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543|回復: 8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婦人規】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8 13:57: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婦人規

 

書名  婦人規


作者  張介賓


朝代  明


年份  公元1368-1644年


分類  婦科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A9%A6%E4%BA%BA%E8%A6%8F/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5000 銀幣 +10 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8 13:59:27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總論類●婦人九證


婦人諸病,本與男子無異,而其有異者,則惟經水、胎、產之屬,故本門亦止列此九證。

曰:經脈類、胎孕類、產育類、產後類、帶濁類、乳病類、子嗣類、 瘕類、前陰類。


凡此九者,乃其最切之病,不得不另詳方論。


此外雜證,但與男子相同者,自有各門論治之法,故不以男女分,而資贅於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8 14:00:5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總論類●論難易


諺云:「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


此謂婦人之病不易治也。


何也?


不知婦人之病,本與男子同;


而婦人之情,則與男子異。


蓋以婦人幽居多郁,常無所伸;


陰性偏拗,每不可解。


加之慈戀愛憎,嫉妒憂恚,罔知義命,每多怨憂。


或有懷不能暢遂,或有病不可告人,或信師巫,或畏藥餌,故染著堅牢,根深蒂固,而治之有不易耳。


此其情之使然也。


然尚有人事之難,如寇宗 引黃帝之論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形氣相得,謂之可治;


色澤以浮,謂之易已;


形氣相失,色夭不澤,謂之難治。」


又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虛實,以為診法。」


故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脈,此治之大則也。


今富貴之家,居奧室之中,處帷幔之內,復有以綿帕蒙其手者,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盡切脈之巧。


使脈有弗合,未免多問,問之覺繁,必謂醫學不精,往往並藥不信,不知問亦非易,其有善問者,正非醫之善者不能也。


望聞問切,欲於四者去其三,吾恐神醫不神矣。


世之通患,若此最多,此婦人之所以不易也。


故凡醫家、病家,皆當以此為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09:43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脈之本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蓋天癸者,言後天之陰氣,陰氣足而月事通,是即所謂月經也。


正以女體屬陰,其氣應月。


月以三旬而一虛,經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經常不變,故謂之月經,又謂之月信。


夫經者常也,一有不調,則失其常度,而諸病見矣。


然經本陰血,何臟無之?


惟臟腑之血,皆歸衝脈,而沖為五臟六腑之血海。


故經言太衝脈盛,則月事以時下,此可見衝脈為月經之本也。


然血氣之化,由於水穀,水穀盛則血氣亦盛,水穀衰則血氣亦衰。


而水穀之海,又在陽明。


考之《痿論》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穀,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


是以男精女血,皆由前陰而降。


此可見衝脈之血,又總由陽明水穀之所化。


而陽明胃氣,又為經脈之本也。


故月經之本,所重在衝脈;


所重在胃氣;


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耳。


其他如七情、六淫、飲食、起居之失宜者,無非皆心脾胃氣之賊。


何者當顧、何者當去?


學人於此,當知所從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11:26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脈諸臟病因


女人以血為主,血旺則經調而子嗣。


身體之盛衰,無不肇端於此。


故治婦人之病,當以經血為先。


而血之所主,在古方書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


故凡傷心、傷脾、傷肝者,均能為經脈之病。


又曰:腎為陰中之陰,腎主閉藏;


肝為陰中之陽,肝主疏泄。


二臟俱有相火,其系上屬於心,故心火一動,則相火翕然從之,多致血不靜而妄行,此固一說。


然相火動而妄行者有之,由火之盛也;


若中氣脫陷及門戶不固而妄行者亦有之,此由脾腎之虛,不得盡言為火也。


再如:氣道逆而不行者有之,由肝之滯也;


若精血敗而不行者亦有之,此由真陰之枯竭。


其證極多,不得誤認為滯也。


是固心、脾、肝、腎四臟之病,而獨於肺臟多不言及,不知血之行與不行,無不由氣。


如《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行、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此言由胃達脾,由脾達肺,而後傳布諸經。


故血脫者當益氣,血滯者當調氣。


氣主於肺,其義可知。


是皆諸經之當辨者如此。


然其微甚本末,則猶有當辨者。


蓋其病之肇端,則或由思慮,或由鬱怒,或以積勞,或以六淫飲食。


多起於心、肺、肝、脾四臟,及其甚也,則四臟相移,必歸脾腎。


蓋陽分日虧,則飲食日減,而脾氣、胃氣竭矣;


陰分日虧,則精血日涸,而衝任腎氣竭矣。


故予曰:陽邪之至,害必歸陰,五臟之傷,窮必及腎。


此源流之必然,即治療之要著。


故凡治經脈之病,或其未甚,則宜解初病,而先其所因。


若其已劇,則必計所歸,而專當顧本。


甚至脾、腎大傷,泉源日涸,由色淡而短少,由短少而斷絕,此其枯竭已甚也。


昧者無知,由云積血而通之、破之,禍不旋踵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12:27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


經血為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凡其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以灌溉一身。


在男子則化而為精,婦人則上為乳汁,下歸血海而為經脈。

 

但使精氣無損,情志調和,飲食得宜,則陽生陰長,而百脈充實,又何不調之有?


苟不知慎,則七情之傷為甚,而勞倦次之。


又或為欲不謹,強弱相陵(當作凌),以致衝任不守者,亦復不少。


此外則外感、內傷,或醫藥誤謬,但傷營氣,無不有以致之。


凡人有衰弱多病,不耐寒暑,不勝勞役,雖先天稟弱者常有之,然以氣血方長,而縱情虧損,或精血未滿,而早為斫喪,致傷生化之源,則終身受害,此未病之先,所當深察而調之者也。

 

若欲調其既病,則惟虛實陰陽四者為要。


丹溪曰:「先期而至者,血熱也;後期而至者,血虛也。」


王子亨曰:「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


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陰陽盛衰所致。


是固不調之大略也。


然先期而至,雖曰有火,若虛而挾火,則所重在虛,當以養營安血為主。


矧亦有無火而先期者,則或補中氣,或固命門,皆不宜過用寒涼也。


後期而至者,本屬血虛,然亦有血熱而燥瘀者,不得不為清補;


有血逆而留滯者,不得不為疏利。


總之,調經之法,但欲得其和平,在詳察其脈證耳。


若形氣、脈氣俱有餘,方可用清、用利。


然虛者極多,實者極少,故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


養腎氣以安血之室。


知斯二者,則盡善矣。


若營氣本虛而不知培養,則未有不日枯而竭者。


不可不察也。

 

凡經行之際,大忌寒涼等藥,飲食亦然。

 

初虞世曰:「經以月至,有常也。其來過與不及,皆謂之病。若榮血虧損,不能滋養百骸,則發落面黃,羸瘦燥熱。燥氣盛則金受邪,金受邪則為咳、為嗽、為肺癰、為肺痿必矣。但助胃壯氣,則榮血生而經自行。若果怒氣逆,經閉不行,當用行氣破血之劑」。

 

《褚氏遺書?精血篇》曰:「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小便澀而為淋;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痛,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去,新血誤行,或潰而入骨,或變而為腫,後雖合而難子,合多則瀝枯。虛人產眾,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產寶方?序論》曰:「婦人以血為基本,苟能謹於調護,則血氣宣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虛弱,不能飲食,營衛不足,月經不行,肌膚黃燥,面無光澤,寒熱腹痛,難於子息,或帶下崩漏,血不流行,則成瘕證。」

 

薛立齋曰:「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故心、脾平和,則百骸五臟皆潤澤,而經候如常。苟或心、脾受傷,則血無所養,亦無所統,而月經不調矣。是故調經者,當理心、脾為主。」


丹溪先生亦曰:「先期而至者,血熱也;後期而至者,血虛也。」


竊謂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燥;


有因脾經鬱火;


有因肝經怒火;


有因血分有熱;


有因勞役動火。


過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虛;


有因肝經血虛;


有因氣虛血弱。


主治之法: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


脾經鬱滯者,歸脾湯;


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湯;


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


勞役動血者,補中益氣湯。


其過期而至者,若脾經血虛,宜人參養營湯;


肝經血少,宜六味地黃丸;


氣虛血弱,宜八珍湯。


蓋血生於脾,故云脾統血。


凡血病當用辛甘之劑,以助其陽氣以生陰血,俱屬不足也。


大凡肝脾血燥,四物湯為主,肝脾血弱,補中益氣湯為主;


肝脾郁結,歸脾湯為主;


肝經怒火,加味逍遙散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14: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2-29 13:21 編輯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薛氏加味逍遙散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肝脾血虛、發熱、小水不利。

 

當歸 芍藥 白朮 茯神 甘草 柴胡(各等分) 丹皮 梔子(各七分)

 

右加薑,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16: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2-29 13:21 編輯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薛氏歸脾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嗜臥,少食,或大便不調,心、脾疼痛,瘧痢郁結;


或因病用藥失宜,克伐傷脾,以致變證者,最宜用之。

 

人參 黃 白朮 茯苓 棗仁(各二錢) 遠志 當歸(各一錢) 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鐘,加圓眼肉七枚,煎七分,食遠(即食後隔一段時間)服。


愚意:此湯之用木香,特因郁結疼痛者設,如無痛郁等證,必須除去木香,以避香燥,豈不於氣虛血動者為尤善乎?


又:遠志味辛氣升而散,凡多汗而躁熱者,亦宜酌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17: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2-29 13:21 編輯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薛氏加味小柴胡湯


(見《古方八陣‧散陣》) 亦名柴胡梔子散。


治乳母肝火發熱,致兒為患,及風熱生痰等證。

 

柴胡(二三錢) 半夏 黃芩(各一二錢) 人參(二三錢) 甘草(五七分) 丹皮(二錢)

 

梔子(二錢)

 

上加薑、棗,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18: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2-29 13:21 編輯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薛氏加味四物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

 

熟地黃 當歸(各三錢) 川芎(一錢) 芍藥(二錢) 山梔(二錢) 柴胡(二錢)丹皮(二錢)

 

水二鐘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25:27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東垣補中益氣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外感不解,體倦食少,寒熱瘧痢,氣虛不能攝血等證。

 

人參 黃 (炒) 白朮(炒) 甘草(炙各錢半)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加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26:09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局方》人參養營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脾、肺俱虛,惡寒發熱,肢體瘦倦,食少作瀉,口乾,心悸,自汗等證。

 

人參 黃 當歸 白朮 炙甘草 桂心 陳皮(各一錢) 熟地 五味 茯苓(各七分) 白芍(錢半) 遠志(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27:36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金匱》六味地黃丸


(見《古方八陣‧補陣》) 


即《金匱》腎氣丸,亦名地黃丸。


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暈,腰腿酸軟,陰虛發熱,自汗盜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困,失血失音,水泛為痰,病為腫脹。


壯水制火之劑也。


熟地黃(八兩蒸搗) 山茱萸 山藥(炒各四兩) 丹皮 澤瀉 白茯苓(各三兩)


上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白湯或淡鹽湯任下。


此方用水煎湯即名六味地黃湯。


六味地黃丸並非《金匱》腎氣丸,而是宋代錢乙以《金匱》腎氣丸為溫補腎陽之劑,而於小兒應滋養腎陰,故於腎氣丸去附桂,創制六味地黃丸以補益腎陰。


景岳以六味地黃丸出自《金匱》,實誤,今正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28:33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局方》八珍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氣血兩虛。


調和陰陽。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熟地黃 當歸(各三錢) 川芎(一錢) 芍藥(二錢)

 

加薑、棗,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29:46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局方》四物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血虛營弱,一切血病當以此為主。

 

熟地黃 當歸(各三錢) 川芎(一錢) 芍藥(二錢) 水二鐘煎服。

 

又曰: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


榮出中焦,衛出上焦。


衛不足,益之必以辛;


榮不足,補之必以甘。


甘辛相合,脾胃健而榮衛生,是以氣血俱旺也。


或因勞心,虛火妄動,月經錯行,宜安心、補血、瀉火。


此東垣先生治法也。


又曰:人之少,有老態,不耐寒暑,不勝勞役,四時迭病,皆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


或精血未滿,而早年斫喪。


故其見證,難以名狀,若左尺脈虛弱或細數,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


右尺脈遲軟或沉細而數欲絕,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


至於兩尺微弱,是陰陽俱虛。


用十補丸。


此皆滋其化源也,不可輕用黃柏、知母之類。


設或六淫外侵而見證,亦因其氣內虛,而外邪湊集耳,尤當用前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30:3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六味丸


(即六味地黃丸。見上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31:15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崔氏八味丸


(見《古方八陣‧補陣》)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下元冷憊,臍腹疼痛等證。


熟地黃(八兩蒸搗) 山茱萸 山藥(炒各四兩) 丹皮 澤瀉 白茯苓(各三兩) 


肉桂 制附子(各一兩) 用法同六味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31:5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經不調●十補丸


(見《古方八陣‧熱陣》) 


治腎臟虛冷,面黑足寒,耳聾膝軟,小便不利等證。

 

附子(炮) 五味(各二兩) 山藥 山茱萸 丹皮 桂心鹿茸(制) 茯苓 


澤瀉(各一兩) 熟地(二兩)

 

《古方八陣‧熱陣》中本方無熟地,今據《證治準繩》補入,合成十味藥,符合十補之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34:10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調經論外備用方●《集驗》加味八珍湯


(見《婦人規古方》)


補血調經。


治婦人思慮過傷,飲食日減,氣血兩虛,月經不調,夜夢交感,或出盜汗,寢成勞損。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生地(各一錢) 炙甘草 川芎 芍藥 軟柴胡 


黃 (各五分) 香附(制) 丹皮(各八分)

 

水鐘半,大棗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9 13:35:44 | 只看該作者

婦人規●上卷●經脈類●調經論外備用方●《集驗》調衛養榮湯


(見《婦人規古方》)退熱調經。


治婦人室女一切月經不調,或先或後,或絕閉不通,憎寒壯熱,口苦無味,咳嗽躁煩,頭眩,漸成勞證者。

 

當歸 生地 麥冬 沙參 陳皮 白朮(各一錢) 牡丹皮 地骨皮(各八分) 


柴胡梢 桔梗(各五分)

 

穀芽(一錢) 甘草(四分)

 

上加蓮子、薑、棗,水煎服。


痰中見血加側柏葉;


煩躁口乾加炒山梔,倍麥門冬;


脅下脹疼加青皮、川芎;


胸膈滿悶加黃連薑炒、枳實,去麥冬、地骨皮;


夜出盜汗加黃連、黃 ,去柴胡、桔梗;


大便秘結加桃仁,倍當歸;


咳嗽不已加栝蔞仁、阿膠;


小水不利加木通、茯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1:48 , Processed in 0.16698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