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丙】
中醫對慢性乙肝的認識?
[老師]講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因此中醫有句名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內經》)即使是傳染性極強的疫癘之氣,能否受其感染,也取決於人的正氣充足與否,故《素問?刺法論》云「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從「伏氣學說」淪述,也充分體現了正氣在發病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伏氣」者即指人體感受邪氣可以不立即發病,而潛伏於體內,即「邪氣留連」,待正氣虛時而發病。
若人抗力強,正氣旺盛,被乙肝病毒感染後,很快被人體所產生的抗體中和,使感染中止,病毒被消除。
反之則細胞繼續受損,表現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由此可見,人之正氣,實質上是指人體抗病的能力。
從本案實例可知,人體之所以能抗病,關鍵是陽氣充足與否。
現代醫學認為,肝炎屬免疫性疾病。
由於肝炎病毒侵犯人體,造成免疫功能失調而發病。
據現代免疫學研究,補氣、補陽藥能產生抗體,而補血、滋陰藥則能延長抗體。
大量臨床資料證明,導致慢性肝炎、乙肝遷延不愈的機理,足由於人體陽氣虛弱。
罹患肝病,定位白當在肝,責之脾腎。
因此,乙肝病毒首先抑制肝的陽氣,使肝陽不振,鬱而不伸,進而導致脾腎陽虛。
故明張景岳指出「五臟之傷,終必及腎」。
正氣既虛,邪氣(即濕熱疫毒)留戀,致病纏綿,病情反復不愈,終至虛者益虛,邪戀益深。
所以要謹守「病機」,隨證治之。
治宜溫肝補陽法,使陽氣振奮,抗邪外出。
臨床發現,一旦用了補陽振奮之劑,陽氣得以振奮,與邪發生激烈交戰,交戰期間可能會出現一些反應,檢查指標一過性升高,甚至大幅度上升,如ALT、HBsAg及HBeAg,同時伴有明顯的濕邪蒸騰見症,為舌苔膩、納食減少、尿黃煩躁等症,或出現燥熱傷陰,口舌生瘡、頭眩暈等症,本案皆見到,可在服丸藥的同時,輔以湯劑調整。
本案在治療過程中曾選用三才湯,益氣養陰以潤燥,滋陰以配陽;
選用三妙以清濕熱;
封髓丹祛除虛火以治口腔潰瘍。
本方所配製的丸藥,恰恰符合本病病機,既可扶正,又可清熱利濕,因此在消除症狀、增強免疫、促進HBsAg、HHeAg轉陰等方面,效果顯著。
反之,若不出現邪正交爭的激烈局面,只是邪正處於僵持的局面,病邪難以消除,疾病自然遷延難愈。
若所用中藥僅停留在一般扶正,平庸力薄則難以激發免疫細胞與邪抗爭;
若只去病理產物,或只抓中轉環節,盡用清熱解毒、利濕、破氣破血之劑,而未抓住疾病之根本,反至徒傷正氣,愈治癒烈,為此下去,非但無功,終會造成「虛者益虛,邪留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