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小柴胡湯乃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半下、生薑、大棗組成,主治邪在少陽證。 因患者有頭痛、小便黃,之症狀,故增加川芎與車前草。
筆者用柴胡的經驗是:若診到左寸口脈弦,現一倍寬度的脈波,反運時關、尺兩部脈波甚明;
正運時其脈波不能到達寸部,認為是肝氣難伸,常用柴胡以疏之。
前人用「逍遙散」治婦女鬱怒傷肝,亦是小柴胡湯變法。
此患者,亦採用柴胡、川穹、通調左側肝經以助左側正運機能;
用黨參、甘草、大棗等甘味益氣藥以補充右側脾經有助右側的正運機能;
用黃芩、半下、生薑之苦辛味以平息膽經逆上犯胃經之邪;
以鮮車前草清利小便。
經服藥四劑諸症消退而又增口渴,故減去黃芩、半下之苦燥藥及川穹,改換麥冬、苡仁、沙參等藥,以沙參代黨參補脾肺益肺陰,以麥冬、苡仁代半下、黃芩而降逆益生津。
這雖然調換成為運化生津的藥物性質,但對於左、右側臟腑陰陽之和解法的調治功能、依然未變改「小柴胡湯」方的運用機理。
得見前人論「小柴胡湯」義:言以「柴胡」為君藥以疏少陽膽經之邪。
按這種論點與我的治療觀點相矛盾。
根據現代醫學解剖認識:膽管的開口在於胃下十二指腸處,正常人的膽汁輸出十二指腸後,即會下行於小腸與大腸之間以幫助消化(因膽汁味苦而苦主下降原故、所以正常人不會有口苦)、如果因外感其病邪傳到足少陽膽經時,可能產生心煩、嘔吐、日苦等症,認為乃膽汁逆行於胃而上衝所致。
根據兩「人迎」的脈象,是寸部勝於尺部,由此證明膽經反運行有上盛之勢,但與膽經相配合運動的肝經,卻易導致反運,因而在正運行時受限,故左寸口的動脈正運時不能達到「寸部位」。
因此,認為小柴胡湯中的「柴胡」、為疏通肝經之藥。
因為其膽經脈已有上盛之勢,如果用柴胡再去升舉膽經、豈不是升上加升盛上更盛嗎?
故認為黃芩、半夏、生薑等藥人胃腑降逆止吐、而膽逆上衝之勢即隨之下降而平息。
因此,貧道認為:
「小柴胡湯方」乃是調治左、右升陰降陽的和解表裏之方,實為治療病邪傳到半表半裏之間,而正氣又虛的聖法。
以上分析,是筆者個人對「小柴胡湯」的運用及認識,是否正確、有待科學研究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