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山上天后宮】 (台南市山上區~)位於台南市山上區山上村121號的山上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就座落於山上國中南邊,是座歷史相當悠久的廟宇,也因此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是山上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山上天后宮的緣起可溯至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當時隨鄭成功從唐山渡海來台的軍民,由於需冒著葬身魚腹之險,強渡黑水溝(台灣海峽),在前途未卜之下,莫不冀望航海平安,因此奉請天上聖母媽祖二娘娘金尊隨行護佑。
平台後,土兵分駐各地養軍墾荒,當時有鄭成功之部將率兵進駐大內鄉(註1)「北仔尾」(後改稱國姓湖),並將二娘娘覓地安座。
後經二娘娘降乩指示,命駐軍遷居山仔頂,再由信士林電,恭迎二娘娘至現廟址之左前方,搭建草舍為廟,供奉安座,為天后宮之開基。
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天后宮遭地震震傾,翌年遷建於現址,並由善化鎮(註2)茄拔天后宮奉請「大媽」、慶安宮奉請「三媽」合祀為之「天后宮」。
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增建兩廂室,至民國五十二年(西元1963年)竣工。
由於「二媽」代天行道,救人救世遐邇聞名,因此於民國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奉天詔,日加冠賜封為名「玉二聖母」。
【祀神傳說】天上聖母媽祖娘娘,又稱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
相傳媽祖姓林俗名默娘,出生於宋朝的福建省興化郡莆田縣湄洲島,由於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喚名默娘。
自北宋開始被神格化,被稱為媽祖並受人建廟膜拜。
而由於早期先民從唐山渡海來台,為祈求平安,於是奉請媽祖分靈隨行,來台後定居,媽祖分靈也落地生根,從海上的守護神轉為地方的守護神,成為目前台灣廟宇所奉祀最多的神明之一。
【特色】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天上聖母媽祖娘娘聖誕千秋,是山上天后宮最隆重的祭祀與酬神節日,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