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教育●人性論與教育】 在中國和西方哲學家中,有不少人宣示對於人性判斷的意見。
就其中最明顯的說,便有性善、性惡、性有善有惡,和性無善無惡等等,而以善或惡這兩者的爭議最多。
首先要知道善或惡乃是價值判斷,而價值卻是人所創造的。
對於人性,最好在加以評價之前,先了解其本義。
從中國先哲的說法看來,中庸開章便說:「天命之謂性。」
告子說:「生之謂性。」
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王充說:「性,人之所受以生者也。」
劉向說:「性者生也。」
都印含著性是因生而決定的種屬,例如生而為人,便一定是人,不會具有人以外的性質。
若立刻說人是善或惡的,恐怕不太恰當。
亞里斯多德說:「各存在體在其完全狀態下而為本然者,即是該存在體所有的本性,無論其為人、為馬,抑為屋宇。」
這正合著性是天生而然的說法。
然則何以對於人性有那麼多不同的評價,尤其是對孟子和荀子所持的性善或性惡說,有那麼多的爭論呢?
試客觀的分析一下,可以看出荀子所說的人性惡,並不是在出生時就顯示了出來,而是由後天的影響所致;
而所謂之惡,實際上並不是「性」,乃是「行為」。
惡行和荀子所說的「其善者偽也」的「偽」字一樣,都出自人為,而非決定於出生。
因為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是不會因為利疾惡而爭奪殘賊的。
另一方面,孟子雖然主張人性善,說人有仁義禮智四端,發而為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仍然是從行為上來推斷的,並沒有證明是生而即有的。
因此倒是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指人生而具有相似的性質,後天學習才導致出差別,比較客觀而穩妥。
孔子的說法,以蘇軾在楊雄論中所說:「善惡者,性之所能之,卻非性所能有也。」
王陽明所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和康德所說:「人性無善惡,惡傾向使之為惡,理性使之為善。」
來解釋更為明白。
中國先哲為了宣示教化的可能和必須而提出對人性的觀點,希望實現對人的理想。
若以孟子的性善說為宗,便要藉教育來啟發仁義禮智四端,以培養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而達到聖人的境地。
若以荀子的性惡說為旨。
便要化性起偽,抑止爭奪、殘賊等惡行,以便相對的增加禮義等善行。
荀子的說法更見出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的程度。
這和西方人談人性,是想為政治制度和法律秩序尋找根據,因而引出平等和自由的爭議者,便有了不同。
中國先哲談人性,是要藉教育使人「止於至善」,是以培養完美的人格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任務。
(賈馥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