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斯賓諾莎】 伯魯克.斯賓諾莎(BaruckSpinoza)於西元一六三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他家本為葡萄牙之猶太人,十六世紀末遷至荷蘭。
他早年所受教育為舊約和泰那目(Tailmud,為猶太人及基督教口傳加以整理而成)。
他曾受新柏拉圖派影響,並熟悉猶太神祕哲學。
以及猶太哲學家摩西‧曼阿尼德斯(MosesMarmonides)等著作。
他通曉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義大利文、荷蘭文與希臘文。
他雖受猶太教育,卻未接受猶太之正規神學,一六五六年為猶太教所開革。
嗣後,他磨鏡為生,繼續從事哲學研究。
一六六三年遷至海牙附近,一六七六年接受萊勃尼茲訪問。
一六七三年海德堡大學聘請他擔任哲學教席,他予以拒絕。
一六七七年死於肝病。
他所有著作有以幾何原理解釋笛卡爾哲學原理之一部分,神學政治論文(TheologicalPoliticalTreatise),遺腹子歌劇,包括有關悟性的校正之論文,用幾何形式對倫理學之論證(EthiesDemonstractedAccordingtoGeometryOrder),另有政治論文以及關於神、人及其幸福之短篇論文。
至於其全集則包括有各項論文以及其若干通訊函件等。
斯賓諾莎為一泛神論者,以上帝為唯一之實體,實體存在於其自身中,並非外來之原因所造成。
實體包括兩種屬性,思想與廣袤,亦即心與物,心和物在實體中合一,可以解決笛卡爾之二元論問題。
其泛神論觀念未曾將創造者與被造者加以區分,而為猶太教和基督教所堅決反對。
他又採取白魯諾(GiordanoBruno)所說「能產的自然」(神),與「所產的自然」(自然),此種觀念成為其所建立的系統中重要之特徵。
他以為從認識上帝為有神聖屬性的無限實體,到認識上帝的模式,即是從認識「能產的自然」到「所產的自然」。
就廣袤的屬性而言,其基本的特性為動、靜,個體的動靜有變化,但整個的動靜則不變;
整個性的動靜和力量,即是上帝在廣袤之屬性所有無限永恆之直接模式。
就思想之屬性而言,上帝直接而永恆之模式為「無限睿智」,無限睿智與動靜則成為直接的無限模式。
間接的無限模式是心靈總括系統和物體總括系統。
現實分殊的有限模式,在思維方面是個別心靈,在擴延方面是個別物體。
他對於知識之分類:一、道聽途說的知識:由別人所獲得的知識,如我的生日。
二、不成文經驗:不可能由人的經驗而來,祇能從知識中獲得的知識,如人自己是會死的。
三、觸類旁通:從果到因推論的知識,如看見一物會動,就認識其為動物。
四、哲學幾何:用幾何方法推理所獲得的結論。
他以為第四種是最可靠的。
他的形上學和知識論都含有濃厚的理性主義的精神。
(胡鴻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