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塘醫話】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4:42 | 只看該作者

春令發痧


從風溫濕,夏季從暑風,暑必兼熱,秋令從熱爍燥氣,冬月從風寒(此是秘訣。


痧本六氣客邪,風寒暑濕,必從火化。


痧既外發,世人皆云邪透,孰謂出沒之際,升必有降,勝必有復,常有痧外發。


身熱不除,致咽啞齦腐,喘急腹脹,下痢不食,煩躁昏沉,竟以告斃者,皆屬裡症不清致變。


須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別病,須細體認。


上焦藥用辛涼,中焦藥用苦辛寒,下焦藥用酸寒。


上焦氣味宜輕,肺主氣,皮毛屬肺之合,外邪宜辛勝,裡甚宜苦勝。


若不煩渴,病日久邪鬱不清,可淡滲以泄氣分。


中焦藥痧火在中,為陽明燥化,多氣多血,用藥氣味苦寒為宜。


若日多胃津消爍,苦則助燥劫津,甘寒宜用。


下焦藥鹹苦為主,若熱毒下注成痢,不必咸以軟堅,但取苦味,堅陰燥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5:13 | 只看該作者

論溫熱病舌黃


再論三焦不得從外解,必致成裡結。


裡結於何在?


陽明與胃腸也。


亦須用下法,不可以氣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傷寒熱邪在裡,劫爍津液,下之宜猛。


此多濕邪內搏,下之宜輕。


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不可再下。


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屎燥為無濕矣。


人之體脘在腹上,其地位處於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脹,當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然必驗之於舌,或黃或濁,可與小陷胸湯或瀉心湯,隨症治之。


倘或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亂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裡先結者,或邪鬱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脘中痞痛,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於肺。


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輕苦微辛,具流動之品可耳。


再前之舌黃或濁,須要有地之黃。


若光滑者,乃無形濕熱,中有虛象,大忌前法。


其臍以上為大腹,或滿或脹或痛,此必邪已入裡矣,表症必無,或十只存一,亦要驗之於舌。


或黃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黃色,或老黃色,或中有斷紋,皆當下之。


如小承氣湯,用檳榔、青皮、枳實、元明粉、生首烏等,若未現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


恐其中有濕聚太陰為滿,或寒濕錯雜為痛,或氣壅為脹,又當以別法治之。


再黃苔不甚濃而滑者,熱未傷津,猶可清熱透表,若雖薄而干者,邪雖去而津受傷也,苦寒之藥當禁,宜甘寒輕劑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5:38 | 只看該作者

舌絳


再論其熱傳營,舌色必絳。


絳,深紅色也。


初傳,絳色中兼黃白色,此氣分之邪未盡也,泄衛透營,兩和可也。


純絳鮮色者,胞絡受病也,宜犀角、生地黃、連翹、鬱金、石菖蒲等。


延之數日,或平素心虛有痰,外熱一陷,裡絡就閉,非菖蒲、鬱金所能開,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恐其昏厥為痙也。


再色絳而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爍津液,即黃連、石膏,亦可加入。


若煩熱煩渴,舌心干四邊色紅,中心或黃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氣熱爍津,急用涼膈散,以散其無形之熱,再看其後轉變可也,慎勿用血藥以滋膩難散,至舌絳望之若干,手捫之原有津液,此津虧濕熱熏蒸,將成濁痰蒙閉心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6:05 | 只看該作者

再有熱搏營血


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挾熱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當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參、桃仁、丹皮等。


不爾,瘀血與熱為伍,阻遏正氣,遂變如狂發狂之症。


若紫而腫大者,乃酒毒衝心,若紫而干晦者,腎肝色泛也,難治。


舌色絳而上有黏膩,似苔非苔者,中夾穢濁之氣,急加芳香逐之。


舌絳若伸退場門而抵齒難驟伸者,痰阻舌根有內風也。


舌絳而光亮,胃陰亡也,急用甘涼濡潤之品。


若舌絳而干燥者,火邪劫營,涼血清火為要。


舌絳而有碎點白黃者,當生疳也。


大紅點者,熱毒乘心也,用黃連、金汁。


其有雖絳而不鮮,干枯而痿者,此腎陰涸,急以阿膠、雞子黃、生地、天冬等救之,緩則恐涸極而無救也。


其有舌獨中心絳干者,此胃熱心營受灼也,當於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則延及於尖,為津干火盛,舌尖絳獨干,此心火上炎,用導赤散瀉其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6:39 | 只看該作者

再舌苔白濃而干燥者


此胃燥氣傷也,滋潤藥中加甘草,令甘守津還之意。


舌白而薄者,此外感風寒也,當疏散之。


若白干薄者,肺津傷也。


加麥冬、花露、蘆根汁等輕清之品,為上者上之也。


若白苔絳底者,濕遏熱伏也,當先泄濕透熱,防其就干也。


勿憂之,再從裡透於外,則變潤矣。


初病舌乾,神不昏者,急養正,微加透邪之品。


若神已昏,其內陷矣,不可救藥。


又不拘何舌色,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熱極也。


當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輕,旋即生者險矣。


舌苔不燥,自覺悶極者,屬脾濕盛也。


或有傷痕血跡者,必問曾經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為枯症,仍從濕治可也。


再有神情清爽,舌脹大不能退場門者,此脾濕胃熱,鬱極化風而毒延口也。


用大黃磨入當用劑內,則舌脹自消矣。


再舌上白苔黏膩,吐出濁濃涎沫者,口必甜味也,為脾癉病,乃濕熱氣聚與穀氣相搏,土有餘也。


盈滿則上泛,當用省頭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則退。


若舌上苔如咸者,胃中宿滯,挾濁穢鬱伏,當急急開泄,否則閉結中焦,不能從幕原達出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6:58 | 只看該作者

煙煤舌


若舌無苔而有如煙煤隱隱者,不渴肢寒,知挾陰病,如口渴煩熱,平時胃燥舌也,不可攻之。


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潤者甘溫扶中,此何故外露而裡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7:29 | 只看該作者

舌黑


若舌黑而滑者,水來克火為陰症,當溫之。


若見短縮,此腎氣竭也,為難治。


急救之。


加人參、五味,勉希萬一。


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熾,急急瀉南補北。


若燥而中心濃 者,土燥水竭,急以鹹苦下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7:58 | 只看該作者

舌淡紅無色


舌淡紅無色者,或干而色不榮者,當是胃津傷而氣無化液也,當用炙甘草湯,不可用寒涼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8:29 | 只看該作者

舌白如粉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邊色紫絳者,溫疫者初入募原,未歸胃腑。


急急透解,莫待傳陷而入為險惡之病。


且見此舌者,病必見凶,須要小心。


凡斑疹初見,須用紙捻照看胸背兩脅,點大而在皮膚之上者為 ,或云頭隱隱,或瑣碎小粒者為疹。


又宜見少而不宜見多,按方書謂 色紅者屬胃熱,紫者熱極,黑者胃爛,然亦必看外症所合,方可斷之。


然而春夏之間,溫病俱發疹為甚,如淡紅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脈不洪數,非虛 即陰 。


或胸微見數點,面赤足冷,或下利清穀,此陰盛格陽於上而見,當溫之。


若 色紫小點者,心包熱也。


點大而紫,胃中熱也。


黑 而光亮者,熱勝毒盛,雖屬不治,若其人氣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


若黑而晦者,必死。


若黑而隱隱,四旁赤色,火鬱內伏,大且清涼透發,間有轉紅,或可救者。


若夾 帶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隨其部而泄,然 屬血者多,疹屬氣者不少, 疹皆是邪氣外露之象,發出宜神情清爽,為外解裡和之意。


如 疹出而昏者,正不勝邪,內陷為患,或胃津內涸之故。


再有一種白 ,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濕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得甘藥補之。


或未至久延,傷及氣液,乃濕傷衛分,汗出不徹之故,當理氣分之邪。


或白枯如骨者多凶,為氣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9:00 | 只看該作者

驗齒


再溫熱之病,看舌之後,亦須驗齒。


齒為骨之余,齦為胃之絡。


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且二經之血,皆走其地。


病深動血,結瓣於上。


陽血者,色必紫,紫如乾漆。


陰血者,色必黃,黃如醬瓣。


陽血若見,安胃為主;


陰血若見,救腎為要。


然豆瓣色者多險,若症還不逆者,尚可治,否則難治矣。


何以故耶?


蓋陰液竭,陽上厥也。


齒若光燥如石者,衛熱甚也。


若無汗惡寒,衛偏勝也,辛涼泄胃透汗為要。


若如枯骨色者,腎液竭也,為難治。


若上半截潤,水不上承,心火炎上也,急急清水救水,俟枯處轉潤為妥。


若切牙嚼齒者,濕熱化風痙病。


但切牙者,胃熱氣走其絡也。


若切牙而脈症皆衰者,胃虛無穀以為榮,亦切牙也。


何以故耶?


虛則喜實也。


舌本不縮而硬,而牙關咬定難開者,此非風痰阻絡,即欲作痙症,用酸物擦之即開。


酸走筋,木來泄土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39:22 | 只看該作者

若齒垢如灰糕樣者


胃氣無權,津亡濕濁而重多死。


而初病齒縫流清血痛者。


胃火沖激也,不痛者,龍火內燔也。


齒焦無垢者死;


齒焦有垢者,腎熱胃劫也,當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東垣之久病不知飢飽,不見皮枯毛瘁,乃痰飲為患。


葉案中風門,用人參必於病勢已退後,用以培元養氣。


當病甚時,亦與於驅風之藥同用,其分兩亦不過幾分至錢,無不中度。


余病用參可類推。


(肝風)火盛者,葉先生用羚羊角、山梔、連翹、花粉、元參、鮮生地、丹皮、桑葉,以清泄上焦竅絡之熱,此先從膽治也。


痰多者,必理陽明,消痰如竹瀝、薑汁、菖蒲、橘紅、二陳湯之類,中虛則用人參,外台茯苓飲是也。


下虛者,必從肝治,補腎滋肝,育陰潛陽,鎮攝之治是也。


久嗽而用建中湯諸法,治中宮之虛,乃補母之義,真古聖相傳之正法。


若陰火虛勞之嗽,與建中正相反,此老用此得手,而誤施於虛勞,亦辨之不審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0:07 | 只看該作者

凡上實者下必虛


薄味清其上焦,正以安下,令其藏納也。


(吐血)凡咳血之脈,右堅者,治,乃肝腎陰傷所致,宜地黃、阿膠、枸杞、五味等類。


脈弦肋痛者,宜蘇子、桃仁、降香、鬱金等類。


成盆盈碗者,葛可久花蕊石散,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


一症而條分縷晰,從此再加分別,則於症自有據矣。


凡屬有病必有留邪,須放出路,方不成痼疾。


惟氣血欲脫,一時急救,不在此例,稍定即當思治病之去矣。


諸項失音,皆有可愈之理,惟用麥冬、五味、熟地、桔梗等藥,補住肺家痰火,以致失音,則百無一生,獨不言及何也?


又麥冬、五味,是失音之靈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0:43 | 只看該作者

大凡內損精血形氣


其胃旺納食者,務在滋填。


如食減不納,後天生氣不振,濃濃填補,於理難進,當用生脈四君子湯。


脾腎雙顧,清邪在上,必用輕清氣藥。


如苦寒治中下,上結更閉。


濕無陽氣不發,陽伸之極,濕發亦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1:06 | 只看該作者

凡久患虛損之弱體


吸受溫邪,脘悶渴飲,氣機阻塞,不敢照平人逕行開泄(如杏仁、桔梗、蔻仁、牛蒡子之類。


應清揚涌上,淡以和氣,庶上焦得行,可進養胃等法。


大凡六氣傷人,因人而化。


陰虛者火旺,邪歸營分為多。


陽虛者濕勝,邪傷氣分為多,一則耐清,一則耐溫,膩性之陰陽,從可知也。


瘦人之病,慮涸其陰。


肥人之病,慮虛其陽。


古人論病,必究寢食。


今食未加餐難寐,神識未清,為病傷元氣。


而熱病必消爍真陰,議用三才湯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1:35 | 只看該作者

凡衛氣攻痛


從背而上者,系督脈主病,治在少陰。


從腹而上者,治在厥陰,系衝任主病;


或填補陽明,此治病之宗旨也。


大凡津液結而為患者,必佐辛通之氣味。


精血竭而為患者,必藉血肉以滋填。


大凡邪在陽可散,入陰之邪,必溫經可托出留邪,為解之化之不同法也。


上實下虛,醫為腎虛,萸、地填陰原不為過。


但腎水內寓真火宜溫,肝木相火宜涼。


凡益腎取乎溫養,必佐涼肝以鹽制,方無偏黨(如肉蓯蓉、巴戟肉、枸杞子加白芍之類。


(腫脹)經云:


從上之下者,治其上。


又云:


從上之下而甚於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後治其下。


《內經》肝病,不越三法。


辛散以理肝,酸泄以體肝,甘緩以益肝,宜辛甘潤溫之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2:06 | 只看該作者

蓋肝為剛臟


必柔以濟之,自臻效驗耳。


虛勞之脈必數,而有浮大細小之別。


浮大而數,陰虛甚也。


細小而數,陰中之陽絕矣。


又有一種陽虛者,脈不數,但緩而大不收,奄奄無力。


土為五行之本,土無定位,分發四季寄體中宮。


火藉之而不焰,水藉之而不泛,金藉之而能生,木藉之而不凋,故脾神為黃婆,心神為嬰兒,腎神為 女。


修煉家升坎填離,欲男女交妒,須賴黃婆牽合,以脾胃為後天之根本也,然非專以補脾胃而言也。


仲景因胃實致心腎不交,用承氣湯下之。


用和因脾虛,致心腎不交,制歸脾湯補之,皆是黃婆牽合之義。


心肺為一身之主宰,六經之綱領。


凡病皆以氣血為主持,氣血若足,即邪犯六經,亦無所害;


氣血不足,則君憂臣辱,君辱臣危矣。


故初病之時,氣血未傷,猶兵多糧足國固,用軍之得其宜,則賊自散。


若因循苟且,坐失機宜,則姑息養奸,賊勢自盛,正氣日哀,再思背城一戰,縱得賊去,而國未有不俱敗者也。


所以過經壞病,或補正逐邪,或養陰退熱,其法不可不知也。


凡用藥治病,當因人而施。


如皮膚嬌嫩,氣虛多痰者,宜用溫燥。


色蒼體燥,血虛多火者,是宜清涼。


皮濃肉堅,則表必實,解肌應施。


胃強脾健,則內多堅,通裡當用。


素生瘡癤,胎毒必盛,攻毒須投。


此皆因人治症之良法,不獨痘科為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2:41 | 只看該作者

兩腎為氣血之本


腎火為氣之原,腎水為血之海。


火足始能生土生金,水足始能生木生火也。


蓋凡人具一太極,若陰陽和平則無病。


如腎中陰虛,則肝心之病起。


腎中陽虛,則脾肺之症生。


至於陽盛陰涸,陰盛陽衰之症,皆造極中極之候也。


一宜救陰以抑陽,一宜扶陽以制陰。


若平治之法,滋陰可以降火,補火即可生氣,悟得此中理,方是醫中傑。


不獨痘科為然,即百病莫不知是。


老人少氣少血,宜陰陽並補,(如八味丸、右歸飲丸之類。


小兒為嫩陽,又為稚陽。


本是無陰,賴此一點稚陽,以生陰血。


寒涼之劑,最伐真陽,若因病致熱,自當涼解,非謂小兒純陽,素應涼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3:10 | 只看該作者

經言誤汗亡陽


必先亡離家之陰,再亡坎中之陽,陰虛陽無所附也。


誤下亡陰,必先亡胃家之陽,再亡脾中之陰,陽亡陰不獨存也(四損不可正治)。


實症誤服桂、麻,得經妙手,尚可挽回。


損症誤服硝、黃,雖有明醫,不可救藥。


治虛損六症,可不慎歟?


故孔以立用人參云:


雖能固邪,然氣虛不能傳化者,非人參何以砥柱中流;


地黃雖膩膈,然陰虛不能作汗者,非地黃何以澤枯潤燥。


倘執祛邪存正說,擅用攻瀉,不知正氣衰微,必不能敷布津液,坐令虛人多致暴脫,亦必毒邪沉匿,終至不救。


所以程芝田先生治實熱之症,議用逐邪存正之法。


虛損之症,議用補正祛邪之法。


其氣虛者,於祛邪解毒中,倍加人參以補氣托邪,貧者以黨參、沙參代之。


其血虛者,於祛邪解毒中,倍用地黃以養血作汗。


但疫症之中,惟陰血虛者居多。


因疫症多屬熱病,熱邪最傷陰血。


故余治陰虛熱甚者,惟玉女煎諸養榮湯之輩。


陽盛而熱甚者,惟三黃解毒犀角地黃之類。


間有陽虛者,惟參麥四君輩,桂、附究不輕投(因論疫症。


即有過服寒涼者,暫與一劑,陰氣潛消,即止後服,仍以養陰為主。


固不可以實症,而報虛損之方,更不可以虛症,而用實熱之法。


虛實一差,毫厘千裡,未有不夭枉民命者也。


故臨症時,務宜於虛實上細心求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3:28 | 只看該作者

溫熱論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


肺主氣屬衛心,心主血屬營。


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


蓋傷寒之邪,留變在表,然後化熱入裡。


溫邪則熱變最速,未傳心胞,邪尚在肺。


肺主氣,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則加入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


不爾,風挾溫熱而燥生,清竅必干,謂水主之氣,不能上榮,兩陽相劫也。


溫於濕合,蒸鬱而蒙蔽於上,清竅為壅塞,濁邪害清也,其病有類傷寒。


其驗之之法,傷寒多有變症,溫熱雖久,在一經不移,以此為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1 10:46:55 | 只看該作者

前言辛涼散風


甘淡驅濕。


若病仍不解,是漸欲入營也。


營分受熱,則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無寐,或斑點隱隱,即撤去氣藥。


如從風熱陷入者,用犀角、竹葉之屬。


如從濕熱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參入涼血清熱方中。


若加煩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黃代之,急急退斑為要。


若斑出熱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則如玉女煎,輕則如梨皮蔗漿之類,或其腎水毒虧,雖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終在氣分流連者,可冀其戰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


解後胃氣空虛,當膚冷一晝夜,待氣還自溫暖如常矣。


蓋戰汗而解,邪退正虛,陽從汗泄,故漸膚冷,未必即成脫症。


此時宜令病者安舒靜臥,以養陽氣來復。


旁人切勿驚惶,頻頻呼喚,擾其元神,使其煩躁。


但診其脈,若虛軟和緩,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症。


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膚汗大出,便為氣脫之症矣。


更有邪盛正虛,不能一戰而解,停一二日再戰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傷寒中少陽病也。


彼則和解表裡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症變法,如近時杏、朴、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泄。


因其仍在氣分,猶可望其戰汗。


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


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勢轉氣,如犀角、元參、羚羊等物;


入血恐就耗血動血,宜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之類。


否則前後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反生慌張矣。


且吾吳濕邪害人最廣,如面色白者,須要顧其陽氣,濕勝則陽微也。


法應清涼,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於寒涼,恐成功反棄,何以故耶?


濕熱一去,陽息亦衰微也。


面色蒼者,須要顧其津液,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熱減身寒者,不可就云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息,灰中有火也。


須細察精詳,方少少與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裡濕素盛,外邪入裡,裡濕為合,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然其化熱則一。


熱病救猶易,通陽最難。


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然較之雜症則有不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22:4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