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越劇】 越劇為產在浙江之地方戲,它包括高腔、亂彈,以及嵊縣戲三類。
高腔亦稱掉腔或高調,最早受戈陽腔與崑腔之影響,演出時利用幫腔,劇本名目多與崑曲相同,其曲牌亦與崑曲大抵一致。
亂彈分文亂與武亂,文亂以唱做為重,多演兒女故事;
武亂以武工為重,多演英雄故事。
亂彈雖以皮黃為主,但有時亦採用高腔與吹腔。
嵊縣戲為根據當地土調,而採用高調與亂彈加以改良者,此即今日通稱之越劇。
越劇的前身,原為產生在嵊縣之的篤戲。
由於此戲演唱時所用拍板會發出「的篤」之聲,故稱之為的篤戲。
更因其演員均為女子,故亦稱為女子文戲。
的篤戲原為小戲,惟以演出自由,沒有定型,易於吸收其他劇種之長處,終於後來居上,而超越高腔與亂彈之地位。
其演出地區,已不限於嵊縣一隅,更進而發展到紹興、杭州、上海,盛況始終不衰。
此戲在演出上原很簡單,對於樂器與唱腔亦不甚講究。
惟到上海之後,力求改進。
在樂器方面,增用二胡、平胡、板胡、絃子、三絃,以及鑼鼓等。
在曲調方面,採用慢板、中板、快板、清板、迭板、流水板等。
在服裝與布景方面,也力求新穎美觀。
從此越劇面目一新,頗受觀眾之歡迎,而與其他在上海演出之大戲分庭抗禮。
越劇的劇本,較早者多由小說或彈詞改編,其後受到皮黃的影響,亦有由皮黃劇本改編者。
更因其演員均為女子,所以越劇之內容多為愛情故事,如梁山伯、珍珠塔、華麗緣、三笑緣、白蛇傳等。
越劇的演員,以小旦與小生為主,其他腳色則不甚重要。
至於小生亦為女伶扮演,此為越劇與其他地方戲未盡相同者。
至於越劇較早的著名女伶,則有施銀花、姚水娟、章賽珍、筱丹桂、李艷方等。
民國三十八年,臺灣曾有越劇團之組織,臺北大華戲院與紅樓劇場,都曾多時上演越劇。
(鄧綏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