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50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1:17 | 只看該作者

氣穴論第五十八篇

 

熱俞五十九穴。

 

熱俞,水熱穴論治熱之俞也。

 

論云:頭上五行行五,以越諸陽之熱。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

 

氣街、三裡、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

 

云門、KT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

 

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熱俞五十九穴,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1:37 | 只看該作者

氣穴論第五十八篇

 

水俞五十七穴。

 

水俞,水熱穴論治水之俞也。

 

論云: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水俞五十七穴,此之謂也。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行,音杭。

 

熱俞五十九穴,內有頭上五行行五。

 

於此復言者,頭有前後,從頭上,前行行五,後行亦五行,重舉之,則前後之穴畢備矣。

 

中KT 兩旁各五,凡十穴。

 

KT ,膂同,余篇仿此。

 

熱俞五十九穴,內有五臟俞,旁五乃臟俞兩旁之穴。

 

此中膂兩旁各五,乃五臟之俞穴也。

 

大椎上兩旁各一,凡二穴。

 

大椎,脊骨高起第一椎也。

 

上兩旁,肩項相交,肩中俞也,兩旁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目瞳子,乃目稍瞳子 穴也。

 

浮白穴,在耳骨發際間。

 

瞳子浮白各二穴,凡四穴。

 

兩髀厭分中,二穴。

 

膽,足少陽之脈,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

 

兩髀厭分中,兩腿硯子骨分界之處,環跳穴也,左右二穴。

 

犢鼻二穴。

 

膝蓋下兩旁中央形如牛鼻,左右二穴。

 

耳中多所聞二穴。

 

耳內聽宮,左右二穴。

 

眉本二穴。

 

本,根也。

 

眉根攢竹左右二穴。

 

完骨二穴。

 

耳後發際浮白上即完骨,左右二穴。

 

項中央一穴。

 

項後中央、風府穴也。

 

枕骨二穴。

 

腦後左右玉枕穴,即枕骨也。

 

上關二穴。

 

聽宮之上為上關,一名客主人穴。

 

大迎二穴。

 

頰車之下,頷前一寸二分,為大迎穴。

 

下關二穴。

 

聽宮下,頰車上,即下關穴。

 

天柱二穴。

 

項後風府兩旁,即天柱穴。

 

巨虛上下廉四穴。

 

三裡下三寸為巨虛上廉,上廉復下三寸為巨虛下廉,在脛骨間,左右凡四穴。

 

曲牙二穴。

 

曲牙即頰車,又名牙車,當牙骨盡處,開口陷中。

 

天突一穴。

 

結喉下中央為天突。

 

天府二穴。

 

臂 內為天府。

 

天牖二穴。

 

耳後完骨下為天牖。

 

抉突二穴。

 

膺胸上,缺盆下,為扶突。

 

天窗二穴。

 

天牖下名天容。

 

天容下即天窗,後發際盡處兩旁。

 

肩解二穴。

 

肩上陷中即肩井穴。

 

關元一穴。

 

臍下三寸為關元穴。

 

委陽二穴。

 

腿後廉之中,兩筋之間,為委陽。

 

肩貞二穴。

 

肩臂上兩板骨上側為肩貞。

 

喑門一穴。

 

項後風府下為喑門,即啞門也。

 

齊一穴。

 

齊,臍通。

 

當臍之中,神厥穴也。

 

胸俞十二穴。

 

頷下兩旁,巨骨之下,俞府,或中、神藏、靈墟、神封、步郎,左右凡十二穴。

 

背俞二穴。

 

背俞,七椎兩旁,膈俞穴也。

 

膺俞十二穴。

 

膺中俞府之外,左右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凡十二穴。

 

分肉二穴。

 

臍上水分穴,兩旁滑肉門為分肉。

 

踝上橫二穴。

 

踝上橫紋之解谿穴。

 

陰陽蹺四穴。

 

陰蹺起於足內踝之照海,左右二穴。

 

陽蹺起於足外踝之申脈,左右二穴,凡四穴。

 

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

 

水氣不行,則皮膚脹滿,故水俞在諸分。

 

諸分,周身肌腠之分理也。

 

熱氣有餘,則經脈消爍,故熱俞在氣穴。

 

氣穴,陽氣循行之穴孔也。

 

寒熱,陰陽皆病也。

 

左右,乃陰陽之道路。

 

故寒熱俞在兩骸。

 

兩骸,形身左右也。

 

環跳二穴,當身左右。

 

厭中,即上文髀厭分中,環跳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1:45 | 只看該作者

氣穴論第五十八篇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大禁二十五,乃五臟之井榮俞經合。

 

五五二十五俞之禁也。

 

在天府下五寸,乃天府之下,相去五寸,左右五裡穴也。

 

本俞論云:尺動脈在五裡,五俞之禁者是也。

 

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承上文而總結之,凡三百六十五穴,以應一歲之數,為針之所由行,皆氣穴之所在也。

 

自天突至天府下五寸,共三百六十六穴。

 

一歲三百六十五日而有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則三百六十六數,相吻合也。

 

按頭上五行行五,及天突關元厭中巨虛上下廉,穴有重復,而一歲之數,毫無錯也。

 

此一節言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歲數,皆針之所由行也。

 

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游針之居,愿聞孫絡溪穀,亦有應乎?

 

孫絡溪穀亦應一歲之數,故承上文而復問之。

 

岐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

 

榮衛稽留,衛散營 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

 

疾瀉無怠,以通榮衛,見而瀉之,無問所會。

 

經脈之外,是為絡脈。

 

絡脈之外,是為孫絡。

 

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言周身孫絡與三百六十五穴相會合也。

 

孫絡與穴會合,故亦以應一歲之歲。

 

奇邪者,《繆刺》論云:邪入舍於孫絡,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

 

奇邪,猶奇病也。

 

奇邪在絡,故孫絡以溢奇邪。

 

溢,泛溢,猶外出也。

 

孫絡之所以溢奇邪者,以孫絡合大絡而通榮衛也。

 

如孫絡不通榮衛,則榮衛稽留,稽留則衛散榮溢。

 

衛散則氣外竭,榮溢則血內著,血著則外為發熱,氣竭則內為少氣。

 

如是之證,當疾瀉無怠,以通榮衛。

 

疾瀉者,見其稽留而即瀉之,無問孫絡與氣穴之所會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1:56 | 只看該作者

氣穴論第五十八篇

 

帝曰:善。

 

愿聞溪穀之會也。

 

孫絡會氣穴而通榮衛,帝故善之。

 

溪穀亦會三百六十五穴,故又問之。

 

岐伯曰:肉之大會為穀,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穀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

 

邪溢氣 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肉消骨髓,外破大 ,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 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

 

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

 

大寒留於溪穀也。

 

溪穀三百六十五 會穴,亦應一歲,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

 

會,合也。

 

肉之大合處即為穀,肉之小合處即為溪,會之所在,即分之所在。

 

分之所在,即會之所在。

 

故肉分之間即為溪穀之會。

 

溪穀之會,內外相通。

 

內通經脈,以行榮衛,外通皮毛,以會大氣。

 

大氣、宗氣也,積於胸中,以司呼吸,而合於皮毛者也。

 

如溪穀不通於內外,則邪泛溢,而氣壅滯,血脈熱而肌肉敗。

 

夫邪溢氣壅,則榮衛不行,必將為膿,脈熱肉敗,則內消骨髓,外破大 ,留於節湊,必將為敗。

 

為膿為敗,皆積寒留舍於溪穀,致榮衛血氣不居於溪穀之間,而卷肉縮筋。

 

夫卷肉縮筋則肋肘不得舒伸,從筋至骨,則內為骨痹;

 

從肉至皮,則外為不仁,邪盛正虛,命曰不足。

 

此皆積寒留舍之所致,乃大寒留於溪穀也。

 

周身三百六十五溪穀,與三百六十五氣穴相會,亦以應一歲之數。

 

故寒留溪穀,而內為骨痹,外為不仁。

 

若其小痹淫溢,則循孫絡之脈,往來於身。

 

治之之法,但當微針所及,與見而瀉之,無問所會之法相同,不若大寒之留於溪穀也。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 出。

 

乃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

 

辟,作擗。

 

藏,如字。

 

三百六十五穴,與孫絡溪穀相會。

 

伯明其旨,誠為發蒙解惑,帝尊奉而珍寶之,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而問答之言,即為氣穴論也。

 

岐伯曰:孫絡之脈別徑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 脈,並注於絡,傳注十四絡脈,非獨十二絡脈也。

 

四,舊本訛二;

 

二,舊本訛四,今改。

 

此言孫絡之脈,與經脈相別,與大絡相通。

 

所謂奇邪之脈,則繆刺之,以補孫絡未盡之義。

 

繆刺論云: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

 

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

 

又云: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夫孫絡受邪,不得入於經,故曰:孫絡之脈別經者,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

 

故曰: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

 

流注於大絡,而生奇病。

 

故曰:並注於絡。

 

絡,大絡也。

 

靈樞經脈論,有手太陰少陰心主太陽陽明少陽之別,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之別,並任脈之別,督脈之別,為十四大絡。

 

故曰:傳注十四絡脈,非獨手足三陽三陰之十二絡脈也。

 

又脾之大絡,為十四絡脈之主,經脈論云:皆取脾之大絡脈也。

 

此雖不及脾絡,而脾絡已在其中。

 

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解,音蟹。

 

解,散也。

 

瀉,行也。

 

十四絡脈,外合孫絡,則有三百六十五會,內合五臟,則有左右五俞之十脈,故曰: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所以承十四絡脈,而申明內通五臟之俞脈,以補上文孫絡之未盡者又如此,此一節言孫絡溪穀,亦三百六十五會,以應一歲之數,通榮衛而會大氣,合大絡而行臟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2:05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伯承上編《氣穴論》,而復言氣府也。

 

手足三陽之脈,六腑主之。

 

故脈氣所發之穴,即為氣府。

 

手足三陽,合督任衝脈,凡三百六十五穴,亦應一歲之數,所以承氣穴而補其未盡之義。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六穴。

 

六,舊本訛八,今改。

 

足太陽脈氣所發之穴,計七十六穴。

 

足太陽膀胱水府也,脈氣所發者,從足太陽經脈之氣,而發於穴也。

 

兩眉頭各一,入發至頂,三寸半,旁五,相去三寸,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頂,舊本訛項,今改。

 

行,音杭。

 

頂,前頂穴也。

 

兩眉頭各一,攢竹穴也。

 

自攢竹入發際,至前頂,其中有神庭、上星、囟會,故長三寸半。

 

前頂有中行,次兩行,外兩行,故旁五。

 

言自中及旁,有五行也。

 

五行之內,左右相去三寸。

 

申明旁五者,其太陽之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一行五穴,五五則二十五穴也。

 

二十五者,中行有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五穴。

 

次兩行有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左右十穴。

 

又次兩行,有正營、承靈、腦空、竅陰、完骨,左右十穴。

 

共二十五穴、合兩攢竹、神庭、上星、囟會五穴,凡三十穴。

 

項中大筋兩旁各一。

 

風池二穴。

 

風府兩旁各一。

 

天柱二穴,以明上文外兩旁,在項中大筋兩旁名為風池者各一。

 

內兩旁,在風府穴兩旁,名為天柱者各一穴。

 

俠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

 

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

 

自風府兩旁,俠脊以下,從大椎至尻尾,計二十一節。

 

二十一節之中,凡十五節間各一:謂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內俞、白環俞,左右各一,凡三十穴。

 

十五節間,內有肺心肝脾腎五臟之俞,左右各五。

 

膽胃三焦大腸小腸膀胱之俞,左右各六。

 

臟俞各五、腑俞各六,總在十五間,而十五間,復在二十一節內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2:25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委中以下至足小趾旁各六俞。

 

委中,腿灣委中穴也。

 

至足小趾旁有昆侖、京骨、束骨、通谷、至陰,合委中,左右各六俞,凡十二穴。

 

此足太陽脈氣所發,共七十六穴。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絡腦下項,俠脊抵腰,循髀 ,至足小趾外側,故脈氣所發如此。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

 

足少陽為膽府,脈氣所發之穴,計六十二穴。

 

兩角上各二。

 

角,頭角也。

 

從耳之曲鬢至天沖兩角上左右各二,凡四穴。

 

直目上發際內各五。

 

直,中正也。

 

直目上發際內,從目中正間,上於發際之內。

 

有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左右各五,凡十穴。

 

耳前角上各一。

 

頷厭二穴。

 

耳前角下各一。

 

懸厘二穴。

 

銳發下各一。

 

銳發,即鬢發。

 

下各一,和 二穴也。

 

客主人各一。

 

一名上關,在耳前之上。

 

耳後陷中各一。

 

翳風二穴。

 

下關各一。

 

在耳前之下,故名下關。

 

耳下牙車之後各一。

 

車,音叉。

 

耳下頰車之後,天容二穴。

 

缺盆各一。

 

項側兩開鎖骨,缺陷如盆,左右二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2:38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腋下三寸,脅下至 ,八間各一。

 

腋下三寸,淵液穴也。

 

腋下為脅,脅下為 ,脅下至 ,有輒筋、大包、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 ,八穴之間,左右各一行,計十六穴,合左右淵液,凡十八穴。

 

髀樞中旁各一。

 

髀樞,即髀厭,環跳穴也,在居 穴下,髀樞中旁,即髀厭分中之義,兩旁各一,凡二穴。

 

膝以下至足小趾次指,各六俞。

 

陽陵泉、陽輔、 墟、臨泣、俠谿、竅陰,左右各六俞,凡十二穴。

 

此足少陽脈氣所發,共六十二穴。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入耳前後,從腋下脅,行身之側,下膝至足,故脈氣所發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2:49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

 

足陽明為胃腑脈氣所發之穴,計六十八穴。

 

額顱發際旁各三。

 

從額顱入發際,有本神、頭維、懸顱,兩旁各三,凡六穴。

 

面鼽骨空各一。

 

空,孔同,余仿此。

 

面鼽骨空,四白穴也,面上鼻氣旁通之處,故曰面鼽。

 

穴居骨內,故曰骨空。

 

左右凡二穴。

 

大迎之骨空各一。

 

大迎在頰車下,承漿旁,穴在骨間,故曰大迎之骨空,左右凡二穴。

 

人迎各一。

 

在結喉兩旁動脈間。

 

缺盆外骨空各一。

 

缺盆,在頷下兩旁陷中。

 

缺盆外骨空,肩缺盆之天 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2:57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膺中骨間各一。

 

膺,膺窗也。

 

中,乳中也。

 

膺中骨間,謂膺窗乳中,胸骨之間,即上文十五間八間之義。

 

膺窗之上,有屋翳、庫房、氣戶。

 

乳中之下,有乳根,其穴俱在胸骨間,左右各一行,凡十二穴。

 

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脘,各五。

 

俠,並也。

 

俠鳩尾之外,並鳩尾之外兩旁也,當乳下三寸,外旁不容之穴,與鳩尾相並,當在乳下、則相去三寸也。

 

俠胃脘,謂不容之下,即有承滿、梁門、關門、太乙、與胃上脘中脘下脘相並也。

 

合鳩尾外旁,胃脘外旁、左右各五,凡十穴。

 

俠臍廣二寸各三。

 

齊,臍通,下同。

 

二寸,舊本訛三寸今改。

 

俠臍,與臍相並也。

 

廣,開廣也。

 

俠臍廣二寸,天樞穴也。

 

各三,乃天樞,外陵、大巨,左右各三,凡六穴。

 

下齊三寸,俠之各三。

 

三寸,舊本訛二寸,今改。

 

下臍三寸,關元穴也。

 

下臍三寸俠之,乃外兩旁之水道、歸來、氣衝,左右各三,凡六穴。

 

氣街動脈各一。

 

《骨空論》云:衝脈者,起於氣街。

 

《衛氣》論云: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此氣街動脈,乃腹氣之街,左右盲俞二穴。

 

伏兔上各一。

 

伏兔上,髀關穴也,左右各一。

 

三裡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膝犢鼻下外廉,相去三指,是為三裡,膝三裡以下,至足中指,其中有三裡、上廉、下廉、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左右各八俞,凡十六穴。

 

六腑皆六俞,獨足陽明有八俞,蓋大腸屬上廉,小腸屬下廉,其大小腸分屬所在穴孔,為陽明之所主也。

 

本俞論云:大腸屬上,小腸屬下,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者此也。

 

此足陽陰脈氣所發,共六十八穴。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循發際至額顱,從大迎下人迎,入膺胸,行身之前,下腹,從脛抵足厲兌,故脈氣所發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3:07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

 

手太陽為小腸腑,脈氣所發之穴,計三十六穴。

 

目內 各一。

 

兩睛明穴。

 

目外各一。

 

目外,謂目外 ,兩瞳子 穴。

 

鼽骨下各一。

 

即上文面鼽骨空之下,兩巨 穴。

 

耳郭上各一。

 

郭,匡郭也。

 

耳郭上兩角孫穴。

 

耳中各一。

 

耳中珠子,兩聽宮穴。

 

巨骨穴各一。

 

肩上又骨尖端罅間,兩巨骨穴。

 

曲掖上骨穴各一。

 

肩端尖骨,從後下陷,是為曲掖,曲掖上骨,兩 俞穴,舉臂取之。

 

柱骨上陷者各一。

 

柱骨,項骨也。

 

柱骨上陷者,兩肩井穴也。

 

上天窗四寸各一。

 

天窗、項側,發際盡處也。

 

上天窗四寸,浮白穴也。

 

天窗浮白,左右各一,凡四穴。

 

肩解各一。

 

肩外解分之處,兩秉風穴。

 

肩解下三寸各一。

 

肩解下三寸,兩天宗穴,相去秉風三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3:16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指本,指頭也。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謂肘骨之下,從側而下,至小指之頭有少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左右各六俞,凡十二穴。

 

此手太陽脈氣所發,共三十六穴。

 

手太陽之脈,起於手小指之端,從肘至臂,繞肩循頷,上頰入耳中,至目內 ,故脈氣所發如此。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

 

手陽明為大腸腑,脈氣所發之穴,計二十二穴。

 

鼻空外廉,項上各二。

 

鼻孔外廉,迎香穴也。

 

項上,扶突穴也。

 

左右各二,凡四穴。

 

大迎骨空各一。

 

頰車之下,承漿之旁,兩大迎穴。

 

骨空,解見前。

 

柱骨之會各一。

 

柱骨,項骨也。

 

柱骨之會,謂項肩相會之處,兩天鼎穴。

 

 骨之會各一。

 

,音魚,余篇同。

 

 骨,兩肩 穴之骨。

 

 骨之會,謂肩 ,乃肩臂相會之處。

 

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從肘以下,至六指次指頭。

 

有曲池、陽谿、合骨、三間、二間、商陽、左右各六俞,凡十二穴。

 

此手陽明脈氣所發,共二十二穴。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從肘上臂,至肩出於柱骨,上頸貫頰,挾鼻孔,故脈氣所發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3:25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

 

手少陽為三焦府,脈氣所發之穴,計三十二穴。

 

鼽骨下各一。

 

鼽骨下,兩巨 穴也,見手太陽脈氣內。

 

眉後各一。

 

眉後陷中,兩絲竹空穴。

 

角上各一。

 

頭角之上,兩天沖穴也。

 

足少陽脈氣云:兩角上各二。

 

此則云各一。

 

下完骨後各一。

 

下完骨後,謂完骨之下。

 

完骨之後,兩天牖穴。

 

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

 

足太陽之脈下項,行身之背,今在足太陽項中之前,乃人迎之下,氣舍二穴。

 

俠扶突各一。

 

承上文氣舍而言,故曰俠扶突,謂氣舍扶突穴相並也。

 

肩貞各一。

 

肩臂板骨縫中,即兩肩貞穴。

 

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

 

肩貞下三寸,消濼穴也。

 

分間,即肩貞分肉之間,天宗 會穴也。

 

消濼,天宗, 會,左右各一,凡六穴。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肘骨以下,至手小指次指頭,有天井、支溝、陽池、中渚、液門、關衝,左右各六俞,凡十二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3:34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此手少陽脈氣所發,共三十二穴。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循肘上臂,交肩出缺盆,至耳上角,俠頰抵 ,故脈氣所發如此。

 

此一節言手足三陽之脈,是為六腑,其脈氣所過之穴,即為氣府也。

 

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

 

督脈循身之背,從下而上、氣府之統於形身者,更有督脈,其脈氣所發者,計二十八穴。

 

項中央二。

 

風府啞門二穴。

 

發際後中八。

 

發際之後,從中至頂,下額,則有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廷八穴。

 

面中三。

 

面之中央,從鼻至唇,有素 、水溝、兌端三穴。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

 

至 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從大椎以下,至尻尾之長強,計十三穴。

 

及長強兩旁之會陽,共十五穴。

 

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台、至陽、筋縮、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俞、長強,左右會陽,凡十五穴。

 

自大椎至骨下,凡二十一節,此督脈督於後,而為脊椎之法,所以補氣府未盡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3:45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

 

任脈行身之前,氣府之統於形身者,更有任脈,其脈氣所發者,亦二十八穴。

 

喉中央二。

 

廉泉,在喉中央之上。

 

天突,在喉中央之下。

 

凡二穴。

 

膺中骨陷中各一。

 

膺中,胸之中行也。

 

骨陷中有璇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廷各一,凡六穴。

 

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腹脈法也。

 

鳩尾下三寸,自鳩尾之下,有巨闕、上脘、中脘三穴,當三寸也。

 

胃脘五寸、自上脘至臍中、有中脘、建裡、下脘、水分、臍中五穴,當五寸也。

 

胃脘以下,指臍中也,自胃脘以下之臍中。

 

由中極至兩旁橫骨,有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極。

 

五穴五寸。

 

中極至橫骨,約寸半余,當六寸半一分也。

 

自鳩尾至兩橫骨,凡十五穴。

 

此任脈任於前,而為中行腹脈之法。

 

亦所以補氣府未盡之義。

 

下陰,別一。

 

下陰,下於陰前,會陰穴也。

 

別一,上文橫骨,不通會陰,別從曲骨至會陰之一穴。

 

目下各一。

 

兩承泣穴。

 

下唇一。

 

承漿一穴。

 

齦交一。

 

齒縫任脈之交,故曰齦交。

 

以上任脈所發,凡二十八穴。

 

衝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

 

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氣府之統於形身者,更有衝脈,其脈氣所發者,計二十二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3:53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俠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俠臍下旁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

 

寸一,一寸也,五分,猶半寸也,並鳩尾外兩旁,各開半寸。

 

至臍兩旁,有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盲俞、其穴相去之寸,約一寸也。

 

盲俞之穴,正在臍旁,並臍下兩旁,各開五分,下至橫骨,有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其穴相去之寸、亦一寸也。

 

並鳩尾兩旁,下至橫骨左右、凡二十二穴。

 

此衝脈與任脈相並,為中二行之腹脈法也。

 

足少陰舌下,厥陰毛中,急脈各一。

 

此舉足少陰厥陰之脈,以明足少陰合任脈,足厥陰合督脈,而任督相交也。

 

足少陰舌下,廉泉穴也。

 

厥陰毛中,曲骨穴也。

 

足少陰合任脈而交於督脈,從廉泉入齦交,交督脈。

 

足厥陰合督脈而交於任脈。

 

從長強至曲骨,交任脈。

 

上下相交、脈氣往來,不容稍緩,故曰急脈。

 

舌下廉泉,毛中曲骨各一,凡二穴。

 

手少陰各一,陰陽蹺各一。

 

此舉手之少陰,足之蹺脈,以明手足陰陽之脈,皆為氣府,而手脈之穴出於手,足脈之穴起於足也。

 

手少陰,心脈也。

 

心脈起於心中,循手小指少衝出其端,左右少衝各一。

 

凡二穴。

 

陰蹺起於足內踝之照海、陽蹺起於足外踝之申脈,照海申脈左右各一,凡四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4:02 | 只看該作者

氣府篇第五十九篇

 

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此舉手足魚際之脈,以明手魚際,屬手太陰,足魚際屬足太陰。

 

而三百六十五穴之脈,皆主於手足之太陰也。

 

手大指後、白肉隆起如魚腹,為魚際穴。

 

手足諸魚際,謂足大趾後,亦有白肉隆起,皆可謂之魚際。

 

手足魚際,凡四穴。

 

手之脈氣,手太陰魚際主之。

 

足之脈氣,足太陰魚際主之。

 

故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以明手足三陽三陰,周身脈氣,而為手足太陰之所主也。

 

此一節,舉督脈任脈波脈,及手足陰陽之脈,合三百六十五穴,而統於形身之氣府也。

 

按本篇脈氣所發之穴,手足三陽計二百九十六穴,督脈至魚際計九十穴,共三百八十六穴,除督脈發際後至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廷八穴,重於太陽,足少陽直目上發際內各五,其正營、承靈、腦空左右六穴,亦重於太陽,又手足陽明重大迎、骨空二穴,手少陽手太陽重鼽骨下巨 二穴,衝脈任脈重橫骨二穴。

 

足少陰舌下與喉中央,重廉泉一穴,除所重二十一穴,乃三百六十五穴,亦以應一歲之數。

 

上編合重復之穴,成三百六十六穴,此篇除重復之穴,成三百六十五穴,所以承上編而補其未盡之義者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4:09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第六十篇

 

空,作孔,篇內俱同。

 

骨空,周身骨節之穴孔也。

 

少陰屬腎主骨,與太陽為表裡。

 

太陽主皮膚,少陰主骨髓。

 

任衝督脈皆起於少陰,合於太陽。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衝脈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

 

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凡此皆起於少陰也。

 

任沖之血,澹滲皮膚。

 

督脈之經,行於脊背,凡此皆合於太陽也。

 

故上節論風傷太陽,及於任衝督脈也。

 

少陰主骨,骨屬屈伸不利,則機關廢弛。

 

機關廢弛,則水氣不行,故次節論膝痛不和,及於水俞五十七穴也。

 

少陰屬腎,精髓滲灌骨空,榮於經脈,精髓不榮於骨空,則水毒乘於經脈,故末節論髓空,而及於鼠 之寒熱,並為灸刺之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4:22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第六十篇

 

黃帝問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針治之奈何?

 

六淫之邪,風居其首,故風者百病之始,始傷太陽,勿令傳變,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 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惡,去聲。

 

風從外入,傷太陽通體之皮膚,故令人振寒。

 

從皮膚而入於肌腠,故汗出。

 

隨太陽經脈上行,故頭痛。

 

周身肌表不和,故身重。

 

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故惡寒。

 

太陽之脈,從頭下項,故治在風府。

 

治在風府,所以調其陰陽。

 

經脈不足,則用灸法以補之;

 

經脈有餘,則用刺法以瀉之。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

 

所謂有餘則瀉者,如大風傷其經脈,致頸項痛,即當刺風府以瀉之。

 

申明風府在項之上椎,蓋項上高起第一椎為大椎,項上平坦第一椎為上椎。

 

大椎至尾 共二十一節,大椎之上另有二節也。

 

大風汗出,灸 , 在背下,俠脊旁三寸所,厭之,令病 者呼 , 應手。

 

厭,作壓。

 

所謂不足則補者,如大風入於肌腠,則汗出,汗出表虛,故當灸 。

 

申明 在背下,俠脊兩旁,共開三寸所,以手壓之,令病者呼 ,而 之脈則應於手者是也。

 

從風憎風,刺眉頭。

 

從,迎也,憎,惡也。

 

迎風惡風,乃面額經脈不和,當刺眉頭以瀉之。

 

失枕,在肩上橫骨間,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

 

折,音舌,下同。

 

榆,作搖。

 

齊,平也。

 

夜臥失枕,患在肩上橫骨間。

 

伸舒不能,故如折也。

 

折則臂不能舉,當使搖臂平肘以和之。

 

搖臂平肘,則背中有窩,當正灸脊中,毋他求也。

 

 絡季脅,引少腹而痛脹,刺 。

 

肋稍曰 。

 

 絡,肋稍之絡也。

 

季脅,脅之盡處也。

 

 絡季脅,經脈不和,樞轉不利,致引少腹而痛脹。

 

少腹者,太陽膀胱之部也,故當刺太陽之 ,通其經脈焉。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 ,與痛上,八 在腰尻分間。

 

太陽經脈,挾背抵腰,主筋所生病,腰痛。

 

不可以轉搖,腰脊皆病也。

 

急引陰卵,筋病也。

 

八 ,上、次 、中 、下 ,左右凡八 也。

 

與痛上,及與腰之痛上,皆當刺也。

 

申明八 在腰尻兩分肉間。

 

鼠 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榮、取膝上外者, 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解,骨解也。

 

榮,榮俞也。

 

拜,揖也。

 

鼠 寒熱,乃腎臟水毒,循脈而上。

 

頸項如 ,是為鼠 。

 

身發寒熱,是為鼠 寒熱。

 

太陽膀胱寒水,為腎之腑,故還刺寒府。

 

寒府,太陽經脈也,申明寒府,在附膝外解榮,附膝外,膝外側也。

 

解,骨解,膝外側之骨縫也。

 

榮,榮俞,足小趾本節之通谷穴也。

 

如刺骨解之穴。

 

取膝上外側者,使之揖,揖則膝挺骨豎,而骨解可取矣。

 

如刺榮俞之穴,取足心者,使之脆,跪則足心宛宛,而榮俞通谷可取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4:32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第六十篇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任衝督脈,皆起於少陰,合於太陽。

 

中極之下,乃少陰屬腎絡膀胱之處。

 

故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從中極而上,則過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更上頤循面。

 

入於目,循面入目,則合太陽矣。

 

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

 

齊,臍通,下同。

 

氣街,乃腹氣之街,臍左右動脈之處。

 

故衝脈者,起於氣街。

 

衝脈任脈皆起於少陰。

 

故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散於皮膚,則合太陽矣。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強,去聲。

 

此論任脈波脈之病,而並及於督脈也。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上毛際,循腹裡。

 

故任脈為病,男子則內結七疝。

 

七疝,狐疝、頹疝、及五臟之疝也。

 

女子則帶下瘕聚。

 

帶下,濕濁下淫也。

 

瘕聚、血液內瘀也。

 

衝脈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病則不能上行外散。

 

故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逆氣者,氣不循經。

 

裡急者,氣不輸布。

 

任脈波脈,行身之前,督脈行身之背,故督脈為病,失其循行,則脊強反折。

 

夫胸腹為陰,脊背為陽,逆氣裡急,陰病不能仰也,脊強反折,陽病不能俯也。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

 

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 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

 

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 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背抵腰中,入循膂,絡 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9:14:42 | 只看該作者

骨空論第六十篇

 

溺,鳥去聲,下同。

 

督脈亦起於少陰,故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乃曲骨中央。

 

女子則入系廷孔,申明其孔乃溺孔之端,其絡脈由陰而陽,從下而上。

 

故其絡循陰器,合前後二陰之篡間,復繞篡後,又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相合。

 

夫少陰巨陽中絡,乃少陰上股內之後廉,貫脊屬腎者是也。

 

督脈由少陰而上,合於太陽。

 

故與太陽之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者,相合而偕行也。

 

女子入系廷孔之溺孔,其男子則循莖下至篡,與女子之廷孔溺孔相等,所以申明任衝督三脈,皆起於少陰而合於太陽也。

 

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 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 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

 

此復申明任脈之為病也。

 

其少腹直上者,即任脈上毛際,循腹裡直上也。

 

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即任脈循腹裡,上至咽喉也。

 

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即任脈上頤循面入目也。

 

任脈從少腹,上貫心,故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

 

上文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故男子不得前後為沖疝。

 

謂不但疝病於內,而且不得前後。

 

不但疝結於內,而且上衝也。

 

其女子不孕,謂女子帶淫於下,瘕聚於內,不能孕也。

 

又曰:癃痔遺溺者,申明不得前後,乃癃痔之病,癃與遺溺,不得前矣,痔則不得後矣。

 

任脈上至咽喉,故嗌干,所以復舉任脈,而申明任脈之病者如此。

 

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

 

此復申明督脈之為病也。

 

上文督脈為病,脊強反折,脊骨者,督脈之所循。

 

故督脈生病,即治督脈,治督脈,治其脊骨也,故曰治在骨上。

 

若病甚者,在臍下營。

 

臍下營乃少腹以下骨中央,督脈所起之部也。

 

所以復舉督脈生病而為治法者如此。

 

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

 

在缺盆中者,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此復申明衝脈之為病也,上文衝脈為病,逆氣裡急,故此言其上氣有音者,不能從胸而上,故當治其喉中央。

 

喉中央者,缺盆之中,故曰在缺盆中者,此逆氣裡急,不能從胸而上出於喉也。

 

治其漸者,使從喉上面,故曰漸者,上俠頤也。

 

靈樞五音五味篇云: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其浮而外者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是衝脈不但至胸中而散,亦上頤循面,故復舉衝脈之病以明之。

 

此一節,言太陽寒府之氣,合於少陰,任衝督三脈,皆起於少陰而合於太陽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蹇,難也。

 

蹇膝,膝難進也。

 

膝蹇故伸不能屈。

 

楗,猶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6:35 , Processed in 0.18750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