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社會●同化】 同化(Assimilation)的意義,是指文化環境不同的個人或團體,與另一不同的文化模式相接觸,融合成為同質的文化單位而言;
也是社會學所稱社會互助的另一方式。
換言之,同化的內容是文化,同化的過程是本國的文化,吸收外來的文化,而與之結合。
或相反的,使外來文化消滅,而與本國文化相符合。
在同化過程中,個人或團體因與另一文化團體直接生活在一起,採納其態度與價值,思想的模式,行動的習慣。
概言之,採納其一切生活方式,與之形成共同的文化生活。
同化的結果,是個人或團體放棄其固有的文化,吸取了另一種文化為新文化,故同化為社會接觸的最後產物。
同化的目標,非迅速可以達成,須經過潛移默化的程序,對所接觸的外來文化,認同一致,才算真正同化。
達成同化的重要條件:第一,要有直接而親密的社交關係。
第二,要有共同的語言關係。
例如夫妻、父母、子女、朋友、師生間,容易引起同化作用。
其他如團體對團員、政黨對黨員、教會對教徒、統治者對被治者,亦可產生同化的效果。
但有時因種族的觀念、傳統的偏見,使同化的進行,產生了阻力。
要打破這種阻力,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異族通婚:可以消除種族偏見,促進同化。
第二是教育:可以改變思想和態度。
第三是團體的共同生活:可以融合行為的認同。
堅強的同化力量,是社會安定的基礎。
(張鏡予)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