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聯合古陸】 聯合古陸從地球板塊運動和大陸漂移的學說來推斷,在古生代石炭紀的初期,有三塊古大陸,逐漸移動而靠攏。
到石炭紀的晚期,這三塊古陸終於結合在一起,而稱之為聯合古陸(Pangaea)。
結合前之三塊古陸其相對位置,如圖1所示。
見圖1(古生代石炭紀初期三塊古陸的相對位置)其中一塊包括現今的亞洲大陸及東歐,另一塊包括北美洲、格陵蘭和西歐,最大的一塊包括現今的南美洲、非洲、南極洲、印度及澳洲。
最大的一塊古陸稱之為剛瓦納古陸(Gondwanaland)。
北美西歐古陸與剛瓦納古陸之間,被一狹窄的原始大西洋(Proto-atlantic)所隔開。
亞洲—東歐古陸與剛瓦納古陸之間,則為古地中海(TethysSea)所隔。
一般認為在石炭紀至二疊紀之間,剛瓦納古陸的位置是以南極為中心。
這種解釋,是基於古地磁和古冰河的研究所得的結果。
聯合古陸形成時,非洲西北及南美洲之北的瓦契塔(Ouachita)造山帶,及北美洲東邊的阿帕拉契(Appalachian)造山帶也因應產生。
聯合古陸形成之後,一直到中生代三疊紀晚期,約距今二億年前時,又開始分裂成兩塊古陸。
一塊是由現今的亞洲、歐洲、北美洲所合成的勞亞古陸(Laurasia),另一塊則是如前所述的剛瓦納古陸。
從此開始了另一階段的大陸漂移及板塊運動。
(陳民本)見圖2(古生代石炭紀晚期聯合古陸形成後之形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