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通天論】
生氣者何?
生生之氣,陽氣也。
通天者,天氣輕清而上浮,惟人陽氣上與天通,尊之之辭也。
篇中凡四特尊陽,五喝陽氣者。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按:言人之氣,本與天通。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三謂天氣、地氣、運氣也。
犯謂邪氣觸犯於生氣也。
按:五,五臟也。
言人依五臟以生,五氣不固,則天地運會之氣,相乘為害,或病或死,壽命所關,故曰壽命之本。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按:蒼天,注單指春言,非也。
天之色蒼蒼,故曰蒼天。
言天之氣常清常淨,人亦能清能淨,則志意安和而治矣。
果能順天之氣以為氣,寒暑溫涼與天合氣,不但志意安和而已,抑且生生之氣,永固無虞矣。
傳者,不盡之義。
人之有生必有死者,以其精神盡而不能傳也。
得道之人,真精不漏,元氣渾,如四時之迭換,同日月之營運,其為傳也,亦何老少之分乎。
如是則聖人周身之氣,與天無間,服天氣也;
變化無方,通神明也。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失謂逆蒼天清淨之理也。
按:凡人之氣,周流一身,內而九竅,外而肌肉,清淨則安和,煩擾則潰亂,安和則內外調達,潰亂則壅閉不通,衛氣因之亦病矣。
靈樞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合者也。
內閉外壅,氣以潰亂,而渙散不收矣。
氣之消削,非由於天,人自致之耳。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此明前陽氣之用也。
諭人之有陽,若天之有日,天失其所則日不明,人失其所則陽不固,日不明則天境冥昧,陽不固則人壽夭折。
按:天運句,注解頗混。
蓋重言之,以見人不可無陽,猶天之不可無日也。
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按:此正明陽之所系也。
陽氣輕清而上浮,象天之居高以臨下,無不包攝,凡其所有,莫能外焉。
故善養之,則氣自周密,足以衛固夫一身;
不善養之,則寒暑濕氣諸邪,乘之而入矣。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按:因者,乘虛而入之謂,此言因於寒之為病也。
寒邪中人,榮血凝澀。
治寒之法,靜則留滯,動則散解,必如樞之運動而後可,辛甘發散之類是也。
如宜動而反靜,則寒邪內伏,卒然觸發,狀若驚駭,驚則氣亂,精神浮越於外矣。
始以陽氣不固而致寒,繼以不善治寒而亂氣,養陽之道,可不慎哉。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按:此言因於暑之為病也。
暑熱傷氣,氣虛故自汗。
暑者,火病也,火既盛,則躁煩而聲厲,火或少息,亦啾唧而多言,靜而不靜,正火之為患也。
唯暑為火病,其身之熱,若炭之燔然。
汗出而散。
按:此則言治暑之法也。
暑為熱邪,雖已自汗,仍須汗解,熱論篇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也。
按暑有陰陽二證,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證,中暑者陰證。
東垣曰:避暑於深堂廣廈得之者名中暑,其證必頭痛惡寒,身熱無汗,心躁煩,此為陰寒所抑,而陽氣不得伸越也,治宜發汗。
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中熱,其證頭痛躁熱,大渴大汗,無氣以動,乃天熱外傷肺氣也,治宜解熱。
按此皆中熱之陽者也。
若夫因暑受寒之證,汗之不愈,昔人直用薑附理中而愈,立齋所謂舍時從證妙法也。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
按:此言因於濕之為病也。
濕邪中人,其氣上蒸,頭面浮腫,如有物裹之者,是宜輕揚發散之劑以去其濕,庶不致邪氣內侵。
若不急治,則濕化為熱,濕熱交並。
攘者,除而去之之謂。
不攘,則著而不去,濕熱鬱蒸,筋絡受病,或急而為拘攣,或緩而為痿痹矣。
夫同一濕熱為病,大筋小筋,何有拘痿之別?
蓋筋大則粗而有力,故見拘攣;
筋小則柔而無力,故見痿弱也。
注言反濕其首,及將濕熱分發,並不合理。
音軟。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按:氣即陽氣也。
陽氣既不能衛外,不特寒暑濕相因而為患,即氣亦能自病,是亦謂之因於氣也。
氣周密則默運而流通,氣疏泄則偏壅而浮腫。
四維者,四肢也。
四肢者,諸陽之本也。
陽氣盛,則四肢實而揮霍擾亂。
陽氣虛,則手足浮腫,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是相代也。
凡病此者,非陽氣匱乏不至此,而實則由於衛外不固之所致也。
竭字宜活看,勿竟作竭絕,蓋甚言之,以見陽之不可不固也。
按陽因而上二句是綱,以下因於寒四段是目,蓋言陽氣不能衛外,則諸邪乘虛而入也。
寒暑濕氣四條各自為一義,前後原不相蒙,王注將上下文逐段承轉,辭義牽強,今厘正之。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此又誡起居暴卒,煩擾陽和也。
煎厥,以煎迫而氣逆也。
煎厥之狀,目盲云云。
按:前言陽氣不能衛外,則邪入而生病;
此言人過勞,則氣耗而陽竭也。
煩勞者,勞而不已。
勞而不已,陽氣外浮,恢張污漫,神疲而精竭矣。
所以者何?
精非氣不攝也,精氣既傷,漸至火令,外則肢體焦灼,內則神氣躁擾。
以火煮物曰煎。
厥,竭也。
水虧畏火,其人以煎熬而厥竭矣。
煎厥之病,其狀何如?
以言其目則盲,而耳則閉,視聽俱廢,五臟之真氣竭絕,潰潰乎若都邑之敗壞,汨汨乎若水之流而不返也,不亦大可畏哉!
注以張為脹,未確。
以厥為氣逆,亦偏。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大怒則氣逆而陽不下行,陽逆則血積於心胸之內矣。
然陰陽相搏,氣血奔並,因薄厥生,故名薄厥。
按:肝者將軍之官,主怒而藏血,盛怒則肝傷,肝傷則氣浮血涌,厄塞滿悶,磅因礡上下,因致厥絕,今之盛怒狂叫,嘔血欲死者是也。
謹按自此以下六段,又言凡病皆足以傷氣,不特前言過勞陽竭而已也。
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
怒而過用,氣或迫筋,筋絡內傷,機關縱緩,形容痿廢,若不維持。
按:注根上解,以其同為肝病也,於義似通,但六段,段各一證,證各一義,不得以其同本於肝而強合之也。
遠行勞力則筋病,入房太甚則宗筋痿,是皆謂之有傷於筋也。
筋傷,則縱緩無力,不能任重,若隘小之器,不能容物也。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按:陽氣盛,則汗出通身,陽虛,則氣不周流,而汗出一偏矣。
氣阻一邊,故云偏沮,是名偏枯,今之半身不遂等證是也。
汗出見濕,乃生痤痱。
按:陽氣所以衛外,汗出則氣外泄而陽虛,腠理開豁,若又見濕,濕滯毫腠,痤痱生焉。
痤,音才何切,小癤也。
痱,音沸,濕熱瘡也。
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
按:膏粱者,肥甘物也。
久食肥甘,後必有變,其為變也,多生丁毒。
丁者,火也。
大丁,熱毒也。
熱毒傷人,無處不到,豈必在足。
注言丁生於足,誤矣。
足生,謂足以生丁毒也。
膏粱之子,內縱房勞,體必空虛,外恣口腹,熱毒蓄積,如持虛體,受此熱毒,其何能堪,是謂受如持虛,今之患癰疽而死者是也。
勞汗當風,寒薄為,郁乃痤。
按:煩勞氣耗,體多出汗,汗則玄府開而邪易入,自宜靜密謹防。
如或露體當風,或當風熟睡,風乘虛入,化而為熱,外又感寒,磅因礡膚腠,必生子。
,俗名粉刺是也。
若不解散,鬱積之久,不止於而且為痤矣。
,織加切。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此又明陽氣之運養也。
按:人知陽氣周密,則邪不能入,陽氣壯盛,則病不能傷,此猶氣之粗而顯者也。
若其內斂於宥密,則至精矣。
精則元氣布護,神以氣而藏,一氣渾涵,神得氣而攝,其養為何如。
若其中運夫經絡,則又柔矣。
柔則真氣貫通,筋無弛緩之患,和氣條達,筋又無攣急之虞,其養更何如。
豈止衛外為固,剛強為用而已哉。
開合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開謂皮腠發泄,闔謂玄府閉封。
然開合失宜,為寒所襲,內深經絡,結固虛寒,則筋絡拘,形容僂俯矣。
按:僂音樓。
陷脈為,留連肉腠。
按:脈何以陷?
人之一身,上下表裡各有脈道。
陽氣不密,則外邪陷入於脈絡,故云陷脈。
邪既陷入,留連不解,肉腠之間,瘡生焉。
者,瘰之類也。
音漏。
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按:俞,背穴也。
陽邪中人,多由背入,既入於俞,氣即汗漫,猝走經絡,然而畏,惕然而驚矣。
所以者何?
正為邪觸也。
氣宜兼寒熱言,注單作寒解,偏矣。
俞音輸。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營逆則血鬱,血鬱則熱聚為癰腫也。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
按:汗何以言魄?
魄藏於肺,汗出於玄府。
玄府者,皮毛也。
皮毛者,肺之合也。
故云魄汗。
未盡者,汗出不已,病之自汗者也。
自汗不止,形自弱而氣自爍矣。
形氣大虛,風邪易入,正虧邪陷,不能外達,至秋而發,病因於風,則為風瘧也。
故下文即云:故風者,百病之始也。
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按:善入而人不知者,風也。
諸邪病患,惟風為最。
清淨以下,與前第二節辭義大同小異,不過反復言之,以見人能清淨則邪自不犯,無甚深意。
注乃遠引別篇,曲為之解,其辭費哉。
故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言三陽蓄積,怫結不通,不急瀉之,亦病而死。
何者?
蓄積不已,亦上下不並矣。
何以驗之?
隔塞不便,則其證也。
若不急瀉,粗工輕侮,必見敗亡也。
此節言三陽實證,乃陽之亢者,治宜攻下者也,皆由不善調養之所致。
蓋陽外泄則病虛,陽蓄積則病實,是故貴得其平也。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
晝則陽氣在外,靈樞曰,目開則氣上行於頭,衛氣行陽二十五度也。
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按:生者氣長漸盛,隆則盛之極也。
閉非閉絕不通,謂去陽經而入陰分,猶分門而別戶也。
注以氣門為玄府,誤矣。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皆所以順陽氣也。
陽出則出,陽藏則藏。
暮,陽氣衰,內行陰分,故宜收斂以拒虛邪。
按:反此三時,注單指收拒三句,非。
宜頂上節言,謂平旦與日中,氣行於陽,可動則動;
日西氣行於陰,當靜則靜。
如動靜乖違,與時相反,則氣弱而形壞也。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按:通篇專重陽氣,故此節以前,單發陽之所系至重,而此節以後,則平論陰陽,以見陽之不可無陰,亦猶陰之不可無陽也。
陰陽互根之理,正天地合德之妙,變化所由起,萬物所由成,順之則得其所,逆之則疾病生,為篇中一大關鍵,而注反略而不解,真未達岐黃要旨者也。
亟,注作數解,殊無意味。
按字書,亟,一切吉逆,亦切去吏,其音為氣,因其音而推其義,疑即氣字之訛也。
蓋陽主外,陰主內,陽衛外,陰藏精,合之後篇,言氣歸精,又言精化為氣,則知陽根於陰,而陰實為起氣者也。
臆解存正。
亟,去聲。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
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按:陰陽本互根,不可偏勝,此正言偏勝之為害也。
流,流動也。
薄,漂薄也。
疾,急疾也。
陰不勝陽則陽獨治,其證有二焉:一為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脈見浮洪數大,六七至以上,但按之無力,注為極虛而急數,是也,證似純火,非火也,病由水虧,法宜壯水以制火,或用桂附從治以引火歸源,其證專屬陰虛;
並,合並也,即前陽蓄積之謂,注為盛實,是也,三陽合並則陽盛而火旺,火旺則神明亂而為狂,即重陽者狂之謂,證似無水,非無水也,熱極之故,治宜苦寒以泄熱,仲景所以用三承氣,其證專屬陽盛。
陽不勝陰則陽虛矣,陽氣者,所以疏決陰滯,內注於五臟,而外達九竅者也。
今陽既虛,則氣弱而不能內注於五臟。
五臟者陰也,九竅者五臟之所以通氣者也,五臟之陰氣,必借陽而後能各出於其竅。
陽虛不能疏陰則陰氣滯,陰氣滯則亂而爭,氣亂而爭,則不得各從其竅而閉塞矣。
所以然者,陽清而陰濁,陽通而陰閉也。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按:客者人來自外之稱,風自外來,故亦曰客也。
淫,亂也,風邪客於經絡,而氣為之亂也。
氣者,外以捍邪而內以養精者也,氣亂則邪以無所捍而入益深,真精必動而消散矣。
何者?
風應肝而善動,風動肝傷,邪之為患,將不止於肝也已。
下三段因而,皆因此也。
注謂風薄熱起,熱盛則水干,故精乃無,是乃肝腎內傷之證。
此言風客淫氣,以致精亡,乃感於外而傷及內者,其義大別。
至下腎氣乃傷,高骨乃壞,方是水干精亡之解。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為痔。
甚飽則腸胃橫滿,滿則筋脈解而不屬,故腸而為痔也。
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按:三因而,皆根風客節言,既感於風,而更不謹密,其病日加也。
飽食之傷,腸胃而已,何及筋脈?
益人身之內,大筋絡骨,小筋束皮,而氣脈為之貫徹於內外。
若過傷於飽,充塞腸胃,氣滿皮急,橫逆不通,筋絡緊束,幾至斷絕,是名橫解。
不特此也,飽食不已,熱毒蓄積,必利膿血,利而不已,膿血旁流,則為痔矣。
痔者,肛旁竇也。
因而大飲,則氣逆。
飲多則肺布葉舉,故氣逆而上奔也。
按:酒性善動,味辛氣熱,少飲則和血行氣,多飲則助怒善忘,破血亂氣,唯亂氣,故氣逆,豈止肺布葉舉云乎哉。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強力謂強力入房也,高骨謂腰高之骨也,然強力入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內枯,故高骨壞而不用也。
按: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人生之大倫,天地之正道也。
若行所當行,不妄貪縱,何至敗壞。
唯好色之人,縱恣行樂,精血漸虧,力既不能,猶或借資異物,勉強從事,乃傷乃壞,豈非無力而強用其力之故哉,況又強力於其邪入之後乎。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按:陰陽雖互根,而陽之所系為尤重,故反復詳言以總結之,謂人欲養陰,先須固陽,不可輕自泄露以致敗絕也。
然陽之所以不密者,多由自恃其強,彼方縱情恣欲,未幾陽精竭,而所藏之陰氣亦敗絕而無余矣。
注謂陽自強,寧有是理。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
按:以下五段,正陽不密之為患也。
露,注作露體,是衣被之人,邪盡不中耶?
露,霧露也。
風為陽邪,露為陰邪,二者中人,皆足以致寒熱,況前已言無見霧露也。
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風氣通肝,春肝木旺,木勝脾土,故洞泄生也。
按:留連者,纏綿不解之義。
凡風邪中人毫腠,多為寒熱、頭痛、脅痛等證,若失於表散,以致留連不解,滯於腸胃之間,木性克土,土不能勝,故脾虛而洞泄也。
夏傷於暑,秋為瘧。
,老也,亦曰瘦也。
按:凡邪伏臟,必遇發生之令而後出。
秋,收令也。
夏既傷於暑,何以至收令而為瘧?
蓋暑,熱邪也,熱喜暢而惡郁,暑當與汗。
汗若不出,復至收斂之時,熱邪蓄積,始而為瘧,甚則為,故無汗之瘧,必得大汗始愈也。
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濕,地之濕氣也。
秋濕既勝,冬水復王,水上乘肺,故咳逆病生,濕氣內攻於臟腑則咳逆,外散於筋脈則痿弱也。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按:冬傷於寒,寒不即發,伏藏於內,至春而病,氣因時變,必為溫病,熱論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病熱 是矣。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寒暑溫涼,遞相勝負。
按:上五段言天氣之病患,此則其總結語也。
五臟之氣,相生則得其平,相克則傷而為病。
故木盛傷脾,火鬱為,秋濕自傷,冬寒變熱,是謂更傷,時氣之為病也。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按:陰藏於五臟,宜靜而不宜動。
故靜則五臟之神,各安於其臟;
若不能靜,則必氣浮火動而發躁,陰氣散越,陽火獨熾而走胃,消穀善飢,飲食大倍於平日,而腸胃受傷矣。
夫飲食本以養陰,乃陰躁且至於多食,食多既傷其腸胃,陰氣亦因之而愈消,故下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也。
按此一節,原刻在痹論篇中,實與痹義無涉,必錯簡也。
今移置於此,文義甚合云。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陰者,五神臟也。
宮者,五神之舍也。
言五神所生,本資於五味,五味宣化,各奏於本宮,雖因五味以生,亦因五味以損,正為好而過節,乃見傷也;
故下云。
按:本篇專重陽氣,至陽者衛外為固陰者藏精起氣一段,始平論陰陽,及至陰陽之要陽密乃固一段,則仍歸重於陽矣。
惟此二段則單論陰,然不言陰之所系輕重,而止言五味易以傷陰,知五味之傷陰,則知所以養陰,知所以養陰,則知藏精即所以起氣,而生氣不窮矣。
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木制土也。
按:酸入肝而益木,過酸則肝液盛而木旺,木旺則傷土,故脾氣絕也。
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咸,多食之,令人肌膚短縮,又令人心氣抑滯而不行。
何者?
咸走血也。
大骨氣勞,咸歸骨也。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甘性滯緩,故令人喘滿而腎不平。
何者?
土抑水也。
按:色黑者,水不勝土,而腎色外見也。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濃。
按:苦本入心而補火,火盛則土強。
脾胃者,土也。
脾不濡則腸臟干燥,胃氣濃則消穀善飢也。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按:味過於酸以下,至此五段,皆言五味之傷人也。
辛走肺,過於辛則肺金盛而肝受傷,肝傷則筋病,沮者結而不舒,弛者緩而不收也。
央者,殃字之訛,肝傷筋病而精神受殃也。
注云過於辛而令精神長久,是酸鹹甘苦四味之過並能傷人,而辛獨能益人也,有是理乎。
經中頗多訛字,王氏何不之察耶。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是所謂修養天真之知道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