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一日百刻】
二十四節氣定時刻也。
立春正月節辰KT,手太陰經也,晝四十三刻,夜五十七刻。
雨水正月中寅KT,手太陰絡,肺也,晝四十五刻,夜四十五刻。
驚蟄二月節甲KT,手陽明經也,晝四十七刻,夜五十三刻。
春分二月中卯KT,手陽明絡,大腸,晝五十刻,夜五十刻。
清明三月節巳KT,足陽明經,晝五十三刻,夜四十七刻。
谷雨三月中辰KT,足陽明絡,胃,晝五十五刻,夜四十五刻。
立夏四月節巽KT,足太陰經,晝五十七刻,夜四十三刻。
小滿四月中巳KT,足太陰絡,脾,晝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
芒種五月節丙KT,手少陰經,晝六十刻,夜四十刻。
夏至五月中午KT,手少陰絡,心,晝六十刻,夜四十刻。
小暑六月節丁KT,手太陽經,晝六十刻,夜四十刻。
大暑六月中未KT,手太陽絡,小腸,晝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
立秋七月節坤,足太陽經,晝五十七刻,夜四十三刻。
處暑七月中申KT,足太陽絡,膀胱,晝五十五刻,夜四十五刻。
白露八月節庚KT,足少陰經,晝五十三刻,夜四十七刻。
秋分八月中酉KT,足少陰絡,腎,晝五十刻,夜五十刻。
寒露九月節辛,手厥陰經,晝四十七刻,夜五十三刻。
霜降九月中戌KT,手厥陰絡,手心主,晝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
立冬十月節乾KT,手少陽經,晝四十三刻,夜五十七刻。
小雪十月中亥,手少陽絡,三焦,晝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
大雪十一月節壬KT,足少陽經,晝四十刻,夜六十刻。
冬至十一月中子,足少陽絡,膽,晝四十刻,夜六十刻。
小寒十二月節癸KT,足厥陰經,晝四十刻,夜六十刻。
大寒十二月中丑KT,足厥陰絡,肝,晝四十九刻,夜五十一刻。
乃晝凡六十刻,而夜四十刻也。
然夏之後,陰乃始生,日反下行,故日晝漸南,遲出早入。
凡九日,晝減一刻,而為約也。
至秋分,日行中道,乃晝夜停,而各得五十刻也。
至於冬至,周而復始。
然日一所行之道路,雖有高下、周圓、大小之異,皆合六度而行,故日高則遠,視之小而行遲也,日下則近,視之大而行之疾也。
又,日高則陽居陽分,故喧而熱也,日下則陽居陰分,故涼而寒也。
然一日陰陽升降之小,故寒熱溫涼異之小也,一歲陰陽升降之大,乃寒熱溫涼異之大也。
又,夏日循天高行,故晝長夜短,是為陰少而陽多,故熱也,冬日循天下行,故晝短夜長,是為陽少而陰多,故寒也。
又,冬至之後陽生,則晝漸長,夏至之後陰生,則夜漸永也。
此乃天理自然升降營運之道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