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形色外診簡摩】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5:16 | 只看該作者

百病頭身手足寒熱順逆死生篇

 

寒氣暴上,(因寒而氣上暴喘也。)

 

脈滿而實,何如。

 

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其形盡滿,(身面俱腫。)

 

何如?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

 

如是者,從則生,逆則死。

 

所謂從者,手足溫也。

 

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上喘滿 腫。)

 

腸 便血,何如?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脈懸絕(此專指懸絕小也,不言小者,對下文滑大而可知也。)

 

則死,滑大則生。

 

腸 下白沫,何如?曰:脈沉則生,浮則死。

 

腸 ,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脈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臟期之。

 

泄及便膿血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俱有餘則無汗而寒。

 

(此發明滑澀寒熱之義也。)

 

腎脈小搏沉為腸 下血,血溫身熱者死。

 

(《素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5:27 | 只看該作者

百病頭身手足寒熱順逆死生篇

 

下利,脈大者,為未止。

 

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

 

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脈還,手足溫者生,不者死。

 

下利,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

 

逆冷者死。

 

(身熱有不死者,其熱在初起為外感,在日久為胃中濕熱,非陰虛血竭孤陽飛越之躁熱。

 

上腸 下利。

 

仲景。)

 

脈至如搏,血衄,身熱者死。

 

脈來懸鉤浮,為常脈。

 

(《素問》。)

 

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一作身。)

 

熱,不得臥者死。

 

(此虛勞敗候,自古無治法矣。

 

上衄血吐血。

 

仲景。)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

 

緩則生,急則死。

 

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上乳子病風熱。

 

與常人不同者,乳子則陰血必虛,而陽氣亦大耗也。)

 

陰在內,陽之守也。

 

陽在外,陰之使也。

 

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 ,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陰勝則生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上虛勞之偏陽偏陰者。

 

俱以腹滿為死者,上損下損,過脾皆不治也。

 

《素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5:35 | 只看該作者

百病頭身手足寒熱順逆死生篇

 

內傷(傷於七情,陰血虛耗。)

 

及勞役飲食飢飽不節者,病則手心熱,手背不熱。

 

(掌中熱而 為心病。)

 

外傷風寒者,病則手背熱盛,過於手心也。

 

(上東垣《內外傷辨》手。)

 

凡病初起,手足俱冷,為陰寒。

 

手足常畏冷,為陽虛。

 

若足冷手不冷,身體發熱,頭或痛或不痛者,有夾陰,有內傷陽虛,亦有濕溫病。

 

足冷手溫,多汗妄言,此痰氣結於中焦,陽氣不得下通也。

 

若手冷而足熱如火者,此陰衰於下,陽衰於上,三焦痞隔之象也。

 

亦有因脾胃濕熱鬱盛,而肺虛濁氣下流者,當有軟弱之候。

 

若加感寒濕,當見赤腫,即香港腳是也。

 

(石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5:44 | 只看該作者

形氣有餘不足篇

 

寒傷形,熱傷氣。

 

氣傷痛,形傷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素問》。)

 

病在陽者命曰風,在陰者命曰痹,陰陽俱病命曰風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

 

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

 

(陰痹者,按之不可得。)

 

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

 

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

 

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裡,其形不久。

 

(《靈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5:52 | 只看該作者

形氣有餘不足篇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

 

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

 

(平人氣勝形者壽。

 

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

 

目眶內陷者死。

 

皮膚著(入聲,枯也。)

 

者死。

 

脫肉,身不去者死。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若夫急虛身中,譬如墮溺,不可為期,其形肉雖不脫,猶死也。

 

(病而氣勝形者,喘息低昂,抬肩撼胸。)

 

形弱氣虛死。

 

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

 

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氣盛身寒,(惡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惡熱。)

 

得之傷暑。

 

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

 

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也。

 

(《素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01 | 只看該作者

形氣有餘不足篇

 

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當瀉之。

 

形氣有餘。

 

病氣不足,急當補之。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

 

不可刺之,刺之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滅絕,壯者不復矣。

 

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陰陽俱有餘也。

 

急瀉其邪,調其虛實。

 

李東垣曰:病來潮作之時,病氣精神增添者,是為病氣有餘,乃邪氣勝也,急瀉之。

 

病來潮作之時,神氣困弱者,為病氣不足,乃真氣不足也,急補之。

 

不問形氣有餘不足,只從病氣上分別補瀉。

 

形謂皮肉筋骨血脈也,氣謂口鼻氣息也。

 

(東垣釋《內經》,出《內外傷辨》。)

 

榮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

 

衛之生病也,氣通,(當是沖痛。)

 

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外。

 

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寒痹有椒薑桂心醇酒熨法。)

 

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衛虛不用,故治偏廢,重用 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09 | 只看該作者

諸病以肥瘦決難治易治篇

 

脈一來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

 

脈二來而久住者,病在肝支中治。

 

脈三來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

 

脈四來而久住者,病在腎間中治。

 

脈五來而久住者,病在肺支中治。

 

五脈病,虛羸人得此者死。

 

所以然者,藥不得而治,針不得而及。

 

盛人可治,氣全故也。

 

(《脈經》。)

 

曹山跗,病肺消癉,加寒熱,不治。

 

所以然者,其人尸奪,尸奪者形弊,形弊者不當關灸 石及飲毒藥也。

 

齊丞相舍人奴傷脾,法當至春死,乃至四月泄血死者,診其人時愈順,愈順者人尚肥也。

 

奴之病得之流汗數出,炙於火而以出,見大風也。

 

(原文,一愈順及一時。

 

又安穀者過期,不安穀者不及期。

 

上倉公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17 | 只看該作者

諸病以肥瘦決難治易治篇

 

《續名醫類案》載:白云集萬 家貧,右臂痿廢。

 

一旦遇人謂之曰:汝少饒今澀,怒盛於肝,火起於臟也。

 

因捫右臂曰:幸尚瘦,可治也。

 

武夷茶,澗水飲之,久自愈。

 

合前諸論案,若不相合者。

 

蓋嘗思之,肢臂痿廢者,正氣不至其處,則喜其瘦,為邪氣亦所不居,充其正氣而可復也。

 

虛損發於五臟,見於周身,則喜其肥,為津液尚未銷盡,扶其正氣而可復也。

 

然肥瘦亦須不失常度,若瘦如枯柴,肥如腐尸,豈可為哉。

 

凡患香港腳諸風,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濃赤白者難愈。

 

黑人耐風濕,赤白不耐風濕也。

 

瘦人肉硬,肥人肉軟,肉軟則受疾至深矣。

 

(《千金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25 | 只看該作者

諸病以肥瘦決難治易治篇

 

此論其人之本肥本瘦也,故與上文因病變肥變瘦者不同,肥人肉淖理疏,邪氣易於深入,而痰多氣滯,又難於出,故難治也。

 

凡癰疽痿痹者,俱當依此例診之。

 

肥人多中風,以形濃氣虛難以周流,氣滯痰生,痰積生火,故暴厥也。

 

瘦人陰虛,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勞嗽。

 

張石頑嘗謂有人年盛體豐,冬時腰痛,不能轉側,怯然少氣,足膝常冷。

 

與腎氣丸不應,反轉寒熱喘滿者,肥人多濕。

 

脈沉者,濕遏氣脈也。

 

腰痛不能轉側者,濕傷經絡也。

 

怯然少氣者,濕干肺胃,氣不舒也。

 

足膝常冷者,陽氣不能四達也。

 

法當散氣行血,以助流動,而反與滋膩養榮,宜其增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34 | 只看該作者

骨槁肉陷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

 

真臟脈見,予之期日。

 

(肺絕。)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

 

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心絕。)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 ,真臟見,十日(原作月,非。)

 

之內死。

 

(脾絕。)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未見,期一歲。

 

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

 

(腎絕。

 

肩髓之肩,疑是骨字之訛。)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肩項上似當有引字。)

 

身熱,破 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

 

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肝絕。)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閉絕,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

 

其脈絕不來,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雖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急有虛邪而身中之,猝令五臟氣閉,如墮溺不可期也。

 

脈法:再動一至,故一息五六至者,十動以上也。

 

林億以為誤文,疏矣。

 

上《素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43 | 只看該作者

骨槁肉陷篇

 

一呼三至,至一呼六至者,(此一動一至之例也。)

 

此至之脈也。

 

一呼一至,至四呼一至者,此損之脈也。

 

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

 

(上下即內外也。

 

吳師朗謂虛損有外感內傷兩大端,即此義。)

 

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

 

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也。

 

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

 

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

 

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

 

反此者,至之為病也。

 

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靈樞》本臟篇敘五臟內傷,均以毛悴色夭為死證,即此義。)

 

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難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6:52 | 只看該作者

診大肉消長捷法篇

 

病患大肉已落,為不可救藥,蓋以周身肌肉,瘦削殆盡也。

 

余每以兩手大指次指後,驗大肉之落與不落,以斷病之生死,百不失一。

 

病患雖骨瘦如柴,驗其大指次指之後,有肉隆起者,病縱重可醫。

 

若他處肌肉尚豐,驗其大指次指之後,無肉隆起,而反見平陷者,病即不治矣。

 

周慎齋三書云:久病形瘦,若長肌肉,須從內 眼下胞長起,以此屬陽明胃,胃主肌肉故也。

 

此言久瘦漸復之機也,不可不知。

 

(趙晴初。)

 

目眶為足陽明所系,極與大肉相關。

 

惟下利,專泄胃氣,其目眶雖陷,而面色神光未改者,不足為慮。

 

若壯年無病,目眶忽陷,久而不復;咳嗽帶紅,而目眶常陷;諸病飲食倍增,身面加肥,而目眶獨陷,皆脾真暗敗之先征。

 

即面色神光未改,且覺難於挽回。

 

補救及時,方藥針對,僅可僥幸百一。

 

若加見山根黯慘,兩角無光,短期速矣。

 

再瘦人與高年,目眶雖陷而無慮者,蓋陷之形有不同也。

 

胞皮寬縱,眶骨不至削如鋒刃者,是乃常見之事。

 

若胞皮吸入骨裡凹成深坑,得不謂之非常之變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01 | 只看該作者

病深而形色毛髮有不變者篇

 

營氣霈然者,病在血脈。

 

(是邪氣激其血脈,光澤浮越於外也。

 

邪氣者,濕熱也。)

 

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是五臟精華全越於外也。

 

前為邪盛,此為真漓。

 

故曰色明不粗沉夭者,為病甚。)

 

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

 

嘗富後貧,名曰失精。

 

五氣流連,病有所並。

 

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

 

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也。

 

(脫營失精,精氣外浮,其內愈竭,而毛髮面色愈美,此為病在心,心華在面,精氣並於心故也。

 

所謂並者,虛而相並也。

 

故凡坐傷於憂愁思慮者,即肌肉消瘦,肢節酸軟,而毛髮面色自美也。

 

凡男女愛慕,功名抑郁者,多有此候。

 

故《脈經》曰,憂恚思慮,心氣內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槨。

 

上《素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10 | 只看該作者

病深而形色毛髮有不變者篇

 

女子豎,病傷脾,在死法中。

 

而視其顏色不變,不以為意,至春果嘔血死。

 

其病得之流汗。

 

流汗者同法,病內重,毛髮面色澤,脈不衰,此關內之病也。

 

(流汗者,自汗也。

 

內關之病,不自知其所痛,心慧然若無苦,若見一病,即不及救。)

 

寒薄吾蟯瘕,腹大,上膚黃粗,循之戚戚(音瑟。)

 

然。

 

飲以芫花一撮,出蟯可數升,病已,三十日如故。

 

病得之於寒濕,寒濕氣菀篤不發,化為蟲矣。

 

所以知然者,切其脈,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髮奉美,(奉即 字,茂也。

 

原注當作秦,非。)

 

是蟲氣也。

 

其色澤者,中臟無邪氣及重病也。

 

(前案病內重而毛髮色澤,此臟無重病而亦然者,何也。

 

讀者宜深思其故。

 

上倉公傳。)

 

面色不變,肌膚日瘦,外如無病,內實虛虧,俗名桃花疰。

 

其證必蒸熱咳嗽,或多汗,或無汗,或多痰,或無痰,或經閉,或泄精,或吐血,或衄血,或善食,或泄瀉。

 

此為陰火煎熬之證,男女婚嫁過時及少寡者多有之。

 

以陰火既乘陽位,消爍陽分之津液,而陰分津液亦隨氣而升,竭力以上供其消爍,故肢體日削,而面色愈加鮮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18 | 只看該作者

病深而形色毛髮有不變者篇

 

按:陰陽津液之說未瑩。

 

面色屬心,心華於面,心神外馳,不能內守,是外有所慕,精神馳騖,故心之精華,全浮於面,與憂菀於內者迥別。

 

倉公前案流汗,汗為心液,亦與心精外越之義符合,後案蟲氣,是正氣未傷,而濕熱內盛,化生蟯蟲,胃中轉多一番生氣,故上蒸頭面而毛髮奉美也。

 

若至蟲能飲血嚙腸,則亦必漸變枯索矣。

 

傳尸疰者,是惡蟲嚙人臟腑,其人沉沉嘿嘿,不知所苦,而無處不苦,經年累月,漸就羸瘦。

 

其證蒸熱,咳嗽不止,腰背酸痛,兩目不明,四肢無力,或面色脫白,或兩頰時紅,常懷忿怒,夜夢奇怪,或與鬼交,最易傳染,甚至滅門。

 

(此面時紅,陽浮無根也,非蟲氣矣。

 

上張石頑《醫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27 | 只看該作者

百病虛實順逆篇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五實死,五虛死。

 

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其時有生者,何也?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

 

(何以得粥入泄止,何以得汗與利,是必有望於醫者。)

 

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

 

(陰不勝其陽,脈流薄疾,並乃狂。

 

三陽積並,發為驚狂。

 

邪入於陽,重陽則狂,諸文皆指陽氣噴激也。)

 

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炅即炯字,熱也。

 

此陽氣內郁也。)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

 

(此陽氣下抑也。)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

 

(此孤陽亢逆,陰津不能上濡也。)

 

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矣。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宜用溫散溫下,不可溫補。)

 

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

 

何者?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

 

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故為實焉。

 

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上虛實。

 

以上《素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36 | 只看該作者

百病虛實順逆篇

 

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所謂氣行血止也。

 

陰津不足以載血,使之滑利,而陽氣之悍者涌來,血遂擁擠而成癰疽。)

 

發為癰疽。

 

陰陽不通,兩熱相搏,(是血愈擁擠,而悍氣亦不得通,故蒸而為膿矣。)

 

乃化為膿。

 

膿成,十死一生。

 

其白眼青,黑眼小,一逆也。

 

納藥而嘔,二逆也。

 

腹痛渴甚,三逆也。

 

肩項中不便,四逆也。

 

音嘶色脫,五逆也。

 

除此五者,為順也。

 

(今瘍科有五善七惡之說,義即本此。

 

上癰疽順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46 | 只看該作者

百病虛實順逆篇

 

熱病脈靜,汗已出,脈躁盛,是一逆也。

 

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

 

著痹不移, 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

 

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 ,血 篤重,是四逆也。

 

(淫,馬注謂好色,非也。

 

凡遺精漏濁下利自盜汗皆是。)

 

寒熱奪形,脈堅搏,是五逆也。

 

腹脹,身熱,脈大,一逆也。

 

腹鳴而滿,四肢清,泄,脈大,二逆也。

 

衄而不止,脈大,三逆也。

 

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四逆也。

 

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五逆也。

 

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一逆也。

 

腹脹,便血,脈大,時絕,二逆也。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三逆也。

 

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四逆也。

 

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五逆也。

 

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

 

(上雜病順逆。)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

 

所謂勿刺者,有死征也。

 

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

 

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

 

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

 

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髓熱者死。

 

九曰熱而痙者死。

 

腰折,螈 ,齒噤 也。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其可刺者急刺之,不汗且泄。

 

(上熱病順逆。

 

以上《靈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7:54 | 只看該作者

諸病以晝夜靜劇辨陰陽氣血篇

 

(出丹溪) 晝則增劇 夜則安靜,是陽病有餘,氣病而血不病也。

 

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餘,血病而氣不病也。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盛於陽分也。

 

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

 

(熱入血室。)

 

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

 

(補陰瀉陽。)

 

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氣自盛於陰分也。

 

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冒於陽中也。

 

夜則惡寒,晝亦惡寒,是重陰無陽也。

 

(補陽瀉陰。)

 

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5-3-6 22:18:01 | 只看該作者

諸病以晝夜靜劇辨陰陽氣血篇

 

按:晝夜靜劇,仍須辯證之寒熱有餘不足。

 

即如晝靜夜劇,其證見陽熱之有餘者,是陽陷入陰也。

 

其證見陰寒之不足者,是陰氣自盛也。

 

其證見虛熱而不甚者,則為陰虛,而非陽盛矣。

 

其證見微寒而不甚者,又為陽虛,而非陰盛矣。

 

余依此例推之。

 

更有寒熱日夜數過,寒已即熱,熱已復寒,無已時者,在初病為風氣太盛,所謂風勝則動也。

 

在汗後為裡邪外爭,在下後為外邪內爭,皆為陰陽不和,而有病進病退之別也。

 

在久病為陰陽敗亂,元氣無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22:29 , Processed in 0.2500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