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文】
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
願聞其診及其病能①。』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②。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③。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④。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⑤。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⑥。
【注】:
→【痝﹝疒龙﹞:音,ㄇㄤˊ。意:病困。酒病。腫起:「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
→【炱:同炲﹝火台﹞,音苔,煤炭也。】 ①診,謂可言之證。
能,謂內作病形。 ②凡內多風氣,則熱有餘,熱則腠理開,故多汗也。
風薄于內,故惡風焉。
皏,謂薄白色也。
肺色白,在變動為欬,主藏氣,風內廹之,故色皏然白,時欬短氣也。
晝則陽氣在表,故差;
暮則陽氣入裏,風內應之,故甚也。
眉上,謂兩眉間之上,闕庭之部所,以外司肺候,故診在焉。
白,肺色也。 ③焦絕,謂脣焦而文理斷絕也,何者?
熱則皮剝故也。
風薄于心,則神亂,故善怒而嚇人也。
心脈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而主舌,故病甚則言不可快也。
口脣色赤,故診在焉。赤者,心色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嚇」字。』 ④肝病則心藏無養,心氣虛故善悲。
肝合木,木色蒼,故色微蒼也。
肝脈者,循股陰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鬲,布脅肋,循喉嚨之後,入頏顙,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別者,從目系下,故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也。
青,肝色也。 ⑤脾脈起于足上,循䯒骨,又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心脈出于手,循臂,故身體怠墮,四支不欲動,而不嗜食,脾氣合土主中央,鼻于面部亦居中,故診在焉。
黃,脾色也。
《新校正》云:『按王注脾風不當引「心脈出于手循臂」七字,于義無取,脾主四支,脾風則四支不欲動矣。
→【䯒〔骨行〕:音,ㄏㄥˊ。】 ⑥痝然,言腫起也。
炱,黑色也。
腎者,陰也,目下亦陰也,故腎藏受風則面痝然而浮腫。
腎脈者起于足下,上循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故脊痛不能正立也。
隱曲者,謂隱蔽委曲之處也。
腎藏精,外應交接,今藏被風薄,精氣內微,故隱蔽委曲之事不通利所為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氣歸精,精食氣,今精不足則氣內歸,精氣不注皮,故肌皮上黑也。黑,腎色也。』
→【腨﹝月耑﹞:音,ㄔㄨㄢˋ。腨:小腿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