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3 17:46 編輯
【心腹脹滿及鼓脹方一十四首】
《病源》心腹脹者,藏虛而邪氣客之,乘於心脾故也。
足太陰脾之經也,脾虛則脹。
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脈起於足小指之下,循行上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入肺;其支者,從肺出絡於心。
藏虛,邪氣客於二經,與正氣相搏,積聚在內,氣並於脾,脾虛則脹,故令心腹煩滿,氣急而脹也。
診其脈,遲而滑者,脹滿也。
其湯熨鍼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伸右脛,屈左膝,內壓之,五息。
引脾,去心腹寒熱,胸臆邪脹。
依經為之,引脾中熱氣出,去心腹中寒熱,胸臆中邪氣脹滿。
久行之,無有寒熱,時節之所中傷,名為真人之方。(出第十六卷中)。
《廣濟》療心腹脹滿,臍下塊硬如石,疼痛不止,芍藥丸方。
芍藥、當歸、白朮、鱉甲(炙)各八分、訶梨勒十顆(去核)、乾薑、人參各六分、豆蔻、雄雀屎各四分、郁李仁十分(去皮)。
右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空肚以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不吐不利。
忌生菜、熱麪、蔥莧、桃李、雀肉、蒜、粘食等物。
又療鼓脹氣急,衝心硬痛,鱉甲丸方。
鱉甲(炙)、芍藥、枳實(炙)、人參、檳榔各八分、訶梨勒、大黃各六分、桂心四分、橘皮四分。
右九味,搗篩為末,蜜和為丸,空肚以酒服,如梧子大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二服。
微利為度。
忌生蔥、莧菜、炙肉、蒜、麪等。又療鼓脹氣急,通草湯方。
通草、茯苓、玄參、桑白皮、白薇、澤瀉各三兩、人參二兩、郁李仁五兩、澤漆葉(切)一升。
右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四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不利。
忌熱麪、油膩、酢、粘食等。
又療鼓脹上下腫,心腹堅強,喘息氣急,連陰腫,坐不得,仍下赤黑血汁,日夜不停者,茯苓湯方。
茯苓二兩、防己一兩半、橘皮一兩、玄參一兩、黃芩一兩半、澤瀉一兩半、半杏仁二兩半(去尖皮)、白朮一兩半、大豆一升半、郁李仁二兩半、桑白皮二兩半、澤漆葉(切)一升、豬苓一兩半。
右十三味,切,以水一斗,先煮桑白皮、大豆、澤漆葉,取五升,去滓,澄去下淀,內諸藥,煎取二升,絞去滓,分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二兩,停二日服一劑。
忌酢物、桃李、雀肉、熱麪、蒜、炙肉、粘食、油膩等(茯苓,一云茯神。防己,一云防風)。
又療患久心痛、腹滿,並痰飲不下食,人參丸方。
人參、白朮、枳實各六分、茯苓八分、厚朴六分(炙)、青木香六分、橘皮五分、大黃六分、檳榔六分。
右九味,搗篩,蜜和丸,空腹煮生薑棗湯下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
不利。
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又療心腹脹滿,柴胡厚朴湯方。
柴胡、厚朴(炙)、各十分、茯苓、橘皮、紫蘇各八分、生薑十二分、檳榔五分(末)。
右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微利。
忌酢物、生冷、油膩、粘食。
又療心腹脹滿,腹中有宿水,連兩肋滿悶,氣急衝心,坐不得,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八分、牽牛子六分(熬)、甘遂(熬)、四分、防葵三分、菴子、桑白皮、檳榔各四分、橘皮、澤瀉各二分、茯苓、澤漆葉(炙)、杏仁(去皮尖)各三分。
右十二味,搗篩,蜜和丸,空肚飲服如梧子五丸,日二服,服到十丸,微利為度。
忌酢物、生冷、油膩、熱麪、炙肉、蒜等。
又療患氣發,心腹脹滿,兩肋氣急,紫蘇湯方。
紫蘇一握、訶梨勒皮、當歸、生薑各八分、人參六分、檳榔十顆、生地黃汁半升。
右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六味,取二升,絞去滓,下地黃汁,分溫三服,服別如人行四五里溫進一服,利三兩行。
忌蕪荑、生菜、熱麪、炙肉、魚、蒜、粘食、陳臭等。(並出第二卷中)、。
深師療腹脹滿,彭彭逆,害飲食,熱不得臥,流汗,厚朴湯方。
厚朴(炙)、桂心、芍藥、半夏(洗)各三兩、枳實三枚(炙)、甘草二兩(炙)、麥門冬四兩(去心)、黃芩一兩、乾薑二兩。
右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絞去滓,服八合,日三。
小便難加朮三兩、人參四兩。
忌生蔥、海藻、菘菜、羊肉、餳。(出第十六卷中)。
《千金》厚朴七味湯,主腹滿氣脹方。厚朴半斤(炙)、甘草(炙)、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心二兩、乾薑五兩。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內大黃,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嘔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黃,寒加生薑至半斤。
忌海藻、菘菜、生蔥、羊肉、餳。(此本仲景《傷寒論》方並。出第十六卷中)。
《集驗》療胸滿有氣,心腹脹,中冷,半夏湯方。半夏一升、桂心四兩、生薑八兩(切)。
右三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絞去滓,適寒溫,飲七合。
忌羊肉、餳、生蔥等。(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消化丸,療人腹脹心滿,腸胃結食不消化,嘔逆頭痛,手足煩疼,此方出太醫院。
藥常用芫花丸方。
芫花一兩(熬)、大黃、葶藶子(熬)、甘遂、黃芩各二兩、巴豆四十枚(去心皮,熬,別研)、消石一兩。
右七味,搗合,蜜和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再服。
一方無消石。忌野豬肉、蘆筍等。(出第十卷中)。
《必效》青木香丸,主氣滿腹脹不調,不消食兼冷方。
青木香六分、檳榔六分、大黃十二分、芍藥五分、訶梨勒五分、枳實五分(炙)、桂心四分。
右七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飲服十五丸,漸漸常加,以利為度,不限丸多少。
不利者,乃至五十、六十丸亦得。
忌生蔥。(韓同識頻服大效,古今常用。)
又療腹脹滿,堅如石,積年不損者方。
取白楊東南枝,去蒼皮護風,細剉五升,熬令黃,酒五升,淋訖,則以絹袋盛滓,還內酒中,蜜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三。(並出第二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