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絡全書】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2:10 | 只看該作者

十一、〔目〕


統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目者肝之官也,故肝病者 青。


又曰: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又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大小。


又曰: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


又曰:足厥陰之脈,連目系,上出額,其支者,從目系下頰。


《素問》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並竅於目,畏清。


注:清,冷也。


又曰:肝受血而能視。


喬岳曰:肝絕,則目澀欲睡。


戴復庵曰:赤眼有數種,無非血壅肝經所致。


宜黑神散、消風散等分,白湯調,食後睡時服)。


又屬手少陰心經(《靈樞》曰:目者,心使也;


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惑也。


又曰:手少陰之脈,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素問》曰:心者,五臟之專精也;


目,其竅也。


又曰:心火太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邪害孔竅,天明則日月不明)。


又屬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素問》曰:諸有水氣,微先見於目。


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靈樞》曰:足陽明之筋,其直者結於鼻上,合於太陽,為目下綱。


其病急者,目不合;


熱則筋縱,目不開。


孫景思曰:古人治目病,以神麯為君者,蓋目疾多因脾胃有痰,浸漬於肝,久則昏眩,故用神麯以健脾胃、消痰飲也。


《醫說》曰:有人患赤眼腫痛,不能飲食,診其脈,肝盛脾弱。


用涼藥以平肝,則損脾;


用溫藥以益脾,則肝愈盛而加病,何以治之?


曰:當以溫平藥倍加肉桂,勿用茶調,恐損脾也。


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舉而兩得之。


傳曰:木得桂而枯也)。


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


命門者,目也。


又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 。


又曰:足太陽之筋,其支者,為目上綱。


《玄珠》曰:症有戴眼者,謂睛不轉而仰視也。


灸昆侖穴,即隨下不戴,穴在兩足外踝骨、後跟骨上陷中,動脈應手。


若灸之,仍戴不下者,此為太陽終。


故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


兼屬足少陽膽經(《素問》曰:少陽絡者,其百節縱,目HT 絕系。


目系絕,故目不動而直視也。


《靈樞》曰: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


從下上者,陽明病;


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注:診,視也,非診脈之診也。


赤脈,乃赤筋在目也)。


又以五色應五臟(《靈樞》曰: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大小滑澀,寒溫燥濕。


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


故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錢仲陽曰:目內症,赤者心熱,導赤散主之;


淡紅者心虛熱,生犀散主之;


青者肝熱,瀉青丸主之;


黃者脾熱,瀉黃丸主之;


無精光者,腎虛也,地黃丸主之)。


義統屬諸臟腑(《靈樞》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纈,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


注:精氣,謂津液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2:25 | 只看該作者

十二、〔目睛〕


(黑者謂之烏輪)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筋之精為黑眼,肝則主筋也。


又曰: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故陰陽合轉而精明也。


婁全善曰:夏枯草治目珠夜疼,以苦寒藥點上反甚者,神效。


蓋白眼疼屬陽,及晝則疼甚,點苦寒藥則效,黑眼疼屬陰,及夜則疼甚,點苦寒藥則反劇)。


〔白睛〕 屬手太陰肺經(《靈樞》曰:氣之精為白眼。


注:肺則主氣也,亦名氣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2:37 | 只看該作者

十三、〔瞳子〕


(亦謂之瞳人)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骨之精為瞳子,腎則主骨也。


又曰: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


目運者,為志先死;


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腎所以藏精與志也。


又曰: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目KT KT 如無所見。


又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


見一脈半,一歲半死;


見二脈,二歲死;


見二脈半,二歲半死;


見三脈,三歲死;


見赤脈不下貫瞳子者,可治也)。


又屬足太陽膀胱經(《素問》曰: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2:48 | 只看該作者

十四、〔目眶〕


(瞼也,俗呼為眼胞)屬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靈樞》曰:肉之精為約束裹纈,脾則主肌肉也。


又曰:人之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玄珠》曰:上下瞼腫者,脾氣熱也。


一曰: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


脾病,則瞼澀嗜臥矣。


又曰:脾虛則瞼腫。


朱丹溪曰:陽明經有風熱,則為爛眼眶。


沈承之曰:直兩目瞳子上,接頭之第三行,屬手少陽三焦經、陽維之會。


直目瞳子下七分,名承泣穴,屬足陽明胃經、任脈、陰蹺脈之會;


一寸名四白穴,屬足陽明胃經)。


兼屬手太陰肺經(《素問》曰:刺眶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


注:眶骨中脈,目之系,肺之脈也。


刺內陷,則目系絕,故為目漏。


目脈漏,則盲也。


喬岳曰:肺主眼胞,肺絕則眼胞陷)。


又屬足厥陰肝經(《素問》曰:肝風之狀,診在目下,其色青。


注:診,視也。


戴復庵曰:眼屬肝,有肝虛而痛,才見光明,則眶骨痛甚者,宜生熟地黃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3:01 | 只看該作者

十五、〔目內〕


(在內近鼻者,亦名為赤 ,睛明穴之分也)屬手少陰心經(《靈樞》曰:手少陰之正,出於面,合目內 。


又曰:血之精為絡其窠,心則主血脈也。


兼屬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經,足陽明胃經之合。


(《靈樞》曰: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 急不能卒視。


《素問》曰: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 。


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


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王啟玄曰: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太陽絕,則目內陷而死。


沈承之曰:直目內 上,屬足太陽膀胱經;


直目內 下,屬足陽明胃經、厥陰肝經之會)。


又屬二蹺合脈(《靈樞》曰:陰蹺脈出人迎之前,入 ,屬目內 ,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


氣並相還,則為濡目;


氣不營則目不合。


又曰:目中赤痛,從內 始,取之陰蹺。


《素問》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目 始。


趙以德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


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二脈皆與交會於目內 。


陽脈交於陰則目閉,陰脈交於陽則目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3:32 | 只看該作者

十六、〔目銳〕


(目 之外決於面者)屬手足少陽三焦、膽經、手太陽小腸經之會(《靈樞》曰:手少陽所生病者,目銳 痛。


又曰:足少陽之筋,支者結於目 ,為外維。


其病維筋急,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左右不開,名曰維筋相交。


又曰:手太陽之筋,直者出耳後,下結於頷,上屬目外 。


沈承之曰:直目銳上,屬手足少陽三焦、膽經之會;


直目銳 下,兼屬手太陽小腸經之交會)。


兼屬足太陽膀胱經、二蹺脈(《靈樞》曰: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


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 。


陽氣盛,則 目,陰氣盛,則瞑目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6:54 | 只看該作者

十七、〔〕


(鼻山根也,俗稱為鼻梁)屬足陽明胃經、太陽膀胱經、督脈之會(《靈樞》曰: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


《素問》曰: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傳為衄蔑瞑目。


注:足太陽膀胱之脈,起目內 ,上額,交巔,絡腦。


陽明脈起於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


令腦熱,則足太陽遂與陽明之脈俱盛,薄於 中,故鼻 辛而酸痛也。


鼻淵者,濁涕下而不止如水泉也。


熱盛則陽絡溢,故衄,而鼻出污血也,又謂之蔑。


血出甚,則陽明、太陽脈衰,不能營養於目,故目瞑而暗也。


宜服防風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7:09 | 只看該作者

十八、〔鼻〕


屬手太陰肺經(《素問》曰: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畏熱。


《靈樞》曰:肺病者,喘息鼻張。


又曰: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


喬岳曰:肺絕則無涕,鼻孔黑燥。


肝逆乘之,面色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7:25 | 只看該作者

十八、〔鼻〕


李東垣曰:傷風,鼻中氣出粗,合口不開,肺氣通於天也。


王汝言曰:鼻塞不聞香臭,但略感風寒,不時舉發者,世俗皆以為肺寒,而用辛溫之藥。


不知肺經素有火邪,火鬱甚,則喜得熱而惡見寒,故遇寒便塞也。


法宜清肺降火為主,而佐以通氣之劑,服之自效。


如素無鼻塞之症,一時偶感風寒而致者,當作風寒治。


沈承之曰:其在小兒面部,謂之明堂。


《靈樞》曰:脈見於寸口,色見於明堂。


明堂者,鼻也。


明堂廣大者壽,小者殆,況加疾哉?


徐伯魯曰:按此語,即相家貴隆準之說也。


然須視其面部何如,每見明堂雖小,與面相稱者,壽可七八十,要不可執一論也)。


又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督脈之交會(《靈樞》曰:手陽明之脈,上挾鼻孔。


又曰: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香,妨於食,大便難。


《素問》曰:傷寒二日,陽明受之。


陽明主肉,其脈挾鼻,故鼻干不得臥。


又曰:運氣陽明所至為鼽嚏。


注:鼽,鼻窒也。


嚏,噴涕也。


《明堂經》曰:素 ,一名面王,在鼻柱上端,督脈氣所發也。


劉河間曰:傷風於腠理,而鼻為塞者,寒能收斂,陽氣不通暢也。


王海藏曰:石膏發汗,辛寒入手太陰經,仲景治傷寒陽明經症,乃用之者,何也?


蓋胃脈行身之前,而胸為胃肺之室,邪熱在陽明,則肺受火邪,故以辛寒以清肺,所以號為白虎也。


沈承之曰:挾鼻孔兩旁五分,名迎香穴,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之會;


直目瞳子,名巨 穴,屬足陽明胃經、陰蹺脈之會)。


兼屬手少陰心經(《素問》曰:正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李東垣曰:鼻本主肺,而復能聞香臭者、鼻中有心,庚金生於己也,衛氣失守,寒邪客於頭面,鼻亦受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7:39 | 只看該作者

十八、〔鼻〕


不能為用,是不聞香臭矣,麗澤通氣湯主之)。


又屬足太陰脾經(《素問》曰:脾熱病者鼻先赤)。


又屬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經(《靈樞》曰:衄而不止, 血流,取足太陽;


血,取手太陽。


又曰: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


實則鼽窒,頭背痛;


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


又曰:手太陽之脈,其支者,別頰,上,抵鼻。


又曰:面王以上者,小腸也;


面王以下者,膀胱字子處也。


男子色在面王,為少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頹陰之屬也。


女子色在面王,為膀胱字子處病,散為痛,薄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形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7:50 | 只看該作者

十九、〔〕


( 也,俗呼顴骨)屬手足少陽三焦、膽經(《靈樞》曰:手少陽之脈,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


又曰:足少陽之脈,其支者合手少陽,抵於 ,下加頰車)。


又屬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經之會(《靈樞》曰:手太陽之脈,其支者,別頰,上 ,抵鼻。


又曰: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於 )。


又屬手陽明大腸、胃經(《靈樞》曰:手陽明之筋,其支者上頰,結於 。


又曰:足陽明之筋,上挾口,合於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8:02 | 只看該作者

十九、〔〕


兼屬手少陰心經(《靈樞》曰:心痛者,顴赤。


又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


喬岳曰:心絕則虛陽上發,面赤如脂。


徐伯魯曰:如女人以粉敷面,以丹敷顴也。


夫白者,肺之候;


丹者,心之候,發明謂之火克金。


是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其病不治。


注:敷,與附同)。


又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腎病者,顴與顏黑。


又曰: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8:15 | 只看該作者

二十、〔頰〕


(面旁也)屬手足少陽三焦、膽經(《靈樞》曰:手少陽所生病者,目銳 痛,頰痛。


又曰:邪氣中於頰,則下少陽。


又曰:少陽氣至,則嚙頰。


《素問》曰: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


又曰: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


注:足少陽部在頰。


色,赤色也。


前,當依《甲乙經》作「筋)。


又屬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之會(《靈樞》曰:足陽明之筋,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


《素問》曰: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以候口齒之氣。


注云:在鼻孔下兩旁,近於巨 穴之分,動應於手,足陽明脈氣所行也)。


兼屬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素問》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


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又曰:肝病氣逆則頰腫。


《靈樞》曰:足厥陰之脈,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8:29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一、〔耳〕


統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耳者,腎之官也。


又曰:耳焦枯受塵垢者,病在骨。


《中藏經》曰: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於耳。


《素問》曰:腎,在竅為耳。


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又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故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


注:牙車,即頰車穴也,在耳下曲頷端陷中。


耳偏高者,腎偏傾;


耳高者,腎高;


耳後陷者,腎下;


耳堅者,腎堅;


耳薄不堅者,腎脆。


《玄珠》曰:耳薄而黑或白者,腎敗也。


羅謙甫曰:夫耳卒聾者,由腎氣虛,為風邪所乘,摶於經絡,隨其血脈上入耳,正邪相摶,令卒聾也。


腎虛有寒者,宜肉蓯蓉丸、燒腎散;


腎虛有熱者,宜本事地黃丸)。


又屬手少陰心經、厥陰心主經(《素問》曰: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


《靈樞》曰:手心主之正,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


趙以德曰:心在竅為舌,以舌非孔竅,因寄竅於耳。


腎治內之陰;


心治外之陽。


愚按:手心主、手三焦之脈,皆心脈也。


三焦之脈,入耳中,故心之竅通於耳。


凡耳中腫痛之症,皆以心火治之。


所謂治其陽也)。


又屬手少陽三焦經(《靈樞》曰:手少陽之脈,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 。


又曰:手少陽之上,血氣盛,則耳色美;


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


《素問》曰: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以候耳目之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8:43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一、〔耳〕


注:在耳前陷者中,動應於手,手少陽脈氣所行也。


又曰:一陽獨嘯,少陽厥也,其終者耳聾。


注:嘯者,耳中鳴如嘯聲也。


膽及三焦脈皆入耳,故氣逆上,則耳中鳴)。


又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


又曰: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蘢之前。


窗蘢者,耳也。


《素問》曰: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則胸脅痛而耳聾;


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


李東垣曰:少陽者,斜出於耳前後也。


愚按此句,並證上文)。


兼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邪在肝,則兩脅中痛,行善掣,或時腳腫,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素問》曰:肝病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


朱丹溪曰:耳聾屬熱,少陽、厥陰熱多,宜開痰、散風熱,通聖散、滾痰丸之類。


羅謙甫曰:氣逆耳聾有三,肝與三焦、小腸也。


治法宜四物湯,吞龍薈丸降火,及復元通氣散調氣是也。


許培元曰:凡耳聾,耳中疼,皆屬少陽之熱,為易治。


若耳聾,舌卷,唇青者,屬厥陰,為難治也)。


又屬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經(《靈樞》曰:手太陽之脈,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


其病耳中鳴痛,又曰:手太陽當曲頰,所生病者耳聾目黃。


又曰: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8:55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一、〔耳〕


《素問》曰:太陽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又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靈樞》曰: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


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又曰: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


顙大者,鉗耳也。


又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


脈有所竭者,故耳鳴。


補客主人。


《素問》曰:頭痛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又曰:邪客於手陽明之脈,令人耳聾,時不聞音)。


又屬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之會(《素問》曰: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


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


刺其足大趾內側,後刺足心,後刺足中趾,後刺手大指內側,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 立已。


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剃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


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王啟玄曰:肺太陰之絡,會於耳中,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而耳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9:06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二、〔曲頰〕


(面旁也,在耳下,亦名蕃)屬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之會(《靈樞》曰:蕃者,頰側也;


蔽者,耳門也。


又曰:足少陽之脈,下耳後,合手少陽,抵於 ,下加頰車。


沈承之曰:曲頰前寸許,屬手陽明大腸;


曲頰後,屬足少陽膽經)。


又屬手少陽三焦經、太陽小腸經(《靈樞》曰:手少陽之筋,上肩,走頭,合手太陽。


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


又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


手少陽出耳後,上結完骨之上。


又曰:手太陽當曲頰)。


兼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入耳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9:19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三、〔頤〕


(頤, 也,亦作頷)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 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


《素問》曰:陽明虛,則寒栗鼓頷,終則口耳動作。


又曰: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挾頤也。


王啟玄曰:陽明之脈,漸上頤而環唇,故名挾頤為漸,即大迎穴也。


在曲頰下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


又屬手少陽三焦經、陽明大腸經(《靈樞》曰:手少陽之別者,上挾咽,出頤 中。


又曰: 痛,刺手陽明,與 之盛脈出血)。


兼屬足少陰腎經。


(《素問》曰:腎熱病者,頤先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9:30 | 只看該作者

二十四、〔人中〕


(在鼻下,即水溝穴之分也)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督脈之會(《靈樞》曰:手陽明之脈,其支者,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又曰:足陽明之脈,循鼻外,入上齒中。


沈承之曰:挾人中兩旁五分,名禾 穴,屬手陽明經)。


又屬足太陰脾經(《靈樞》曰: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


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脈不榮,則肌肉軟。


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


人中滿,則唇反。


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玄珠》曰:人中腫者,脾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19:49:41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五、〔口〕


〔吻附〕統屬足太陰脾經(《靈樞》曰:脾氣通於口。


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素問》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畏風。


李東垣曰:傷食,口無味,涎不納,鼻息氣勻,脾氣通於地也)。


又屬足陽明胃經、陽蹺脈之會(《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


所生病者口 唇胗。


注:胗,唇瘍也。


又曰:足陽明之筋,上頸,上挾口,合於 。


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


《素問》曰:胃熱則口澹。


又日,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


注:口目動作,謂目 而鼓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1:3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