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28|回復: 10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5-3-29 23:1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書名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作者 徐大椿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品質 75%

 

分類 本草

 

典籍總表, 徐大椿, 清朝, 本草, 75%

 

http://jicheng.tw/jcw/book/%E7%A ... 8%AE%E9%8C%84/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000 金幣 +1000 龍幣 +100 學習 +100 收起 理由
巨蟹龍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4:34 | 只看該作者

 

百物與人殊體,而人藉以養生卻病者,何也?蓋天地亦物耳,惟其形體至大,則不能無生。

 

其生人也得其純,其生動物也得其雜,其生植物也得其偏。

 

顧人之所謂純者,其初生之體然耳。

 

及其感風寒暑濕之邪,喜怒憂思之擾,而純者遂漓,漓則氣傷,氣傷則形敗,而物之雜者、偏者,反能以其所得之性補之、救之。

 

聖人知其然也,思救人必先知物。

 

蓋氣不能違理,形不能違氣,視色別味,察聲辨臭,權輕重,度長短,審形之事也。

 

測時令,詳嗜好,分盛衰,別土宜,求氣之術也。

 

形氣得而性以得。

 

性者,物所生之理也,由是而立本草、制湯劑以之治人。

 

有餘瀉之,不足補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從者反治,逆者正治。

 

或以類相從,或畏忌各矯其弊以復於平。

 

其始則異,其終則同。

 

夫天地生之,聖人保之,造化之能,聖人半之,天地不能專也。

 

漢末張仲景《金匱要略》及《傷寒論》中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遺法,其用藥之義,與《本經》吻合無間。

 

審病施方,應驗如響。

 

自唐以後,藥性不明,方多自撰,如《千金方》、《外臺祕要》之屬,執藥治病,氣性雖不相背,而變化已鮮。

 

沿及宋元藥品日增,性未研極,師心自用,謬誤相仍。

 

即用《本經》諸種,其精微妙義,多所遺漏。

 

是以方不成方,藥非其藥,間有效用,亦偶中而非可取,必良由《本經》之不講故也。

 

余竊悲焉,欲詳為闡述,其如耳目所及無多,古今名實互異,地土殊產,氣味不同。

 

且近世醫人所不常用之藥,無識別而收採者。

 

更有殊能異性,義在隱微,一時難以推測,若必盡解全經,不免昧心誣聖。

 

是以但擇耳目所習見不疑,而理有可測者,共得百種,為之探本溯原,發其所以然之義,使古聖立方治病之心,灼然可見,而其他則闕焉。

 

後之君子,或可因之而悟其全,雖荒陋可嗤,而敬慎足矜也。

 

乾隆元年歲在柔兆執徐余月上弦松陵徐大椿題於揚子江舟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4:44 | 只看該作者

凡例

 

-、錄此百種,原以辨明藥性,闡發義蘊,使讀者深識其所以然,因此悟彼,方藥不致誤用,非備品以便查閱也。

 

覽者勿以不載常用之藥為疑。

 

-、諸藥有獨具之性者,則用詳解。

 

其兼長可互見者,俱不重出,推類自明。

 

-、此解亦間有與前人相同者,但彼只釋其所當然,而未推測其所以然。

 

知所當然,則用古之方,能不失古人之意;知所以然,則方可自製,而亦能合古人製方之義也。

 

故此解皆著其所以然之故,而淺近易曉者則略焉。

 

-、所解諸藥,乃就市中所有,審形辨味,以合經義。

 

至古今土產各殊,或有尚非正義與尚有遺義者,則俟知者正之。

 

-、諸藥有所出地名,雜以後漢時郡縣,陶隱居疑為仲景、元化等所記。

 

是《本經》所載,已不皆神農以來所產之地矣。

 

今之所產,又大半非漢時所產之地。

 

欲盡考其實,固無從也,故不復列而解之。

 

-、《本經》所載,一名甚多,因無可解,故亦不列。

 

-、品第及字樣,俱依明重刻宋大觀刊唐慎微本所載白字《本經》。

 

考陶隱居本草,有朱書墨書之別,朱書為《神農本經》,墨書為《名醫別錄》。

 

開寶間重定印本,於《本經》易朱書為白字,《大觀》本遵之。

 

雖未必無傳訛,而取其古,猶勝於近刻也。

 

-、詳解只此百種,余亦頗有略為解者,以資人者淺,一概不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4:52 | 只看該作者

上品

 

丹砂

 

味甘,微寒。

 

甘言味,寒言性,何以不言色與氣?蓋入口則知其味,入腹則知其性,若色與氣則在下文主治之中可推而知之也。

 

主身體五臟百病。

 

百病者,凡病皆可用,無所禁忌,非謂能治天下之病也。

 

凡和平之藥皆如此。

 

養精神。

 

凡精氣所結之物,皆足以養精神。

 

人與天地同,此精氣以類相益也。

 

安魂魄。

 

亦入心,重鎮怯。

 

益氣。

 

氣降則藏,藏則益。

 

明目。

 

凡石藥皆能明目,石者金氣所凝,目之能鑒物,亦金氣所成也。

 

又五臟之精皆上注於目,目大小眥屬心,丹砂益目中心臟之精。

 

殺精魅邪惡鬼。

 

大赤為天地純陽之色,故足以辟陰邪。

 

久服,通神明,不老。

 

能化為汞。

 

石屬金,汞亦金之精也。

 

凡上品之藥,皆得天地五行之精以成其質。

 

人身不外陰陽五行,採其精氣以補真元,則神靈通而形質固矣。

 

但物性皆偏,太過不及,反足為害,苟非通乎造化之微者,未有試而不斃者也。

 

此因其色與質以知其效者。

 

丹砂正赤,為純陽之色。

 

心屬火,色赤,故能入心,而統治心經之證。

 

其質重,故又有鎮墜氣血之能也。

 

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質,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和臟腑。

 

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00 | 只看該作者

雲母

 

味甘平。

 

主身皮死肌。

 

雲母色白屬金,故為肺經之藥。

 

又肺主皮毛,雲母薄疊如皮,亦與肺合也。

 

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

 

肺氣震蕩,此能鎮之。

 

除邪氣,安五臟。

 

亦清鎮之功。

 

益子精。

 

肺為腎源。

 

明目。

 

目白屬肺,此能益目中肺臟之精。

 

久服輕身延年。

 

肺旺則氣旺,故有此效。

 

雲母雖有五色,而白其正色也。

 

白屬金,金生水,故雲母之上常生雲氣。

 

雲者,地氣上升,欲為雨而未成雨者也。

 

肺屬金而在上,為人身水源,與雲母相類,故為肺金之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08 | 只看該作者

石鐘乳

 

味甘溫。

 

主欬逆上氣。

 

鐘乳石體屬金,又其象下垂而中空,故能入肺降逆。

 

明目。

 

能益目中肺臟之精。

 

益精。

 

能引肺氣入腎。

 

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

 

降氣則臟安,中虛則竅通。

 

下乳汁。

 

鐘乳即石汁如乳者所溜而成,與乳為類,故能下乳汁也。

 

此以形為治。

 

石為土中之精,鐘乳石液所凝,乃金之液也,故其功專於補肺。

 

以其下垂,故能下氣。

 

以其中空,故能通竅。

 

又肺朝百脈,肺氣利則無所不利矣。

 

自唐以前,多以鐘乳為服食之藥,以其能直達腎經,驟長陽氣,合諸補腎之品,用以房中之術最妙。

 

但此乃深巖幽谷之中,水溜凝結而成,所謂金中之水,其體至陰,而石藥多悍,性反屬陽,故能補人身陰中之火。

 

陰火一發,莫可制伏,故久服毒發,至不可救。

 

惟昇煉得宜,因證施治,以交肺腎子母之臟,實有殊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16 | 只看該作者

礬石

 

味酸寒。

 

礬石味澀而云酸者,蓋五味中無澀,澀即酸之變味,澀味收斂亦與酸同,如五色中之紫,即紅之變色也。

 

主寒熱。

 

寒熱為肝經之疾,酸能收斂肝氣。

 

洩痢白沃。

 

亦收澀之功。

 

陰蝕惡瘡。

 

味烈性寒,故能殺濕熱之蟲,除濕熱之毒。

 

目痛。

 

制火清金。

 

堅骨齒。

 

斂氣固精。

 

煉餌服之,輕身不老增年。

 

此以味為治,礬石之味最烈,而獨成一味,故其功皆在於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24 | 只看該作者

朴硝

 

味苦寒。

 

朴硝味鹹而云苦者,或古時所產之地與今不同,故味異耶,抑或以鹹極而生苦耶。

 

主百病,除寒熱邪氣。

 

邪氣凝結則生寒熱,硝味鹹苦能輭 堅,而解散之。

 

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

 

硝質重性輕而能透發鬱結,置金石器中尚能滲出,故遇積聚等邪,無不消解也。

 

能化七十二種石。

 

此輭 堅之甚者。

 

煉餌服之,輕身神仙。

 

消盡人身之滓穢,以存其精華,故有此效。

 

硝者,消也。

 

朴硝乃至陰之精,而乘陽以出,其本水也,其標火也。

 

遇濕則化為水,遇火則升為火,體最清而用最變,故丹家重之。

 

石屬金,硝遇火則亦變火。

 

蓋無火之性,而得火之精氣者也。

 

火鑠金,故能化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37 | 只看該作者

滑石

 

味甘寒。

 

主身熱。

 

寒能除熱。

 

洩澼。

 

滑石,能滑利大小腸,分清水穀。

 

水穀分,則洩澼愈矣。

 

女子乳難。

 

乳亦水類,滑石利水且能潤竅,故有通乳之功。

 

癃閉,利小便。

 

滑利小腸。

 

蕩胃中積聚寒熱。

 

滑利大腸,凡積聚寒熱由蓄飲垢膩成者,皆能除之。

 

益精氣。

 

邪去則津液自生。

 

久服輕身,耐飢長年。

 

通利之藥,皆益胃氣。

 

胃氣利,則其效如此。

 

此以質為治,凡石性多燥,而滑石體最滑潤,得石中陰和之性以成,故通利腸胃,去積除水,解熱降氣。

 

石藥中之最和平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45 | 只看該作者

禹餘糧

 

味甘寒。

 

主欬逆。

 

補中降氣,不使上逆。

 

寒熱。

 

除脾胃氣虛,及有濕滯之寒熱。

 

煩滿。

 

補脾之功。

 

下赤白。

 

質燥性寒,故能除濕熱之疾。

 

血閉癥瘕。

 

消濕熱所滯之瘀積。

 

大熱。

 

熱在陽明者必甚,此能除之。

 

煉餌服之,不飢。

 

其質類穀粉而補脾土,所以謂之糧而能充飢也。

 

輕身延年。

 

補養後天之效。

 

禹餘糧,色黃、質膩、味甘,乃得土氣之精以生者也。

 

故補益脾胃,除熱燥濕之功為多。

 

凡一病各有所因,治病者必審其因而治之,所謂求其本也。

 

如同一寒熱也,有外感之寒熱,有內傷之寒熱,有雜病之寒熱,若禹餘糧之所治,乃脾胃濕滯之寒熱也。

 

後人見本草有治寒熱之語,遂以治凡病之寒熱,則非惟不效,而且有害。

 

自宋以來,往往蹈此病,皆本草不講之故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5:54 | 只看該作者

紫石英

 

味甘溫。

 

主心腹欬逆。

 

甘能和中,重能降氣。

 

邪氣。

 

散風寒。

 

補不足。

 

補心血之不足。

 

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

 

子宮屬衝脈、血海,風寒入於其中,他藥所不能及,紫石英色紫入血分,體重能下達,故能入於衝脈之底。

 

風寒妨孕,溫能散寒驅風也。

 

久服溫中,輕身延年。

 

補血納氣之功。

 

此以色為治,色紫則入心,心主血,故能補血。

 

其降氣而能入下焦,則質重之效也。

 

五石脂:青石、赤石、黃石、白石、黑石脂等。

 

味甘平。

 

主黃疸,洩痢腸澼,膿血陰蝕。

 

皆濕氣在太陰、陽明之病也。

 

下血赤白。

 

收澀之功。

 

邪氣。

 

正氣斂則邪氣除。

 

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

 

此皆濕鬱所生之毒,能除濕則諸病亦退。

 

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飢,輕身延年。

 

斂精氣而燥脾土,故有此效。

 

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

 

性治略同,而所補之臟各異。

 

石脂得金土雜氣以成,故濕土之質,而有燥金之用。

 

脾惡濕,燥能補之。

 

然其質屬土,不至過燥,又得秋金斂藏之性,乃治濕之聖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02 | 只看該作者

扁青

 

味甘平。

 

主目痛,明目。

 

養肝之功。

 

折跌癰腫,金瘡不瘳。

 

收澀斂肌之功。

 

破積聚。

 

消肝邪也。

 

解毒氣,利精神。

 

久服,輕身不老。

 

精氣所結之物,故能除毒,益精,增年也。

 

《內經》云:「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

 

」故目雖屬肝之竅,而白乃肺之精也。

 

五行之中,火能舒光照物,而不能鑒物,惟金之明,乃能鑒物。

 

石體屬金,故石藥皆能明目,而扁青生於山之有金處,蓋金氣精華之所結也,又色青屬肝,於目疾尤宜。

 

凡草木中,得秋金之氣者亦然。

 

凡物精華所結者,皆得天地清粹之氣以成,而穢濁不正之氣不得干之,故皆有解毒之功。

 

其非精華所結,而亦能解毒者,則必物性之相制,或以毒攻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08 | 只看該作者

菖蒲

 

味辛溫。

 

主風寒。

 

辛能散風,溫能驅寒。

 

濕痺。

 

芳燥能除濕。

 

欬逆上氣。

 

開竅下逆。

 

開心孔。

 

香入心。

 

補五臟。

 

氣通和,則補益。

 

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芳香清烈,故走達諸竅而和通之,耳目喉嚨皆竅也。

 

久服輕身。

 

氣不阻滯則身體通利。

 

不忘,不迷惑,延年。

 

氣通則津液得布,故不但能開竅順氣,且能益精養神也。

 

菖蒲能於水石中橫行四達,辛烈芳香,則其氣之盛可知,故入於人身,亦能不為濕滯痰涎所阻。

 

凡物之生於天地間,氣性何如,則入於人身,其奏效亦如之。

 

蓋人者得天地之和氣以生,其氣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性之偏者投之,而亦無不應也。

 

餘可類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15 | 只看該作者

菊花

 

味苦平。

 

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

 

芳香上達,又得秋金之氣,故能平肝風而益金水。

 

皮膚死肌。

 

清肺疏風。

 

惡風濕痺。

 

驅風散濕。

 

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菊花晚開晚落,花中之最壽者也,故其益人如此。

 

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

 

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得天地秋金清肅之氣,而不甚燥烈,故於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25 | 只看該作者

人參

 

味甘,微寒。

 

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

 

有形無形,無一之不補也。

 

除邪氣。

 

正氣充則邪氣自除。

 

明目。

 

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此所云明乃補其精之效,非若他藥,專有明目之功也。

 

開心益智。

 

人參氣盛而不滯,補而兼通,故能入心孔而益神明也。

 

久服,輕身延年。

 

補氣之功。

 

人參得天地精英純粹之氣以生,與人之氣體相似,故於人身無所不補。

 

非若他藥有偏長而治病各有其能也。

 

凡補氣之藥皆屬陽,惟人參能補氣,而體質屬陰,故無剛燥之病,而又能入於陰分,最為可貴。

 

然力大而峻,用之失宜,其害亦甚於他藥也。

 

今醫家之用參救人者少,殺人者多。

 

蓋人之死於虛者,十之一二,死於病者,十之八九。

 

人參長於補虛,而短於攻疾。

 

醫家不論病之已去未去,於病久或體弱,或富貴之人,皆必用參。

 

一則過為謹慎,一則借以塞責,而病家亦以用參為盡慈孝之道。

 

不知病未去而用參,則非獨元氣不充,而病根遂固,諸藥罔效,終無愈期,故曰殺人者多也。

 

或曰:「仲景傷寒方中病未去而用參者不少,如小柴胡、新加湯之類,何也?」曰:「此則以補為瀉之法也。

 

」古人曲審病情至精至密,知病有分有合。

 

合者邪正併居,當專於攻散;分者邪正相離,有虛有實。

 

實處宜瀉,虛處宜補。

 

一方之中,兼用無礙,且能相濟,則用人參以建中生津,托出邪氣,更為有力。

 

若邪氣尚盛而未分,必從專治,無用參之法也。

 

況用之亦皆入疏散藥中,從無與熟地、萸肉等藥同入感證方中者。

 

明乎此,而後能不以生人者殺人矣。

 

人參亦草根耳,與人殊體,何以能驟益人之精血。

 

蓋人參乃升提元氣之藥,元氣下陷,不能與精血流貫,人參能提之使起,如火藥藏於砲內不能升發,則以火發之。

 

若砲中本無火藥,雖以砲投火中不發也,此補之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32 | 只看該作者

甘草

 

味甘平。

 

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

 

甘能補中氣,中氣旺則臟腑之精皆能四布,而驅其不正之氣也。

 

堅筋骨,長肌肉,倍力。

 

形不足者補之以味,甘草之甘為土之正味,而有最厚,故其功如此。

 

金瘡尰。

 

脾主肌肉,補脾則能填滿肌肉也。

 

解毒。

 

甘為味中之至正味,正則氣性宜正,故能除毒。

 

久服,輕身延年。

 

補後天之功。

 

此以味為治也,味之甘,至甘草而極。

 

甘屬土,故其效皆在於脾。

 

脾為後天之主,五臟六腑皆受氣焉。

 

脾氣盛,則五臟皆循環受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41 | 只看該作者

乾地黃

 

味甘寒。

 

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

 

行血之功。

 

填骨髓。

 

血足能化精,而色黑歸腎也。

 

長肌肉。

 

脾統血,血充則肌肉亦滿矣。

 

作湯,除寒熱積聚。

 

血充足則邪氣散,血流動則凝滯消。

 

除痺。

 

血和利則經脈暢。

 

生者尤良。

 

血貴流行,不貴滋膩,故中古以前用熟地者甚少。

 

久服,輕身不老。

 

補血之功。

 

地黃色與質皆類血,故入人身則專於補血。

 

血補則陰氣得和,而無枯燥拘牽之疾矣。

 

古方只有乾地黃、生地黃,從無用熟地黃者。

 

熟地黃乃唐以後製法,以之加入溫補腎經中藥頗為得宜,若於湯劑及養血、涼血等方甚屬不合。

 

蓋地黃專取其性涼而滑利流通,熟則膩滯不涼全失其本性矣。

 

又仲景《傷寒》一百十三方,惟復脈用地黃。

 

蓋傷寒之病,邪從外入,最忌滋滯,即使用補,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劑,否則邪氣向裏,必有遺害。

 

今人一見所現之證,稍涉虛象,便以六味湯為常用之品,殺人如麻,可勝長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49 | 只看該作者

 

味苦溫。

 

主風寒濕痺,死肌。

 

氣厚而兼辛散,故能除邪而利筋脈肌膚也。

 

痙。

 

平肝風。

 

疸。

 

去濕。

 

止汗。

 

固肌膚。

 

除熱。

 

益脾陰。

 

消食。

 

健脾氣。

 

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

 

脾胃充則體強健而不易飢也。

 

朮者,土之精也。

 

色黃,氣香,味苦而帶甘,性溫,皆屬於土,故能補益脾土。

 

又其氣甚烈,而芳香四達,故又能達於筋脈肌膚,而不專於建中宮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6:56 | 只看該作者

菟絲子

 

味辛平。

 

主續絕傷。

 

子中有絲不斷,故能補續筋骨。

 

補不足,益氣力肥健。

 

滑潤有脂膏,自能生精益氣而長肌肉也。

 

汁去面?。

 

亦滑澤之功。

 

久服,明目,輕身延年。

 

生精則目明而強且壽也。

 

子中之最有脂膏者,莫如菟絲。

 

且炒熟則芳香又潤而不滑,故能補益肝脾也。

 

凡藥性有專長,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間,雖聖人亦必試驗而後知之,如菟絲之去面?,亦其一端也。

 

以其辛散邪,則辛散之藥甚多;以其滑澤耶,則滑澤之物亦甚多,何以他藥皆不能去而獨菟絲能之?蓋物之生,各得天地一偏之氣,故其性自有相制之理。

 

但顯於形質氣味者,可以推測,而知其深藏於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也。

 

故古人有單方及秘方,往往以一二種藥治一病而得奇中,及視其方,皆不若經方之必有經絡奇偶配合之道,而效反神速者,皆得其藥之專能也。

 

藥中如此者極多,可以類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9 23:17:03 | 只看該作者

牛膝

 

味苦酸。

 

此止言味而不言性,疑闕文也。

 

後凡不言性者倣此。

 

主寒濕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

 

皆舒筋行血之功。

 

逐血氣。

 

破瘀血也。

 

傷熱火爛。

 

清熱也。

 

墮胎。

 

降血氣也。

 

久服,輕身耐老。

 

血和之功。

 

此乃以其形而知其性也。

 

凡物之根皆橫生,而牛膝獨直下,其長細而韌,酷似人筋,所以能舒筋通脈,下血降氣,為諸下達藥之先導也。

 

筋屬肝,肝藏血,凡能舒筋之藥,俱能治血,故又為通利血脈之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22:37 , Processed in 0.1875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