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退思集類方歌注】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5:16 | 只看該作者

桂枝二麻黃一湯


治太陽病服桂枝湯後,大汗出,風乘汗入,玄府反閉,形如瘧狀,日再發桂枝湯二升,麻黃湯一升,合為三升,分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5:28 | 只看該作者

桂枝二越脾一湯


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桂枝湯二分,越脾湯一分,合二升,溫服一升。


桂枝麻黃湯各半,助正驅邪小發汗。


太陽如瘧脈雖微,熱多無汗仍須散。


(太陽如瘧脈微,為陰陽俱虛,汗、吐、下皆在所禁。


然熱多寒少,面有熱色,身無汗,膚癢如蟲行皮中,以邪氣怫鬱在表,欲自出不得,雖脈微不可發汗,而熱多無汗,又不得不汗,故立此法。


助正之力,侔於散邪,但取小汗即已,庶無大汗亡陽之慮。


風瘧緣何屬太陽,因其止作無間斷。


(太陽如瘧,一日二三度發,不似少陽之瘧一日一發也。


因風邪客於皮膚中,欲出不出,故止作無定,後人因名之曰「風瘧」。


又有桂二麻一湯,主治略同微有判。


此因有汗桂枝多,發散之功更和緩。


(此與各半湯意略同。


但此因大汗出之後,故桂枝略重而麻黃略輕。


若夫桂枝(二)越脾(一)法,體虛邪亦輕微按。


無陽是亡陽分津,脈弱熱多義當玩。


(此無陽與亡陽不同。


無陽者,即陽分亡津之謂。


蓋其人本非壯盛,而邪氣亦輕,故身有寒熱,而脈微弱,若發其汗,必致有叉手冒心、臍下悸之變,故用桂枝湯四分之二以行陽,越脾湯四分之一以行陰。


行陰者,發越脾氣而行胃中之津,俾陽和津生而脈復,令得似汗而解。


蓋凡暴病發熱,脈雖弱而治從外感;


久病脈弱,熱雖盛而治從內傷,此其要也。


尤在涇《傷寒貫與麻黃合劑,則能盡麻黃之力,而並去其悍;


與石膏同用,則能資石膏之益,而不撓乎權。


是雖麻、石並行,而實以桂枝為主,蓋非滋養營衛,則無以為發汗散邪之地耳。


凡正氣不足,邪氣亦微,而仍須得汗而解者,宜於此三方取則焉。


後人不能盡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參、歸、地之屬,立意則同,而用藥懸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5:40 | 只看該作者

桂枝去芍藥加麻附細辛湯


治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桂枝去芍藥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


水七升,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二升,分溫三服,當汗桂枝麻附細辛湯,去芍原來是復方。


心下如盤堅大者,水寒結聚此能攘。


又方枳朮為湯飲,(枳朮湯亦治此證,歌訣另編。


法別陰陽義益彰。


(喻嘉言謂「心下」即胃之上也。


胃中陽氣不布,心下乃為水飲之陰占據,雖總一陽氣之權不伸所致,然有陰陽二候。


陽氣虛而陰氣乘之,結於心下,必用桂枝湯去芍藥之酸寒,而加麻黃、附子、細辛,共散胸中之水寒。


以少陰主內,水寒上入,即從少陰溫經散寒之法而施治也。


所以方下云「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則愈」,可見胃中之陽不布,即胸中之陽亦虛,胸中陽虛,並衛外之陽亦不固,故其汗出時如蟲行皮中,尚顯陽氣滯澀之象,設非桂、麻、辛、薑協附子之大力,心下水寒能散走皮中乎?


水寒散斯重云見 ,而心下之堅大者,豁然空矣。


其有陽邪自結於陽位,陰寒未得上入者,但用枳、朮二味,開其痰結,健其脾胃,而陽分之陽邪,解之自易易耳。


《金匱》雖未明言,究竟氣分之水,不越此陰陽二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5:52 | 只看該作者

柴胡桂枝湯


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柴胡(四兩) 黃芩 人參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半夏(二合半) 大小柴胡合桂枝湯,(名柴胡桂枝湯)太少二陽合病方。


和其營衛通津液,(二湯合用之功如此)肢節煩疼(太陽證)痞嘔(少陽證)康。


太陽熱重寒輕者,脈弱陽微宜此匡。


陽微切勿重發汗,誤汗傷津陽必亡。


(太陽熱多寒少,脈弱無陽之證,仲景主以桂枝二越脾一湯。


柯韻伯曰:「脈弱陽微,不可發汗,何得更用麻黃、石膏,重竭其陽。


審證用方,惟柴胡桂枝湯為恰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6:04 | 只看該作者

葛根湯類

 

葛根湯


治風寒在表,頭項強痛,背亦強,牽引KT KT 然,脈浮,無汗惡風,而下利者;


並治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桂枝 芍藥 甘草(各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覆取微汗,不須啜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6:17 | 只看該作者

葛根加半夏湯


治太陽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而兼嘔。


葛根湯內加半夏半升(先煎)。


葛根湯內麻黃 ,二味加入桂枝湯。


(即桂枝東加麻黃、倍葛根以去營實,小變麻、桂之法。


輕可去實因無汗,(徐之才曰:「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


有汗加葛無麻黃。


(即桂枝加葛根湯一條,治證與此同。


但彼因汗出,故無麻黃;


此因無汗,故加麻黃也。


項背KT KT 太陽病,才及陽明用此方。


(此治太陽之邪才及陽明之方)此方並可醫剛痙,(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


口噤頭搖背反張。


(痙病之象如此)表有風寒下利者,(解表則下利自止,此為表實下利,而非裡實故也)。


兼嘔宜加半夏良。


(名葛根加半夏湯 太陽陽明合病下利,用葛根湯兼解兩經之邪。


若嘔者,加入半夏一味以止嘔。


隨證立方,各有法度。


《本草》葛根除大熱,(大熱乃陽明之證,故用之耳。


升津止渴利相當。


(葛根甘涼生津,體輕而升,能引胃中清氣上行,故凡口渴下利多用之。


正陽明病何嘗用,(葛根為治陽明經病表藥,若陽明腑病,當下不當汗,故仲景於《正陽明病篇》中無葛根之方。


易老東垣尚未詳。


(易老東垣分經定藥,以葛根為陽明主藥,未分經腑,是其說尚有未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6:30 | 只看該作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表未解,喘而汗出者。


葛根(八兩) 甘草(二兩) 黃芩 黃連(各三兩) 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葛根黃芩黃連湯,甘草四般治二陽。


(太陽誤下,邪入陽明。


解表(葛根)清裡(黃芩黃連)兼和胃(甘草),喘汗脈促利為良。


(此條喘汗為輕,下利不止為重,故藥亦先治其利。


但下利乃寒熱虛實俱有之證。


脈促急者,則為熱邪無疑,表雖未解,則不當用桂枝之辛熱,故用葛根之甘涼以解表。


因喘汗而利,用芩、連之苦以堅陰。


甘草不特和胃,且以和表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6:45 | 只看該作者

若脈

 

〔附〕柴葛解肌湯


(陶節庵《傷寒六書》) 治太陽陽明合病,目痛鼻干不得臥,頭痛惡寒無汗,脈浮而洪。


柴胡 干葛 羌活 白芷 黃芩 赤芍 桔梗 甘草 石膏 生薑 棗柴葛解肌湯節庵,(節庵自云「此代葛根湯」)羌膏芷桔芍芩甘。


三陽經病邪居表,合解三陽法可參。


(按:此湯以羌、葛、柴胡並用,而石膏、黃芩等為佐,乃統治三陽經表證、寒將化熱之法。


若謂太陽陽明合病,則柴胡尚不宜用,而節庵用之,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6:59 | 只看該作者

〔附〕升麻葛根湯


(錢仲陽《閻氏小兒方論》)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熱微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臥,及陽明發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時,人多疫證。


升麻 干葛(細銼) 芍藥 甘草(銼炙各等分) 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


〔頭痛,加川芎、白芷(川芎為通陰陽氣血之使,白芷專治陽明頭痛)。


身痛背強,加羌活、防風(此兼太陽,故加二藥)。


熱不退,春加柴胡、黃芩、防風(春為少陽司令,柴、芩少陽經藥),夏加黃芩、石膏(清降火熱)。


頭面腫,加荊芥、防風、連翹、白芷、川芎、牛蒡、石膏(升散解毒)。


咽痛,加桔梗(清肺利咽膈)。


斑出不透,加紫草茸(紫草涼血,用茸取其升發)。


脈弱,加人參。


胃虛食少,加白朮。


腹痛,倍芍藥。


升麻葛根(湯)芍藥草,(此即仲景葛根湯去麻、桂加升麻,轉溫散為涼散,乃後人超出之方也。


升散陽明表證好。


(葛根湯治太陽將入陽明之表,此湯治陽明自病之表。


微寒壯熱與頭疼,(太陽表病初起則惡寒甚,且發熱而仍畏寒;


陽明表證初起則微惡寒,及至壯熱則寒不復惡矣。


又太陽則頭項痛,陽明則頭額眉棱骨痛,此為辨也。


熱迫下利均堪保。


(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此因邪熱內陷於太陰,是表實裡虛,故用升、葛升陽散表,白芍斂陰,甘草和裡,表解裡和,下利自止。


亦治時疫與陽斑,(升麻、甘草解毒之功。


痘疹已出慎勿搗。


(痘疹初起,熱自內達表,故亦宜於涼散;


若已出者勿用,恐升散重虛其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8:50 | 只看該作者

〔附〕歸葛飲


(張介賓《新方八陣》)治陽明溫暑,大渴大熱,津液枯涸,陰虛不能作汗等證當歸(三五錢) 干葛(二三錢) 水煎。


以冷水浸涼,徐徐服之,得汗即解。


歸葛飲須冷水浸,陽明溫暑時邪甚。


陰虛無汗渴而煩,服此汗流功獨任。


(旭高按:葛根湯用芍藥收陰,是監麻、葛之發汗也;


此用當歸養血,是助干葛以為汗也。


葛根湯證,表尚惡寒,故藥以溫散;


此證表裡俱熱,故以藥冷凍飲料,所謂生津自能作汗,清裡亦能解表,為治溫暑之大法。


此葛根湯之變局,又白虎湯之先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9:03 | 只看該作者

瓜蒂散類

 

爪蒂散


治實積寒痰,填塞上脘,胸中痞硬,寸脈微浮,氣逆上衝咽喉不得息;


或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手足厥冷,脈乍緊者;


或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


及猝然發黃,胸滿氣喘,命在須臾。


皆宜用此。


瓜蒂(熬黃) 赤小豆(各等分) 別搗為末,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


吐時須令閉目,緊束肚皮。


吐不止者,蔥白湯解之。


良久不吐者,含砂糖一塊即吐。


諸亡血虛家、老人、產婦,俱不可服。


(此為峻劑,故詳審叮嚀如此。


按:瓜蒂時珍《綱目》不載,故後人不知為何物,遂致此藥廢棄,遇當吐之證不吐,因而夭枉者多矣。


可勝悼哉!


不知瓜蒂即《神農本草》苦瓠之蒂,治面目四肢浮腫,下水令人吐,正是此物,即今夏月之菜瓜帶苦味者一種是也。


去瓤及蒂,漬於醬內,為家常啜粥之小菜。


但有甘、苦二種,苦瓜之蒂則吐耳。


無錫東門楊氏,貨水腫黃膽藥,令 鼻中,出黃水則愈,甚有奇效,疑即是此。


今世所謂名醫者,反不知用,即知之而亦不敢用。


噫!


是誠何心哉?


瓜蒂散中赤豆豉,逐邪涌吐堪稱奇。


(此酸苦涌泄重劑,以吐胸寒者。


邪結於胸,不涉太陽表實,只以三味為散,煮作稀糜,留戀中焦以吐之,能事畢矣。


瓜蒂性升,味苦而涌,赤豆性酸斂,味苦而泄,恐其未必即能宣越,故復以香豉湯陳腐之性,開發實邪,定當上越而吐矣。


真奇方也!


實積寒痰填上脘,胸中痞硬脈弦遲,(脈弦遲或乍緊者,寒實也。


飢不欲食手足冷,欲吐不吐無寧時。


(皆寒格於上,熱不得越之故。


此皆瓜蒂之見證,亡血虛家切忌施。


(亡血虛家而吐之,則虛陽上越,有厥脫之危。


又有急黃(猝然發黃,名曰「急黃」。


與水腫,可將此藥鼻中吹。


(或加丁香吹鼻更妙)上者越之為效捷,(「病在上者,因而越之」,比汗下為效為捷。


長沙以後少人知。


(仲景以後之醫,但知汗下而不知吐法;


知吐法之妙者,不過數人而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9:16 | 只看該作者

〔附〕三聖散


(張子和方) 治猝中痰迷壅盛,癲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潮痰厥,頭痛;


及食填太陰,欲吐不出。


瓜蒂 藜蘆 鬱金等分 為末,酸 水調。


(量人虛實服之,以鵝翎探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9:31 | 只看該作者

〔附〕參蘆散


(李時珍《本草綱目》) 治虛人痰潮壅塞。


人參蘆研末,水調下一二錢。


或加竹瀝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9:41 | 只看該作者

〔附〕燒鹽探吐方


(孫思邈《千金要方》) 治傷食痛連胸膈,痞硬不通,手足逆冷,尺脈全無;


通治霍亂蠱毒,冷氣中惡。


食鹽(燒) 以熟湯調飲,以指探吐。


或用熱童便調服更佳。


三聖(散)瓜蒂除豉豆,(瓜蒂散中去香豉、赤小豆。


加入藜蘆鬱金湊。


此吐實熱與風痰,(瓜蒂吐實熱,藜蘆鬱金吐風痰。


五癇癲狂痰厥咎。


(五癇昏迷,癲狂迷亂,皆痰之咎。


虛者參蘆一味投,(名參蘆散人參補陽中之陰,蘆反瀉陰中之陽,亦猶麻黃之根、節不同。


劇痰烏附尖方透。


(丹溪治許白云,用瓜蒂、三聖之屬,屢吐不透,後以漿水和烏附尖服,始得大吐。


《千金》尚有燒鹽方,一切積聚功能奏。


(鹽能軟堅,可破頑痰宿積;


燒之則苦,故能涌吐。


更用童便引火下行。


上越下行,塞者通矣。


《千金》云:「凡病積聚,宜先服此,大勝用藥。


吐法從來誰擅長,子和張氏為魁首。


《張子和長於用吐。


據《儒門事親》云:「吐痰之法,自有操縱卷之,惟以吐發汗者,世罕知之,不知吐中就有發散之義,故余嘗曰吐法兼汗,以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29:54 | 只看該作者

〔附〕霹靂散


(王燾《外台秘要》 治痴癲病痰迷心。


雄黃 雌黃 冰片 牛黃(各五分) 人言(四分) 生山梔(二十枚) 急性子(一錢) 生綠豆(一百八十粒) 先將綠豆冷水洗去皮,同余藥各生晒乾為末。


大人用七分,十五六歲者用四分。


或粉面糕餅令其食,少頃吐出頑痰為妙。


晚以稀粥補之。


霹靂散治痴癲病,涌吐風痰泄濁陰。


(《內經》癲病分骨、筋、脈三種,《難經》謂「《重陰者癲」。


明系痴癲是臟病,多由肝經風痰上逆於心,迷亂神明,故宜涌而吐之,破泄陰霾之氣。


雌雄西黃冰急性,人言綠豆山梔尋。


(重用綠豆、山梔,所以解砒毒也)。


若然不吐吞糕餅,鼓舞陽明氣上臨。


(方中雖用綠豆解人言毒,然有服之其毒內攻而不吐者,又必以食物,如粉面糕餅鼓舞胃氣,則無不吐者矣。


山梔輕揚上浮,急性子下氣透骨,雄黃入肝之陽分,殺精辟邪,雌黃入肝之陰分,祛風殺蟲,牛黃入肝臟,引風外出,冰片入骨髓,搜風可盡,人言燥烈劫痰善吐,剛猛毒藥,無微不入,即有固結頑痰,亦必倒倉吐出,其神明得以歸舍而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30:06 | 只看該作者

〔附〕稀涎散


(許叔微《普濟本事方》引孫兆方) 治中風暴仆,痰涎壅盛,氣閉不通。


先開其關,令微吐稀涎,續進他藥。


亦治喉風牙關緊閉。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 白礬(一兩) 共為末,溫水調下五分。


或加藜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30:19 | 只看該作者

〔附〕通關散


(朱震亨《丹溪心法附余》) 猝中痰迷,用此吹鼻。


皂角 細辛(等分) 研末吹。


稀涎(散)皂角白礬班,或益藜蘆微吐間。


(不可令大吐,但使咽喉疏通,能進湯藥便止。


若盡攻其痰,則無液以養筋,令人攣急偏枯,此其禁也。


風中痰升人眩仆,當先服此通其關。


(白礬酸苦能涌泄,咸能軟頑痰;


皂角辛能通竅,咸能去垢,專制風木;


藜蘆吐風痰,善通頂,令人嚏。


此奪門之兵也。


風國中時,痰盛宜先用此,令吐稀涎,續進他藥。


通關散用細辛皂,吹鼻得嚏保生還。


(有嚏者可治;


無嚏者為肺氣已絕,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30:33 | 只看該作者

〔附〕甘草常山散


(汪 庵《醫方集解》引張子和方) 吐瘧痰。


稀涎散加甘草、常山、藜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30:45 | 只看該作者

〔附〕如聖散


(汪 庵《醫方集解》 治纏喉風痹,牙關緊閉。


前方去甘草、常山,加雄黃為末 鼻。


(或以杜牛膝搗汁灌之) 甘草常山(散)吐瘧痰,(常山善吐瘧痰,得甘草則功更捷。


藜蘆皂角白礬參。


若除常草雄黃入,(名如聖散)喉風痰壅此能探。


(喉風脹急,湯水難進,必先吐去其痰,續進他藥。


余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5 23:30:58 | 只看該作者

〔附〕吐法


(張介賓《新方八陣》 代瓜蒂、三聖之屬。


蘿卜子搗碎,以溫湯和攪,取淡湯徐徐飲之,少頃即當吐出。


即有吐不盡者,亦必從下行矣。


吐法新方最平穩,搗研卜子用宜生,溫湯和攪徐徐飲,上越還能使下行。


(按:景岳此方,凡邪實上焦,或痰或食,或氣逆不通等證,皆可以此吐之,最為平穩。


然恐未必即吐,必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3:30 , Processed in 0.18750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