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瘟疫論】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7:08 | 只看該作者

昏沉

 

時疫昏沉,熱入至深極險證也。

 

蓋熱初蒸及心之經,則心神不安,多夢囈,醒時自清。

 

蒸心之經漸深,則心神漸煩,多言,所言皆日用當行之事,無糊塗語。

 

蒸及心包,則精神間有昏處,多言間有糊塗語,猶清白語居多。

 

迨蒸心包漸深,則心神昏處居多,言多妄見妄聞,甚至疑鬼疑神,非人所見聞者,猶省人語也。

 

至熱直入心臟,則昏沉全不省人事矣。

 

此熱入淺深之次第,見證輕重之辨也。

 

所以多言譫語,熱之浮淺者,梔、芩、知、膏可解;

 

發狂,熱之深結者,硝、黃可解;

 

至昏沉,熱之至深者,非犀角、黃連、羚羊角、牛黃,莫能解也。

 

昏沉雖系熱深,更有夾痰氣,夾胃結,夾血結之分。

 

胸滿、舌白,系夾痰氣,當加川貝、栝蔞、半夏、萊菔子於犀、連諸藥中;

 

舌黃及燥黑,腹滿硬痛者,當加犀、連於三承氣湯中;

 

痛而軟者,蓄血,加桃仁、丹皮、赤芍於犀、連藥中。

 

治昏沉之大法備矣。

 

以上皆實證,更有虛證,亦所當知。

 

屢經汗、下、清利之後,表裡無熱,胸腹無阻,二便自利,而神情由倦而漸昏,由昏而漸沉,乃大虛之危證。

 

大劑生脈散加桂、附、 、朮、苓、芍,急救其陰陽,亦不逮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7:18 | 只看該作者

循衣摸床撮空

 

時疫循衣、摸床、撮空者,熱盛神昏而四肢實也。

 

當察其舌。

 

舌苔白,或無苔,有熱無結也,犀角、黃連、石膏為主;

 

舌有燥苔,或黃黑、燥裂、芒刺,有熱有結也,大黃、芒硝為主。

 

屢經汗、下後,胸脅仍有拒痛者,邪未盡也,仍宜清利。

 

無拒痛者,陰虛而陽亢也,生地、麥冬、棗仁、茯神安神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7:27 | 只看該作者

多睡

 

時疫初起多睡,兼身重者,熱邪阻滯其經脈也,有汗白虎湯,無汗或加麻黃。

 

屢經汗、下後,表裡熱愈甚,二便俱利而身痛、多睡者,陰傷也,四物,六味、生脈三方合用,大劑養陰方效,失治即危。

 

服此數劑,身痛已和,表裡熱退,而仍多睡者,於三方中加生棗仁即愈。

 

若夫平素脾虛多睡,多痰嗜睡者,一受疫證,必更嗜睡,當於時疫藥中,參之以理脾消痰之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7:36 | 只看該作者

身冷

 

諸病身冷皆屬陰證,在時疫多屬熱證,須從氣、色、神、脈、舌苔中辨其端倪。

 

果系時疫,則當分初、中、末以治之,不可紊也。

 

時疫初起,往往有身冷、自利,腹痛、作嘔,全似陰證者。

 

若舌有濃白苔,身有穢氣,心煩、多汗,面色油垢,小便黃、短、數,有一、二證現,便是疫邪直入太陰,先裡後表,非真陰寒證。

 

兼嘔利,藿香正氣散、四苓散;

 

無嘔利,達原飲。

 

服一、二劑後,即發熱矣。

 

時疫傳變發熱之後,譫妄、昏沉,舌燥,腹滿、便秘而身冷者,先表後裡證,三承氣、大柴胡選用;

 

無結證者,白虎湯。

 

時疫末路,屢經汗、下,表裡無邪,胸、腹無滯,二便自和而身冷者,當以脈為主。

 

脈虛細不振者,用藥太過而成脫證也,急宜溫補,少緩即死,生脈散加、朮、苓、芍,平補陰陽;

 

冷甚者加熟附子。

 

時疫身冷一證,最難下手。

 

初起時,若寒熱不辨,且勿妄投湯劑,當少待之,多則一、二日,少則半日,多有自行傳變,即發熱、煩渴者,此時則易於用藥。

 

若已經發熱傳變之後,變為身冷,則自有口燥、舌乾、不得臥諸證在,此時藥不可緩,緩則熱深厥深,雖下後厥回,往往亡陰而死。

 

身冷與惡寒不同,而病機頗同,當與惡寒條參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7:45 | 只看該作者

呃逆

 

時疫呃逆與傷寒不同:傷寒呃逆,虛、實、寒、熱俱有;

 

時疫呃逆,惟熱結下焦而已。

 

凡見呃逆,即當下之,下之不止,按其臍腹有硬痛拒按處,仍當下之,有下至十數次方止者。

 

總之逐盡結熱,腸胃通達,其呃自止。

 

慎不可用丁香柿蒂湯,治呃而遺結熱,致成危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7:55 | 只看該作者

吐蛔

 

傷寒吐蛔,多寒熱錯雜;

 

時疫吐蛔,則有熱無寒。

 

治此證之當汗、當清、當下,一以傳變之大勢為主,惟加烏梅、黃連以安之,慎勿用烏梅丸中諸辛熱藥,致成危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8:06 | 只看該作者

卷之四

 

汗法

 

時疫貴解其邪熱,而邪熱必有著落。

 

方著落在肌表時,非汗則邪無出路,故汗法為治時疫之一大法也。

 

但風寒汗不厭早,時疫汗不厭遲。

 

風寒發汗,必兼辛溫、辛熱以宣陽;

 

時疫發汗,必兼辛涼、辛寒以救陰。

 

風寒發汗,治表不犯裡;

 

時疫發汗,治表必通裡。

 

其不同有如此,故方疫邪傳變出表時,輕者亦可得表藥而汗散,若重者,雖大劑麻黃、羌、葛,亦無汗也,以伏邪發而未盡之故。

 

亦有不用表藥而自汗淋漓,邪終不解者。

 

蓋此汗緣裡熱鬱蒸而出,乃邪汗,非正汗也,必待伏邪盡發,表裡全徹,然後或戰汗,或狂汗而解,所謂汗不厭遲者,此也。

 

辛涼發汗,則人參敗毒散、荊防敗毒散之類是;

 

辛寒發汗,則大青龍,九味羌活、大羌活之類是;

 

發表兼通裡,則吳氏三消飲、六神通解散、防風通聖散之類是。

 

更有不求汗而自汗解者。

 

如裡熱閉甚,用大承氣以通其裡,一不已而再,再不已而三,直待裡邪逐盡,表裡自和,多有戰汗而解,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一。

 

又如裡熱燥甚,病者思得涼水,久而不得,忽得痛飲,飲盞落枕而汗大出,汗出即解,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二。

 

又如平素氣虛,屢用汗藥不得汗,後加人參於諸解表藥中,覆杯立汗,凡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三。

 

又如陰虛及奪血,枯竭之極,用表藥全然無汗,用大滋陰、潤燥、生津藥數劑而汗出如水,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四。

 

總之疫邪汗法,不專在乎升表,而在乎通其鬱閉,和其陰陽。

 

鬱閉在表,辛涼、辛寒以通之;

 

鬱閉在裡,苦寒攻利以通之。

 

陽亢者,飲水以濟其陰;

 

陰竭者,滋潤以回其燥。

 

氣滯者開導,血凝者消瘀。

 

必察其表裡無一毫阻滯,乃汗法之萬全,此時疫汗法,理不同於風寒。

 

謹撮諸汗證,詳列於下:發熱,惡寒,無汗,頭項痛,背痛,腰痛,肩臂痛,膝脛痛,周身肢節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8:19 | 只看該作者

下法

 

時疫下法與傷寒不同:傷寒下不厭遲,時疫下不厭早;

 

傷寒在下其燥結,時疫在下其鬱熱;

 

傷寒裡證當下,必待表證全罷;

 

時疫不論表邪罷與不罷,但兼裡證即下;

 

傷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待結在中、下二焦,方可下,時疫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待結至中、下二焦始下,則有下之不通而死者;

 

傷寒一下即已,仲景承氣諸方多不過三劑;

 

時疫用下藥至少三劑,多則有一、二十劑者。

 

時疫下法有六:結邪在胸上,貝母下之,貝母本非下藥,用至兩許即解;

 

結邪在胸及心下,小陷胸下之;

 

結邪在胸脅連心下,大柴胡湯下之;

 

結邪在臍上,小承氣湯下之;

 

結邪在當臍及臍下,調胃承氣湯下之;

 

痞滿燥實,三焦俱結,大承氣湯下之。

 

此外又有本質素虛,或老人,久病,或屢汗、屢下後,下證雖具而不任峻攻者,則麻仁丸、蜜煎導法、豬膽導法為妙。

 

下法之輕、重、緩、急,總以見證為主,詳列於後。

 

急下證:舌乾,舌卷,舌短,舌生芒刺,舌黑,齒燥,鼻如煙煤,胸腹滿痛,狂,昏沉,發熱汗多,身冷,呃逆。

 

當下證:舌黃,譫語,善忘,多言,協熱利,頭脹痛,煩,躁。

 

緩下證:舌淡黃苔,微渴,大便閉,小便黃赤,潮熱,齒燥。

 

以上諸證,緩下者不下,則必漸重而為當下證。

 

當下者緩下,則必加重而為急下證。

 

急下者失下,則雖下之多不通,而致結熱自下逆上,脹滿直至心下,又逆上透過膈膜,有至胸滿如石,咽喉鋸響,目直視反白,或睛盲、瞳散,耳聾,九竅不通,雖有神丹,莫之能救矣。

 

外更有蓄血、蓄水諸下法,前已散見諸條,茲再詳列,以便翻閱。

 

蓄水證:小便不利,大便微利。

 

蓄血證:小便自利,大便黑。

 

他若蓄水,蓄血在胸脅,不當下者,此不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8:29 | 只看該作者

清法

 

時疫為熱證,未有不當清者也。

 

其在表宜汗,使熱從汗泄,汗法亦清法也;

 

在裡宜下,使熱從下泄,下法亦清法也。

 

若在表已得汗而熱不退,在裡已下而熱不解,或本來有熱無結,則惟以寒涼直折以清其熱而已,故清法可濟汗、下之不逮,三者之用,可合而亦可分。

 

時疫當清者十之六、七,則清法不可不細講也。

 

凡清熱之要,在視熱邪之淺、深。

 

熱之淺者在營衛,以石膏、黃芩為主,柴胡、葛根為輔;

 

熱之深者在胸膈,花粉、知母、蔞仁、梔子、豆豉為主。

 

熱在腸胃者,當用下法,不用清法,或下而兼清亦可。

 

熱入心包者,黃連、犀角、羚羊角為主。

 

熱直入心臟,則難救矣,用牛黃猶可十中救一,須用至錢許,少則無濟,非若小兒驚風諸方,每用分許即可有效。

 

當清諸證,詳列於下:熱在營衛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頭面項紅腫,周身紅腫,斑疹,鼻孔干,唇燥,煩躁,遺尿,舌苔白。

 

熱在胸膈證:身熱反減,渴,嘔,咳,咽乾,譫語,多言,胸前紅腫,舌苔濃白。

 

熱在腸胃證:便血,便膿血。

 

余悉見下證條中。

 

熱在心包及心證:狂,昏沉,多睡,舌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8:40 | 只看該作者

和法

 

寒熱並用之謂和,補瀉合劑之謂和,表裡雙解之謂和,平其亢厲之謂和。

 

所謂寒熱並用者,因時疫之熱夾有他邪之寒,故用此法以和之也。

 

凡方中有黃連與生薑同用,黃芩與半夏同用,石膏與蒼朮同用,知母與草果同用者皆是。

 

所謂補瀉合用者,因時疫之邪氣實,人之正氣虛,故用此法以和之。

 

凡方中有參、 、歸、芍與硝、黃、枳、朴同用者是。

 

所謂表裡雙解者,因疫邪既有表證,復有裡證,故用此法以和之。

 

凡方中有麻、葛、羌、防、柴、前與硝、黃、梔、芩、苓、澤、枳、朴合用者是。

 

所謂平其亢厲者,因時疫之大勢已去,而余邪未解,故用此法以和之,或用下法而小其劑料,緩其時日;

 

或用清法而變其湯劑,易為丸散者皆是。

 

凡此和法,雖名為和,實寓有汗、下、清、補之意,疫邪尤有宜和者。

 

凡熱不清,用清涼藥不效,即當察其熱之所附麗。

 

蓋無所附麗之熱,為虛而無形之氣。

 

如盛夏炎蒸,遇風雨即解,故人身之熱,氣清即退。

 

有所附麗之熱,為實而有物。

 

如洪爐柴炭,雖沃以水,尤有沸騰之憂,必撤去柴炭而熱始退。

 

凡熱之所附麗,非痰即滯,非滯即血,徑清其熱,不去其物,未能有效。

 

必視其附麗何物,於清熱諸方加入何藥,效始能捷。

 

此和法之精微神變者也。

 

宜和之證,詳列於下:寒熱往來,盜汗,口苦,咽乾,頭眩,舌強,渴,胸脅滿,耳聾,小便黃,嘔吐下利而心下痛,口乾舌強而惡寒,大小便閉而寒熱,痞滿而悸,二便自利而舌苔,形體瘦損而舌苔。

 

凡此表、裡、虛、實、寒、熱相兼者不可枚舉,引此數端,可以類推,其有似和而實非和證者,詳後辨似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8:49 | 只看該作者

補法

 

時疫本不當補,而有屢經汗、下、清解不退者,必待補而愈。

 

此為病藥所傷,當消息其所傷在陰、在陽,以施補陰、補陽之法。

 

疫邪為熱證,傷陰者多,然亦有用藥太過而傷陽者,則補陰、補陽又當酌其輕重,不可偏廢。

 

凡屢經汗、下、清、和而煩熱加甚者,當補陰以濟陽。

 

所謂寒之不寒,責其無水者是,六味、四物、生脈、養榮諸方酌用。

 

屢經汗、下、清、和,熱退而昏倦痞利不止者,當補陽。

 

所謂養正以卻邪者是,四君、異功、生脈、六君、理中、建中、附子等方酌用,諸證詳後。

 

當補陰證:舌乾無苔,舌黑無苔,耳聾,目直視,目不明,服清涼藥渴不止,服清涼藥煩熱加甚,服攻下藥舌苔愈長,服攻下藥舌苔芒刺燥裂愈甚,服清涼藥身熱愈甚,身體枯瘦,用利水藥小便愈不通,腰膝萎軟,周身骨節痛不可移動,多睡。

 

當補陽證:多冷汗,汗出身冷經日不回,小便清而多,大便利清穀,嘔吐用清熱開導藥愈甚,自利用清下藥愈甚,痞滿。

 

外此,更有四損、四不足、三復證當補,詳見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8:59 | 只看該作者

四損

 

大勞、大欲、大病、久病後為四損。

 

氣血兩虛,陰陽並竭,復受疫邪,正虛則邪入愈深,邪深則傳化難出,汗、下傷正而正脫,補助郁邪而邪錮,多不可治。

 

然補瀉兼施,間有愈者。

 

有補瀉合用之法,有先補後瀉之法,有先瀉後補之法。

 

凡人參敗毒散、人參白虎湯、黃龍湯、竹葉石膏湯,皆補瀉合用之法也。

 

先用補劑,後施汗、下,先補後瀉之法也。

 

先用汗、下,後施補劑,先瀉後補之法也。

 

當詢病之來路,斟酌施治,尤當審現下之證。

 

若純見實證,亦不可以疑似之見誤人。

 

大凡周身俱見大實、大熱之證,而一、二處微見虛象,則吃緊照顧其虛;

 

周身俱見虛象,而一、二處獨見實證,則吃緊斡旋其實。

 

此治病之權衡也。

 

若夫汗之而表證愈增,如頭痛、身痛更甚之類;

 

清、下而裡證愈增,如煩渴、痞滿更甚之類,則大虛有盛候也,急宜補之毋疑。

 

既辨其證,尤當細辨其脈。

 

凡遇脈之浮候盛大者,須謹察其沉候有無力處;

 

六部脈皆盛者,須謹察其一部有獨無力處。

 

果得其一部一候之真無力,便可略其諸部諸候之假有餘,從而施治,有獨見若神之妙。

 

夫既詢得其來路之大概,又察得其輕重之確憑,再加之脈理精詳,則燭照無遺矣。

 

其損證之狀甚多,當參後四不足條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9:09 | 只看該作者

四不足

 

四損由人事,四不足由天稟;

 

四損在暫時,四不足在平素。

 

然四不足亦有由四損而來者,不可以四損之外,便無不足。

 

四不足者,氣、血、陰、陽也。

 

氣不足者,少氣不足以息,語言難出也,感邪雖重,反不成脹滿,痞塞,凡遇此證,縱宜宣伐,必以養氣為主。

 

血不足者,面色萎黃,唇口刮白也,感邪雖重,面目反無陽色,縱宜攻利,必以養血為主。

 

陽不足者,或四肢厥逆,或肌體惡寒,恆多泄瀉,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氣,受邪雖重,反無發熱、苔刺、燥渴,凡遇此等證,縱欲攻利清熱,必先之以溫補,待其虛回,實證全見,然後以治實之法治之。

 

陰不足者,自然五液枯干,肌膚甲錯,感邪雖重,應汗無汗,應厥不厥,遇此等證,縱宜攻利,必先之以養陰,待其氣化津回,邪多不治自退。

 

設有未退,酌用清利,攻利若早,其病益甚。

 

以上四不足,合前條四損,總不可正治其邪。

 

必以養正為要,先服養正藥,待其實證悉見,方可攻邪。

 

若服攻邪藥,虛證復見,仍當調補其虛,養正以和邪,去邪以安正,互相加減,迭為進退,直待邪盡去而正不傷,方為善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9:18 | 只看該作者

三復

 

三復者,勞復、食復、自復也。

 

勞復者,大病後因勞碌而復也。

 

不必大費氣力,即梳洗、沐浴亦能致復。

 

復則復熱,諸證復起,惟脈不沉實為辨。

 

輕者靜養自愈;

 

重者必大補,以調其營衛,和其臟腑,待其表裡融和方愈。

 

誤用攻下、清涼,必致不救,安神養血湯主之。

 

若因飲食過多而復者,舌苔必復黃,輕者損穀自愈,重則消導始愈。

 

若無故自復者,乃伏邪未盡也,當問從前所見何證,服何藥而解,今仍用前藥,以滌其余邪則愈。

 

時疫復證有復至再三者,屢復之後,必兼四損、四不足證,宜參前條加減進退之法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9:32 | 只看該作者

辨似

 

凡病皆以虛、實、寒、熱四字為大綱,時疫何獨不然,但虛、實、寒、熱之真者易辨,似者難辨。

 

前所列時疫表、裡諸證,皆實邪、熱邪,而實熱中亦有虛寒。

 

四損、四不足皆虛邪、寒邪,而虛寒中亦有實熱,余於逐條下已細辨之矣。

 

然有實證似虛,虛證似實,熱證似寒,寒證似熱,尤不可不細辨,故復通論而詳述之。

 

所謂實證似虛者,即以表證論之:頭痛、發熱,邪在表也,其脈當浮,證當無汗而反自汗,脈無力,用發表藥而身反疼痛,則似虛矣。

 

故人惑於多自汗,而誤用桂枝湯者有之;

 

惑於脈無力,而引仲景太陽篇:發熱惡寒,脈微弱,為無陽,而誤用建中湯者有之;

 

惑於身疼痛,而引仲景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溫其裡,誤用四逆湯者有之。

 

不知此等證在時疫中,皆在表,實證之似虛者也。

 

其自汗者,疫熱自裡蒸出於表,非表虛也。

 

其脈無力者,熱主散漫,散漫則脈軟,非比寒主收斂而脈緊也。

 

身體反疼者,伏邪自裡而漸出於表,非比陽虛不任發表也。

 

此表證之實證似虛者也。

 

又以半表半裡論之:寒熱往來,胸脅滿,邪在半表半裡也,其脈當弦,其口當渴,而有脈反沉,口不渴者,則似寒矣。

 

故人惑於脈沉,而以胸脅滿為太陰,口不渴為內寒,而誤用理中者有之,不知此證在時疫中,皆半表半裡,熱證之似寒者也。

 

其脈沉者,邪伏在募原而未出表,故脈不浮,非陽虛也。

 

其不渴者,邪未傳變,未入胃腑,故不能消水,非內寒也。

 

此半表半裡之似寒者也。

 

又以裡證論之:口燥咽乾不得臥,邪在裡也,其脈當滑,其身當熱,其便當結,(按滑當作洪。

 

經云,滑者陰氣有餘也。

 

主痰飲、宿食、吐逆諸證。

 

洪為氣血燔灼之候,主煩、主咽乾,表裡俱熱,二便澀,傷寒陽明經病。

 

)而脈反沉微澀弱,身反四逆厥冷,大便自利,則全似虛冷矣。

 

人惑於脈之沉微弱澀,而用參、 者有之;

 

惑於厥逆,而用桂、附者有之;

 

惑於自利,而用參、朮、乾薑者有之。

 

不知此等證,在時疫皆裡熱之似寒也,裡實之似虛也。

 

其脈沉微弱澀者,乃邪熱結於腸胃,氣不達於營衛也。

 

其身反厥冷者,邪熱結於裡,結於下,氣不達於外,通於上也。

 

其自利者,乃熱結旁流也。

 

此裡證之實證似虛,熱證似寒者也。

 

總之時疫為熱因,與風寒之寒因大異,故脈證雖有似虛、似寒之時,而一辨其為時疫,則屬邪自外至,邪氣盛則實,大都反見虛寒假象,明眼人不當為所惑也。

 

所謂虛證似實者,即以表證論之:頭痛發熱身疼痛,自汗脈浮大,邪在表也,而屢用表散清涼藥,不惟不減,其證轉甚者,非藥力之不到,乃正氣不能傳藥力達表,陰液不能隨陽氣作汗也,此邪在表時,虛證之似實者也。

 

氣虛者,加參、 於表藥即汗;

 

陰虛者,加潤劑於表藥即汗。

 

若不知其氣血之兩虧,而宣表不已,勢必暴厥而成脫證矣。

 

更以半表半裡論之:胸脅痛,耳聾,嘔吐,如瘧狀,脈弦,邪在半表半裡也,而屢用和解消導藥,不惟不減,其證更加者,非藥力之不到,乃中焦膽胃傷而氣不運,肝木傷而火燥逆也。

 

此疫邪在半表半裡時,虛證之似實者也。

 

必合四君、六君於和解藥中,合四物於清解藥中始能戰汗而解。

 

若更消導清解不已,必至胃氣絕而死。

 

更以裡證論之,舌苔黃黑、裂燥、亡刺,胸、腹、脅、臍硬痛,大小便閉,六脈數大,邪在裡也。

 

而屢用攻利藥,或總不得利,或利後更甚,非藥力之不峻,乃正氣不能傳送腸胃,血液不能滋潤腸胃也。

 

氣虛者,助氣以資傳送;

 

血枯者,養陰以藉濡滑,氣行津化,方得通利,此疫邪傳裡時,虛證之似實者也。

 

若不知其虧竭而恣意攻利,必昏沉萎頓而死。

 

總之藥不中病,則傷正氣。

 

傷其下,則正氣浮越而上逆;

 

傷其中,則正氣解散而外張。

 

脈證雖有似實、似熱之時,而一詢其來路,若治之太過,則屬氣從內奪,正氣奪則虛,明眼人不當為所惑也。

 

夫一證而虛實互異,用藥稍訛而生死攸分,將以何者為辨證之把柄乎?

 

曰:以開卷所列氣、色、神、脈、舌苔,辨其是疫與非疫;

 

以曾經誤治與未經誤治,辨其時疫之為實、為虛,則得其大綱。

 

更細玩前所列各證,條分縷析之詳,則得其細目,則似是而非之證,斷不能惑矣。

 

余於前各條下,每證已細辨其虛實,而此復重言以通論之者,正以前散見於諸條,恐讀者略過,故復總論以提撕其為吃緊處也。

 

至若寒證似熱,則傷寒諸證有之,時疫絕無,故不論及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9:44 | 只看該作者

遺證

 

(屬病後不表裡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29:54 | 只看該作者

發腫

 

時疫大勢已平,寒熱已解,而面目肢體浮腫,有食滯中宮、水停心下、氣復未歸三種,當分別以施治。

 

食滯中宮者,乃病後脾胃大虛,不能消穀。

 

病者胃中枯燥,偏欲多食,食停心下臍上,則水不得上輸於肺,肺亦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溢於肢體而為浮腫。

 

其證以心下、臍上有硬處,按之則痛為異,小便或利或不利,當用平胃散加枳實、山楂、麥芽、萊菔子、青皮、神麯為主,硬處消則腫自愈,或加苓、澤兼利水亦可。

 

水停心下者,乃脾虛不能消水也,與食滯異者,心腹無硬痛,小便不利也。

 

用苓、澤、車前、木通之類,利其小便而愈。

 

氣復未歸者,吳又可所謂病後氣復血未復,氣無所歸,故作腫也,不可治腫,調其飲食,節其勞役,靜養自愈。

 

其異於停水、食滯者,水停身重,小便不利;

 

氣腫身輕,小便自利;

 

食滯腹中有結;

 

氣腫腹中自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30:03 | 只看該作者

發頤

 

時疫愈後有發頤者,乃余熱留於營血也,速以解毒、清熱、活血、疏散為主,誤則成膿不出,而牙關不開,咽喉不利,多不能食而死,毒內陷而復舌燥、神昏亦死,出膿後氣虛血脫亦死,故宜早治也。

 

古方以普濟消毒飲為主:發在耳後,以柴胡、川芎為君;

 

在項下,以葛根為君,在項後或巔頂,加羌、防。

 

此證不可輕補於未潰之先,補早必成膿,尤不可純用寒涼於將發之際,恐閉遏而毒不得發,故必兼疏散為要。

 

外治,以蔥水時時浴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30:12 | 只看該作者

發瘡

 

時疫愈後,發瘡者極多,余熱淫於肌肉也,多服清涼養氣血藥自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1 13:30:21 | 只看該作者

發痿

 

時疫愈後,四肢不能動移者,熱傷筋脈也,吳氏諸養榮湯酌用,輕者粥食調理自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22:52 , Processed in 0.09277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