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32|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四案 桂枝湯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1 14:0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四案 桂枝湯證 


其四佐景醫案謝先生,三伏之天,盛暑迫人。


平人汗流浹背,頻頻呼熱,今先生重棉疊衾,尚覺凜然形寒,不吐而下利,日十數度行,腹痛而後重,小便短赤,獨其脈不沈而浮。


大論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本證似之。


川桂枝錢半 大白芍錢半 炙甘草錢半 生薑二片 紅棗四枚 六神麯三錢 穀麥芽炒各三錢 赤茯苓三錢 佐景按:本案乃余所親歷,附麗於此者也。


謝君先是應友人宴,享西餐,冰淋汽水,暢飲鼓腹。


及歸,夜即病下利。


三日不解,反增劇。


曾投輕劑乏效。


愚則依證治之,雖三伏之天,不避桂枝。


服後果表解利稀,調理而瘥。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06&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07:42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本案不吐而下利,又異於前案,所謂證有變化是也。


吐者為胃不和,利者為腸不和。


然而能吐能利,胃腸尚有抗毒逐邪之機能,病未得為進也。


大論《太陰篇》云:「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舒氏疑本條有誤,當以理中為主,內加桂枝云云。


說似有見。


然而理中加桂枝為偏裏,桂枝湯為偏表,今脈浮,表證重,故宜桂枝湯。


況曰「宜,而不曰「主之,其賓主層次之分暸然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0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08:22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曹穎甫曰:本案桂枝湯證其四實為太陰病,蓋桂枝湯為證見脈浮之本方,雖重棉疊衾,尚覺惡寒,有似麻黃湯證,不知桂枝湯證原自有嗇嗇惡寒者,況脈浮而不緊,其不為麻黃湯證明矣。


因下利之為食滯也,加六神麯炒穀麥芽,因小便短赤也,加赤茯苓,可以悟隨證加減之法矣。


佐景又按:本年(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起,天時突轉炎熱,友人沈君瘦鶴於其夜進冰淇淋一客,兼受微風。


次日,即病。


頭脹,惡風,汗出,撫其額,微冷,大便溏泄,復發心悸宿恙,脈遂有結代意。


與桂枝、白芍、炙草各錢半,生薑一片,紅棗六枚切。


夜服此,又次早醒來,諸恙悉平。


惟心悸未愈,乃以炙甘草湯四劑全差。


諸方均不離桂枝。


又越日,孫椒君以進梅漿,病下利,惡風,冷汗出,頭脹,胸悶,骨痠,腿軟,不欲食而嘔,一如沈君,紿方與沈同。


惟孫君以午夜市藥,藥肆不備紅棗,任缺之。


服後,一時許,熱汗漐漐遍體,舒然睡去。


翌早醒來,不知病於何時去。


然則桂枝湯實為夏日好冷飲而得表證者之第一效方,又豈惟治冬日北地之傷寒而已哉?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1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08:58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夫傷寒而必限於北地,北地而必限於冬日,抑何固執之甚邪?


俗醫無識。


以耳為目,使其見我治沈孫之方,必曰:「桂枝生薑皆辛熱之品,值此炎令,何堪抱薪救火?


甘草大棗又悉甘膩之物,甘增中滿,膩能戀邪。


若芍藥之酸收更屬不合。


綜藥五味,乃無一可用者。


向使病者無堅決之信仰,聆此評語,得毋擊節嘆賞,而撕吾方紙乎?


嗚呼,魚目混珠,燕石亂玉,亦安知不合理之論,按之事實,不幾相去萬里乎?


設有醫者焉,遇上述之證,信吾此說,願用此方,但恐藥味太少,藥值太廉,(原方價僅一角許),不足以壯觀膽,而堅信仰,則薄荷、藿香、佩蘭、苡仁、穀芽、麥芽、燈心、茯苓、豆卷、扁豆之屬,不妨邀作陪客,聊湊熱鬧。


但切勿用桂枝二分,還須泡湯代水,免致無效,反損吾經方聲價。


不特此也,倘有識者見此,抑慮其笑壞齒牙乎?


呵呵!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5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11:14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然則桂枝湯證之病理果如何,桂枝湯之藥理又如何?


至此,不能不有所解說。


在余未陳己意之前,姑略引諸家之說,以資參考。


《醫宗金鑑》略云:「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


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營。


桂枝君芍藥,是於發汗中寓斂汗之意。


芍藥從桂枝,是於固表中有微汗之道。


…陸氏九芝曰:「桂枝者,能入營而出衛者也。


太陽主開,今風乘之,而過於開,則必袪風外出,而太陽之氣始復其常。


但中風為虛邪,營氣已弱,是宜慢泄。


又風邪已近肌肉,即為肝氣乘脾,故君以桂枝,而必以養血和中者為臣。


風能化熱,以芍藥之涼者監之。


…柯氏韻伯曰;


「此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此皆不離營衛以為說。


然而營衛茫茫,試問讀仲聖書者,有幾人能真個了解乎?


先賢有謂桂枝湯中不應有酸寒之芍藥,而時賢祝味菊先生則曰:「本湯之組合,應以芍藥為主藥,桂枝為重要副藥。


蓋適用本方之標準,在皮膚蒸發機能亢進,而自汗出者,故用芍藥以調節其亢進之機能。


桂枝則不過補助心臟之作用而已,故麻黃湯中亦用之,其非主藥可知也。


此二說也,相左特甚。


湯本右衛門皇漢醫學云:「余之經驗,凡用芍藥、大棗、甘草之證,必診得筋肉攣急,而於直腹筋最為明確,…可為三藥之腹證,…亦可為本方之腹證。


…以上純屬理論,實際上當隨師論,準據脈證外證,可以不問腹證也。


此說前後參差,亦堪商矣。


眾說紛紜,吾將安從?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57&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12:25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雖然,本書以實驗為名,自當從實驗中求解決,安可囿於前賢近哲之說,以自錮也哉?


今有桂枝湯中風證患者於此,惡風頭痛,發熱汗出,諸狀次第呈現。


顧汗出不暢,撫之常帶涼意,是可謂之曰「病汗。


設其人正氣旺,即自療機能強者,其發熱瞬必加甚,隨得暢汗,撫之有熱意,於是諸狀盡失。


可知一切毒素(包括外來之病原物,及內壅之排泄物)。


已隨此暢汗以俱去,此所謂「法當汗解是也。


設其人正氣不足以辦此,則必須假外物或動作以為助,例如啜滾熱之茶湯可以助汗,作劇烈之運動,就溫水之沐浴,亦皆可以助汗。


方法不一,致汗則同。


(當炎暑之日,吾人週身舒適無汗之時,偶作此三事,則致汗甚易,可為明證。


)及此汗出,病亦尋差。


然而中風證之重者,又非此簡易療法所可得而幾,何況啜水太多,胃不能容,運動就浴,又易傷風,於是乎桂枝湯尚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6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13:06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及服桂枝湯已,須臾,當啜熱稀粥一小碗,以助藥力。


且臥床溫覆。


一二時許,將遍身漐漐微似汗出,(似者,續也,非「似乎也。


病乃悉去。


此汗也,當名曰「藥汗,而別於前之「病汗也。


「病汗常帶涼意,「藥汗則帶熱意,病汗雖久,不足以去病,藥汗瞬時,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


有桂枝證者來求診,與桂枝湯,告之曰:「服此汗出,病可愈矣。


彼必曰:「先生,我本有汗也。


夫常人不知病汗藥汗之分,不足為責。


獨怪一般醫家尚有桂枝湯能發汗能止汗之辨,呶呶相爭,無有已時,不知以中風證而服桂枝湯,先得「藥汗,是「發汗也,「病汗遂除,亦「止汗也。


是故發汗止汗二說,若以為非,則均非,若以為是,則均是,惜乎未觀其通,尚差一籌耳!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6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13:47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試陳桂枝湯之真際藥理。


曰:桂枝能活「動脈之血者也,芍藥能活「靜脈之血者也,動脈為陽,故曰桂枝為陽藥。


靜脈為陰,故曰芍藥為陰藥。


動脈之血由心臟放射,以外達於微絲血管,其地位由小而大,桂枝助之,故曰桂枝發散為陽。


靜脈之血由微絲血管收回,以內歸於心臟,其範圍由大而小,芍藥輔之,故曰芍藥收歛為陰。


桂枝內含「揮發油,故能發散。


芍藥內含「安息酸,故能收斂。


收斂之後,繼以發散,發散之極,轉又收斂。


二者互為起訖,如環無端,依道運行,週而復始,是故收斂並無停滯之意,發散更非不復之謂。


所以分名之者,蓋但示其運行之方向不同已耳。


由是可知桂芍之分工,實乃合作。


況微絲血管之週布於身,無遠勿屆,與肌肉、神經、汗腺等雜沓而居。


故動靜脈血運加速之後,勢必生熱,較前此之發熱尤甚。


熱蒸汗腺,勢必汗出。


與吾人劇烈運動之後,心臟鼓動加速,脈搏加速,血運加速,全身發熱,因而汗出,理正相同。


惟此運動而生之汗,不必有若何毒素於其間,若夫先病後藥,因而得汗,其汗必含毒素無疑。


吾人雖未經顯微鏡之檢察,事實固如此也。


本湯煎服法中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若不汗,更服,……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仲聖諄諄垂教,娓娓叮嚀,以求一汗而後已者,抑亦何哉?


曰:蓋惟藉此「藥汗,方能排除一切毒素故耳!


毒素既去,是即西醫所謂根本療法。


顧排毒素於體之外,而不殺毒菌於身之內,其間又有上下床之別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7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1 14:14:23 | 只看該作者

第四案 桂枝湯證】 


炎暑之日,汗流浹背,誠能暢進冰制飲料,汗乃遂止。


所以然者,冰能涼胃故也。


然則涼胃既可以止汗,今欲出汗,又何可不溫胃?


於是溫胃之良藥,兼可以止嘔之生薑為必需之品矣。


又恐汗出過多,將傷胃液,於是用大棗以攝持之。


又慮腸居胃下,胃失和,則腸有受傳之虞,於是預用甘草以安之。


要之。


薑也,棗也,草也,同為溫和胃腸之聖藥。


胃腸性喜微溫,溫則能和,故云:胃腸既受三藥之扶護而和,血液循環又被桂芍之激勵而急,表裡兩合,於是遍身漐漐汗出。


若其人為本湯證其一其二之表證者,隨愈。


即有本湯證其三之吐者,亦愈,或有本湯證其四之利者,亦無不愈。


使更能明其孰輕孰重,加以權衡,則仲聖復生,亦猶是乎?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74237&pid=33307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7 06:24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