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政治●華夷之辨】 華言中華民族,夷謂文化不及中華民族之落後民族─古稱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明辨華夷(或夷夏)是一件重要的事,乃中華文化擴展進行的一種方式。
根據張其昀中華五千年史所言,中華國號乃定於唐虞時代,其言曰:「中國之國魂,至帝堯時而始興;
中國之國號(中華)至帝舜時而始定。
中是德目,華乃地名,合稱中華,方為完全,有華國而後有華人,有華族而後有華山。
但我華人之名號,乃以文化為標準,非以地理為限制。
華人從黃河彎曲地(洞中或河曲)為發祥地,經歷四五千年,發展成為世界人口最眾的中華民族。
說文:『夏,中國之人也。
』篆文作,乃象形字,象頭目及兩手兩足之形狀。
夏代繼唐虞而起,堯、舜、禹事業相承,華夏二字可以通用。
吾人自稱中華、中夏,或諸華、諸夏,其義一也。」
華夏與諸夷之生活方式、衣著與語言均不同。
我華夏之民文化程度高,束髮帶冠,所謂衣冠文物之邦。
諸夷則南北又各不同。
如夷狄之俗,被髮左,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矣。」
(論語憲問),孔子此言,便是讚美管仲攘夷之功。
南方吳越之俗,則斷髮文身,史記周本記載太伯、虞仲「亡如荊蠻,文身斷髮」,即吳越之地。
我中華民族之明辨華夷,如書經舜典說:「蠻夷猾夏。」
詩經魯頌說:「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孔子作春秋,也是嚴夷夏之防。
其用心不止是保衛我中華文化,而在於尊崇中華文化、發揚中華文化。
張其均氏說:「禮義是華夷之別的尺度。
中國與夷狄之所分別的,即有禮與無禮之分別,文明與野蠻之所判。
鄭國、晉國都是諸夏,如行為不合禮義,亦視為夷狄。
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揚而進之。
所謂諸夏與夷狄,只是一種文化上的界線,故曰:『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
』如楚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不復以蠻夷視之了。
蓋當時所謂蠻夷戎狄,初非異種,特其禮教政術,異於華夏,故廣別其種類,以示貶示。
至於交通既久,文化演進,則亦不復別之。
雖同國之人,茍狼子野心,亦必聲罪致討,而斥之為夷狄。
雖異城之人,苟心同此理,仍宜一視同仁,而進之於中國。
公羊傳說:『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成公十五年)凡齊桓公與戎戰,則諱言戰,而謂之伐。
凡是與夷狄結盟,同夷狄狼狽為奸,或者用夷狄禮俗的諸侯,都遭受春秋書法的貶黜。」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