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巨門 於 2014-6-30 05:02 編輯
【中國土壤地理 黑土系列】
摘錄自1993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
【黑土系列】中國溫帶森林草原和草原區的地帶性土壤,包括灰黑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白漿土和黑鈣土。以強烈的腐殖質累積過程爲特點。
【灰黑土】 又稱灰色森林土。
處在濕潤的地區,以大興安嶺的西坡最爲集中,植被爲森林類型,林下草灌植物繁茂,生草過程較強,有機質累積量大,土壤具較明顯的淋溶作用和粘粒移動澱積現象。
【黑土】 土壤水分狀況較充沛,相對濕潤,植被爲草原化草甸,當地稱“五花草塘”,土壤有機質的累積量較高,具有黑色而深厚的土層,腐殖質層厚達30~70厘米以上,底土常出現輕度潛育特征。
【白漿土】 表層腐殖質層下具灰白色的白漿層而得名。
分布在東北地區東部山間盆地和谷地,氣候濕潤,植被類型爲喜濕性的淺根植物,土壤有機質累積量不及黑土,因有機質分解程度差,而常具泥炭化特征,白漿土表層有機質的含量達8~10%,白漿層下質地多屬重壤土和粘土。
白漿層質地相對較輕,鐵的淋失十分明顯,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爲主,並有少量高嶺石和無定物質。
【黑鈣土】 分布在半幹旱地區,植被以草原類型爲主,也有草甸草原植物,有機質的累積量小,分解強度較黑土大,腐殖質層壹般厚約30~40厘米。
石灰在土壤中淋溶澱積,常在60~90厘米處形成粉末狀或假菌狀的鈣積層,是黑鈣土區別于其他黑土的重要特征。
【黑土系列】土壤以東北地區分布的面積最廣,適于發展農、牧業和林業,特別是黑土、黑鈣土和白漿土是發展農業的重要對象,除已墾者外,尚有較大面積的荒地可供開墾,農業生産潛力巨大。
(原編制:席承藩 黃榮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