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十四味建中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當歸 白芍藥 白朮 甘草 人參 麥門冬 川芎 肉桂 附子 肉蓯蓉 半夏 黃茯小建中湯芍藥多,桂薑甘草大棗羅,更用飴糖建中氣,(於桂枝湯重用芍藥,加飴糖,義偏重於酸甘,專和血脈之陰。
僅能建中焦營氣,故曰「小」。
陽虛勞損(徐靈胎《蘭台軌范》曰:「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勞,正與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誤用,害人甚多。
此咽乾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
疸黃瘥。
(此脾虛發黃之證,觀方下所云「小便自利」,非濕熱可知矣。
陽澀陰弦腹急痛,(中宮之陽氣虛,則木來乘土,故陽澀陰弦而腹痛。
不瘥更與小柴和。
(腹痛服建中治太陰,不愈者,更與小柴胡治其少陽,疏土中之木也。
以陰脈弦,故用此法。
悸煩無熱方堪服,(悸而煩,為虛煩可知,故用建中,以補心脾之氣。
蓋梔子湯治有熱之虛煩,此治無熱之虛煩也。
嘔家禁與用毋訛。
(酒家忌甘,嘔家亦忌甘。
黃 建中(湯)補不足,表虛身痛效無過。
(此因過汗虛其衛陽,故汗後身痛,用此湯固衛氣以和營則愈。
又有當歸建中法,產後諸虛屬婦科。
(黃 建中,補中益衛氣;
當歸建中,補中益營氣。
樂令建中(湯)退虛熱,(此藥大能退虛熱,生氣血。
柴胡歸芍細辛多,參 苓草陳半夏,肉桂門冬薑棗和。
更有建中十四味,陰斑勞損起沉 ,(亦有陰證發斑者,淡紅隱隱,散見肌表,此寒伏於下,逼其無根之火熏肺而然,誤服寒藥立斃。
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麥夏蓯蓉仔細哦。
(喻嘉言《醫門法律》曰:「十四味建中湯治臟氣素虛,以之兩建其脾腎之陰陽。
蓋虛勞病多本脾腎,故引伸建中之法以治之。
乃後人超出之方也。
又曰:「樂令建中湯,柴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
十四味建中湯,用附、桂、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者之善為裁酌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