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神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9 08:0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神農

 

神農,是中國傳說或神話中的遠古聖人,一稱烈山氏,又稱為炎帝,其時代公認在黃帝之前。

 

他生於湖北省隨縣厲山鎮神農洞,在長江支流水濱,屬於漢水流域;

 

而都於河南省東南部的淮陽,在淮水流域。

 

以上並在戰國時代的楚國之地,當屬上古華夏人觀念中的南方。

 

此與楚地始有神農的傳說相符合,見孟子滕文公篇許行倡導的神農氏之說。

 

該說主張國君應與民並耕而食,須仿效神農。

 

這可說是重農學派的濫觴。

 

唐司馬貞綜合晚周的「五帝德」,及國語、世本、淮南子等有關神農的傳說,認為神農氏以火德為王,一稱炎帝;

 

又說他與黃帝同為少典國國君之子;

 

只因神農長於姜水,乃以姜為姓,而與姬性的黃帝一系有別。

 

從司馬氏的話,又知神農的專長是農業。

 

他發明木製的耒耜,以方便耕田;

 

能辨別土質的好壞,而焚燒山林,教民播種五穀。

 

又常嚐百草,以此草本植物療治民疾,頗有靈驗,因而有了後世的中國傳統藥學。

 

他又教民以日中為市,促進生產者以物易物的買賣。

 

這位偉大人物活了百餘歲,最後安葬在湖南省長沙一帶。

 

神農領導下的部族或稱國族,從他開始傳了八個世代,計有五百三十年。

 

在最後一位國君名榆罔的當了末任炎帝時,竟為興起於黃土高原的黃帝所敗而亡國。

 

綜上所述,知神農氏的部族於南方的早期開發,貢獻至大。

 

高中歷史課本,記西元前二六九○年頃黃帝敗炎帝。

 

這相當於新石器晚期或金石並用時代。

 

彼時中國境內較進步的文化區,早已過了農業時代的萌芽期。

 

我們從前四七○○年餘姚河姆渡文化,已知中國東南浙江一帶已有水稻的種植,和骨耜的使用。

 

這點可以否定神農氏始發明耒耜以耕田之說,但未必能否定神農部族在漢水流域始用木製耒耜以耕田的傳說。

 

此因神農所在的厲山鎮,可說屬於漢水流域,這地區的農業既有如上詳細的傳說,似容有一度後來居上的可能性。

 

按該地區的屈家嶺水稻文化是在前二五○○年。

 

其時代介於旱作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型的青蓮崗水稻文化之間,而與大汶口文化同時,彼此互有農業文化上相互影響的連續性。

 

更重要的是屈家嶺文化正在漢水中游域,即其與神農氏的厲山相去不過一百公里,同在潮濕又熱的低丘地區,頗適合於稻耕;

 

而其時代又與傳說中的神農部族末期年代緊相接續,應有屈家嶺農耕文化上承神農文化的必然性。

 

此為假設神農於農業上的頁獻有其可信度,而今於考古發掘後,所給予重新估量的評議。

 

即神農於中國農耕的進展,既有其可信度,當占有不可忽視的歷史地位。

 

(李榮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3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7 16:34 , Processed in 0.09374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