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雲南起義】 雲南起義,指民國四至五年間的護國軍之役,亦即指其間中華革命黨聯合進步黨,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運動。
民國四年八月,籌安會公開活動製造輿論,圖謀變更國體。
九月,雲南唐繼堯召集軍官會議,準備反對帝制。
十月初,袁世凱以英使朱爾典聲稱英國贊成中國帝制,遂授意所部進行。
十月中旬,日本慫恿英國共同出面,勸告北京政府展緩變更國體,免起擾亂,法使、義使亦附和之。
十一月三日,雲南軍官續商以武力反對帝制事。
日本以金錢、武器及軍事顧問支持南方,並透過領事館之掩護,將蔡鍔、梁啟超、岑春分送至雲南、上海各地起事;
又以外交上壓迫英國,杯葛其對北京貸款行動。
袁氏認各國之勸告只是日本作祟,乃逕於十二月十二日接受帝制。
二十五日,唐繼堯、蔡鍔、李烈鈞、任可澄、戴戡等宣布雲南獨立,維持共和。
原議設元帥府,因蔡鍔欲力事謙抑,以待來者,故只設總司令部。
出征軍初定名共和軍,李烈鈞反對,以為與共和黨名稱相混,易滋誤會;
又以此次興師以護國為目的,因改稱護國軍。
不設領袖,採合議制。
以蔡鍔為第一軍司令官,進向四川、貴州;
李烈鈞為第二軍司令官,進向廣西;
唐繼堯以雲南都督身分兼任第三軍司令官留守。
五年一月,蔡鍔軍入川南(四川為主要戰場),護國軍兵力約只三萬,槍械窳劣,餉彈不足,頻頻失利。
惟袁軍士氣不振,內部不協,復受川人敵視,亦無進攻之力。
雲、貴獨立後,粵、湘、鄂到處不安。
三月,廣西宣布獨立,四月,廣東被迫獨立,浙江國民黨人驅逐將軍朱瑞,…同時,中山先生電令黨人在南洋籌款救濟西南起義,以黃興為首之舊國民黨溫和派,亦加入反袁之行列。
北方將領受馮國璋、段祺瑞指使,逼留不前,索餉索械。
各省解款不至,向外借款不得。
三月二十二日,袁與徐世昌、段祺瑞會議後,下令撤銷帝制,惟仍戀棧總統職位,而護國軍堅持衰必須去位。
五月十七日,馮國璋召集各獨立省代表會於南京,議決贊成袁退。
袁擬繼續用兵,但大勢絕不許可。
雙方堅持不下之際,革命黨居正得日人之助,舉兵膠東;
陝西反袁軍同時起事;
山西閻錫山與中山先生聯合。
至五月下旬,四川、湖南將軍相繼宣布對袁斷絕關係。
眾叛親離中,袁氏於六月六日羞憤而死。
雲南起義為革命黨與立憲派的再度攜手,前者有嚴密的組織,高尚的犧牲精神;
後者有令人信賴的政治目標,有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是以成功。
但各地封建勢力依然存在,軍閥割地稱雄之念。
反因袁氏去世而滋長,共和路途從此多舛,走上歧途。
(王綱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