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孫科】 孫科(西元一八九一~一九七三年),字哲生,國父中山先生哲嗣。
清光緒十七年辛卯九月十八日,生於廣東香山縣翠亨村。
以父奔走革命,幼隨母盧太夫人赴檀香山依伯父居。
母授誦三字經、千字文,及唐詩三百首。
七歲就師讀四書、五經。
十二歲入檀山中學,嗣升加州大學,得文學士,再在哥倫比亞大學獲理學碩士。
後受復旦大學贈法學博士,韓國中央大學贈文學博士。
當在學時,國父復時寄中西重要典籍,令其研讀。
且性好學,手不釋卷。
故博覽文哲科學政治經濟群書,淹貫中西,造詣淵邃。
弱冠即參盟革命。
學成返國,歷任地方中央要職,對黨國貢獻宏鉅。
一、革命工作:(一)在美就學期間,屢任各僑報編撰,致力革命宣傳。
又常應西人邀請,演講中國文化及革命問題。
(二)奉命迭次赴菲、港等地為革命運動籌款。
又曾赴東北策動奉軍入關,推倒曹、吳賄選政府,均達成任務。
(三)中國國民黨改組,奉派為臨時中央委員,負責起草黨綱章程。
全會後,奉派主持廣州特別市黨部,曾提案彈劾共黨。
(四)民國十六年,在武漢主持清黨工作。
二、從政勳績:(一)任廣州市政廳長,手草市政條例,為我國施行現代化市政計畫制度之嚆矢,其後復三任廣州市長,建設成績斐然。
(二)任廣東省建設廳長兼治河督辦,興建水閘,疏濬河渠,使廣州免於洪患。
(三)國民政府成立,任國府委員,又先後任交通、財政、鐵道等部長,均著績效。
尤注意發交通,犛訂國內主要鐵路之規畫,並陸續著手興建;
又創我國民航空運,成立中國航空公司,任董事長。
(四)全國既統一,與胡漢民、王寵惠等,提請中央通過試行五權憲法之五院制,並被推起草黨國訓政大綱及應付外交方法,是為我國施行五院制度之權輿。
(五)任立法院院長達十六載,除訂修各種法規,奠定法治基礎外;
並羅致人才集思廣益,研訂完成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為實施憲政之現行憲法的張本。
行憲後再首任立法院院長。
(六)日本侵華,認為非抗敵不能排除建國障礙,非建國不足充實抗敵力量,乃首先發表抗日救國綱領草案,廣徵各方意見。
繼提確定長期抗日方針案、集中國力挽救危亡案。
其後抗日終獲勝利,主要固賴最高領袖之指揮若定,及全國軍民之效命奮戰,而此集中國力長期抗日主張,促使全國觀念一致,亦為致勝助力至多。
(七)在抗日前及戰時,曾提請速改革租佃制度以實施耕者有其田案、鞏固前方經濟基礎案,均具遠見,前案且開今日在臺實施土地改革之先聲。
(八)政府遷臺後曾任總統府資政及考試院長多年,主持考銓大計,建樹至偉。
三、弘揚文教:(一)政務之餘,積極注意弘揚文教工作,曾創辦中山文化教育館,又曾歷任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交通大學校長,嶺南、大夏、國民、中國、暨南、東吳諸大學董事長,中山大學董事等。
(二)著述有都市計畫論、廣告心理學概論、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中國之前途、孫科文集等書,見重士林。
(鄭彥棻)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