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死區」擴張 危及魚類生存】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報告指出,全球海洋「死區」(dead zones)的數量迅速擴大,對沿岸漁獲量的威脅超過科學家先前的評估。
所謂海洋「死區」是指海水缺乏氧氣,使水中生物不能生存的海域。
「死區」的蔓延已成為全球沿海生態系統的主要威脅。
據估計,低氧水域每年的全球增長率為5%,至2004年,海洋「死區」已增加為140多個,而直到1970年代晚期,幾乎還沒有海洋「死區」的現象發生。
出現海洋「死區」的區域,從墨西哥灣到波羅的海都有發現。
這些海域海藻增生,吸取了水中的氧氣,使得其它海洋生物缺氧死亡。
而海藻過多的主因是海水中充斥海藻群的營養來源,包括農場溢出的肥料、污水排放、動物糞便及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污染物等。
在低氧含量的水域中,海洋生物不容易存活,尤其是魚類和甲殼類(如螃蟹、龍蝦、蝦)更為脆弱。
海洋死區的擴張威脅到漁獲量,進而對仰賴漁業為生的全球數億人口構成重大威脅。
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認為,人類使用化石燃料,升高全球氣溫,造成暖化現象,會加劇海洋「死區」的問題,部分原因是氧氣比較不容易在溫水中溶解。
這種因水質優養化而造成含氧量不足,使海洋生物無法生存的地帶,一開始只有在北部緯度較高的沿海地區才有,如美國東岸的切薩比克灣 (Chesapeake),以及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的峽灣等。
現在在南美洲、加納(西非)、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葡萄牙和英國也發現海洋「死區 」。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的估計方式為,每公升海水的氧含量不足2毫克,就被認為是缺氧的「死區」。
但是,許多動物比這個標準更為敏感。加拿大和美國東部海面發現的一種幼蟹,在略低於正常水平的每公升8.6毫克氧含量的水域中,就得開始掙扎求生。
目前使用的門檻,不足以避免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的損失,因此,科學家敦促有關單位,應修訂最低海水氧含量為每公升4.6毫克,再低就視為危害海洋生物生存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2d2.F.GQAg7AxSd7fyJFgYVK/article?mid=4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