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春澤湯】
(汪 庵《醫方集解》) 治無病而渴,與病瘥後渴者。
五苓散加人參。
(再加甘草,亦名春澤湯。
五苓散治太陽腑,(王好古《此事難知》曰:「五苓散為下藥,乃太陽裡之下藥也。
太陽高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
小便利者,不宜用。
桂術澤瀉豬茯苓,多飲暖水取微汗,雙解表解也。
服後多飲暖水,取其氣散營衛,令得似汗而表裡雙解矣。
小便不利而渴飲,飲蓄胸中水氣停。
(胃中干燥而渴飲,此無水也,與水則愈,宜白虎湯。
小便不利而渴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宜五苓散。
水入即吐名水逆,(胸中有水,則不能容水,故水入則吐。
水入合看益分明。
(按:五苓證,一則曰「傷寒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一則曰「中風發熱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即吐」,二條合看,益知五苓為利水而設,非治煩渴也。
故用五苓(散) 通水道,不然煩渴豈堪烹。
(水氣蒸騰,為煩,為渴,與五苓以利水,水去則煩渴治病必求其本也。
若煩渴非因水氣者,豈五苓所可治哉!
身疼霍亂分寒熱,表裡陰行。
(霍亂身疼,須分寒、熱二證:若熱多欲飲水者,宜五苓散和太陽之表裡;
若寒水者,宜理中丸理中臟之陰陽。
若以桂枝更肉桂,(此本一方二法。
治傷寒用桂枝,用肉桂,乃有表無表之分。
吐涎眩悸水邪聽。
(臍下悸,吐涎沫,水氣自下而上逆頭精氣不布於上也。
惟利其水,則眩悸吐涎悉愈。
水邪內著誠能卻,外溢肌膚腫亦靈治內著之水,誠為合度,即裡水外滲於肌肉而為腫滿者,亦靈。
除桂名為四苓散,渴服之寧。
(周揚俊曰:「但小便不利而渴,只用四苓足矣。
蓋外無惡寒發熱身痛之則不必用桂枝;
內無眩悸吐涎之裡證,則不必用肉桂。
辰砂清熱蒼除濕,黃膽茵陳(五苓散加辰砂清熱,名辰砂五苓散,加蒼朮勝濕,名蒼朮五苓散,加茵陳治疸,苓散,皆仍五苓之名。
春澤(湯)加參名便易,病前病後渴能平。
(五苓散加人參,湯,取古詩「春水滿泗澤」意,明言此湯治胸中有蓄水之渴也。
一因無病而津氣先虛病後而津氣未復,故加參以生津益氣。
五苓(散)利水之專劑,作散方能布水精。
(五利水之專劑,作散服者,取其停留胸中,緩循經絡,以輸脾歸肺,下達膀胱,水精四布經並行,則水得盡去,而津液不傷,此仲景之微意也。
寧靜水邪從下竭,(小青龍治動逆之水,故汗而散之;
五苓散治靜而不行之水,故引而竭之。
變湯鮮效古來評。
(徐靈台軌范》曰:「此乃散方,近人用以作湯,往往鮮效。
終當從古法為是,用者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