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者】
冬水封藏之氣也。
平人水氣能藏,陽根不泄,養成木氣,交春陽和上升,化生心火,煦和暢遂①,不病溫也。
陽根者,藏則為生氣,不藏則化邪熱。
冬日傷損了水的藏氣,陽根外泄化熱。
泄之盛者,在本冬即病冬溫,泄之不盛者,冬時木氣未動,尚未發生疏泄作用。
一交春令,木氣疏泄,將木氣本已根氣,搖泄而起。
木氣失根,故病溫病。
溫病都是虛證,原因即在於此。
所以治之之法,必用培養木氣之藥。
① 「遂」:
疑應為「達」。
所以《內經》又曰:
冬不藏精,春必溫病。
凡冬時咳嗽不寐出汗勞心多欲等事,皆不藏精的事。
人在冬令,如能藏精。
交春令後,本身的木氣,根本深穩,不隨時令疏泄之氣搖動起來,方不病溫也。
叔和搜集《傷寒論》原文,厥功大矣。
妄加序例,其罪不小。
況且《內經》有云,風寒傷人,使人毫毛畢直。
如何能藏在人身,安然無事,等到來春,才發作乎。
毒字一層,惟多日陽氣甫藏,即泄動出來,明年歲氣,根本動搖,大反造化的常規,這才是毒氣。
所以冬溫之病,人死甚速且多。
地下無陽,成了毒氣,鼠先感受,故鼠先死,才是毒氣也。
《內經》又曰:
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
人又抓住此條。
認為是王叔和伏寒變溫病的鐵證,其實不然也。
《難經》曰,傷寒有五:
一曰中風,二曰傷寒,三曰濕溫,四曰熱病,五曰溫病。
這二曰傷寒的傷寒二字,才是麻黃湯證的傷寒。
傷寒有五的傷寒二字,乃外感的通稱。
《內經》病傷寒而成溫的傷寒二字,就是同《難經》傷寒有五的傷寒二字是一樣意義。
言先夏至日病外感謂之病溫,後夏至日病外感謂之病暑。
並非冬日病麻黃湯證的傷寒,冬日不發作,到夏至前變成溫,到夏至後變成暑也。
至於溫病舌絳熱深,乃本已肝腎先熱,又病溫病,故熱較深,謂為本身伏熱則可耳。
經文的讀法,應當如此,便合圓運動的原理,將冬傷於寒的寒字認定是藏字,便合圓運動的原理。
益寒益藏,乃造化自然之事也。
合圓運動云者,合宇宙造化也。
喻嘉言謂《內經》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濕,冬傷於寒,獨無傷於燥之條,為《內經》遺漏。
殊不知風為木氣,暑乃火氣,濕乃土氣,寒乃水氣,若是傷了,都要出病。
性獨燥氣,傷些才好。
因造化的圓運動,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溫夏熱秋涼冬寒。
秋金收降,以其涼也。
涼則收,過於燥則不收,涼則降,過於燥則不降,惟能將燥氣損傷些,秋金涼降無阻,相火收於土下,藏於水中,四序安寧,大氣的運動乃圓,物體的生活乃康也。
傷些才好云者,言秋冬萬物堅實,乃金燥之功。
過燥則病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