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096|回復: 37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壽世保元】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0-12 20: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壽世保元


書名 壽世保元

 

作者 龔廷賢

 

朝代 明

 

年份 公元1368-1644年

 

分類 綜合

 

品質 0%

 

http://jicheng.tw/jcw/book/%E5%A3%BD%E4%B8%96%E4%BF%9D%E5%85%83/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0:40 | 只看該作者

卷一

 

醫說


大哉醫乎。


其來遠矣。


肇自開辟。厥初生民。有壽夭則有札瘥。有札瘥則有醫藥。故神百草。黃帝注內經。伊芳尹作湯液。雷公制炮炙。與夫著書立言垂世者。


若內經。其言深而要其旨邃以宏。其考辯信而有征。實為醫家之祖。下此則秦越人和緩者。


緩獨能知晉侯之膏肓。而未有著述。惟越人所著八十一難經。則皆發明內經之旨。又下此則淳於意華佗。佗之熊經鴟顧。固亦導引家之一術。至於刳腹背湔腸胃而去疾。則誠精於技矣。


意之醫狀。司馬遷備志之。


又下此則張機之金匱玉函經及傷寒諸論。誠千古不刊之妙典。第詳於六氣之所傷。而於嗜欲飲食疲勞之所致者。


略而不議。又下此則王叔和。篡岐伯華佗等書為脈經。敘陰陽內外。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條陳十二經絡。洎夫三焦五臟六腑之病。最為著明。 又下此則巢元方病源候論。似不為無所見者。


但論風寒。而不著濕熱之篇。乃其失也。


又下此則王冰推五運六氣之變。撰為天元玉策。周詳切密亦人之所難。苟泥之。


則局滯而不通矣又下此則孫思邈王燾。思邈以絕人之識。操慈仁惻隱之心。其敘千金方翼。及粗工害人之禍。至為憤切。後人稍闖其藩垣。


亦足以其術鳴。但不制傷寒之書。


或不能無遺憾也。


燾雖闡明外台秘要。所言症治方藥灼灸之詳。頗有所祖述。然謂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0:51 | 只看該作者

醫說


則一偏之見也。


又下此則錢乙龐安時許叔微。叔微具在準繩尺寸之中。而無所發明。安時雖能出奇應變。而終未離於范圍。二人皆得張機之粗者也。


惟乙深造機之閫奧。而擷其精華。建五臟之方。各隨所宜。謂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皆啟內經之秘。尤知者之所取法。奈世知乙之淺。其遺書散亡。由於閻孝忠所集居多。孝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


又下此則上穀張元素。河間劉完素。睢水張從政。元素之與完素。雖設為奇夢異人。


以神其授受。實聞乙之風而興起者焉。


若從政則又宗乎完素者也。


元素以古方今病決不能相值。治病一切不以方故其書亦不傳。其有存於今者。


皆後來之所附會。其學則東垣李杲深得之。


杲推明內外二傷。而多注意於補脾土之設。蓋以土為一身之主。土平則諸臟平矣從政以汗吐下三法。風寒暑濕燥火六門。為醫之關鍵。其治多攻利。不善學人殺人。完素論風火之病。本內經論病機氣宜一十九條。著為原病式。闡奧探微。有非大觀官局諸醫所可仿佛究其設施。則不越攻補二者之間也。


近代名醫。


若吳中羅益。滄州呂復。皆承東垣之余緒。武林羅知悌。丹溪朱彥修。各挹完素之流風。又若台之朱佐。越之滑壽。慈溪王節齋余杭陶節庵。吳郡薛立齋。咸有著述。未易枚舉。嗟夫。自內經以來。醫書汗牛充棟。不為不多。蓋醫之有內經。猶儒道之六經。無所不備。後賢著述。


若仲景東垣河間丹溪四子之說可謂醫書之全備。猶學庸論孟為六經之階梯。不可缺者也。


故曰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然素問論病之因。本草著藥之性。脈訣詳症之原。運氣法天之候。一以貫之於內經。斯醫道之大成。乃千古不易之定論。實為萬世之師法矣。


五臟六腑脈病虛實(凡十一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1:01 | 只看該作者

肝臟脈病虛實


肝象木。旺於春。其脈弦。其神魂。其候目。其華在爪。其充在筋。其聲呼。


其臭臊。 其味酸。其液泣。其色青。其藏血。足厥陰其經也。


與膽合。膽為腑主表。肝為臟主裡。肝氣盛為血有餘。則病目赤。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氣逆則頭眩。耳聾不聰。頰腫。是肝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肝氣不足。則病目不明。兩脅拘急。筋攣。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


如人將捕之。


是肝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於日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於時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禁當風。 肝部左手關上是也。


關部脈來。綽綽如按琴瑟之弦。


如揭長竿。春以胃氣為本。春肝木旺。 其脈弦細而長。是平脈也。


反得微澀而短者。


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謂之賊也。


大逆不治反得浮大而洪者。


是心乘肝。子之乘母。為實邪。雖病當愈。反得沉濡而滑者。


是腎乘肝母之克子。為虛邪。雖病當愈。反得緩而大者。


是脾之乘肝。為土之凌木。為微邪。雖病不死。肝脈來盈實而滑。


如循長竿。曰平病肝脈來急益勁。


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新張弓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1:11 | 只看該作者

心臟脈病虛實


心象火。旺於夏。其脈如鉤而洪大。其候舌。其聲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養血。其色赤。 其藏神。手少陰其經也。


與小腸合。小腸為腑主表。心為臟主裡。心氣盛為神有餘。則病胸內痛。脅支滿。脅下痛。背膊間痛。兩臂內痛。喜笑不休。是心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心氣不足。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痛。驚悸恍惚。少顏色。舌本強。善憂悲。是心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心愈於長夏。長夏不已。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於日愈於戊己。戊己不已。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於時日中慧。夜半甚。 平旦靜。禁溫衣熱食。 心部在左手寸口是也。


寸口脈來。累累如連珠。


如循琅 曰平。夏以胃氣為本。夏心火旺。 其脈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脈也。


反得沉濡而滑者。


腎之乘心。水之克火。大逆不治。反得弦而長。是肝乘心。母之克子。雖病當愈。反得緩而大。是脾乘心。子之乘母。雖病當愈。反得微澀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為微邪。雖病不死。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前曲後倨。


如操帶鉤。曰心死。真心脈至。牢而搏。


如循薏苡。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1:23 | 只看該作者

脾臟脈病虛實


脾象土。旺於長夏。其脈緩。其候口。其聲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養形肉。 其色黃。其藏意。足太陰其經也與胃合。胃為腑主表。脾為臟主裡。脾氣盛。為形有餘。則病腹脹。溲不利。身重苦飢。足痿不收。 善螈。腳下痛。是為脾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脾氣不足。則四肢不用。後泄。食不化。嘔逆。腹脹腸鳴。是為脾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於日愈於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於時日中慧。平旦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用苦以泄之。


甘以補之。


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脾部右手關上是也。


六月脾土旺。其脈大。阿阿而緩。名曰平脈也。


長夏以胃氣為本。 反得弦而急。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為大逆不治。反得微澀而短。是肺之乘脾。子之乘母。不治自愈。反得浮而洪者。


是心之乘脾。母之歸子。當瘥不死。反得沉濡而滑者。


是腎之克脾水之凌土。為微邪。當瘥。脾長而弱。來疏去數。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 五至曰命盡。六至曰死。病脾脈來。實而盛數。


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堅銳如鳥之啄。


如鳥之距。


如屋之漏。


如水之溜。曰脾絕。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其色不澤。毛折乃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1:39 | 只看該作者

肺臟脈病虛實


肺象金。旺於秋。其脈如毛而浮。其候鼻。其聲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養皮毛其藏氣。其色白。其神魄。手太陰其經也。


與大腸合。大腸為腑主表。肺為臟主裡。肺氣盛為氣有餘。則病喘咳上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 脛足皆痛。是為肺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是為肺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於四時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在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於日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禁寒衣寒飲食。於時下晡慧。夜半靜。日中甚。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以辛泄之。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


平肺脈微短澀而如毛。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上下如循雞羽曰病肺病。其色白。身體但寒無熱。時時欲咳。其脈微遲。為可治。秋金肺旺。其脈浮澀而短。是曰平脈也。


反得浮大而洪者。


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為大逆不治。反得沉濡而滑者。


是腎之乘肺。子之乘母也。


不治自愈。反得緩大而長阿阿者。


是脾之乘肺。母之歸子。 雖病當愈。反得弦而長者。


是肝之乘肺。木之凌金。為微邪。雖病當愈。肺脈來泛泛而輕。


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肺脈來。 如物之浮。


如風吹毛。曰肺死。秋胃微毛曰平。胃氣少毛多曰肺病。但如毛無胃氣曰死。毛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真肺脈至。大而虛。


如毛羽中人膚然。其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1:54 | 只看該作者

腎臟脈病虛實


腎象水。旺於冬。其脈如石而沉。其候耳。其聲呻。其臭腐。其味鹹。其液唾。其養骨其色黑。其神志。足少陰其經也。


與膀胱合。膀胱為腑主表。腎為臟主裡。腎氣盛。為志有餘則病腹脹飧泄。體腫喘咳。汗出憎風。面目黑。小便黃。是腎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腎氣不足。則厥。腰背冷。胸內痛。耳鳴苦聾。是為腎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腎病者腹大體腫喘咳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於四時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 起於冬。於日愈於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無犯塵垢無衣炙衣。於時夜半慧。日中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咸以泄之。


苦以補之。


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是也。


腎脈來。


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腎屬水。其脈大緊。 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善驚悸。


以心萎者死。冬腎水旺。其脈沉濡而滑。名曰平脈也。


反得浮大而緩者。


是脾之乘腎。土之克水。為大逆不治。反得浮澀而短者。


是肺乘腎。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可治。反得弦細而長者。


是肝之乘腎。子之乘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


是心之乘腎。火之凌水。雖病不死。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冬胃微石曰平。胃少石多曰腎病。但石無胃氣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藏骨髓之氣。真腎脈至。搏而絕。


如彈石。辟辟然。其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 諸真臟脈見者。


皆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2:10 | 只看該作者

膽經虛實病候


膽象木。旺於春。足少陽其經也。


肝之腑也。


謀慮出焉。


諸腑臟皆取決斷於膽。其氣盛為有餘。則病腹內冒冒不安。身軀習習。是為膽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膽氣不足其氣上嗌而口苦。 善太息嘔宿汁。心下淡淡如人將捕之。


嗌仲介介數睡。是為膽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2:23 | 只看該作者

小腸虛實病候


小腸象火。旺於夏。手太陽其經也。


心之腑也。


水液之下行為溲便者。


流於小腸。其氣盛為有餘。則病小腸熱。焦竭干澀。小腹 脹。是為小腸之氣實也。


則宜瀉之小腸不足。則寒氣客之。


腸病驚跳不言。乍來乍去。是為小腸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2:33 | 只看該作者

胃經虛實病候


胃象土。旺於長夏。足陽明其經也。


脾之腑也。


為水穀之海。諸臟腑皆受水穀之氣於胃氣盛有餘。則病腹 脹。氣滿。是為胃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胃氣不足。則飢而不受水穀。飧泄嘔逆。是為胃氣之虛也。


則宜補之。


胃脈實則脹虛。則泄。關脈滑。胃內有寒。脈滑為實氣滿不欲食。關脈浮。積熱在胃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3:01 | 只看該作者

大腸虛實病候


大腸象金。旺於秋。手陽明其經也。


肺之腑也。


為傳導之官。變化糟粕出焉。


氣盛為有餘。 則病腸內切痛。


如錐刀刺無休息。腰背寒痹攣急。是為大腸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


大腸氣不足。則寒氣客之。


善泄。是大腸之氣虛也。


則宜補之。


診其右手寸口脈。手陽明經也。


脈浮則為陽。陽實者大腸實也。


苦腸切痛。


如錐刺無休息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3:11 | 只看該作者

膀胱經虛實病候


膀胱象水。旺於冬。足太陽其經也。


腎之腑也。


五穀五味之津液。悉歸於膀胱。氣化。 分入血脈。


以成骨髓也。


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則為小便。其氣盛為有餘。則病熱。胞澀小便不通。小腹偏腫痛。是為膀胱氣之實也。


則宜瀉之膀胱氣不足則寒氣客之。


胞滑。小便數而多也。


面色黑。是膀胱之氣虛也。


則宜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3:22 | 只看該作者

三焦虛實病候


三焦者。


上焦中焦下焦是也。


上焦之氣。出於胃上口。並咽以貫鬲。布胸內。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上至舌。下至足陽明。常與營衛俱行。主納而不出也。


中焦之氣。


亦並於胃口。 出上焦之後。此受氣者。


泌糟粕。承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主不上不下也。


下焦之氣。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主出而不納。故水穀常並居於胃。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也。


謂此三氣。焦干水穀。分別清濁。故名三焦。三焦為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三焦氣盛為有餘。則脹。氣滿於皮膚內。輕輕然而不牢。


或小便澀。


或大便難。 是為三焦之實也。


則宜瀉之。


三焦之氣不足。則寒氣客之。


病遺尿。


或瀉利。


或胸滿。


或食不消。是三焦之氣虛也。


則宜補之。


診其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尺脈遲。下焦有寒。尺脈浮者。


客陽在下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3:41 | 只看該作者

五臟補瀉主治例


肝虛者。


陳皮、生薑之類補之。


虛則補其母。腎者肝之母也。


以熟地、黃柏補之。


如無他症。六味地黃丸主之。


實則白芍瀉之。


如無他症。瀉青丸主之。


實則瀉其子。


以甘草瀉心湯主之。


心者肝之子也。


心虛者。


炒鹽補之。


虛則補其母。肝者心之母。生薑補之。


如無他症。


以安神丸主之。


實則甘草瀉之。


如無他症。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主之。


脾虛者。


甘草、大棗之類補之。


虛則補其母。心乃脾之母。


以炒鹽補之。


實則瀉其子。 肺乃脾之子。


以桑白皮主之。


又云。


實則黃連、枳實瀉之。


如無他症。益黃散主之。


肺虛者。


五味子補之。


實則桑白皮瀉之。


如無他症。阿膠散。虛則補其母。脾乃肺之母以甘草、大棗補脾。實則瀉其子。腎乃肺之子。


以澤瀉瀉腎。 腎虛者。


熟地、黃柏補之。


腎無實不可瀉。錢仲陽止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藥。虛則補其母。肺乃腎之母。


以五味子補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3:50 | 只看該作者

十二經絡


(徑而直者為經支而橫者為絡)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 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


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次注手陽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4:03 | 只看該作者

手陽明之脈


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 入肘外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其支者。


從缺盆上頸貫頰。下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次注足陽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4:14 | 只看該作者

足陽明之脈


起於鼻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循唇。 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


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者。


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


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


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


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


別跗上。 入大指間。出其端。次注足太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4:23 | 只看該作者

足太陰之脈


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 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


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次注手少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20:24:33 | 只看該作者

手少陰之脈


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其支者。


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 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次注手太陽。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鬲。抵胃屬小腸。其支者。


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 。卻入耳中。其支者。


別頰上 。 抵鼻。至目內 。斜絡於顴。次注足太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6 22:49 , Processed in 0.14258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