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工學●水利工程學】 水利工程學又稱水資源工程學,係指用人為方法控馭或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之科學。
而所稱地面水,係指流動或停瀦於地面以上之水(海洋、河川、湖泊)山地下水係指流動或停瀦於地面以下之水。
換言之,所謂水資源工程學,即為用各種水工結構物對水資源加以控制與利用之科學。
水為國民生活所必需,開發之目的,為袪除水患、增進農產、發展航運,與促進工業,對國家之經濟發展,關係極大。
水資源工程之範圍甚廣,有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排水工程、航運工程、水力發電工程、給水工程、工業用水,及水污染防治工程等項。
防洪及排水屬「水」之控制,用以消滅水患,保障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
灌溉、航運、水力發電、給水,及工業用水乃屬「水」之利用,提高國民生活品質,促進農工業之發展。
水污染防治屬「水質」之管制,使天然河流及湖泊不致遭受都市排水及廠礦廢水之污染,而有礙「水」之利用。
水為國家天然資源,因其具有局部性及流動性,故水量之供應因地因時而異,而各標的之需用水量,亦視其性質及時間而有變異。
由於人口增加、農工業發展,以及都市擴展,所有各標的之需水量均急速上增。
因此,水資源之開發政策,即在如何以最經濟方式,設法解決「水」之供應與需要,達到發展經濟之目的。
水資源開發之基本觀念,已由過去之局部性單目標計畫,發展為流域性多目標計畫,更由流域性擴大為區域性綜合開發計畫。
即以區域為一整體,配合社會及經濟發展之需要,對水資源之控制及分配利用,全盤統籌運用,俾達水資源之合理利用。
水資源工程學之有關科學,除土木工程學外,尚有水文學、水力學,及流體力學等項。
(薛履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730 |