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世界遺產/丁村民宅】
【標題】:丁村民宅
【內容】:丁村民宅在山西省襄汾縣城南4公里汾河東岸,是典型的明清民宅建築群。
村內有明清民宅院落33座,房舍498間,占村莊大部分面積,基本是明清時期丁村的原有佈局。
各院落建築布列不同,造型雕刻亦異。
多數建築上留有年款題記和匠師姓名,是研究中國北方村莊民宅佈局和建築形式的重要實例。
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丁村,以丁姓聚居而得名。
據考證,丁村民宅,最早的建于明代萬曆二十一年,最晚的建於民國年間,歷時近四百年。
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有40餘座。
民宅群呈東北西南向分佈,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組。
由於宗族的繁衍發展,反映在院群座落上的時代差異特別明顯。
這四大群組以村中心明代建築觀音堂為領首,以丁字小街為經緯,分落于北南西三方。
這些民宅佈局合理,建築氣派講究,橫徑曲巷,院院貫通,連接巧妙,在建築的時代風格上各有不同。
北院以明代建築為主,中院為清代雍乾朝者為多,南院則以道咸者居首,西北院皆為乾嘉時所築。
這些建築突出的特點是注重裝飾,在建築的各個部位,大多有木、石、磚雕,尤其是木雕,舉目皆是。
在斗拱、雀替、博風板、欄額、門楣、窗櫺、影壁、匾額上,無處不點綴著雕品,就連柱礎、階石和小小門墩兒上,都裝飾得美觀大方。
那些琳琅滿目的浮雕、陰雕、陽雕;
人物、鳥獸、花草、靜物;
單幅雕、組雕、連環雕,都巧奇天工。
丁村民宅作為中國北方漢民族四合院建築的典型標本,其歷史年代跨度大,建造別致,風格各異,且價值意義是多元體的。
民宅建造佈局和實用性較完備,反映了晉南地區漢民族的心理、愛好、信仰、風尚和習俗及情操,它是研究傳統建築民俗的珍貴標本;
從建築藝術角度上講,它采眾家之長,適一方水土之要求。
木雕、磚雕、石刻表現在建築構件上,多而不絮,精美大方,內容豐富多彩。
從生活到禮法,寓意深刻;
從戲曲到社火,華而樸實;
從民俗到治家洋洋大方,是中國珍貴的古代民俗“活化石”。
【序號】:102
引用:http://tw.18dao.net/%E4%B8%96%E7 ... 1%E6%B0%91%E5%AE%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