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上卷●經脈類●治崩淋經漏之法●十全大補湯】 (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崩淋之病,有暴崩者,有久崩者。 暴崩者其來驟,其治亦易。
久崩者其患深,其治亦難。
且凡血因崩去,勢必漸少,少而不止,病則為淋。
此等證候,未有不由憂思鬱怒,先損脾胃,次及衝任而然者。
崩淋既久,真陰日虧,多致寒熱咳嗽,脈見弦數或豁大等證。
此乃元氣虧損,陰虛假熱之脈。
尤當用參、地、歸、朮甘溫之屬,以峻培本源,庶可望生。
但得胃氣未敗,受補可救。
若不能受補,而日事清涼,以苟延目前,則終非吉兆也。
崩淋病,治有五臟之分。
然有可分者,有不可分者。
可分者,如心肺居於膈上,二陽臟也;
肝脾腎居於膈下,三陰臟也。
治陽者宜治其氣,治陰者宜治其精,此可分之謂也。
然五臟相移,精氣相錯,此又其不可分者也。
即如病本於心,君火受傷,必移困於脾土,故治脾即所以治心也。
病本於肺,治節失職,必殘及於腎水,故治腎即所以治肺也。
脾為中州之官,水穀所司,餉道不資,必五路俱病,不究其母,則必非治脾良策。
肝為將軍之官,鬱怒是病,勝則伐脾,敗則自困,不知強弱,則攻補不無倒施。
不獨此也,且五臟五氣,無不相涉,故五臟中皆有神氣,皆有肺氣,皆有胃氣,皆有肝氣,皆有腎氣。
而其中之或此或彼,為利為害,各有互相倚伏之妙。
故必悟臟氣之大本,其強弱何在?
死生之權,其緩急何在?
精氣之大要,其消長何在?
攻補之大法,其先後何在?
斯足稱慧然之明哲。
若謂心以棗仁、遠志;
肺以桔梗、麥冬;
脾以白朮、甘草;
肝以青皮、芍藥;
腎以獨活、玄參之類,是不過膚毛之見,又安知性命之道也!
諸證皆然,不止崩淋者若此。
婦人於四旬外經期將斷之年,多有漸見阻隔,經期不至者。
當此之際,最宜防察。
若果氣血和平,素無他疾,此固漸止而然,無足慮也。
若素多憂郁不調之患,而見此過期阻隔,便有崩決之兆。
若隔之淺者,其崩尚輕,隔之久者,其崩必甚,此因隔而崩者也。
當預服四物、八珍之類以調之。
否則恐其郁久而決,則為患滋大也。
若其既崩之後,則當辨其有火、無火。
有火者因火逼血,宜保陰煎主之;
無火者因隔而決,或其有滯,當去其故而養其新,宜調經飲先以理之,然後各因其宜,可養則養,用小營煎;
可固則固,用固陰煎之類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