茯苓,甘草,厚朴,菖蒲,日二帖,後以川芎,山梔,豆豉,瓜蒂,綠豆粉,虀汁鹽湯吐之。


吐甚快不食,後以四君子湯服之。


以當歸,酒芩,紅花,木通,粘子,蒼朮,薑南星,牛膝,茯苓為末,酒糊丸,服十日後,夜間微汗,手足動而能言。


一人癱左。


酒連,酒芩,酒柏,防風,羌活,川芎,當歸(半兩),南星,蒼朮,人參(一兩),麻黃,甘草(三錢),附子(三片)。


右丸如彈子,酒化下。


一人體肥中風,先吐後以藥。


蒼朮,南星,酒芩,酒柏,木通,茯苓,牛膝,紅花,升麻,厚朴,甘草。


附錄,風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數變,行者動也。


風本為熱,熱勝則風動,宜以靜勝其燥,養血是也。


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治其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


中臟宜下之。


此雖合汗下亦不可太過,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亡陽則損其氣,亡陰則損其形,初謂表裏不和,須汗下之。


表裏已和是宜治之在經,其中腑者。


面顯五色有表證,而脈浮,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身之前,身之側,皆曰中府也。


其治多易,中臟者。


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和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或眼合直視,搖頭,口開,手撒,遺溺,痰如拽鋸,鼻鼾,皆曰中臟也。


中臟者多不治也。


六腑不和,留結為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無此乃在經也。


初證既定,當以大藥養之。


當順時令而調陰陽,安臟腑,而和營衛,少有不愈者也。


風中腑者。


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發其表,如兼中臟,則大便多秘澀,宜以三化湯通其滯,初證已定,別無他變,以大藥和治之。


大法中腑者。


多著四肢,中臟者。


多滯九竅,中腑者多兼中臟之證,至於舌強,失音,久服大藥能自愈也。


又因氣中其證,與中風相似,但風中多痰涎,氣中口中無涎,治之之法,調氣為先,經言治風者以理氣,氣順則痰消,徐理其風,庶可收效,又有中風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湊之間者。


只宜溫臥,取小汗為可復也。


凡中風脈多沉伏,大法浮遲者吉,急實者凶,先用麻油調蘇合香丸,或用薑汁,或用白湯調,如口噤抉開灌之。


稍甦則服八味順氣散,若痰盛者。


只以省風導痰湯服之。


若中則昏沉不省人事,口噤急以生半夏末吹入鼻中,或用細辛,皂角為末,吹之噴嚏則甦,無嚏者不治,肥人中者以其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


肺為氣出入之道,肥者氣必急,氣急必肺邪盛,肺金剋木,膽為肝之府,故痰涎壅盛,所以治之必先理氣為急,中後氣未順,痰未除,調理之劑,惟當以藿香正氣散和星香散煎服此藥,非特可治中風之證,治中氣中惡尤宜,尋常止嘔,多痰者亦可用之。


若前症多怒,宜小續命湯加羚羊角,熱而渴者。


湯中去附子加秦艽半錢,恍惚錯語加茯神,遠志各半錢,不得睡加酸棗仁半錢,不能言加竹瀝一蜆殼許,人虛無力者。


去麻黃加人參如其數,若人自甦能言能食,惟身體不遂,急則攣踡,緩則嚲曳,經年不愈以加減地仙丹常服,若飲食坐臥如常,但失音不語,只以小續命去附子加石菖蒲一錢,治風之法,初得之。


即當順氣,及日久即當活血,此萬古不易之理,惟可以四物湯,吞活絡丹,愈者正是此義,若先不順氣化痰,遽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風,天麻,羌活輩,吾未見能治也。


又見風中於膚腠,輒用腦麝治之者。


是引風入骨髓也。


尤為難治,深可戒哉,如口喎斜未正者。


以萆麻去殼爛搗,右喎塗左,左喎塗右,或鱔魚血入麝香少許塗之即止,噴嚏初卒倒僵卜,不知人事,急以皂角末,或不臥散於鼻內吹之。


就提頭頂髮立甦,若有嚏者可治,無嚏者不治,經曰,風從汗泄以可微汗止,如解表,表實無汗者散之劫之。


表虛自汗者溫之解之。


若氣滯者難治,宜吐之(餘症見前),可下者。


此因內有便溺之阻隔,故裏實,若三五日不大便者。


可與機要三化湯,或子和搜風丸,老人只以潤腸丸,理氣者。


氣滯氣鬱,肩膊麻痛之類,此七情也。


宜烏藥順氣,八味順氣之類,理血者。


無表裏之急,血弱舉發不時者。


用大秦艽湯,或羌活愈風湯,兼用化痰丸子,灸可灸風池,百會,曲池,合谷,風巿,絕骨,環跳,肩髃,三里等穴,皆灸之。


以鑿竅疏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9:59:47 | 只看該作者

附方


二陳湯


半夏(泡),陳皮(二兩半),白茯苓(一兩半),甘草(灸七錢半)。


右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七片,烏梅一箇煎。


四君子湯,見脾胃類。


四物湯,見婦人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0:30 | 只看該作者

稀涎散
 

治中風,忽然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涎潮,搐搦。


豬牙皂角(四條去黑皮),白礬(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字,溫水灌下,但吐出涎,便醒,虛人不可大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0:57 | 只看該作者

通頂散


治中風中氣,昏憒不知人事,急用吹鼻即甦。


藜蘆,生甘草,川芎,細辛,人參(各一錢),石膏(五錢)。


右為末吹入鼻中一字,就提頭頂中髮立甦,有嚏者可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1:28 | 只看該作者

八味順氣散


白朮,白茯苓,青皮,白芷,陳皮(去白),台烏,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


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仍以酒化蘇合香丸間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1:51 | 只看該作者

烏藥順氣散


麻黃,陳皮,台烏(各一兩),白僵蠶(炒),川芎,枳殼(炒),甘草(炙),白芷,桔梗(各一兩),乾薑(炮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2:16 | 只看該作者

星香湯


南星(八錢),木香(一錢)。


右分二服,水一鍾,薑十片,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2:40 | 只看該作者

省風湯
 

南星(生八兩),防風(四兩),獨活,附子(生去皮臍),金蝎(炒),甘草(生各二兩)。


右每服四錢,水一鍾半,生薑十片,煎服。


小省風湯,與導痰湯相合煎服,導痰湯兄痰類。


防風,南星(生各四兩),半夏(米洲浸),黃芩,甘草(生各二兩)。


右每服四錢,薑十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3:03 | 只看該作者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人參,黃芩,芍藥,川芎,甘草(炙),杏介(炒去皮尖),防己,桂(各一兩),防風(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右每服五錢,水一盞半,薑五片,棗一枚煎,溫服,取微汗,隨人虛實與所中輕重加減于後,若熱者去附子,入白附子亦可,筋急拘攣,語遲,脈弦加薏苡仁,若筋急加人參,去黃芩,芍藥以避中寒,服後稍輕,再加當歸,煩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藥,竹瀝,如大便三五日不去,胸中不快,加枳殼,大黃,如言語蹇澀,手足顫掉,加菖蒲,竹瀝,若發渴加麥門冬,葛根,瓜蔞根,身體痛加羌活,搐者亦加之。


煩躁多驚,加犀角羚羊角,汗多者。


去麻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0:03:22 | 只看該作者

家寶丹


治一切風疾癱瘓,痿痹不仁,口眼喎僻者,邪入骨髓可服。


川烏,南星,五靈脂(薑汁製另研),草烏(各六兩),白附子,金蝎,沒藥,辰砂(各二兩),羌活,乳香,僵蠶(炒三兩),片腦(五錢),天麻(三兩),麝香(二錢半),地龍(四兩),雄黃,輕粉(各一兩)。


右為末作散調三分,不覺半錢,或蜜丸如彈大,含化,茶酒皆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0:27 , Processed in 0.51562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