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教育●建教合作】 建教合作,是西元二十世紀初,在生活教育、科學教育和國家教育等思潮激盪之下,所萌生的一個教育構想。
其目標在於寓學於做、學用合一、知識和技能打成一片,教育實施與國家建設冶於一爐。
期以最經濟、最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培養健全分子,締造理想社會,促進國家建設的蓬勃發展。
其後隨著世界科學文化的演進,和各國政治經濟的需要,乃陸續形成了許多相關的教育措施和制度。
民國前四年(一九○六),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工程學院,與企業機構合作,首創半工半讀制度:校內課程與校外實習,交替進行,等量齊觀,合而為一。
嗣經美國國家合作教育委員會提倡推廣,逐漸普及於全國。
七十年(一九八一),美國實施建教合作的大專院校,已逾一千所,參加學生約五十萬人。
合作的企業機構,達一萬五千家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亟謀科學躍進、經濟起飛。
於是在人力資源論和教育投資論的引導下,建教合作制度,遂風行全球,快速成長。
例如,英國的三明治式教育計畫、德國的多元技術學院、日本的綜合高等學校,以及西班牙的農教合一措施等,都各具其特色。
中華民國教育宗旨,以發展科學及生活知能與國民生計為著眼。
故民國三十八年在臺灣省開始實施的計畫教育,以及其後為貫徹民生主義而制定的各種教育改革方案,無不與建教合作之宏旨深相鍥合。
四十四年,為謀人力資源的開發運用,密切配合經濟建設之發展,特於教育部設立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積極策畫推廣建教合作制度之實施。
於是臺灣省之大專院校及職業學校,紛紛與各公私營企業機構合作,一面在校內增設專業科系,一面於校外成立實驗工廠,企業機構更有自行附設相關院校或訓練班者。
自五十年起,臺灣省的建教合作事業,乃呈現空前的盛況。
(葛寶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