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論】
三部謂上中下,九候謂上中下各三候也,經旨如是。
後世則以寸關尺為三部,而分浮中沉取之,就脈辨證,能決死,黃帝問曰:……愿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按:九為奇數之終。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按:九野注見前。
帝曰:何謂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
言必當諮受於師也。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
在額兩旁,動應於手,足少陽脈氣所行也。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
在鼻孔下兩旁,近於巨之分,動應於手,足陽明脈氣之所行。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
在耳前陷者中,動應於手,手少陽脈氣之所行也。
中部天,手太陰也;
謂肺脈也,在掌後寸口中,是謂經渠,動應於手。
中部地,手陽明也;
謂大腸脈也,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合谷之分,動應於手也。
中部人,手少陰也。
謂心脈也,在掌後銳骨之端,神門之分,動應於手也。
下部天,足厥陰也;
謂肝脈也,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裡之分,臥而取之,動應於手也。
女子取太衝,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是。
下部地,足少陰也,謂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手。
下部人,足太陰也。
謂脾脈也,在魚腹上趨筋間,直五裡下箕門之分,寬鞏足單衣沉取乃得之,而動應於手也。
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之上,衝陽之分,動應手也。
按:本經所指,蓋合經脈穴道,二者並言,不徒專取寸關尺也,宜分別觀之。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脾臟與胃以膜相連,故以候脾兼候胃也。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經云腸胃同候,故以候胸中也。
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何以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按:後三段不過復解前文,無深義也。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
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
……神臟五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也。
形臟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
按:此一節是上文三部九候之總結也。
為猶應也,九野為九臟,猶言九臟應九野也。
謹按上部三候,形臟居其三;
中部三候,神臟居其二,形臟居其一;
下部三候,則盡神臟也。
然其中有可疑者,前言中部地,手陽明也,注云大腸脈也。
乃岐伯復解,則又云地以候胸中之氣,注云手陽明脈當其處,按手陽明脈,自肩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雖有下膈二字,不可直言胸中,一疑也。
若言大腸所盤折之地,乃是當臍,又非胸中,二疑也。
後既總言形臟四,則胸中二字,必非差誤。
前言手陽明三字,三部中止言臟脈,並不及腑,而手陽明為腑脈,或是錯誤,亦未可知,三疑也。
前後不合,存之以俟後之識者。
帝曰:以候奈何?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帝曰:決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
形氣相反,故生氣至危。
危者言其近死,猶有生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