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640|回復: 15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問對(1)】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07:1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針灸問對(1)


書名 針灸問對


作者 汪機


朝代 明


分類 針灸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87%9D%E7%81%B8%E5%95%8F%E5%B0%8D_1/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500 銀幣 +10 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2:40 | 只看該作者

刻針灸問對敘


石山居士校集諸方書于朴墅精舍,南澗子過之,出示針灸問對一冊,南澗子受讀。


作而言曰:嘻!


余于斯集,重有感焉。


是可刻也已,夫道仁也。


夫醫仁術也。


術之神者,莫捷于針焫。


蓋人受天地一氣以生,本自流通充溢,閼注羸痼,斯病矣。


是故軒,岐,倉,扁針焫之說興焉。


方其心悟神遇,動會肯綮,遊刃有間,而目牛無全。


夫亦善通天地一氣,非外鑠也。


是故其為書也。


言賾而粹,辭微而則,旨邃而玄,後世學無根要,遂苦其奧,置而不講,徒夸于手法取穴之末。


若今之針焫家者,扣其所以,瞠目無對,無惑乎施之靡效爾,斯集也。


彙為問對,粹以賾章,則以微著,玄以邃通。


俾夫神于昔者,神于今,完天和,溥仁術者,其斯取的無窮焉。


又從而引伸觸長,以仁夫身者仁其心,時其私翳而針焫之,認得為己之中,將周流動盪,無一息之匪仁,聖門求仁功夫,豈待別易塗轍,則夫斯集也,進于技而幾于道矣。


若彼支離色取,曰求仁求仁者,其真為不知痛痒,烏足以語此。


嘻!


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


居士姓汪氏,諱機,字省之,別號石山,夙業儒,醫其餘事,而他方書稱是,已悉有刻云。


嘉靖壬辰年菊月南潤程鐀子礪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2:54 | 只看該作者

針灸問對序


客有過余者,坐間語及針灸,盛稱姑蘇之凌漢章,六合之李千戶者,皆能馳名兩京,延譽數郡,舍此他無聞焉。


余曰:休歙有商于彼者,亦嘗從之游而授其業矣。


因得聞其詳焉。


語凌則曰:熟于穴法,凡所點穴,不必揣按,雖隔衣針亦每中其穴也。


語李則曰:用意精專,凡所用穴,必須折量,以墨點記,方敢始下針也。


余嘗論之,凌則尚乎簡略,李則尚乎謹密,取穴之法,簡略者終不及謹密者之的確也。


但素,難所論針灸,必須察脉以審其病之在經在絡。


又須候氣以察其邪之已至未來,不知二家之術,亦皆本于素,難否乎!


客曰:皆非吾之所知也。


余因有感,乃取靈樞,素難及諸家針灸之書,窮搜博覽,遇有論及針灸者,日逐筆錄,積之盈篋,不忍廢棄,因復序次其說,設為問難以著明之,遂用裝潢成帖,名曰針灸問對。


以便老景之檢閱焉,庶或亦有補于針灸之萬一也。


後之精于此者,尚惟改而正之,幸甚。


嘉靖庚寅冬長至日祁門朴墅汪機省之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3:06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新安祁門朴墅汪機省之編輯同邑門生石墅陳桷惟宜較正 或曰:內經治病,湯液醪醴為甚少,所載服餌之法纔一二,而灸者四五。


其他則明針法無慮十八九,厥後方藥之說肆行,而針灸之法,僅而獲存者。


何也?


曰:內經上古書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


勞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鮮,以戕其內,衣不蘊熱,以傷其外。


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憺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生。


雖有賊風虛邪,莫能深入,不過湊于皮膚,經滯氣鬱而已,以針行滯散鬱,則病隨已,何待于湯液醪醴耶,當今之世,道德已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縱欲以竭其精,多慮以散其真,不知持滿,不解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寒暑不避,故病多從內生,外邪亦易中也。


經曰:針刺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病既屬內,非藉湯液之蕩滌,豈能濟乎?


此和緩已後,方藥盛行,而針灸罕用者,實由世不古若。


人非昔比,病有深淺,治有內外,非針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湯液宜于今,而不宜于古也。


經曰:上古作湯液,為而弗服,中古之時,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針灸治其外,雖形弊血盡而功不立。


此之謂也。


或曰:針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吾已聞命矣。


然今之病,亦有針灸而愈者。


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3:23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


又曰:邪之新客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寫之,其病立已,蓋病之初起,邪之新客,當此之時,元氣未傷,邪氣尚淺,以針除之,甚得其宜,學者察識于此,而于用針治病,亦可以知其大概矣。


故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


與其病之與脉相逆者也。


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或曰:九針之所主,皆外傷歟,抑亦有內傷歟。


經曰:一日鑱針,頭大末銳,令無得深入,主病在皮膚無常者;


二曰員針,筩身員末,主無傷肉分,主病在分肉間者;


三曰鍉針,大其身,員其末,主病在血脉,按脉取氣,令邪出也。


四曰鋒針,筩其身,鋒其末兩三隅,主四時八風,客于經絡為痼病者,令可以泄熱出血而發痼病也。


五曰鈹針,末如劍鋒,主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可以取大膿也。


六曰員利針,令針如氂,且員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主虛邪客于經絡而為暴痹,令可深內以取之也。


七曰毫針,尖如蚊虻喙,長一寸六分,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主邪客經絡,而為寒熱痛痹者也。


八曰長針,鋒利身薄,主深邪遠痹,八風內舍于骨解腰脊骨腠間也。


九曰大針,大如梃尖,微員,主淫邪流溢于節解皮膚之間,以寫機關之水也。


九針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


疾弗能移,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病深針淺,病氣不寫,病小針大,氣寫大甚,病大針小,氣不洩泄,機按。


今之針士,決癰用鋒針鈹針。


其他諸病,無分皮膚肌肉血脉筋骨,皆用毫針,餘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經旨矣。


于此而知九針所主,多係外邪薄湊為病,用針施瀉,深中病情,使今之人而有是病,針亦在所必用。


若夫病邪大甚,元氣已傷,決非針之所能濟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3:36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假如癆瘵陰虛火動,法當滋陰降火,針能滋陰否乎,痿症肺熱葉焦,法當清金補水,針能補水否乎?


經曰: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是也。


知此則病之可針不可針,亦可以類推矣。


奈何世之專針科者,既不識脉,又不察形。


但問何病,便針何穴,以致悞針成痼疾者有矣。


間有獲效,亦偶中耳,因而誇其針之神妙,寧不為識者笑耶!


或曰:針灸當明經絡,可曉以否?


曰:直行者,謂之經,經有十二。


所以行血氣,通陰陽,以榮于身者也。


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


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厥陰,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注手太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4:09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此則榮氣之行也,然衛氣晝但行于陽,而不行于陰,夜但行于陰,而不行于陽,不與榮同道,不與息數同應。


又曰: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氣血,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是故守經隧焉。


{隧,潛道也。


經脉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詳見陽經外絡內。


陰經內絡外條。


旁出者,謂之絡。


{經之橫支,交接別經者。


十二經有十二絡。


{如太陰屬肺,絡大腸。


手陽明屬大腸,絡肺之類。


兼陽蹻絡,陰蹻絡,脾之大絡,為十五絡也。


皆從十二經之所始,轉相灌溉,朝于寸口,人人迎也。


又曰孫絡。


{小絡也,經脉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


又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脉之滲灌諸節者也。


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髀肉筋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4:26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問曰:榮衛之氣,亦有別乎?


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


和調于五藏,洒陳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


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也。


詳見井滎俞經合註或曰:經脉與絡脉異乎?


曰:經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


諸脉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脉也。


諸絡脉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于皮中,其會皆見于外。


故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


雖無結,急取之,以寫其邪而去其血,留之發為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4:40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凡診絡脉,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魚際絡青,胃中寒,魚際絡赤,胃中熱,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


青短者,少氣也。


凡刺寒熱,皆多血絡,必間日一取,大血盡而止,乃調其血實。


或曰:經病絡病,治有異乎?


經曰:邪之客于形也。


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脉。


{絡脉,血脉也,非十五絡之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脉,內連五藏,散于腸胃,陰陽俱感,五藏乃傷。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于五藏之次也。


如此,則治其經焉。


{邪客于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左刺右,右刺左,必中其經,非絡脉也。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于經,流溢于大絡,{即前血絡,外不得出,內不得入故也。


而生奇病也。


{病在血絡謂奇邪}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于經俞。


故曰繆刺。


{絡病,其痛與經脉繆處也,亦宜左刺右,右刺左,雖與巨刺同,此刺絡而彼刺經也。


或曰:十二經脉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脉,治之亦有法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4:59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曰:五藏得六府,相為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病在脉,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


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無病,則繆刺之。


{繆刺者,刺絡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痛在于左,而右脉先病者,巨刺之。


{巨刺者,刺經脉也,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必謹察其九候,針道畢矣。


或曰:經病亦有宜刺者乎?


經曰:肝病,實則兩脅痛引少腹,善怒;


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


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


{非其絡病,故取其經,取厥陰治肝氣,少陽調氣逆。


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脅中氣滿,獨異于常,乃氣逆之診,隨其左右,有則刺之。


心病,實則胸中痛,脅支滿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與腰相引痛。


取其經少陰,太陽,舌本下血,其變病,刺郄中血。


{或嘔變也,郄在掌後,去腕半寸。


脾病,實則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肺病,實則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外,厥陰內血。


{太陽外,厥陰內,則少陰也。


視少陰足脉,左右有血滿異常者,刺之。


腎病,實則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憎風,虛則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


{註云:凡刺之道,虛補實寫,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是謂得道,經絡有血,刺而去之。


是謂守法,猶當揣形定氣,先去血脉,而後乃調 有餘不足也。


或曰:六府病形刺法何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5:10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冬日重感于寒則瀉,當臍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里。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間熱,若脉陷者,此其候也,取之巨虛下廉。


三焦病者,腹脹,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為脹,取之委陽,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脉陷。


及脛踝後足小指外廉皆熱,取之委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5:22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中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介介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脉之陷下者。


灸之,取陽陵泉。


{凡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肉節,則皮膚痛,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補寫反,則病益篤。


或曰:精氣津液血脉,亦有別乎?


經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5:33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脉空虛。


或曰:病有在氣分者,在血分者,不知針家亦分氣與血否?


曰:氣分血分之病,針家亦所當知,病在氣分,游行不定,病在血分,沉著不移,以積塊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無者,是氣分也。


或在兩脅,或在心下,或在臍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漸而長者,是血分也。


以病風言之,或左足移于右足,或右手移于左手,移動不常者,氣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著而不走者,血分也。


凡病莫不皆然,須知在氣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隨其血之所在,應病取之,苟或血病寫氣,氣病寫血,是謂誅伐無過,咎將誰歸。


或曰:三陰三陽,氣血多少之刺,可得聞乎?


曰:經曰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經,多血多氣。


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手少陰心,足少陰腎,手太陰肺,足太陰脾六經,少血多氣。


手厥陰心包絡,足厥陰肝,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四經,多血少氣。


故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厥陰,出血惡氣,刺少陽,太陰,少陰,出氣惡血。


故曰:知藏府血氣之多少,而用補寫是也。


或曰:形氣病氣,何以別之?


經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


急寫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


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陰陽俱有餘也。


急寫其邪,調其虛實。


故曰: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夫形氣者,氣謂口鼻中喘息也。


形謂皮肉筋骨血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5:46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形勝者,為有餘,消瘦者,為不足,其氣者,審口鼻中氣,勞役如故,為氣有餘也。


若喘息氣促氣短,或不足以息者,為不足。


故曰:形氣也,乃人之身形中氣血也。


當補當寫,不在于此,只在病來潮作之時,病氣精神增添者,是病氣有餘,乃邪氣勝也。


急當寫之,病來潮作之時,精神困窮。


語言無力及懶悟者,為病氣不足,乃真氣不足也。


急當補之,若病人形氣不足,病來潮作之時,病氣亦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


禁用針,宜補之以甘藥,不已,臍下氣海穴取之。


或曰:病有藏府陰陽內外高下,何別何治?


願詳言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5:58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以五藏為陰,六府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


故曰:病在陰之陰者,刺陰之滎腧,病在陽之陽者,刺陽之合,病在陽之陰者,刺陰之經,病在陰之陽者,刺脉絡。


又曰: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


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


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


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裏,其形不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6:10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藏乃病,藏傷形乃應,風傷筋脉,筋脉乃應,此形氣外內之相應也。


治此者,病九日,三刺而已,病一月,十刺而已,多少遠近,以此衰之,久痺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


帝曰:內外之病,難易之治何如?


伯高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應者,刺之倍其日。


經曰: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


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


經曰:病在上者,陽也。


病在下者,陰也。


痛者,陰也。


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


深刺之,痒者,陽也。


淺刺之,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後治其陰。


{病在上者,下取之,在下者,上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膕,病生于頭者,頭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6:23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


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足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


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陰。


或曰:經言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


何謂也?


經曰: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


假令心病由中風得之,為虛邪,木在火後,生火為母也。


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土在火前,為子也。


中濕得之,為賊邪,水克火也。


傷寒得之,為微邪,火勝金也,傷暑得之,為正邪,火自病也。


或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針治亦當別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6:35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此正經自病也。


蓋憂思喜怒,飲食動作之過,而致然也。


風喜傷肝,暑喜傷心,飲食勞倦喜傷脾。


{勞倦亦自外至}寒喜傷肺,濕喜傷腎,此五邪所傷也。


蓋邪由外至,所謂外傷也。


凡陰陽藏府,經絡之氣,虛實相等,正也。


偏實偏虛,失其正,則為邪矣。


由偏實也。


故內邪得而生,由偏虛也。


故外邪得而入,機按。


經言凡病皆當辨別邪正內外虛實,然後施針補寫,庶不致悞。


或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寫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何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6:47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虛者補其母,母能令子實也,實者寫其子,子能令母虛也。


假令肝病虛,則補厥陰之合,曲泉,實則寫厥陰之滎,行間,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病。


不中他邪,當自取其經。


如井主心下滿之類,正經自病,所謂憂愁思慮則傷心,強力入水則傷腎之類是也。


不虛不實,是諸藏不相乘。


故云自取其經,{重解卷未}或曰:經言無實實,無虛虛,損不足,益有餘。


何謂也?


經曰:此謂病有虛實也。


假令肝木實,肺金虛,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


所謂實其實,虛其虛,損不足,益有餘也。


或曰:七情所傷之病,何以察識?


亦可以刺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07:16:58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上


經曰:智者之養生也。


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如是則邪僻不生,長生久視。


故心怵惕思慮,則傷神,傷神則恐懼自失,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


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故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心臟脉,脉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藏不安,必審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而謹調之也。


又曰: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肝有邪,其氣留于兩腋,脾有邪,其氣留于兩髀,腎有邪,其氣留于兩膕。


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寶,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


或曰:八正之候何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4:36 , Processed in 0.1249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