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論傷寒八家合一十六首《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周密,則不傷於寒。
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癘之氣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中,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冒寒冷之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冷,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仲景、《病源》、《小品》、《千金》同。
王叔和曰︰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得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
醫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以臨時消息製方,無不效也。
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又土地高下、寒溫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
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歧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小品》、《千金》同。
又曰︰夫表和裡病,一作陽盛陰虛。
下之而愈,汗之則死;裡和表病,一作陽虛陰盛。汗之而愈,下之則死。
夫如是則神丹不可以誤發,神丹丸在此卷崔氏部中,六味者是也。
甘遂何可以妄攻?
甘遂者,水導散也。
在第三卷天行狂語部中,甘遂等二味者是也。
出《千金方》。
表裡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
然則桂枝下咽,表和則斃。
桂枝湯,在此卷仲景日數部中,桂枝等五味者是也。
承氣入胃,裡平則亡。
承氣湯,在此卷仲景日數部中,三味者是也。
此表裡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
而醫朮淺狹,為治乃誤,使病者隕沒。
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於冥路,死尸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千金》同。
又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
而執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服之,且解其外,又除其內。
言巧似是,於理實違。
安危之變,豈可詭哉!
夫病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
發於陽者,可攻其外;發於陰者,宜溫其內。
發表以桂枝,溫裡宜四逆。
四逆湯在第二卷傷寒不得眠部中,三味者是也。
通按第二卷傷寒不得眠部並無四逆湯三味方,惟小便不利部內有四逆散加減法。
華佗曰︰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灸即愈。
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膚,可法鍼,服解肌散發汗,汗出即愈。
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複發汗則愈。
若不解者,止,勿複發汗也。
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丸,微吐則愈。
若更困,藜蘆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
視病尚未醒,醒者複一法鍼之。
藜蘆丸,近用損人,不錄之。
瓜蒂散在卷末雜療中,《范汪方》二味者是也。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則可下也。
若熱毒在胃外,未入於胃,而先下之者,其熱乘虛便入胃,則爛胃也。
然熱入胃病,要當須複下去之,不得留於胃中也。
胃若實熱,致此為病,三死一生,此輩皆多不愈。
胃虛熱入,爛胃也。
其熱微者赤斑出,劇者黑斑出。
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
但論人有強弱,病有難易,功效相倍耳。
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矣。
士弱氏曰:藜蘆丸見第五卷。
許仁則療瘧云:曾用釋深師一方大效,三味者近似。
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言語與人不相主當者,勿以火迫之,但以五苓散一方寸匕,水和服之。
五苓散,仲景云豬苓散是也。
在第二卷傷寒中風部中,《千金翼方》五味者是也。
當以新汲井水,強飲一升許,若一升半可至二升益佳。
令以指刺喉中吐之,病隨手愈。
不即吐者,此病輩多不善,勿強與水,水停即結心下也。
當更以餘藥吐之,皆令相主當者,不爾即危。
若此病不急以豬苓散吐解之者,其死殆速耳。
亦可先吐去毒物,及法鍼之尤佳。
又云︰春夏無大吐下,秋冬無大發汗。
發汗法,冬及始春大寒,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
膏在雜療中,黃膏七味,白膏四味,《范汪方》是也。
若末春、夏月、初秋,凡此熱月,不宜火灸。
又不宜厚覆,宜服六味青散。
青散在雜療中,《范汪方》六味者是也。
若崔文行度障散,度障散在雜療中,《范汪方》四味者是也。
赤散,赤散在雜療中,《范汪方》七味者是也。
本出華佗。
雪煎亦善,雪煎在雜療中,《古今錄驗方》三味者是也。
若無丸散及煎,但單煮柴胡數兩,傷寒時行並可服也,不但一也。
至再三發汗不解,當與湯。
實者轉下之。
其脈朝夕駃者為實癖也。
朝平夕駃者非澼也。
轉下湯為可早與,但當少與,勿令下多耳。
少與當數其間。病有虛煩熱者,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痛,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
頭不痛,脈不緊數,故知非裡實也,不可下。
如此內外皆不可攻,而師強攻之,必遂損竭多死矣。
諸虛煩但當行竹葉湯。竹葉湯,在第三卷天行虛煩部中,出《文仲方》是也。
若嘔者與橘皮湯,一劑不愈者,可重與也。
橘皮湯在第二卷傷寒嘔噦部中,四味者是也,出於《深師方》。
此法官泰數用甚效。
傷寒後虛煩,亦宜服此湯。仲景、《千金方》同。
陳廩丘云︰或問得病連服湯藥發汗,汗不出如之何?
答曰︰醫經云︰連發汗,汗不出者死。
吾思可蒸之,如蒸中風法。
蒸濕之氣於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
後以問張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極汗出臥單簟,中冷得病,但苦寒踡,諸醫與丸、散、湯,四日之內,凡八發汗,汗不出,苗令燒地布桃葉蒸之即得大汗。
於被中就粉傅身極燥,乃起便愈。
後數以此發汗,汗皆出也。
人性自有難使汗出者,非但病使其然,蒸之無不汗出也。
《小品》、《千金》同。蒸法在此卷崔氏日數部中,阮河南法,又有桃葉湯熏其法,在第三卷天行部中,《文仲方》支太素法是。
范汪論︰黃帝問於岐伯曰︰人傷於寒而得病,何以反更為熱?
歧伯曰︰極陰變陽,寒盛則生熱,熱盛則生寒。
諸病發熱、惡寒、脈浮洪者,便宜發汗。
當發汗而其人適失血及大下利如之何?
歧伯答曰︰數少與桂枝湯,使體潤漐漐汗纔出,連日如此,自當解也。
《千金》同。
《九卷》云︰黃帝曰,傷寒熱病,死候有九,《太素》云︰不可刺者九。
一曰汗不出,大灌發者死;《太素》云︰汗不出,大灌發赤噦者死。
通按:《靈樞‧熱病論》中大顴發赤噦者死。
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甚,一作黃。
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四曰老人嬰兒熱病腹滿者死;
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
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
熱病痙者,腰反折,瘈瘲齒噤齘也。
熱病七八日,脈微小,病者便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
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熱病脈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
脈盛躁得汗者,生。
《甲乙》、《太素》同。
士弱氏曰:灌發,灌驟也,漬也。
先不出汗,後則若灌溉之驟至,而淋漓浸漬亡陽也。
《小品》論曰︰古今相傳,稱傷寒為難療之病,天行溫疫是毒病之氣,而論療者不別傷寒與天行溫疫為異氣耳。
云傷寒是雅士之辭,云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
考之眾經,其實殊矣。
所宜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
出第十卷中。
《千金》同。
《千金》論曰︰人生天地之間,命有遭際,時有否泰、吉凶、悔吝、苦樂、安危,喜怒、愛憎、存亡、憂畏、關心之慮,日有千條謀身之道,時生萬計,乃度一日。
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喜。
故有天行溫疫病者,則天地變化之一氣也。
斯蓋造化必然之理,不得無之。
故聖人雖有補天立極之德,而不能廢之,雖不能廢之,而能以道御之。
其次有賢人善於攝生,能知樽節,與時推移,亦得保全。
天地有斯瘴癘,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知方,則病無所侵矣。
然此病也,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療,皆云日滿自差,以此致枉者,天下大半。
凡始覺不佳,即須救療,迄至於病愈。
湯食競進,折其毒熱,自然而差,必不可令病氣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斃,斯為誤矣。
今博採群經,以為上、下兩卷,廣設備擬,好養生者可得詳焉。又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榮衛否隔,周行不通。
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發汗則愈;
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頭痛、胸中滿,當吐之則愈;
五日以上,氣沉結在藏,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則愈。
明矣,當須消息病候,不可亂投湯藥,虛其胃氣也。
經言︰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
又夏亦不可下,此醫之大禁也。
文仲同又脈有沉浮,轉能變化,或人得病數日,方以告醫,雖云時覺,視病已積日,其病源結成,非複發汗、解肌所除,當診其脈,隨時形勢救解求免也。
不可苟以次第為固,失其機要,乃致禍矣。
此傷寒次第病三日以內發汗者,謂當風解衣,夜臥失覆,寒濕所中,並時有疾疫賊風之氣而相染,易為惡邪所中也。至於人自飲食生冷過多,腹藏不消,轉動稍難,頭痛身溫,其脈實大者,便可吐下之,不可發汗也。
又凡人有少病,若似不如平常,則須早道。
若隱忍不療,冀望自差,須臾之間,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
若天行不和,當自戒勒。
若有小不和,則須救療,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早療,鮮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雖和緩,亦無能為也。
癰疽疔腫,尤為其急,此自養之至要也。
又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時日吉凶,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服藥當如方法,若縱意違師,不須療之也。
又凡得時氣病,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
所以爾者,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矣。
若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勿令極意也。
能飲一斗者與五升。
若飲而腹滿,小便澀,若喘若噦者,不可與之。
飲而忽然汗出者,已愈也。
人得病能飲水者,欲愈也。
出第九卷中。
《經心錄》論曰︰傷寒病錯療禍及,如反覆手耳。
故諺云:有病不治,自得中醫者,論此疾也。
其病有相類者,傷寒熱病,風溫濕病,陰毒陽毒,熱毒溫疫,天行節氣,死生不同,形候亦別,宜審詳也。
出第二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